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逢源》~ 卷四 (10)
卷四 (10)
1. 十二經主客原絡
手太陰肺經原穴太淵主,手陽明大腸絡穴偏歷客
手陽明大腸原穴合谷主,手太陰肺經絡穴列缺客
足太陰脾經原穴太白主,足陽明胃經絡穴豐隆客
足陽明胃經原穴衝陽主,足太陰脾經絡穴公孫客
手少陰心經原穴神門主,手太陽小腸絡穴支正客
手太陽小腸原穴腕骨主,手少陰心經絡穴通里客
足少陰腎經原穴太谿主,足太陽膀胱絡穴飛揚客
足太陽膀胱原穴京骨主,足少陰腎經絡穴大鐘客
手少陽三焦原穴陽池主,手厥陰心包絡穴內關客
手厥陰心包原穴太陵主,手少陽三焦絡穴外關客
足厥陰肝經原穴太衝主,足少陽膽經絡穴光明客
足少陽膽經原穴丘墟主,足厥陰肝經絡穴蠡溝客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的原穴太淵是主要穴位,手陽明大腸經的絡穴偏歷是客穴;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合谷是主要穴位,手太陰肺經的絡穴列缺是客穴;足太陰脾經的原穴太白是主要穴位,足陽明胃經的絡穴豐隆是客穴;足陽明胃經的原穴衝陽是主要穴位,足太陰脾經的絡穴公孫是客穴;手少陰心經的原穴神門是主要穴位,手太陽小腸經的絡穴支正客是客穴;手太陽小腸經的原穴腕骨是主要穴位,手少陰心經的絡穴通里是客穴;足少陰腎經的原穴太谿是主要穴位,足太陽膀胱經的絡穴飛揚是客穴;足太陽膀胱經的原穴京骨是主要穴位,足少陰腎經的絡穴大鐘是客穴;手少陽三焦經的原穴陽池是主要穴位,手厥陰心包經的絡穴內關是客穴;手厥陰心包經的原穴太陵是主要穴位,手少陽三焦經的絡穴外關是客穴;足厥陰肝經的原穴太衝是主要穴位,足少陽膽經的絡穴光明是客穴;足少陽膽經的原穴丘墟是主要穴位,足厥陰肝經的絡穴蠡溝是客穴。
難經曰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腧名曰原。凡治病必隨各經主客刺之。主者。原穴也。客者。絡穴也。如肺經有病。可刺本經太淵原穴。復刺大腸偏歷絡穴。余仿此。
白話文:
《難經》說三焦的運行在所有的陽經之中,所以設置一個穴位,叫做「原穴」。凡是治療疾病,一定要針對各經的主、客穴位來刺,主穴是原穴,客穴是絡穴。像肺經有病,可以刺本經的太淵這個原穴;再刺大腸經的偏歷這個絡穴,其他類似的治療方式以此類推。
2. 藏腑募穴
中府(肺募),巨關(心募),期門(肝募),章門(脾募),京門(腎募),日月(膽募),中脘(胃募),天樞(大腸募),關元(小腸募),石門(三焦募),中極(膀胱募)
白話文:
中府(肺募):肺臟的募穴,位於胸中,當第4、5肋間隙,鎖骨中線旁開6寸。
巨關(心募):心臟的募穴,位於胸中,當第4肋間隙,鎖骨中線旁開4寸。
期門(肝募):肝臟的募穴,位於胸中,當第11肋間隙,鎖骨中線旁開4寸。
章門(脾募):脾臟的募穴,位於胸中,當第11肋間隙,鎖骨中線旁開8寸。
京門(腎募):腎臟的募穴,位於胸中,當第12肋間隙,鎖骨中線旁開4寸。
