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逢源》~ 卷五 (6)
卷五 (6)
1. 中蠱
(有補遺)
五蠱毒注,中惡不能食
中脘,照海
凡人飲食後忽然腹中不快。或煩躁如狂。心腹攪痛欲吐不吐。驀然僕暈。面目青黑。四肢逆冷。涎唾沉水或嚼生豆而不知腥。或嚼生礬不澀者。是中蠱也。
白話文:
(有補遺)
中了五種蠱毒,會導致身體不適,無法進食。
治療時可取穴中脘穴和照海穴。
凡是有人在飲食後,突然感到腹部不舒服,或者煩躁得像發狂,心腹絞痛想吐卻吐不出來,突然昏倒,臉色發青發黑,四肢冰冷,口水沉入水中,或者咀嚼生豆卻感覺不到腥味,或者咀嚼生明礬卻不覺得澀味,這就是中了蠱毒。
2. 積聚門
(有補遺)
脅下積氣
期門,章門,尺澤(治肺積),行間(治肝積)
伏梁,環臍而痛
中脘
賁豚氣,從少腹起。氣上衝胸腹痛
腎俞,章門,氣海,關元,中極
痞塊,氣壅塞為痞。凡人飲食無節。以致陽明胃氣一有所逆。則陰寒之氣得以乘之。而脾不及化則胃絡所出之道以漸留滯。結成痞塊。必在腸胃之外。膈膜之間。故宜用灸以拔其結絡之根。
上脘,中脘,通谷,期門,(灸積塊在上者),腎俞,天樞,章門,氣海,關元,中極,(灸積塊在下者),脾俞,梁門,(灸諸痞塊)。
凡灸宜先上而後下。皆先灸七壯。或十四壯以後漸次增加。多灸為妙。以上諸穴擇宜用之。然有不可按穴者。如痞之最堅處。或頭或尾。或突或動處。但察其脈絡所由者。皆當灸之。火力所到。則其堅聚之氣。自然以漸解散。第灸痞之法。非一次便能必效須擇其要處。至再至三。連次陸續灸之。無有不愈者。
一治痞須灸痞根。在脊骨十三椎下當中點記。兩旁各開三寸半。以指揣摸覺微有動脈。此即痞根也。多灸左邊。或左右俱灸。或患左灸右。患右灸左。皆效,長桑君針積塊癥瘕法。先於塊中針之。甚者又於塊頭一針。塊尾一針。訖以艾灸之立應(塊頭二七壯。塊中三七壯塊尾七壯)。
白話文:
(補遺)
脅下積氣
-
期門穴、章門穴、尺澤穴(治療肺部積聚)、行間穴(治療肝臟積聚)。
-
伏梁穴一帶,疼痛環繞肚臍。
-
中脘穴。
-
賁豚氣,從下腹部開始,氣向上衝到胸部,導致腹痛。
-
腎俞穴、章門穴、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
痞塊
氣滯不通就形成痞塊。一般來說,人飲食沒有節制,導致陽明胃氣一旦有不順,陰寒之氣就會趁機入侵,脾胃來不及消化,胃絡的通道就會逐漸堵塞,形成痞塊。痞塊一定在腸胃之外、膈膜之間。所以適合用艾灸來拔除其結塊的根源。
- 上脘穴、中脘穴、通谷穴、期門穴(艾灸痞塊在上腹部的部位);腎俞穴、天樞穴、章門穴、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艾灸痞塊在下腹部的部位);脾俞穴、梁門穴(艾灸各種痞塊)。
