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逢源》~ 卷五 (13)
卷五 (13)
1. 癇病
(即風癲)
風癲者。由氣血虛。邪入於陰經故也。又人在胎。其母卒大驚。精氣並居。令子發癇。其發則仆地吐涎沫。無所覺是也。
白話文:
(癇病,也就是俗稱的風癲)
風癲這種病,是因為身體的氣血虛弱,導致外邪侵入陰經所造成的。另外,有些人在還是胎兒的時候,母親突然受到巨大的驚嚇,導致精氣同時受到影響,也會使孩子出生後發生癲癇。癲癇發作的時候,會突然倒在地上,口吐白沫,並且失去知覺。
2. 癲狂癡呆
凡狂病多因於火。此或以謀為失志。或以思慮鬱結。屈無所伸。怒無所泄以致肝膽氣逆。木火合邪。是誠東方實症也。此其邪乘於心。則為神魂不守。邪乘於胃。則為暴橫剛強。故當以治火為先。而或痰或氣。察其甚而兼治之。
癲病多由痰氣。凡氣有所逆。痰有所滯。皆能壅閉經絡。格塞心竅。故發則旋暈僵仆口眼相引。目睛上視。手足搐搦。腰脊強直。食頃乃蘇。此其條病條已者。正由氣之條逆條順也。故當察痰察氣因其甚者而先治之。
凡平素無痰。而或以鬱結不遂。思疑驚恐。而漸致癡呆。言辭顛倒。舉動不經。或多汗。或善愁其症則千奇萬狀無所不至。脈必或弦或數或大或小。變易不常。此其逆氣在心。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在乎胃氣元氣之強弱。待時而復非可急也。
小兒無狂症。惟病癲者常有之。凡小兒之病。有從胎氣而得者。有從生後受驚而得者。蓋小兒神氣尚弱。驚則肝膽奪氣。而神不守舍。舍空則正氣不能主。而痰邪足以亂之。故凡治小兒之驚癇。必須先審正氣然後察其病邪。酌宜治之。
邪熱攻心則自笑。用,止笑散,。
黃連,生地,麥冬,犀角,丹砂,甘草,水煎。和童便服。
笑不休。心火盛也。用,金花湯,。
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炒),製半夏
水煎。和竹瀝薑汁服。
白話文:
癲狂病多半是因火氣所引起。這可能是因為計畫謀略失敗而意志消沉,或是因為思慮過多而鬱結在心,有委屈無法伸張、有怒氣無法發洩,導致肝膽之氣逆亂,木與火兩種邪氣相互結合,這確實是屬於東方醫學所說的實證。這種邪氣侵犯到心,就會導致心神不寧;侵犯到胃,就會變得暴躁剛強。所以應該先治療火氣,再根據情況兼治痰或氣。
癲癇病多半是由於痰和氣所引起。凡是氣有逆亂,痰有滯塞,都能阻塞經絡,阻礙心竅。所以發病時會頭暈、僵硬倒地、口眼歪斜、眼球向上看、手腳抽搐、腰背僵直,過一會兒才甦醒。這種時發時好的情況,正是因為氣的逆亂與順暢所造成的。所以應該仔細觀察痰和氣的情況,針對嚴重的一方先進行治療。
一般來說,平時沒有痰,但如果因為鬱悶不順心、思慮過多、懷疑、驚嚇等原因,慢慢會導致癡呆,說話顛三倒四,行為不合常理,可能多汗,也可能容易憂愁,症狀千奇百怪。脈象一定會出現時而弦、時而數、時而大、時而小,變化不定的情況。這表示逆氣在心,有些可以治癒,有些無法治癒,這取決於胃氣和元氣的強弱,需要慢慢調養,無法馬上見效。
小兒不會有狂躁症,但癲癇病卻很常見。小兒的疾病,有些是從胎裡帶來的,有些是出生後受到驚嚇引起的。因為小兒的神氣還很弱,受到驚嚇就會導致肝膽之氣虛弱,心神不寧。心神一虛,正氣就無法主導身體,而痰邪就會趁虛作亂。所以治療小兒的驚癇,必須先仔細判斷正氣是否充足,然後再觀察邪氣的狀況,酌情治療。
邪熱侵犯到心就會自己發笑,可以用止笑散來治療。
(止笑散配方:黃連、生地、麥冬、犀角、丹砂、甘草,用水煎煮,加入童子尿一起服用。)
笑個不停是心火旺盛的表現,可以用金花湯來治療。
(金花湯配方: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炒)、製半夏,用水煎煮,加入竹瀝和薑汁一起服用。)
3. 厥症辨