日月(膽募):膽臟的募穴,位於胸中,當第11肋間隙,鎖骨中線旁開1寸。
中脘(胃募):胃臟的募穴,位於胸中,當臍上4寸。
天樞(大腸募):大腸的募穴,位於臍兩側,各2寸處。
關元(小腸募):小腸的募穴,位於臍下3寸。
石門(三焦募):三焦的募穴,位於臍下2寸。
中極(膀胱募):膀胱的募穴,位於臍下4寸。
東垣曰。凡治腹之募。皆為原氣不足。從陰引陽也。若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錯取於胃之合。及諸腹之募者必危。
白話文:
東垣說,凡是治療腹部的穴位,都是由於原氣不足,從陰引陽而導致的。若是受到外邪侵害,或上面發熱下面寒冷,或是筋骨皮肉血脈的疾病,誤認為是胃部的問題,以及其他腹部的穴位引起的,必然會危及生命。
3. 臟腑腧穴
肺腧(三椎下),心腧(五椎下),肝腧(九椎下),脾腧(十一椎下),腎腧(十四椎下),厥陰腧(四椎下),膽腧(十椎下),胃腧(十二椎下),三焦腧(十三椎下),大腸腧(十六椎下),小腸腧(十八椎下),膀胱腧(十九椎下)
白話文:
肺腧(第三椎骨下),心腧(第五椎骨下),肝腧(第九椎骨下),脾腧(第十一椎骨下),腎腧(第十四椎骨下),厥陰腧(第四椎骨下),膽腧(第十椎骨下),胃腧(第十二椎骨下),三焦腧(第十三椎骨下),大腸腧(第十六椎骨下),小腸腧(第十八椎骨下),膀胱腧(第十九椎骨下)。
東垣曰。天外風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腧臟腧。是人之受天外風邪。亦有二說。中於陽則流於經。此病始於外寒。終歸外熱。故治風寒之邪。治其各臟之腧。
(募作膜。肉間膜係為藏氣結聚之所。故募在陰也。腧猶委輸之輸。六陰六陽之氣由之轉輸傳。送故腧在陽也)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從天而來的寒邪侵襲人體,從外進入人體。在人的背部有腑腧和臟腧。人受到來自天外的風邪,也有兩種說法。陽氣被風邪侵襲,風邪就會沿着經絡流動。這種疾病一開始是外寒,最終會轉化為外熱。因此,治療風寒之邪,要治療各臟腑的腧穴。
4. 八會
腑會中脘(胃募也。六腑取稟於胃。故曰腑會)
臟會章門(脾募也。五臟皆稟於脾。故曰臟會)
筋會陽陵泉(足少陽之筋結於此肝主筋。膽為之合。故曰筋會。)
髓會懸鐘(諸髓皆屬於骨。故曰髓會。人能健步。以髓會絕骨也。)
血會膈腧(穀氣由膈達於上焦化精微為血之處。故曰血會。)
骨會大椎(肩脊之骨會於此。故曰骨會。肩能任重。以骨會大椎也。)
脈會太淵(平旦脈會於此。故曰寸口者。脈之大會。)
氣會膻中。(此為三焦宗氣所居是為上氣海。故曰氣會。)
難經曰熱病在內者。取會之氣穴。
白話文:
中脘穴是六腑的會穴,因為六腑都依靠胃的消化吸收,所以稱為腑會;章門穴是五臟的會穴,因為五臟都依靠脾的運化,所以稱為臟會;陽陵泉穴是筋的會穴,因為足少陽經的筋結於此,肝主筋,膽為肝之合,所以稱為筋會;懸鐘穴是髓的會穴,因為所有的髓都屬於骨,所以稱為髓會,人能健步行走,是因為髓會與骨相連;膈腧穴是血的會穴,因為穀氣由膈到達上焦,化精微為血,所以稱為血會;大椎穴是骨的會穴,因為肩脊之骨會聚於此,所以稱為骨會,肩能負重,是因為骨會位於大椎;太淵穴是脈的會穴,因為清晨時脈氣會聚於此,所以稱為寸口,是脈氣的大會穴;膻中穴是氣的會穴,因為它是三焦宗氣所在,是上氣海,所以稱為氣會。難經說,熱病在內時,要取會穴來治療。