一般艾灸應該先灸上部穴位再灸下部穴位。開始都先灸七壯或十四壯,之後逐漸增加艾灸次數,多灸效果更好。以上這些穴位可以選擇適合的來用。但有些地方不能完全按照穴位來灸,例如痞塊最堅硬的地方,或是頭部、尾部、突出處、會動的地方。只要觀察到其脈絡走向,都應該進行艾灸。火力到達之處,堅硬凝結的氣自然會逐漸散開。只是艾灸痞塊的方法,不是一次就能見效,必須選擇重點部位,重複多次、連續不斷地灸,沒有治不好的。
治療痞塊的特殊方法
治療痞塊必須灸痞根。在脊椎第十三節下方正中的位置做記號,然後在兩側各開三寸半,用手指觸摸感覺到有微微跳動的動脈,這個位置就是痞根。要多灸左邊的痞根,或者左右兩邊都灸,或者左邊有病就灸右邊,右邊有病就灸左邊,都有效果。長桑君的針刺治療積塊癥瘕的方法是,先在積塊中間針刺,嚴重的再在積塊頭部和尾部各刺一針,然後用艾灸,效果很快(積塊頭部灸十四壯,積塊中間灸二十一壯,積塊尾部灸七壯)。
3. 黃疸
(有補遺)
黃疸發浮
百勞,膏肓俞,腕骨,中脘,三里,陰陵泉(治酒疸),丹田(治色疸)
遍身面目俱黃。小便黃赤或不利。
脾俞,然谷,湧泉,(並以上各穴選用)
脾疸,口甘病
脾俞,陰陵泉
膽疸,口苦病
膽俞,日月,陽陵泉
白話文:
黃疸發於體表
可以選用以下穴位來治療:百勞穴、膏肓俞穴、腕骨穴、中脘穴、足三里穴、陰陵泉穴(特別適用於治療因飲酒引起的黃疸)、丹田穴(特別適用於治療因縱慾引起的黃疸)。
症狀表現為全身、臉部都呈現黃色,小便呈現黃色或紅色,或者小便不順暢。
還可以選用以下穴位來輔助治療:脾俞穴、然谷穴、湧泉穴(以上穴位可選用)。
如果是脾臟引起的黃疸,患者會覺得口中發甜。
可以選用以下穴位來治療:脾俞穴、陰陵泉穴。
如果是膽引起的黃疸,患者會覺得口中發苦。
可以選用以下穴位來治療:膽俞穴、日月穴、陽陵泉穴。
4. 腫脹門
(有補遺)
水腫,陽水先腫上體肩背手膊手三陽經。陰水先腫下體腰腹脛胕足三陰經。腫屬脾。脹屬肝。腫則陽氣猶行。如單脹而不腫者名蠱脹。為木橫剋土難治。腫脹朝寬暮急為血虛。暮寬朝急為氣血兩虛。腫脹由心腹而散四肢者吉。由四肢而入心腹者危。男自下而上。女自上而下者。皆難治。
胃俞,腎俞,神闕,水分,(以上宜灸),水溝,足三里,解谿,公孫,陰陵泉,復溜中封,曲泉,(以上隨宜灸刺)
單腹脹
脾俞,水分,公孫,復溜,行間
血鼓
脾俞,腎俞,足三里,復溜,行間
白話文:
(有補遺)
水腫,陽水會先從上半身腫起,像是肩膀、背部、手臂,這與手三陽經脈有關;陰水會先從下半身腫起,像是腰部、腹部、小腿、腳踝、足部,這與足三陰經脈有關。腫脹通常與脾有關,而脹滿則與肝有關。腫脹表示陽氣還在運行,如果只有脹滿而沒有腫,就叫做蠱脹,這是因為肝木太強而剋制脾土,比較難治療。如果腫脹是早上比較鬆緩、傍晚比較嚴重,這是因為血虛;如果腫脹是傍晚比較鬆緩、早上比較嚴重,這是因為氣血兩虛。腫脹從心腹向四肢擴散是好現象,但如果從四肢向心腹蔓延就比較危險。男性腫脹如果從下往上發展,女性腫脹如果從上往下發展,都比較難治療。
治療水腫可以考慮針灸以下穴位: 胃俞穴、腎俞穴、神闕穴、水分穴(以上穴位適合用艾灸),水溝穴、足三里穴、解谿穴、公孫穴、陰陵泉穴、復溜穴、中封穴、曲泉穴(以上穴位可視情況選用艾灸或針刺)。
單純腹脹:可以選用脾俞穴、水分穴、公孫穴、復溜穴、行間穴。
