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川

《針灸逢源》~ 卷五 (1)

回本書目錄

卷五 (1)

1. 中風門

(有補遺)

中風風邪入臟。以致氣塞涎壅。不語昏危

百會,風池,大椎,肩井,曲池,間使,足三里

凡覺心中憒亂。神思不怡。或手足頑麻。將有中風之候。速針灸以上穴。

中風卒倒不醒

神闕,用淨鹽炒乾。納於臍中令滿。上加厚姜一片灸百壯。至五百壯姜焦則易之。或以川椒代鹽。或用椒於下。上蓋以鹽。再蓋以姜。灸之亦佳。

白話文:

神闕穴:用乾淨的鹽炒乾。在肚臍中填滿。上面放一片厚的薑片,灸一百壯。灸到五百壯,薑片焦黑則更換。或者用花椒代替鹽。或者在下面用花椒,上面蓋以鹽。再蓋以薑。灸之也很有效。

丹田,氣海,二穴俱連命門。實為生氣之海。經脈之本灸之皆有大效。

目戴上,足太陽之證。目上視。上視之甚而定直不動者。名戴眼也。

神庭,絲竹空,人中(景岳全書曰治目睛直視)

脊骨三椎。並五椎上各灸七壯。齊下火立效

背反張,風氣乘虛入於諸陽之經。則腰脊反折攣急如角弓之狀。一名角弓反張也。

百會,神門,間使,太衝,僕參,又法針,啞門,風府

口噤,手三陽之筋結入於頷頰。足陽明之筋上夾於口。風寒乘虛而入。其筋則攣。故令牙關急而口噤也。

人中,承漿,頰車,合谷

口眼喎斜,此由邪犯陽明少陽經絡

水溝,承漿,頰車(針向地倉),地倉(針向頰車),聽會,客主人,合谷

凡口喎向右者。是左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左喎陷中二七壯。艾炷如麥粒。喎向左者。是右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右喎陷中二七壯。

白話文:

凡是嘴巴歪向右邊的,是左脈中風而動作遲緩。應該灸左邊歪斜凹陷處二十七壯。艾炷像麥粒一樣大小。嘴巴歪向左邊的,是右脈中風而動作遲緩。應該灸右邊歪斜凹陷處二十七壯。

喑啞,心受風。故舌強不語。風寒客於會厭。故卒然無音。又有腎脈不上循喉嚨挾舌本。則不能言。此腎虛熱痰。

白話文:

喑啞,是心臟受到風邪侵襲引起的。所以舌頭僵硬,不能言語。風寒之邪客於會厭穴。所以突然失聲。還有一種是腎脈不上循喉嚨,挾持舌根,就會不能說話。這是腎虛火旺,痰熱凝結所致。

靈道,魚際,陰谷,復溜,豐隆

中風無汗惡寒,針至陰(出血),崑崙,陽蹺

中風有汗惡風,針風府,(以上二症太陽經中風也)

中風無汗。身熱不惡寒。中風有汗。身熱不惡風

針陷谷。去陽明之賊,針厲兌。瀉陽明經之實熱。(以上二症陽明經中風也)

中風無汗身涼。針隱白。去太陰經之賊也。(此症太陰經中風也)

中風有汗無熱。針太谿,(此症少陰經中風也)

中風六症混淆。系之於少陽厥陰。或肢節攣痛。或木不仁者。厥陰之井大敦。針以通其經。少陽經之絕骨。灸以引其熱也。

白話文:

中風有六種症狀交錯出現,可以歸屬於少陽和厥陰經。有的肢節攣縮疼痛,或麻木不仁的是厥陰經的井穴大敦,針灸可以疏通經絡。少陽經的絕骨穴,用灸法來引導熱量。

凡初中風跌倒。卒暴昏沉。痰涎壅滯。牙關緊閉者。急以針刺手指上十二井穴。去惡血。又治一切暴死惡候。及絞腸痧症

白話文:

無論在中風或是跌倒。緊急且突然神智昏迷。痰液阻塞,牙齒緊閉的人患者。馬上用針刺手指上十二個井穴。放出惡血。並且可治療各種暴斃、惡劣症狀。以及絞腸痧疾。

少商二穴,商陽二穴,中衝二穴,關衝二穴,少衝二穴,少澤二穴

癱瘓,此由將息失宜。心火暴甚。腎水虛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知也。

白話文:

癱瘓,是因生活飲食起居不當、調養不周,導致心火過盛,腎水虛弱無法抑制心火,陰虛陽盛,熱氣鬱結,心神昏亂,筋骨失去功能,突然倒下不省人事。

肩井,肩髃,曲池,陽谿,合谷,中渚,風市,陽陵泉,陽輔,崑崙,足三里

半身不遂,此由氣血不周。一名偏枯是也。或但手不舉口不能言。而無他症者。此中經也。各隨其經絡俞穴而針灸之。兼用藥補血養筋。方能有效。

白話文:

中風半身不遂,是由於氣血不周所引起的。別名就是偏枯。有的人單單是手不能提起,嘴不能說話,而沒有其他症狀的,這屬於中經,應當根據病人的經絡俞穴來針灸治療。同時服用補血養筋的藥物,纔能有效治療。

百會,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列缺,風市,絕骨,足三里

以上穴。先針無病手足。後針有病手足。

2. 痙病

(一名痓病)

痙者。強也。千金云。太陽。中風。重感寒濕則變痙。蓋太陽中風。身必多汗。或衣被不更。寒濕內襲。或重感天時之寒。地氣之濕。因而變痙。風挾寒則血澀無汗為剛痙。風挾濕。則液出有汗為柔痙。亦有血虛筋脈無所榮養而成痙者。筋急而縮為瘛。筋弛而緩為縱。伸縮不已為瘛瘲。俗謂之搐搦是也。(有補遺)

白話文:

痙攣,抽搐是指肌肉強烈的收縮。根據《千金要方》所述,當太陽感受風邪,同時伴有寒濕之邪時,則會演變為痙攣。這是因為太陽受到風邪侵襲,身體必定會出現大量汗液,若衣物沒有及時更換,寒濕之邪就會趁機侵襲肌體。或者再次受到天氣的寒冷,地氣濕潤的影響,進而導致痙攣。

風邪夾雜寒氣,則血脈澀滯,沒有汗液,屬於剛痙。風邪夾雜濕邪,則液體外溢,有汗液,屬於柔痙。此外,也有因血虛導致筋脈得不到滋養而產生痙攣的。筋急縮短攣縮稱為瘛,筋弛緩長稱為縱。伸縮不已則成為瘛瘲,民間俗稱抽搐。

百會,風池,曲池,合谷,復溜,崑崙,太衝

3. 癇病

(有補遺)

羊癇,目上竄。作羊聲。(即心癇也)

馬癇,張口搖頭。身體反折(按古五癇之名無馬癇。別錄有馬癇而無犬癇。一云心癇目瞪吐舌。彷彿馬鳴馬屬火。亦屬心也)。

白話文:

馬癇:患者張口、搖頭,身體反折。 (古五癇沒有馬癇。別錄記載了馬癇,但沒有犬癇。有人說,心癇會瞪大眼睛、吐舌頭,好像馬叫,馬屬火,也屬於心。)

雞癇,張口前僕提住即醒(即肺癇也一云驚跳反折手瘲其聲如雞。又巽為雞屬木。金剋木也)。

犬癇,反折上竄。其聲如犬(犬屬木即肝癇也)

牛癇,直視腹滿。聲如牛吼(即脾癇也)。

豬癇,吐涎沫如綿。作豬聲(即腎癇也○以上癇症。大率痰熱驚三者所致)。

百會,神庭,上星,風府,風池,絲竹空,神門,肺俞(一本心俞。誤),巨闕,鳩尾,上脘,神闕,陽陵泉,陽輔

白話文:

  • 百會:位於頭頂正中央,是諸陽經脈的匯聚點。

  • 神庭:位於前額正中,眉心之上,是靈魂之門。

  • 上星:位於前額正中,神庭之上,是神靈聚集之處。

  • 風府:位於後腦勺正中,髮際之上,是風邪聚集之處。

  • 風池:位於後腦勺兩側,髮際之後,是風邪出入之處。

  • 絲竹空:位於耳後,髮際之下,是絲竹之聲聚集之處。

  • 神門:位於手腕內側,掌根之下,是心神出入之門。

  • 肺俞(一本心俞。誤):位於背後,第3胸椎棘突下,是肺臟之俞穴。

  • 巨闕:位於上腹部,肚臍上方,是胃脘之俞穴,有醒胃消除積滯的效果。

  • 鳩尾:位於上腹部,肚臍上方,是肝臟之俞穴,有疏肝理氣的效果。

  • 上脘:位於上腹部,肚臍上方,是脾臟之俞穴,有健脾化濕的效果。

  • 神闕:位於腹部正中,肚臍之下,是神氣聚集之處。

  • 陽陵泉:位於小腿外側,膝蓋下,是膽經之俞穴,有疏肝通膽的效果。

  • 陽輔:位於小腿外側,膝蓋下,是胃經之俞穴,有健脾和胃的效果。

發於晝者陽蹺,發於夜者陰蹺

按癇病僕時身軟或作六畜聲。若中風中寒之類。則仆地無聲醒時無涎沫。亦不復發。痙病雖時發時止。必身體強直。反張如弓為辨。

白話文:

癲癇病發作時,身體會軟弱無力,有時會發出像動物一樣的聲音。若是因為中風、中寒之類的原因,那麼仆倒在地上時不會發出聲音,醒來後也沒有口水,也不會再次發作。痙攣病雖然會時發時止,但是身體一定會強直,像弓一樣反張,可以以此辨別。