5. 九門
飛門(唇也),戶門(齒也),吸門(會厭也),賁門(胃之上口),幽門(太倉下口),闌門(小腸下口),魄門(肛門也○以上難經名曰七衝門),命門(精血之門。居前陰中),氣門(溲溺之門。居前陰中。由氣化而出。故曰氣門。)
白話文:
-
飛門:嘴巴
-
戶門:牙齒
-
吸門:會厭
-
賁門:胃的上開口
-
幽門:太倉的下開口
-
闌門:小腸的下開口
-
魄門:肛門
-
以上出自《難經》,稱之為七衝門。
-
命門:精血之門,位於前陰中間
-
氣門:溲溺之門,位於前陰中間,由氣化而出,故稱氣門。
6. 經外奇穴考
(其九十八穴)
印堂一穴,在鼻柱上兩眉間陷中。(針一分。灸五壯)治小兒驚癇
鼻準二穴,在鼻柱尖上治鼻上生酒酢風。針出血。
內迎香二穴,在鼻孔中。治目熱暴痛。用蘆管子搐出血最效。
魚腰二穴,在眉中間治眼生垂簾翳膜(針入一分。沿皮向兩旁)。
魚尾二穴,在目外眥頭(針一分)治目疾。
白話文:
(其九十八穴)
**印堂一穴:**位於鼻樑上,兩眉之間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一分,艾灸五壯)治療小兒驚厥。
**鼻準二穴:**位於鼻樑尖端。(針刺出血)治療鼻子上生酒糟風。
**內迎香二穴:**位於鼻孔內。(用蘆管子吸出血,效果最佳)治療眼睛發熱疼痛。
**魚腰二穴:**位於兩眉中間。(針刺深度一分,沿著皮膚向兩側方向刺入)治療眼生垂簾翳膜。
**魚尾二穴:**位於眼角外側。(針刺深度一分)治療眼疾。
太陽二穴,在眉後陷中。太陽紫脈上。治眼紅腫痛連頭上其法用帛一條緊纏其項頸。或以手緊紐其領令紫脈見即於紫脈上刺出血
白話文:
太陽二穴,位於眉毛後方的凹陷處,在太陽紫脈上。用於治療眼睛紅腫疼痛,甚至連頭部都疼痛。治療方法是用一條布巾緊緊纏繞在頸部,或用手緊緊捏住領口,使太陽紫脈顯現,然後在紫脈上刺出血。
睛中二穴,在眼黑珠正中。取穴之法先用布搭目外。以冷水淋一刻。方將三稜針於目外角離黑珠一分許。刺入半分之微。然後入金針約(數)分深旁入。自上層轉撥向瞳神輕輕而下斜插。定目角。即能見物。一飯頃出針輕扶偃臥。仍用青布搭目外再以冷水淋(三日夜)止初針盤膝正坐。
白話文:
睛中二穴,位於眼睛瞳孔中央。取穴方法:首先用布覆蓋在眼睛上。用冷水沖洗一刻鐘。然後將三稜針置於眼睛外角,距離瞳孔一分左右。刺入半分。然後將金針刺入約數分,並向瞳孔旁側刺入。從上層轉向瞳孔,輕輕地向下斜刺。閉上眼睛,就能看見東西。一頓飯的時間後,取出針,輕輕扶著,平躺下來。仍然用青布覆蓋眼睛,再用冷水沖洗三日夜。開始針灸時,盤膝端坐。
將箸一把兩手握於胸前寧心正視其穴易得。一切內障年久不能視物。頃刻光明。神秘穴也。凡學針人眼者。先試內障羊眼能針羊眼復明。方針人眼。不可造次。
白話文:
用筷子一把,兩手握於胸前,使心情平靜,眼睛正視要治療的穴位,就能輕易地找到。一切內障,久到幾年都不能看東西的,可以立刻重新復明,這是(靈療)眼科的祕密穴道。凡是學習針人眼睛的人,都要先在內障羊的眼睛上試針,能把羊的眼睛治好了再動手治人的眼睛,不可馬虎。
聚泉一穴,在舌上當舌中。吐出舌取之。有直縫。是穴(灸七壯)治哮喘久嗽。用生薑切片如錢厚。搭舌上。艾灸以清茶連生薑細嚼嚥下。又治舌胎舌強。小針刺出血愈。
白話文:
聚泉穴位於舌頭上,正好在舌頭的中央。將舌頭伸出來,就可以看到它。同時這個穴位會有一條直縫。
這個穴位(用艾灸治療七次)可以治療哮喘和長期的咳嗽。
使用一片生薑,切成錢幣一樣厚度的薄片。將其放在舌頭上。用艾灸的熱度,使茶水和生薑一起被口嚥下。還可以治療舌瘡和舌頭僵硬。用細小的針刺破穴位,使之出血以治癒。
海泉一穴,在舌下中央脈上。治消渴。針出血。
左金津右玉液二穴,在舌下兩旁紫脈上。捲舌取之。治舌本腫痛。重舌喉痹。刺出血。
十宣十穴,在手十指頭上去爪甲一分每指各一穴治乳鵝。針出血。立效
白話文:
海泉這個穴位位於舌下的中央脈上,可以治療消渴症。用針刺這裡可以放出血液來治療。
左邊的金津穴和右邊的玉液穴位於舌下的兩旁紫色脈絡上,需要捲起舌頭才能找到這些穴位。這些穴位可以治療舌頭腫痛、重舌以及喉痹等問題。針刺這些穴位放出血液來治療。
十宣這些穴位共有十個,分別位於雙手十個手指的指尖,距離指甲約一分的位置,每個手指上有一個穴位,可以用來治療乳鵝等問題。針刺這些穴位放出血液,立刻見效。
八邪八穴,一名大都。在兩手大指次指虎口赤白肉際握拳取之治頭風牙痛一名上都在食指中指本節岐骨間。握拳取之。一名中都在中指無名指本節岐骨間。一名下都。在無名指小指本節岐骨間。俱治手臂紅腫(針一分。灸五壯。)
白話文:
八邪八穴,又稱大都穴。位於兩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虎口處,赤白肉交接的地方,握拳取穴,可治療頭痛、牙齒疼痛。
中都穴位於食指和中指的本節岐骨之間,握拳取穴,可治療手臂紅腫。
下都穴位於中指和小指的本節岐骨之間,可治療手臂紅腫。
(針灸治療時,針刺深度為一分,灸壯五壯。)
大骨空二穴,在手大指中節上。屈指當骨尖治目久痛。及生翳膜內障。(灸七壯禁針)
小骨空二穴,在手小拇指第二節上屈指當骨尖治手節疼。目痛淚出(灸七壯)。
五虎四穴,在手食指及無名指第二節骨尖上握拳取之治五指拘攣(灸五壯)。
中魁二穴,在手中指第二節骨尖上屈指取之治五噎反胃(灸七壯)
中泉二穴,在手背腕中當陽谿陽池間陷中。治心痛及腹中諸氣疼(灸二七壯)。
白話文:
大骨空穴位於大拇指第二節骨頭上,屈指時骨頭尖端的位置。這個穴位可以治療眼睛長期疼痛,以及眼內生翳膜和內障。用艾灸灸七壯,禁止針灸。
小骨空穴位於小拇指第二節骨頭上,屈指時骨頭尖端的位置。這個穴位可以治療手指關節疼痛,以及眼睛疼痛流淚。用艾灸灸七壯。
五虎穴位於食指和無名指第二節骨頭尖端,握拳時可以找到。這個穴位可以治療五指拘攣。用艾灸灸五壯。
中魁穴位於中指第二節骨頭尖端,屈指時可以找到。這個穴位可以治療五噎反胃。用艾灸灸七壯。
