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逢源》~
1. 卷四
2. 經穴考正
3. 骨度
(古數如左。然骨有大者則太過。小者則不及。此亦言其則耳)
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頭骨謂之髑髏。男子自項及耳並腦後共八片。惟蔡州人多一共九片腦後橫一縫當正直下至髮際別有一直縫。女人頭骨六片亦腦後一橫縫。當正直下則無縫也)發所覆者。顱至項一尺二寸。(覆者。言前髮際至後項髮際也。)發以下至頤長一尺。兩顴相去七寸。
(目下高骨曰顴)耳前當耳門者。廣一尺三寸。耳後當完骨者廣九寸。(完骨。耳後髮際高骨也。左右相去廣九寸。○以上頭部前後之尺寸)
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天突穴處也。)缺盆以下至𩩲骭長九寸。(𩩲骭鳩尾也。)𩩲骭以下至天樞長八寸,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當作五寸。橫骨陰毛中曲骨也)橫骨橫長六寸半。(一曰七寸半。)胸圍四尺五寸。(乳之間為胸。胸前橫骨三條左右肋骨各十二條。
八長四短。女人多檠夫骨二條。左右各十四條。)腰圍四尺二寸。(平臍周圍曰腰。人之肥瘦不同。腰之大小亦異。四尺二寸。以中人之大略言也。)兩乳之間廣九寸半。兩髀之間廣六寸半。(此當兩股之中。橫骨兩頭之處。俗名髀縫。○以上胸腹部)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
(頭側大骨曰角頸項根曰柱骨。)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自柱骨通腋中。不見之處也。)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自腋至脅下盡處也)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足股曰髀。髀上外側骨縫曰樞。此運動之機也。○以上頭身側部。)
項發以下至背骨長三寸半。(自後髮際以至大椎項骨三節處。靈樞作二寸半。圖翼作三寸半。今依折法為三寸。)膂骨以下至尾骶二十一節長三尺。(膂骨脊骨也。脊骨外小而內巨。共二十四節。今云二十一節者。除項骨三節不在內也。男子尾骶骨尖。女子尾骶骨平。○以上頭背部)
肩至肘長一尺七寸。肘至腕長一尺二寸半。(臂掌之節曰腕。)腕至中指本節長四寸。本節至其末長四寸半。(指之後節曰本節。其末。指端也○手之大指三節。兩節在外。本節在掌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俱四節。三節在外。本節在掌。其節節交接處皆有碎骨筋膜聯絡足趾同)橫骨上廉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
(骨際曰廉膝旁之骨內曰內輔外曰外輔。)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踝。髁骨也)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自橫骨至此皆內側。以下皆外側)髀樞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中。言膝外側骨縫之次。)膝以下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