4. 癲狂

(癲即癡病有補遺)

癲多喜。病在心脾包絡。時作時止。常昏倦。陰主靜也。狂多怒。病在肝膽胃經。少臥而不飢。逾坑上屋者。陽盛則四肢實也。

白話文:

癲癇症的人,通常同時有喜怒無常的症狀。這類疾病起源在心脾包絡,時好時發作。患者通常時常昏沉倦怠,這是因為陰氣是靜的。發狂的人,大多喜怒無常。這類疾病起源在肝膽胃經,通常睡不久,也不感到飢餓。跳過壕溝爬上屋頂的人,因為陽氣盛,四肢強壯。

人中(治笑哭),間使,神門(治癡呆),後谿,申脈,下巨墟(治狂),衝陽(男灸此癲狂並治),骨骶(灸二十壯治癲)

白話文:

人中(治療笑聲和哭聲異常),間使,神門(治療癡呆),後谿,申脈,下巨墟(治療狂躁),衝陽(男子在此穴做艾灸可以治療癲狂),骨骶(灸20壯可以治療癲癇)。

兩手足大指左右相併。用繩縛定。艾炷灸兩指歧縫中七壯須甲肉四處著火。病者哀告我自去為效。

又孫真人十三鬼穴(挨次針之。如偏穴男先。針左女先針右)

人中,少商,隱白,太陵,申脈,風府,頰車,承漿,勞宮,上星,會陰,曲池,舌下中縫(橫箸一枚於口。令舌不動。刺出血效)

白話文:

人中穴、少商穴、隱白穴、太陵穴、申脈穴、風府穴、頰車穴、承漿穴、勞宮穴、上星穴、會陰穴、曲池穴、舌下中縫(橫放一根筷子在口腔內,讓舌頭不動。刺破後出點血)

大成曰凡男婦或歌或笑。或哭或吟。或多言。或久默。或朝夕嗔怒。或晝夜妄行。或口眼俱斜。或披頭跣足。或裸形露體或言見鬼神。如此之類。乃飛蟲精靈妖孽狂鬼百邪侵害也。欲治之時。先要愉悅。書符。定神。禱神。然後行針。

白話文:

大成說:凡是男女,有時唱歌或笑,有時哭泣或呻吟,有時多言,有時久默,或早晨和傍晚發怒,或晝夜行走妄為,或口眼都偏斜,或披頭赤足,或裸形露體,或說看見鬼神。像這樣的情況,都是飛蟲精靈妖孽狂鬼等邪靈侵害造成的。要治療這種情況,首先要讓病人心情愉悅,然後書寫符咒,安定病人的精神,祈求神靈保佑,然後才能進行針灸。

愉悅,謂病家敬信醫人。醫人誠心療治。兩相喜悅。邪鬼方除。若主惡砭石。不可以言治。醫貪貨財。不足以言德。

白話文:

愉悅,是指病人敬重信任醫生,醫生真心誠意地治療,雙方都感到高興和愉悅,邪惡的鬼魅邪氣自然就會消除。如果病人厭惡砭石的治療,就無法談論治療,醫生貪圖金錢利益,就不能談論醫德。

書符,先用硃砂書太乙靈符二道。一道燒灰。酒調。病人服。一道貼於病人房內。書符時。念小天罡咒。

白話文:

寫符時,首先用硃砂寫兩張太乙靈符。其中一張燒成灰,用酒調和後,讓病人服用。另一張貼在病人的房間裡。寫符時,念誦小天罡咒。

唸咒,先取氣一口。次念天罡大神。日月常輪上朝金關下覆崑崙。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真武曲破軍輔弼。大周天界。細入微塵玄黃正氣速赴我身所有凶神惡殺。速赴我魁之下。毋動毋作。急急如律令。

白話文:

唸咒語首先吸一口氣,接著念天罡大神,日月經常輪轉上行金關,下到崑崙。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輔弼,在大周天世界的範圍內,深入細微,讓玄黃正氣迅速到達我的身體,所有凶神惡煞,快快聚集在我的左肩下,不要動、不要作亂,急急如律令。

定神,謂醫與病人。各正自己之神。

禱神,謂臨針之時。閉目存想一會針法。心思神農黃帝。孫韋真人。儼然在前。密言從吾針後。病不許復。乃掐穴咒曰。大哉乾元威通神天金針到處。萬病如拈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白話文:

當將要扎針的時候,閉上眼睛仔細想想針法。心中默唸神農黃帝和孫思邈真人。他們彷彿就在眼前。心裡默默祈求,病人扎針後,不再復發。接著掐住穴位,默唸咒語:「乾元之力浩大無邊,通達神天。金針所到之處,萬病皆消。我奉太上老君之令,急急如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