中泉穴位於手背手腕中間,陽谿和陽池穴之間的凹陷處。這個穴位可以治療心痛和腹中各種氣痛。用艾灸灸二七壯。
龍元二穴,在兩手掌後。其法用稻草量自手中。指頭至掌第一橫紋。折為四分乃復自橫紋比量向臂。當草盡處兩筋間是穴。治牙疼。(灸七壯。)
白話文:
龍元二穴在兩隻手掌的背面,可以用一根稻草來測量。將稻草放在手中,從指尖到手掌的第一條橫紋處,將稻草折成四份,再從橫紋處開始測量,一直到手臂上,當稻草測量完畢,在兩筋之間就是龍元二穴。這個穴位可以治療牙痛(灸七壯)。
高骨二穴(此即手髓孔穴),在掌後寸部前五分(針一寸半灸七壯)
又腳髓孔二穴,在足外踝後一寸。俱治手足痿痹半身不遂。
白話文:
高骨這兩個穴位(也就是手髓孔穴),位於手掌後方寸部前面五分的地方(針刺時深度為一寸半,艾灸時為七壯)。
另外,腳髓孔也有兩個穴位,在足部外踝後方一寸處。這些穴位都可以治療手足無力、半身不遂。
二白四穴,在掌後橫紋直上四寸一手有二穴一穴在筋內兩筋間當間使後一寸。一穴在筋外。與筋內之穴相併。治痔漏。
白話文:
二白四穴,位於手掌後方的橫紋直上四寸處,一穴在筋的內側,兩筋之間,正中央往後一寸處。另一穴在筋的外側,與筋內之穴相鄰。此穴位可治療痔瘡和漏。
肩柱骨二穴,在肩端起骨尖上治瘰癧及手不能舉動(灸七壯)
肘尖二穴,在兩肘骨尖上治瘰癧可灸七七壯。
千金翼曰治腸癰。屈兩肘尖頭骨。各灸百壯。下膿血者愈。
白話文:
肩部有兩個穴位,位於肩膀頂端的骨頭尖上,用於治療淋巴結核及手不能舉動(可灸七壯)。
肘部有兩個穴位,位於兩側肘部骨頭尖上,用於治療淋巴結核可灸四十九壯。
《千金翼》說治療腸癰,應灸兩肘尖頭骨各一百壯,若排出膿血則病癒。
夾脊二穴,取法令病人合面臥伸兩手著身。以繩橫牽兩肘尖當繩下脊間。用墨點記。兩旁各開一寸半是穴。治霍亂轉筋(灸百壯)。
白話文:
夾脊穴有兩個取穴方法:
-
命令病人面朝下平躺,把手放在身旁伸直。然後用繩子在病人的兩肘尖端之間作記號,再用墨水在該記號處做標記,標記的兩側各開一寸半的距離,就是夾脊穴。這個穴位可以用來治療霍亂和肌肉痙攣。
-
讓病人俯臥,雙膝挺直,腳背貼地。用一根繩子橫放於病人腰背部,兩端各拿在雙手,使繩子與脊柱平行。在繩子與脊柱的交叉點,即位於脊柱兩側的肩胛骨下角旁開一寸半處,就是夾脊穴。這個穴位灸一百壯,可以治療霍亂、轉筋等疾病。
內踝尖二穴,在足內踝骨。尖上治下爿牙疼。腳內廉轉筋(灸七壯)
外踝尖二穴,在足外踝骨尖上治腳外廉轉筋。寒濕腳氣。(灸七壯。)
髖骨四穴,在足陽明梁丘穴兩旁。各開一寸五分。兩足共四穴治腿痛(灸七壯。)
膝眼四穴,在膝頭骨下兩旁陷中(針五分禁灸)治膝冷痛不已。
八風八穴,在足五指岐骨間。俱治腳背紅腫(針一分灸五壯)。
鬼眼四穴,在手大拇指。去爪甲角如韭葉兩指並起用帛縛之。當兩指岐縫中。治鬼魅狐惑慌惚振驚。
又二穴在兩足大指。取穴亦如在手者。治一切急魘暴絕。兼治五癇。正發時灸此四穴甚效。
鬼眼二穴,在兩腰眼宛宛中。治癆瘵(灸法見卷五傳屍勞)。
白話文:
內踝尖二穴
- 位於腳內踝骨尖上,兩個穴位。
- 治癒下排牙齒疼痛。
- 腳內側轉筋(灸七壯)。
外踝尖二穴
- 位於腳外踝骨尖上,兩個穴位。
- 治癒腳外側轉筋。
- 寒濕腳氣(灸七壯)。