(京骨。足小指本節後大骨下赤白肉際也)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二寸。(膝在前膕在後跗屬者凡兩踝前後脛掌所交之處。皆為跗之屬也。)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足長一尺二寸。廣四寸半。(足。足掌也。廣闊也○以下四肢部)
白話文:
(古時候的數據是像左邊這樣,但骨頭有大有小,如果太大就超過標準,太小就不到標準,這裡只是說一個大概的標準而已)
頭部最大的骨頭,周長是二尺六寸。(頭骨就是指顱骨,男性的頭骨,從後頸到耳朵,加上後腦,總共有八塊。只有蔡州人大多有九塊,後腦有一條橫向的縫,正好垂直向下延伸到髮際,另外還有一條直向的縫。女性的頭骨有六塊,後腦也有一條橫向的縫,正好垂直向下,但沒有直向的縫。)頭髮覆蓋的範圍,從前額髮際到後頸髮際,長一尺二寸。(覆蓋的意思是指從前額髮際到後頸髮際。)從髮際到下巴,長一尺。兩邊顴骨之間的距離是七寸。(眼睛下方高起的骨頭稱為顴骨)耳朵前方,在耳門的位置,寬一尺三寸。耳朵後方,在完骨的位置,寬九寸。(完骨指的是耳朵後方,髮際處高起的骨頭。左右兩邊的完骨相距九寸。以上是頭部前後的尺寸)
喉結下方到鎖骨中點的凹陷處,長四寸。(鎖骨中點的凹陷處,也就是天突穴的位置。)鎖骨中點的凹陷處到胸骨下端的鳩尾穴,長九寸。(𩩲骭就是指鳩尾。)鳩尾穴到肚臍旁的天樞穴,長八寸。天樞穴到恥骨上緣,長六寸半(應該是五寸。恥骨上緣指的是陰毛中間的曲骨位置。)恥骨上緣的橫向寬度是六寸半。(也有說是七寸半的。)胸部的周長是四尺五寸。(兩乳之間的部位是胸部。胸前橫著三根骨頭,左右肋骨各有十二根。長的肋骨有八根,短的肋骨有四根。女性大多比男性多兩根胸骨。左右兩邊各有十四根。)腰部的周長是四尺二寸。(肚臍周圍的部位稱為腰。每個人的胖瘦不同,腰的大小也不一樣。四尺二寸只是以一般人的大小來做一個大概的描述。)兩乳之間的寬度是九寸半。兩邊大腿之間的寬度是六寸半。(這裡指的是兩邊大腿中間,恥骨兩端的位置,俗稱大腿縫。以上是胸腹部的尺寸)頭部側面角的位置到頸部的柱骨,長一尺。(頭部側面較大的骨頭稱為角,脖子根部稱為柱骨。)從柱骨到腋下,看不到的部分,長四寸。(指的是從柱骨穿過腋下,看不到的部位。)腋下到肋骨最下端,長一尺二寸。(指的是從腋下到肋骨最下方盡頭。)肋骨最下端到大腿骨頭轉動的關節處,長六寸。(大腿骨稱為髀骨,大腿外側骨頭縫隙處稱為樞,是運動的關鍵部位。以上是頭身側面的尺寸。)
後頸髮際到背部骨頭,長三寸半。(從後腦髮際到第七頸椎棘突處。靈樞記載為二寸半,圖翼記載為三寸半,現在按照折中的方式算三寸半。)脊椎骨下端到尾椎,總共有二十一節,長三尺。(脊椎骨也就是背骨,外側小而內側大,總共有二十四節。現在說二十一節是因為排除了頸椎三節。男性的尾椎骨尖,女性的尾椎骨平。以上是頭背部的尺寸)
肩膀到手肘,長一尺七寸。手肘到手腕,長一尺二寸半。(手掌和手臂的關節稱為手腕。)手腕到中指的指根關節,長四寸。指根關節到指尖,長四寸半。(手指的後一節稱為指根關節,指尖就是手指的最末端。手的拇指有三節,兩節在外面,指根關節在手掌中。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都有四節,三節在外面,指根關節在手掌中。每一節連接處都有碎骨和筋膜相連,腳趾的情況也是一樣。)恥骨上緣到大腿內側骨頭上端,長一尺八寸。(骨頭之間的邊緣稱為廉,膝蓋旁邊的骨頭,內側稱為內輔,外側稱為外輔。)