血鼓(腹部因積血而脹大):可以選用脾俞穴、腎俞穴、足三里穴、復溜穴、行間穴。
5. 瀉痢
胃泄色黃。飲食不化。胃俞。
脾泄腹脹滿泄注。食即嘔吐逆。
脾俞
大腸泄色白。食已窘迫。腸鳴切痛。
大腸俞
小腸泄。溲澀。便膿血。少腹痛。
小腸俞
大瘕泄。腹痛。裡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莖中痛。(瘕結也)
天樞,水分,(以上名為五泄)
腎泄五更溏泄久而不愈。
氣海,關元
洞泄不止,腎俞,中脘
中氣虛寒腹痛瀉痢,天樞,神闕
水泄有渴引飲者。是熱在膈上。水多入。則下膈入胃中。胃中本無熱。不勝其水。名曰水恣。故使米穀一時下。此證當灸大椎二五壯立已。如用藥宜車前子擂。丸白朮茯苓之類。及五苓散。可選用之。又諸瀉痢入胃。名曰溢飲。渴能飲水。水下復瀉而又渴此無藥症。當灸大椎。
白話文:
胃部引起的腹瀉,大便顏色黃,食物無法消化。可以針灸或按壓胃俞穴。
脾臟引起的腹瀉,腹部脹滿,排泄時像注水一樣。吃東西就想嘔吐。可以針灸或按壓脾俞穴。
大腸引起的腹瀉,大便顏色白,吃完東西就感到腹部緊迫,腸鳴聲明顯且腹痛劇烈。可以針灸或按壓大腸俞穴。
小腸引起的腹瀉,小便不順暢,大便帶有膿血,下腹部疼痛。可以針灸或按壓小腸俞穴。
大瘕(腫塊)引起的腹瀉,腹痛,有便意卻無法順利排便,頻繁跑廁所卻拉不出來,排便時陰莖疼痛(是因為瘕結)。可以針灸或按壓天樞穴、水分穴。(以上五種狀況被稱為五泄)
腎臟引起的腹瀉,在清晨五更時腹瀉,大便稀溏且久治不癒。可以針灸或按壓氣海穴、關元穴。
腹瀉不止,可以針灸或按壓腎俞穴、中脘穴。
中氣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可以針灸或按壓天樞穴、神闕穴。
因為喝太多水而引起的腹瀉,而且口渴想喝水,是因為熱邪在上膈的緣故。喝的水太多,會下到胃部。胃本身沒有熱,承受不了這麼多水,導致水恣意妄行,使得米穀類食物很快就排泄出去。這種情況應該灸大椎穴二、五壯,很快就會好。如果用藥,可以選用車前子磨成粉,做成藥丸與白朮、茯苓等一起服用,也可以選用五苓散。另外,各種原因引起的腹瀉,如果進入到胃裡,就被稱為溢飲,會出現口渴想喝水,喝了水之後又腹瀉,然後又口渴的狀況,這種情況用藥無效,應該灸大椎穴。
6. 疝氣
(有補遺)
疝屬肝經。濕熱痰瘀乘虛下流作病。又因外寒所鬱氣不得通筋脈收引則痛或酒色無節。濁氣流入下部。或勞碌。或遇寒。發作有時。或有形結於小腹不能頓消。乃濕熱為標。腎虛為本。其證或有形如瓜或有聲如蛙。有小腹痛連睪丸者。有痛在下部一邊者。濕熱須分多少而治。受熱則挺縱不收。受寒則牽引作痛。受濕則腫脹下墜
肝俞,氣海,關元,中極,三陰交,外陵(在臍左右各開一寸五分灸疝立效永不再發),歸來,大敦,行間,太衝,闌門(一名泉陰)。
一法關元旁三寸青脈上灸七壯即愈(左患灸右右患灸左)。一法令病人合口以草橫量兩口角為一折照此再加二折屈成三角如△字樣以上角安臍中兩角安臍下兩旁當下兩角處是穴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左右俱患兩穴俱灸。艾炷如麥粒。灸十四壯。或三七壯。神效。