髖骨四穴
- 位於足陽明梁丘穴兩旁,各開一寸五分,兩腳共四穴。
- 治癒腿痛(灸七壯)。
膝眼四穴
- 位於膝蓋骨下方兩旁凹陷處(針五分,禁止灸)。
- 治癒膝蓋冰冷疼痛。
八風八穴
- 位於腳五個趾骨之間,共八個穴位。
- 治癒腳背紅腫(針一分,灸五壯)。
鬼眼四穴
- 位於手拇指指甲角,像韭菜葉一樣寬,用布綁住兩個手指,在兩指縫隙中。
- 治癒鬼魅狐惑、驚慌失措、振顫驚恐。
另兩個穴位
- 位於兩腳大拇指,取穴方法與手相同。
- 治癒一切急病昏迷、突然昏厥,以及五種癲癇。
- 正發作時灸這四穴非常有效。
鬼眼二穴
- 位於兩腰窩凹陷處。
- 治癒癆病(灸法請參閱卷五傳屍勞)。
(按千金翼云治腰痛灸腰目窌在尻上約左右又云在腎俞下三寸夾脊兩旁各一寸半。以指按陷中。主治消渴。又勝玉歇曰腰痛中空穴最奇。似皆指此穴)。
白話文:
千金翼說,治療腰痛,可以灸「腰目窌」,這個穴位在臀部上部,左右各一處。又說「腰目窌」在腎俞穴下三寸,夾脊兩側,各一寸半。用手指按壓凹陷處。主治消渴。勝玉歇也說,腰痛灸「中空穴」最有效。這些似乎都指這個穴位。
兩乳二穴,在乳頭下一指許。與乳頭相直。骨間陷中婦人以乳頭垂下到處是穴男左女右灸一處。艾灶如小麥大治呃逆立止灸三壯不止者不可治。
白話文:
在乳頭下一指距離處,與乳頭成直線的兩個穴位,稱為「兩乳穴」。男女兩側的位置不同,女性在左邊,男性在右邊。如果呃逆不止,可在「兩乳穴」上施灸,艾灸的範圍約小麥籽大小,灸三壯後症狀仍未緩解,則無法治癒。
闌門二穴,在曲骨旁三寸動脈中。治七疝奔豚。千金翼云在橫骨旁三寸。治㿗卵偏大。灸泉陰百壯即此(一日。針一寸)
囊底一穴,在陰囊十字紋中。治腎臟風瘡。小腸疝氣(灸七壯艾灶如鼠糞)。
白話文:
闌門穴和二穴,位於膝蓋外側肌肉旁三寸的動脈中。治療七疝奔豚症。千金翼方一書中說,位於橫骨旁三寸處。治療陰囊卵腫偏大。灸泉陰穴一百壯,即為此穴(另一說法是:針刺一寸深)。
子宮子戶二穴,子宮在關元穴左邊開中二寸。千金翼治婦人不孕漏胎腹痛灸胞門五十壯即此子戶在關元穴右邊開中二寸。千金翼治子死腹中胞衣不下。針入胞門一寸即此。
白話文:
子宮子戶兩個穴位,子宮穴在關元穴的左側,距離關元穴二寸。在《千金翼》中,治療婦女不孕、漏胎、腹痛、灸胞門五十壯,即在此穴。子戶穴在關元穴的右側,距離關元穴二寸。在《千金翼》中,治療胎死腹中、胎衣不下,針刺胞門穴一寸,即在此穴。
(按足少陰經氣穴。一名胞門。一名子戶。此在關元左右也大成有子宮二穴在中極旁三寸誤)。
獨陰二穴,在足第二趾下橫紋中。治乾嘔吐紅小腸疝氣。死胎胎衣不下(灸五壯)。
金鑑灸難產穴作足小指至陰。
白話文:
按壓足少陰經的氣穴,這個穴道又叫做胞門,也叫做子戶,位置大概在關元附近。另外,大成書中有提到子宮穴,位於中極穴旁邊三寸的地方,這裡有誤差。
獨陰穴有兩個,位於足部第二趾下方的橫紋中間,可以治療乾嘔、吐血、小腸疝氣以及死胎和胎衣不下,如果需要治療可以用灸法五壯。
對於難產的灸治,金鑑書中記載應該灸治的位置是在足小指的至陰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