大腿內側骨頭上端到下端,長三寸半。大腿內側骨頭下端到內踝,長一尺三寸。(踝骨就是腳踝的骨頭)內踝到地面,長三寸。(從恥骨到這裡都是內側,以下都是外側。)大腿關節下方到膝蓋中間,長一尺九寸。(膝蓋中間,指的是膝蓋外側骨頭縫隙處。)膝蓋下方到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到第五蹠骨,長三寸。(第五蹠骨指的是小腳趾指根後面較大的骨頭,在紅肉與白肉交接的地方。)第五蹠骨到地面,長一寸。膝蓋後方膝膕到腳踝附近,長一尺二寸。(膝蓋在前面,膝膕在後面。腳踝附近的骨頭,指的是兩個腳踝前後脛骨和腳掌交接的地方。)腳踝附近到地面,長三寸。腳的長度是一尺二寸,寬度是四寸半。(腳指的是腳掌,廣度指的是腳的寬度。以上是四肢的尺寸)
4. 頭部折法
前髮際至後髮際。折為一尺二寸如人前髮際不明者。取眉心直上行三寸。後髮際不明者。取大椎上行三寸。(詳見骨度)前後俱不明者。眉心起至大椎。共折作一尺八寸。頭部直寸法依此。橫寸法。以眼內眥角至外眥角。此為一寸
(按足太陽經曲差開督脈神庭一寸半。足少陽經本神開曲差一寸半。足陽明經頭維開本神一寸半。自神庭至頭維共得四寸半。皆以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折法取之,眼內眥角至外眥角為一寸。不能皆合)
白話文:
頭部從前額髮際到後腦髮際的長度,一般是十二寸。如果前額髮際不明顯,就從眉心向上量三寸;如果後腦髮際不明顯,就從大椎穴向上量三寸。(詳細的測量方法請參考骨度分寸的說明)如果前後髮際都不明顯,就從眉心量到大椎穴,總長度為一尺八寸。頭部的直線測量就按照這些方法。橫向測量,就從眼睛內眼角到外眼角的距離,這是一寸。
(依照足太陽經的曲差穴,向外開督脈神庭穴一寸半;足少陽經的本神穴,向外開曲差穴一寸半;足陽明經的頭維穴,向外開本神穴一寸半;從神庭穴到頭維穴,總共是四寸半。這些都是以頭骨周長二尺六寸來計算的。而眼睛內眼角到外眼角為一寸的測量方法,並不能完全符合所有人的情況。)
5. 背部折法
大椎穴至尾骶骨。共計二十一節。通折三尺(項骨三節不在數)上七椎各一寸四分一釐。共九寸八分七釐。中七椎各一寸六分一釐。共一尺一寸二分七釐。下七椎各一寸二分六釐。共八寸八分二釐。總共二尺九寸九分六釐。不足四釐者。有零未盡也。背部直寸法依此,橫寸依中指同身寸法。
脊骨內闊一寸。第二行夾脊一寸半。三行夾脊三寸。脊骨左右各半寸未算也。凡夾脊一寸半者。當作去中二寸。(大杼等穴並依此法)凡夾脊三寸者當作去中三寸半。(附分等穴。並依此法)
白話文:
從頸椎下的大椎穴到尾椎骨,總共有二十一節脊椎骨(不包括頸椎最上面的三節)。 整個背部脊椎的長度約三尺(約90公分)。
其中,上面的七節胸椎,每一節的長度約為一寸四分一釐,總共約九寸八分七釐。中間的七節胸椎,每一節的長度約為一寸六分一釐,總共約一尺一寸二分七釐。下面的七節胸椎,每一節的長度約為一寸二分六釐,總共約八寸八分二釐。全部加起來總共約二尺九寸九分六釐。之所以會差四釐不到,是因為有計算上的零頭未算盡。背部直線長度的測量可以依照上述方法,而橫向長度的測量,則依照中指同身寸的方法。
脊椎骨的寬度為一寸。第二行(夾脊穴)距離脊椎骨一寸半。第三行(夾脊穴)距離脊椎骨三寸。脊椎骨左右各半寸的寬度沒有算在內。凡是夾脊穴距離脊椎骨一寸半的,實際應取距離中線二寸的位置。(像是大杼等穴,也依照這個方法取穴)凡是夾脊穴距離脊椎骨三寸的,實際應取距離中線三寸半的位置。(像是附分等穴,也依照這個方法取穴)
6. 胸腹部折法
