《針灸逢源》~ 卷二 (28)
卷二 (28)
1. 素問繆刺論
(繆刺者。左病刺右。右病刺左。身病刺四肢繆其病處也所以行繆刺者。絡病而經不病故也)
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外。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不用繆刺之法)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不得入於經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也夫邪客大絡者。
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不入於經俞命曰繆刺。其與巨刺何以別之曰。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右病右反病。左病。左反病也)故絡病者其痛於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繆處者與經脈常行之處差繆也)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胸脅支滿無積者刺然骨之前(然谷穴)出血如食頃而已(食頃。一飯頃也)不已。
左取右。右取左(此正繆刺也余准此)又令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刺湧泉。(嗌痛在中者左右各刺三痏痛在一邊者在左取右在右取左賁鬲也)嗌中腫。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者刺然谷出血立已(令人嗌痛不可內食句至此舊本在邪客於足少陽第一節之下。)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喉痹舌卷口乾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刺關衝,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刺大敦。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頭項肩痛刺至陰立已不已。
刺外踝下三痏。(金門京骨。通谷。)又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刺之從項始數脊椎俠脊疾按之應手如痛刺之。(此不拘穴俞而刺謂之應痛穴。○令人拘攣背急句至此舊本在邪客於足太陰一節之下)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而支胠胸中熱刺商陽,又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商陽立聞(手陽明之別者入耳。)不已。
刺關衝(舊作中指爪甲上以心主之脈出耳後合少陽完骨之下故刺手厥陰之井中衝穴。吳氏改小指次指以手少陽之絡從耳後入耳中故刺手少陽井關衝穴)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時或有聞者尚為可治。其不時關者絡氣已絕故不刺)耳中生風者(如風聲者雖聾猶有所聞)亦刺之。如此數。
(令人耳聾句至此。舊本在人有所墮墜節之下)邪客於臂掌之間。(手厥陰經。)不可得屈。刺其踝後(本節踝後內關穴也。)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此以應痛為痏不拘穴法)以月生死為痏數。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刺申脈,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
不得前後先飲利藥(利瘀血也。)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刺然骨之前血脈出血(即少陰絡)刺足跗上動脈(王氏吳氏為衝陽穴。以腹滿脹故刺之張氏作足厥陰之俞太衝穴亦安)不已刺大敦。見血立已。善悲驚不樂刺如上方。凡痹往來。行無常處者在分肉間痛。刺之以月生死為數(言用針者隨氣盛衰以為痏數也)針過其日數則脫氣。
白話文:
繆刺法,是指左側患病則刺右側,右側患病則刺左側;身體患病則刺四肢,以疏通病處。之所以要行繆刺,是因為病邪侵犯了絡脈,而經脈未受影響。
邪氣侵犯人體,必先停留在皮膚毛髮之間,如果停留不去,則進入孫絡,再停留不去,則進入絡脈,再停留不去,則進入經脈,並連通五臟,散佈於腸胃之外。陰陽都受邪氣影響,五臟就會受損。這是邪氣從皮膚毛髮侵入,最終到達五臟的過程。如果是這種情況,就應該治療其經脈(不用繆刺法)。現在邪氣侵犯皮毛,進入孫絡,停留不去,閉塞不通,無法進入經脈,就會溢於大絡而產生奇病。邪氣侵犯大絡,則左邊影響右邊,右邊影響左邊,上下左右都與經脈相關,散佈於四肢末端,其氣機沒有固定的位置,不進入經脈的腧穴,這就叫做繆刺。繆刺與巨刺有何區別呢?邪氣侵犯經脈,左側盛則右側患病,右側盛則左側患病,也有邪氣遷移的情況,例如左側疼痛未止,右側脈象先出現病變,這種情況就必須用巨刺,才能刺中經脈,而非絡脈。(右邊患病就刺右邊的相反部位,左邊患病就刺左邊的相反部位)。所以,絡脈患病,其疼痛在經脈的繆處,因此稱為繆刺。(繆處是指與經脈常行之處略有差異的地方)。
邪氣侵犯足少陰的絡脈,使人突然心痛,胸脅脹滿,沒有積聚,刺然骨之前(然谷穴),出血如一頓飯的時間就可痊癒,如果出血不止,則左取右,右取左。(這是繆刺)。又使人咽喉疼痛,無法吞咽食物,無緣無故容易發怒,氣往上衝,刺湧泉穴。(咽喉疼痛在中間的,左右各刺三針;疼痛在一側的,左側疼痛則刺右側,右側疼痛則刺左側)。咽喉腫痛,不能吞咽唾液或吐出唾液,刺然谷穴出血即可痊癒。邪氣侵犯手少陽的絡脈,使人喉嚨阻塞,舌頭捲曲,口乾心煩,胳膊外側疼痛,手不能抬到頭上,刺關衝穴。邪氣侵犯足厥陰的絡脈,使人突然疝氣劇痛,刺大敦穴。邪氣侵犯足太陽的絡脈,使人頭項肩部疼痛,刺至陰穴即可痊癒,如果出血不止,刺外踝下三寸。(金門、京骨、通谷)。又使人拘攣,背部僵硬,牽引脅肋疼痛,從項部開始沿脊椎兩側,按壓時有疼痛感,就刺這個地方。(這是不拘泥於腧穴而刺,稱為應痛穴)。邪氣侵犯手陽明的絡脈,使人胸部氣滿,呼吸困難,胸中煩熱,刺商陽穴。又使人耳聾,有時聽不到聲音,刺商陽穴即可恢復聽力(手陽明經的別絡入耳)。如果時常聽不到聲音,則不可針刺。(有時能聽到聲音的,還可以治療。如果一直聽不到聲音,則絡脈之氣已絕,故不針刺)。耳中如風聲,即使耳聾,仍能聽到一些聲音,也可用針刺。
邪氣侵犯臂掌之間(手厥陰經),不能彎曲,刺其踝後(內關穴),先用手指按壓,疼痛處再針刺。(這是根據疼痛處針刺,不拘泥於穴位)。以一個月的時間為針刺次數。邪氣侵犯足陽蹺脈,使人眼睛疼痛,從內眼角開始,刺申脈穴。人體有所跌傷墜落,瘀血滯留在體內,腹部脹滿,不能前後活動,先服用瀉下藥物(瀉除瘀血),這是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刺然骨之前(少陰絡),刺足跗上動脈(衝陽穴),如果出血不止,刺大敦穴,見血即止。容易悲傷驚恐,不快樂,刺法如上所述。凡是痹證,來去無常,疼痛在肌肉之間,針刺以一個月為次數(用針要根據氣的盛衰而定針刺的次數)。針刺超過規定的次數,就會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