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川

《針灸逢源》~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癇病

(即風癲)

風癲者。由氣血虛。邪入於陰經故也。又人在胎。其母卒大驚。精氣並居。令子發癇。其發則仆地吐涎沫。無所覺是也。

白話文:

患有癲癇的人,是由於氣血虛弱,邪氣侵入陰經所導致的。另外,人在胎兒時期,如果母親突然受到很大的驚嚇,精氣就會同時聚集在胎兒身上,導致孩子出生後容易發癇。發癇時,孩子會倒在地上,吐出唾液和泡沫,失去知覺。

2. 癲狂癡呆

凡狂病多因於火。此或以謀為失志。或以思慮鬱結。屈無所伸。怒無所泄以致肝膽氣逆。木火合邪。是誠東方實症也。此其邪乘於心。則為神魂不守。邪乘於胃。則為暴橫剛強。故當以治火為先。而或痰或氣。察其甚而兼治之。

白話文:

所有精神錯亂的疾病大多都由火邪所引起。這是因為有些人謀求的事情沒有實現,意願沒有實現,思慮鬱結,屈辱沒有舒展的地方,憤怒沒有發泄的地方,所以導致肝膽之氣逆亂,木火相合成為邪氣。這是真正的東方實證。這種邪氣乘於心,則導致神魂不安定。邪氣乘於胃,則導致暴橫剛強。所以應該首先治療火邪,而如有痰或氣,則要觀察其嚴重程度並加以兼治。

癲病多由痰氣。凡氣有所逆。痰有所滯。皆能壅閉經絡。格塞心竅。故發則旋暈僵仆口眼相引。目睛上視。手足搐搦。腰脊強直。食頃乃蘇。此其條病條已者。正由氣之條逆條順也。故當察痰察氣因其甚者而先治之。

白話文:

癲癇多是由痰氣引起的。凡是氣有逆轉,痰有停滯,都能阻塞經絡,阻礙心竅。因此發作時會出現頭暈目眩、僵硬仆倒、口眼歪斜、眼睛向上視、手足抽搐、腰脊僵直,過一會兒才甦醒。這些症狀的發作和緩解,都由氣的逆轉和順暢所決定。所以應該觀察痰和氣,根據最嚴重的症狀先治療。

凡平素無痰。而或以鬱結不遂。思疑驚恐。而漸致癡呆。言辭顛倒。舉動不經。或多汗。或善愁其症則千奇萬狀無所不至。脈必或弦或數或大或小。變易不常。此其逆氣在心。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在乎胃氣元氣之強弱。待時而復非可急也。

白話文:

凡是平常沒有痰的人,但由於鬱結不暢,思慮過多,恐怕驚恐,而逐漸導致癡呆、言辭顛倒,舉止失常,或者多汗,或者善於憂愁,其症狀千奇百怪,無所不至。脈搏有時候弦脈、有時候數脈、有時候大脈、有時候小脈,變化不定。這是因為逆氣在心中,有可以治癒的,有不可治癒的。在於胃氣和元氣的強弱,等待適當時機才能恢復,不能急於求成。

小兒無狂症。惟病癲者常有之。凡小兒之病。有從胎氣而得者。有從生後受驚而得者。蓋小兒神氣尚弱。驚則肝膽奪氣。而神不守舍。舍空則正氣不能主。而痰邪足以亂之。故凡治小兒之驚癇。必須先審正氣然後察其病邪。酌宜治之。

白話文:

小孩子的病裡,雖然沒有所謂的狂證,但癲癇證卻是很常見。小孩子的病有的因為胎氣得來的,有的因為出生後受到驚嚇而得來的。由於小孩子的精神非常脆弱,一受驚,肝膽就受損,精神也就魂不守舍了。神魂空虛,正氣無法發揮作用,痰邪就可以興風作浪了。所以,治療小孩子驚厥時,一定要先辨明正氣,然後再找出病邪,根據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

邪熱攻心則自笑。用,止笑散,。

黃連,生地,麥冬,犀角,丹砂,甘草,水煎。和童便服。

白話文:

黃連、生地黃、麥冬各等分,犀角、丹砂、甘草各少許,加水煎煮。與童便一起服用。

笑不休。心火盛也。用,金花湯,。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炒),製半夏

白話文:

  • 黃連: 一種藥草,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 黃芩: 一種藥草,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 黃柏: 一種藥草,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