李惺庵曰,暴死者,卒然而倒,其因甚多,詳於諸症。今復類舉者,欲倉卒之際,辨症顯然耳。如暴僕,口噤吐涎,身溫體暖,脈虛者,中風也。二陳湯加天麻、鉤藤。如腹痛額黑,手足收引,脈來沉遲無氣以息,中寒也。急灸關元,服理中、四逆湯。有本於陰虛,復遇暑途、飢困、勞役,暴僕昏絕者,此暑邪乘虛而犯神明之府,生脈散加香薷。如有痰聲者,名曰痰厥,此虛陽載痰上升也。四君子加竹瀝、薑汁,不可用二陳燥痰之劑。如行立之間,暴眩僕絕,喉無痰聲,身無邪熱者,此陰虛而陽暴絕也,獨參湯。如暴怒卒倒,身冷無涎汙者,名曰氣厥,四磨湯。重者薑湯調蘇合香丸。如食後著寒著氣而暴死者,名曰食厥,二陳湯探吐之。小兒多有此症。有大怒載血瘀於心胸而暴死者,名曰血升,宜逐瘀行血,婦人產後經行,偶著恚怒多有之。如感臭穢、瘴毒暴死者,名曰中惡,視膝腕內有紅筋刺出紫血,或刺十指頭出血候醒,以藿香正氣散調之。或探喪入廟,或入無人之室,或造天地壇場,歸來暴絕,面赤不語者,名口屍厥,進藥即死。宜移病人東首,焚香北面禮拜,更宜醋炭熏鼻。有傷寒新瘥,與婦人交,忽患少腹急痛,外腎搐縮而黑,喘急冷汗自出,名曰脫元。有因大吐大瀉後,卒然四肢厥冷不省人事,名曰脫陽。俱宜急以蔥白緊縛,放臍上,以艾火灸之,使熱氣入腹,後以參附薑湯救之,汗止喘息為可治,遲則無及矣。有男女交接而死者,男子名走陽,女子名脫陰。男雖死,陽事猶然不倒;女雖死,陰戶猶然不閉。有夢中脫泄死者,其陽必舉,陰必泄,屍容尚帶喜笑為可證也,皆在不救。
白話文:
李惺庵說,突然暴斃的人,是突然倒地,原因有很多,在各種疾病中都有詳細說明。現在再分類列舉,是為了在倉促之際,能明顯辨別症狀。像是突然倒下,口緊閉、吐口水,身體溫暖,脈象虛弱的,是中風,用二陳湯加上天麻、鉤藤治療。如果是腹痛、額頭發黑,手腳蜷縮,脈象沉而遲緩,呼吸微弱的,是中寒,要趕緊灸關元穴,服用理中湯、四逆湯。有的是因為陰虛,又遇到暑熱、飢餓、勞累,突然倒地昏厥的,這是暑邪趁虛侵犯神明所在的部位,用生脈散加上香薷治療。如果有痰聲,叫做痰厥,這是虛陽帶著痰向上升,用四君子湯加上竹瀝、薑汁,不能用二陳湯這種燥痰的藥。如果是在行走站立時,突然眩暈倒下,喉嚨沒有痰聲,身體沒有發熱的,這是陰虛導致陽氣暴脫,用獨參湯治療。如果因為突然暴怒而倒下,身體冰冷沒有口水污物的,叫做氣厥,用四磨湯治療,嚴重的話用薑湯調服蘇合香丸。如果因為吃完東西後受寒受氣而突然暴斃的,叫做食厥,用二陳湯催吐,小孩子常常有這種病。有因為大怒導致血瘀在心胸而突然暴斃的,叫做血升,應該活血化瘀,婦女產後月經來潮時,偶爾因為生氣,常常會有這種情況。如果因為接觸到臭穢、瘴氣毒邪而突然暴斃的,叫做中惡,看膝蓋手腕內側有沒有紅筋刺出紫血,或者刺破十指指尖出血觀察是否醒來,用藿香正氣散調治。或者參加喪禮、進廟、進入無人的房間,或者建造祭天祭地的場所,回來突然昏倒,臉色發紅不能說話,叫做屍厥,吃藥就會死。應該將病人頭朝東邊,焚香向北祭拜,還要用醋炭熏鼻子。有的是傷寒剛好,與婦人同房,忽然少腹急痛,外生殖器收縮發黑,喘氣急促、冷汗直流,叫做脫元。有的是因為大吐大瀉後,突然四肢冰冷不省人事,叫做脫陽。都應該趕緊用蔥白緊緊包裹,放在肚臍上,用艾火灸,使熱氣進入腹部,之後用參附薑湯救治,汗停喘息就表示可以治,晚了就來不及了。有男女交合而死的,男子叫做走陽,女子叫做脫陰。男子雖然死了,陽具仍然堅挺不倒;女子雖然死了,陰戶仍然不會閉合。有的是在夢中遺精而死的,他的陽具必定會勃起,陰戶必定會外泄,屍體的表情還帶著喜悅的笑容可以作為證明,這些都是沒救的。
4. 傷寒論
太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經盡故也。若欲再作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七日,太陽一經行盡之期,而日再作經者,太陽過經不解,復病陽明而為並病也。當刺足陽明之厲兌、陷谷、衝陽等穴。如太陽病脈浮頭痛,刺宛骨、京骨。頭疼惡寒發熱,刺合谷,以解太陽之餘邪也。)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風邪不僅在衛,而在太陽之經,故刺之以解其結。)
陽明病。(脈長,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陽明熱盛,侵及血室,血室不藏,溢出前陰故下血。刺期門,則中焦營氣之結滯易散。)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而脈遲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熱入血室屬陽明經,男女皆有之。)