天突宛中至膻中折為八寸。下行一寸六分為中庭共得九寸六分。(一作八寸四分。誤)𩩲骭上蔽骨尖下至臍心。折為八寸人無蔽骨者。取岐骨下至臍共折九寸。臍心下至毛際曲骨穴折為五寸。胸腹直寸法依此,橫寸法用兩乳相去折為八寸。
(按骨度篇。兩乳間廣。九寸半。詳較針灸書。足厥陰經期門在乳旁一寸半。章門去中六寸。得兩乳為九寸之數而足陽明經乳根。去中四寸。足少陽經帶脈去中七寸半。得兩乳間為八寸之數。故各經開中寸法以兩乳間。橫折八寸約取之)
白話文:
從天突穴到膻中穴的距離,折算為八寸。再往下走一寸六分到中庭穴,總共是九寸六分。(有一種說法是八寸四分,是錯誤的)。從蔽骨(應為鳩尾穴,劍突末端)上方、骨頭尖端下方到肚臍中心,折算為八寸。如果沒有蔽骨的人,就取劍突下緣到肚臍的距離,折算為九寸。從肚臍中心到毛際的曲骨穴,折算為五寸。胸腹部的直向測量就依照這個方法。橫向測量則使用兩乳頭之間的距離,折算為八寸。
(依照骨度篇的記載,兩乳頭之間的寬度是九寸半。詳細比較針灸書籍,足厥陰肝經的期門穴在乳頭旁一寸半,章門穴距離身體中線六寸。得出兩乳頭之間距離是九寸。而足陽明胃經的乳根穴,距離身體中線四寸。足少陽膽經的帶脈穴距離身體中線七寸半。得出兩乳頭之間距離是八寸。所以,各經脈開穴的測量,以兩乳頭之間橫向折算為八寸來大概取用。)
7. 中指同身寸法
以男左女右手大指中指圓曲交接如環取中指中節橫文兩頭盡處比為一寸。凡手臂(一作足字。誤)尺寸及背腹橫寸。無折法之處皆依此法。
白話文:
測量身體各部位的尺寸,可以用這個方法:男性用左手,女性用右手,讓大拇指和中指彎曲成圓環狀,再測量中指中間指節橫紋兩端的距離,這個距離就等於一寸。所有手臂(這裡可能是筆誤,原文也可能是指腳)的尺寸,以及背部、腹部的橫向尺寸,在沒有其他測量方法的情況下,都可以依照這個方法來量取。
8. 同身寸說
(類經圖翼)
同身寸者。謂同於人身之尺寸也人之長短肥瘦各自不同。而穴之橫直尺寸亦不能一。如今以中指同身寸法一概混用。則人瘦而指長。人肥而指短。豈不謬誤。故必因其形而取之。方得其當。如標幽賦曰。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經用一經而可正。蓋謂並鄰經而正一經聯鄰穴而正一穴。
譬之切字之法。上用一音。下用一韻。而夾其聲於中。則其經穴之情。自無所遁矣。故頭必因於頭。腹必因於腹。背必因於背。手足必因於手足。總其長短大小而折中之。庶得謂之同身寸法。
白話文:
所謂的「同身寸」,意思是指和個人身體相同的尺寸。每個人的身高、體型胖瘦都不同,穴位的橫向或直向距離尺寸也不會一樣。如果現在都用中指的同身寸來統一衡量,那麼身材瘦的人手指比較長,身材胖的人手指比較短,這樣不是會產生誤差嗎?所以一定要根據每個人的體型來取穴,才能準確。就像《標幽賦》說的:「取五個穴位,用其中一個穴位來校正,一定能精準;取三條經絡,用其中一條經絡來校正,就能夠準確。」這意思是指藉由相鄰的經絡來校正這條經絡,藉由相鄰的穴位來校正這個穴位。
這就像切字的法則,上面用一個聲母,下面用一個韻母,中間夾著它的聲調,那麼經絡穴位的情況,自然就無所遁形了。所以頭部的穴位一定要根據頭部的尺寸來量,腹部的穴位一定要根據腹部的尺寸來量,背部的穴位一定要根據背部的尺寸來量,手足的穴位一定要根據手足的尺寸來量。總之,要根據每個人的身形長短、大小來折衷取穴,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同身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