陰頭腫痛不可忍者。卒疝也。婦人陰中痛。皆刺大敦行間。
白話文:
疝氣這種病屬於肝經的問題。通常是濕熱、痰瘀等病邪趁虛往下流竄所致。另外,也可能是因為外來的寒氣阻礙了氣的運行,導致筋脈收縮牽引而疼痛;或是因為過度飲酒、性生活不節制,使得污濁之氣流入下部;也可能是因為過度勞累或受寒而發作,有時候會發生,有時又會消失。有時在小腹出現腫塊,無法立刻消退,這通常是濕熱是表象,腎虛才是根本原因。
這種病的症狀,有的腫塊形狀像瓜,有的會發出像青蛙叫的聲音,有的會小腹疼痛並連帶到睪丸,有的則只有下部單邊疼痛。治療上要區分濕熱的程度來處理。受熱時,腫塊會鬆弛下墜而難以收回,受寒時則會牽引疼痛,受濕時則會腫脹下墜。
可以選用以下穴位來治療:肝俞、氣海、關元、中極、三陰交、外陵(在肚臍左右各旁開一寸五分處,用艾灸效果顯著,且可達到永不再發的效果)、歸來、大敦、行間、太衝、闌門(又名泉陰)。
還有一種方法是在關元穴旁三寸的青筋上灸七壯,左邊患病灸右邊,右邊患病灸左邊。另一種方法是讓病人閉上嘴,用草莖橫量兩嘴角間的距離為一份,再以此為基礎加兩份,彎曲成三角形,如△的形狀,將上角對準肚臍,下兩角對準肚臍下方兩側,這兩角所對應的位置就是穴位,左邊患病灸右邊,右邊患病灸左邊,兩邊都患病則兩側都灸。艾炷如麥粒大小,灸十四壯或二十一壯(三七壯),效果很好。
如果陰莖頭腫痛難忍,這是突然發生的疝氣。婦女陰道內部疼痛,都可針刺大敦穴和行間穴。
7. 二陰病
遺精,夢交而出精者。謂之夢遺。無夢而泄精者。謂之滑精。
膏肓俞,腎俞,中極(以上灸隨年壯),三陰交,曲泉(兼膝脛冷痛者效),中封
又精宮二穴。在十四椎下旁開中三寸灸七壯效。
白濁
腎俞,關元,中極
陽痿,此乃腎與膀胱虛寒之症。
腎俞,氣海,(多灸妙)
小便不禁,此常常出而不覺也。蓋膀胱火邪妄動。水不得寧故不禁而頻來。宜補腎膀陰血。瀉火邪為主。有睡中遺溺此為虛證。嬰兒脬氣未固。老人下元不足。皆有此患。但小兒挾熱者多老人挾寒者多。不可不辨。
氣海(小兒遺溺灸亦效),關元,陰陵泉,大敦
五淋,氣淋小便澀常有餘瀝,石淋莖中痛。溺如砂石(又名砂淋),血淋溺血。遇熱即發。膏淋便出如膏。勞淋勞倦即發。痛引氣衝(有補遺)。
間使,氣海,關元,石門,陰陵泉
一用白鹽炒熱填滿臍中。艾炷灸七壯。或灸三陰交即愈。
小便閉癃,閉不通也。癃。即淋瀝也。
小腸俞,陰交(當膀胱之上□故灸此),陰陵泉
大便秘結
章門,太白,照海
脾虛不大便
三陰交(灸三十壯),商丘
脫肛,此由氣血虛而下陷
臍中(灸隨年壯),長強(三壯),水分(灸百壯。治洞泄脫肛)
若兼濕熱者宜用五倍子明礬各三錢研末水二碗煎沸。熱洗立收。脫肛三五寸者。洗過。再用赤石脂為末以油紙托上。四圍皆摻之妙。
便血,病在胃與大腸。故名腸風亦名藏毒。糞前者謂之近血。糞後者謂之遠血。皆由濕熱下注也。
中脘,氣海(凡血脫。色白飲食少進。脈濡弱。手足冷灸此二穴妙。)