太陽少陽並病脈弦,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當刺大椎、肺俞、肝俞。(肺主氣,肝主血,此調其氣血也。)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少陰病。(脈沉口燥,舌乾而渴。)吐利,手足不逆冷反發熱者不死。脈不至者,灸少陰七壯。(灸太谿、復溜,能還大脈。若太谿脈絕則死矣。)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按聚英云,傷寒,煩躁者灸厥陰俞,即太衝穴。)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灸關元穴。)
下利,手足逆冷無脈者灸之。(少陰經太谿,任脈氣海、丹田,各灸七壯,可救萬一。)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下利後,脈絕,手足厥逆,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傷寒發汗,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肝乘脾曰縱者,放縱不收,克其所勝,其病難愈。肝乘肺曰橫者,木反乘金,橫犯其所不勝,其病易安。刺期門,皆所以泄肝之盛氣也)
白話文:
太陽病,頭痛持續七天以上自己好的,是因為病邪已經走完太陽經的緣故。如果病邪想要再次發作,就針刺足陽明經的穴位,使病邪不再傳入其他經絡就能痊癒。(七天是太陽經走完一圈的時間,如果病邪再次發作,表示太陽經的病邪沒有解除,又傳到陽明經,形成兩種病合併的情況。應該針刺足陽明經的厲兌、陷谷、衝陽等穴位。如果太陽病出現脈象浮、頭痛的症狀,就針刺宛骨、京骨穴。頭痛、怕冷、發燒,就針刺合谷穴,來解除太陽經殘留的病邪。)
太陽病,剛開始服用桂枝湯,反而出現煩躁不安且沒有好轉的,要先針刺風池、風府穴,再服用桂枝湯就能痊癒。(風邪不僅停留在體表,還在太陽經,所以針刺穴位來解除經絡的阻塞。)
陽明病。(脈象長、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睡不著。)如果出現便血和胡言亂語的,這是熱邪進入血室的表現,如果只有頭部出汗的,就針刺期門穴。(陽明經的熱邪太盛,侵入血室,血室不能藏血,所以血會從前陰溢出導致便血。針刺期門穴,可以使中焦的營氣阻塞消散。)婦人中風,出現發燒、怕冷,月經剛來,過了七八天熱退了,但是脈搏變慢,胸脅下感到脹滿,像結胸的樣子,而且出現胡言亂語的,這是熱邪進入血室的表現。應該針刺期門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瀉法。(熱邪進入血室是屬於陽明經的病症,男女都有可能發生。)
太陽和少陽兩條經絡同時生病,脈象呈現弦脈,出現頭部和脖子僵硬疼痛,或者頭暈目眩,有時像結胸一樣,心下感到痞悶硬痛,應該針刺大椎、肺俞、肝俞穴。(肺主氣,肝主血,這樣是為了調和氣血。)絕對不能用發汗的方法,發汗會導致胡言亂語,如果胡言亂語的情況沒有停止,就應該針刺期門穴。
少陰病。(脈象沉、口乾舌燥、口渴。)如果出現嘔吐和腹瀉,手腳反而不冰冷反而發熱的,就表示還有救。如果脈搏摸不到的,就用艾灸灸少陰經的穴位七次。(灸太谿、復溜穴,可以使脈搏恢復。如果太谿穴的脈搏都摸不到,就表示已經病入膏肓了。)
傷寒病發病六七天,脈象微弱,手腳冰冷,煩躁不安,應該灸厥陰經的穴位,如果手腳冰冷的情況沒有改善,就表示快要死了。(依照《聚英》的說法,傷寒病出現煩躁不安的,要灸厥陰俞穴,也就是太衝穴。)
病人手腳冰冷,說自己沒有結胸,只是小腹脹滿,按壓會痛,這是寒邪凝結在膀胱關元的地方。(應該灸關元穴。)
如果出現腹瀉,手腳冰冷而且脈搏摸不到的,應該用艾灸治療。(分別灸少陰經的太谿穴、任脈的氣海、丹田穴,各灸七次,可以救回一線生機。)如果灸了之後身體還是不溫暖,脈搏也沒有恢復,反而出現喘氣的,就表示快要死了。如果腹瀉之後,脈搏摸不到,手腳冰冷,過了一天脈搏恢復而且手腳溫暖的,就表示可以活,如果脈搏沒有恢復的,就表示快要死了。
傷寒病出現腹脹滿、胡言亂語,寸口脈呈現浮而緊的,這是肝邪侵犯脾臟的表現,叫做「縱」,應該針刺期門穴。傷寒病發汗後,身體怕冷,想要喝水,肚子一定會脹滿,這是肝邪侵犯肺臟的表現,叫做「橫」,應該針刺期門穴。(肝邪侵犯脾臟叫做「縱」,表示放縱而不收斂,克制了所能克的,病很難好。肝邪侵犯肺臟叫做「橫」,表示木反過來侵犯金,侵犯了所不能侵犯的,病容易好。針刺期門穴,都是為了疏泄肝臟的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