  • 梔子(炒): 炒過的梔子,具有清熱涼血、瀉火解毒的作用。

  • 製半夏: 經過加工的半夏,具有化痰止嘔、降逆止呃的作用。

水煎。和竹瀝薑汁服。

3. 厥症辨

李惺庵曰暴死者卒然而倒其因甚多詳於諸症今復類舉者欲倉卒之際辨症顯然耳如暴僕口噤吐涎身溫體暖脈虛者中風也二陳湯天麻鉤藤如腹痛額黑手足收引脈來沉遲無氣以息中寒也急灸關元服理中四逆湯有本於陰虛復遇暑途飢困勞役暴僕昏絕者此暑邪乘虛而犯神明之府生脈散香薷如有痰聲者名曰痰厥此虛陽載痰上升也四君子加竹瀝薑汁不可用二陳燥痰之劑如行立之間暴眩僕絕喉無痰聲身無邪熱者此陰虛而陽暴絕也獨參湯如暴怒卒倒身冷無涎汙者名曰氣厥四磨湯重者薑湯調蘇合香丸如食後著寒著氣而暴死者名曰食厥二陳湯探吐之小兒多有此症有大怒載血瘀於心胸而暴死者名曰血升宜逐瘀行血婦人產後經行偶著恚怒多有之如感臭穢瘴毒暴死者名曰中惡視膝腕內有紅筋刺出紫血或刺十指頭出血候醒以藿香正氣散調之或探喪入廟或入無人之室或造天地壇場歸來暴絕面赤不語者名口屍厥進藥即死宜移病人東首焚香北面禮拜更宜醋炭熏鼻有傷寒新瘥與婦人交忽患少腹急痛外腎搐縮而黑喘急冷汗自出名曰脫元有因大吐大瀉後卒然四肢厥冷不省人事名曰脫陽俱宜急以蔥白緊縛放臍上以艾火灸之使熱氣入腹後以參附薑湯救之汗止喘息為可治遲則無及矣有男女交接而死者男子名走陽女子名脫陰男雖死陽事猶然不倒女雖死陰戶猶然不閉有夢中脫泄死者其陽必舉陰必泄屍容尚帶喜笑為可證也皆在不救。

白話文:

李惺庵說:突然死亡,而倒地不起的原因有很多,在各種病症中都有詳細的說明。現在再列舉出來,是希望在緊急情況下能明確的分辨病症。如果突然昏倒,口不能張閉,吐出涎液,身體溫暖,脈搏虛弱的,是中風了。可以用二陳湯加上天麻、鉤藤治療。

如果肚子痛,額頭發黑,手腳抽搐,脈搏沉遲,沒有呼吸的,是中寒了。可以用艾灸關元穴,服用理中四逆湯治療。

本體陰虛,又遇上暑天,飢餓困頓,勞役所傷,突然昏倒不醒的,這是暑邪乘虛侵犯了神明之府。可以使用生脈散加上香薷治療。如果有痰聲的,叫做痰厥,這是虛陽挾痰上升。可以使用四君子湯加上竹瀝、薑汁治療,不能用二陳湯這種燥痰的藥劑。

如果在行走或站立中,突然頭暈昏倒,喉嚨沒有痰聲,身體沒有邪熱的,這是陰虛而陽暴絕。可以使用獨參湯治療。

如果暴怒後,突然倒地,身體寒冷,沒有涎水汙穢的,叫做氣厥。可以使用四磨湯治療,嚴重的可以用薑湯調蘇合香丸治療。

如果在吃完東西後,感受了寒氣或邪氣而突然死亡的,叫做食厥。可以用二陳湯催吐。小兒多有這種病症。

有因大怒,而心胸瘀血,突然死亡的,叫做血升,應該逐瘀行血。婦女產後經期,偶爾生悶氣,常常有這種情況。

如果遇到了惡臭或瘴毒,而突然死亡的,叫做中惡。要觀察膝蓋、手腕內,是否有紅筋刺出紫血,或者刺破十個指頭出血,等病人甦醒後,用藿香正氣散調治。或者探視喪事、進入廟宇,或進入無人房間,或造訪天地壇場而歸來後,突然昏迷,面紅不語的,叫做屍厥。如果給藥治療,就會死亡。應該把病人移到房間東首,焚香朝北禮拜,更應該用醋炭燻鼻子。

有患傷寒剛癒合,與婦女交合,忽然患上小腹急痛,外腎抽搐,變黑,喘氣急促,冷汗直流,叫做脫元。有因大吐大瀉後,突然四肢厥冷,不省人事,叫做脫陽。都應該趕緊用蔥白緊緊綁在肚臍上,用艾火灸,讓熱氣進入腹部。之後用參附薑湯急救。如果汗止喘息,就可以治癒。遲了,就來不及了。

男女交接而死亡的,男子叫做走陽,女子叫做脫陰。男子雖然死了,陽事還勃起著,不倒下。女子雖然死了,陰戶還張開著,沒有閉合。有在夢中脫泄而死亡的,其陽必舉,陰必泄。屍體容貌還帶著喜笑,可以證明。這些都屬於無法救治的。

4. 傷寒論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再作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七日。太陽一經行盡之期而日再作經者。太陽過經不解。復病陽明而為並病也。當刺足陽明之厲兌陷谷衝陽等穴。如太陽病脈浮頭痛。刺宛骨京骨。頭疼惡寒發熱。刺合谷。以解太陽之餘邪也。)

白話文:

太陽病。頭痛持續到七天以上,自然痊癒的是因為太陽經的病邪運行一週後自愈的。如果病邪想再次運行一週,可以用針刺足陽明經的穴位,讓病邪不能再運行一週,這樣就痊癒了。(七天,是太陽經運行一週的時間。而頭痛再次發作,是太陽經病邪沒有完全解除,又侵犯陽明經而形成併發症。這時應該針刺足陽明經的厲兌、陷谷、衝陽等穴位。如果太陽病脈浮,頭痛,可以針刺宛骨、京骨穴。頭痛、惡寒、發熱,可以針刺合谷穴,以解除太陽經的餘邪。)

太陽病。初服桂枝。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風邪不僅在衛。而在太陽之經。故刺之以解其結。)

白話文:

太陽病的人服用桂枝湯後,煩躁症狀沒有緩解,這時首先針刺風池、風府穴,然後再服用桂枝湯,病就會痊癒。(因為風邪不僅僅在表面的衛氣層面,而且在太陽經絡之中,所以針刺這兩個穴位可以解除風邪的鬱結。)

陽明病。(脈長。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陽明熱盛。侵及血室。血室不藏。溢出前陰故下血。刺期門。則中焦營氣之結滯易散。)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熱入血室屬陽明經男女皆有之。)

白話文:

陽明病症狀有:脈搏有力而急促、發燒、眼睛痛、鼻孔乾澀、無法入睡。此外,還有便血且胡言亂語的現象。這表示陽明經的熱邪侵入了血室,不過,如果患者的頭部有出汗,則應針灸「期門穴」。

這是因為陽明經的熱盛,侵犯了血室,導致血室無法收納血液,而從下陰溢出,因此出現便血。針刺「期門穴」可以使中焦氣血運行的鬱結較容易化解。

婦人中風的症狀有:發燒、畏寒、月經剛來,經過7~8天後,熱退但脈搏卻變得緩慢,胸脇以下有脹滿感,就像胸悶一樣,此外還有胡言亂語的現象。這是熱邪侵入了血室所引起,這時應針刺「期門穴」,並依據實際情況予以瀉血治療。

熱邪侵犯血室是屬於陽明經症,無論男女都可能發生。

太陽少陽並病脈弦。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當刺大椎肺俞肝俞。(肺主氣。肝主血。此調其氣血也。)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白話文:

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病,脈搏又弦又長。頭部頸部疼痛。有的人還眩暈,頭重脹悶。有時好像胸中鬱結,心下部位堅硬堵塞。應當針刺大椎、肺俞和肝俞穴。(肺主氣,肝主血。這樣可以調節氣血。)要注意不能發汗。如果發汗,病人就會胡言亂語,如果胡言亂語不止時,應針刺期門穴。

少陰病。(脈沉口燥舌乾而渴。)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灸太谿復溜。能還大脈。若太谿脈絕則死矣。)

白話文:

少陽病。脈搏沉細而緩、脣乾口燥舌枯渴,同時伴有嘔吐腹瀉。手腳不發冷反而有熱感的人,不會死亡。若脈搏沒有了,就灸少陰穴位七壯。(灸太谿穴、復溜穴。能夠恢復大脈。如果太谿穴脈搏消失,那就會死了。)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按聚英云。傷寒。煩躁者灸厥陰俞。即太衝穴。)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灸關元穴。)

下利。手足逆冷無脈者灸之。(少陰經太谿。任脈氣海丹田。各灸七壯。可救萬一。)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下利後。脈絕。手足厥逆。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白話文:

腹瀉。如果手腳冰冷,脈搏消失,可以用艾灸治療。(少陰經太谿穴、任脈氣海穴和丹田穴,各艾灸七壯。有可能救活病人。)如果手腳沒有變暖,脈搏也沒有恢復,反而是微弱的喘息,那麼病人就沒救了。腹瀉後,脈搏消失,手腳冰冷,如果在黃昏時脈搏恢復,手腳變暖,那麼病人就能活下來。如果脈搏沒有恢復,那麼病人就會死亡。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傷寒發汗。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肝乘脾曰縱者。放縱不收克其所勝。其病難愈。肝乘肺曰橫者。木反乘金。橫犯其所不勝。其病易安。刺期門。皆所以泄肝之盛氣也)

白話文:

傷寒引起腹脹,病人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寸口脈浮而緊。這是肝臟侵犯脾臟,叫做「縱」。刺期門穴。

傷寒後發汗,汗出得很少,卻怕冷、口渴想喝水。肚子一定很脹。這是肝臟侵犯肺臟,叫做「橫」。刺期門穴。

(肝臟侵犯脾臟稱為「縱」,是因為它放縱不收斂,不剋制它所勝之臟,所以這種病很難治好。肝臟侵犯肺臟稱為「橫」,是因為木反而侵犯金,橫著侵犯它所不能勝之臟,所以這種病容易治好。刺期門穴,都是為了洩掉肝臟旺盛的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