一凡便血諸治不效者。但取脊骨中與臍相平。按高凸之處覺痠疼者灸七壯即止。如復發再灸七壯。永可除根。至於衄血一切血症百治不效者。經灸永不再發。
一法於脊間二十椎下。灸隨年壯。
痔漏,痔疾若破。謂之。痔漏大便秘澀必作大痛。
二白(在掌後四寸),長強,承山,復溜,商丘
又灸十四椎下各開一寸治腸風諸痔效。
白話文:
二陰病
遺精:夢中性交而射精,稱為夢遺。沒有做夢卻射精,稱為滑精。
針灸穴位:膏肓俞、腎俞、中極(以上穴位灸的次數與年齡相同),三陰交、曲泉(兼有膝蓋小腿冰冷疼痛效果更好),中封。 另外,精宮二穴:在第十四椎骨下方,左右旁開三寸處,灸七壯有效。
白濁:
針灸穴位:腎俞、關元、中極。
陽痿:這是腎臟和膀胱虛寒的症狀。
針灸穴位:腎俞、氣海(多灸效果更好)。
小便不禁:這是常常無意識地排出小便的症狀。是因為膀胱的火邪妄動,水液無法安寧,所以控制不住小便而且頻繁。應該以補腎、滋陰血、瀉火邪為主。睡夢中遺尿屬於虛證。嬰兒膀胱氣機尚未穩固,老人下元氣不足,都會有這種情況。但小孩多為挾熱,老人多為挾寒,必須區分清楚。
針灸穴位:氣海(小孩遺尿灸此穴也有效果)、關元、陰陵泉、大敦。
五淋:氣淋是小便澀滯,常常有尿不乾淨的感覺;石淋是排尿時陰莖疼痛,尿液像砂石一樣(也稱為砂淋);血淋是尿液帶血,遇熱就發作;膏淋是排出像米糊一樣的尿液;勞淋是勞累就發作,疼痛引向氣衝(有補遺)。
針灸穴位:間使、氣海、關元、石門、陰陵泉。 一個方法是:用熱炒的白鹽填滿肚臍,艾炷灸七壯。或者灸三陰交也有效。
小便閉癃:閉是指小便不通暢,癃是指小便淋漓不盡。
針灸穴位:小腸俞、陰交(在膀胱上方,所以灸這個穴位)、陰陵泉。
大便秘結:
針灸穴位:章門、太白、照海。
脾虛導致大便不通:
針灸穴位:三陰交(灸三十壯)、商丘。
脫肛:這是由於氣血虛弱導致下陷。
針灸穴位:肚臍(灸的次數與年齡相同)、長強(灸三壯)、水分(灸一百壯,治療腹瀉和脫肛)。 如果兼有濕熱,可以用五倍子和明礬各三錢磨成粉,用水兩碗煎煮沸騰,趁熱清洗,可以立刻收斂。脫肛三五寸的,清洗後,再用赤石脂磨成粉,用油紙托著,四周都塗上,效果很好。
便血:病在胃和大腸,所以稱為腸風,也稱為藏毒。排便前出血稱為近血,排便後出血稱為遠血,都是由於濕熱下注引起的。
針灸穴位:中脘、氣海(凡是因失血而面色蒼白、食慾不振、脈搏虛弱、手腳冰冷的,灸這兩個穴位效果很好)。 凡是便血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的,就取脊椎骨中與肚臍平行的位置,按壓時覺得高凸而且痠痛的地方,灸七壯就能止血。如果再發作,再灸七壯,可以永久根除。至於流鼻血和其他一切血症,各種治療都無效的,經過艾灸,就再也不會復發。 一個方法是在脊椎第二十椎骨下方,灸的次數與年齡相同。
痔漏:痔瘡破裂稱為痔漏,大便秘結時一定會疼痛劇烈。
針灸穴位:二白(在手掌後方四寸處)、長強、承山、復溜、商丘。 另外,灸第十四椎骨下方左右旁開一寸處,可以治療腸風引起的各種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