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逢源》~ 卷三 (14)
卷三 (14)
1. 問疑
(針灸大成)
問用針渾是瀉而無補。古人用之所以導氣治之以有餘之病也。今人鮮用之。或知其無補而不用歟抑元氣稟賦之薄而不用歟或斫喪之多而用針無益歟。抑不善用而不用歟。經曰。陽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針乃砭石所制。既無氣。又無味。破皮損肉。發竅於身。
氣皆從竅出矣。何得為補。經曰。氣血陰陽俱不足。勿取以針。和以甘藥是也。又曰。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皆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重竭其氣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若此謂者。皆是有瀉而無補也。
問病有在氣分者有在血分者不知針家亦分氣與血否。曰氣分血分之病。針家亦所當知。病在氣分。遊行不定。病在血分。沉著不移以積塊言之腹中或上或下或有或無者。是氣分也。或在兩脅或在心下。或在臍上下左右一定不移以漸而長者。是血分也。以病風言之或左手移於右手。
右足移於左足移動不常者氣分也或常在左足或偏在右手。著而不走者。血分也。凡病莫不皆然須知在氣分者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在左取右在右取左在血分者。隨其血之所在。應病取之。苟或血病瀉氣。氣病瀉血。是謂誅伐無過咎將誰歸問皮肉筋。骨脈病。咎曰。百病所起皆始於榮衛然後淫於皮肉筋脈。
故經言是動脈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先為是動而後所生病也。由此推之則知皮肉經脈亦是後所生之病耳。刺法但舉榮衛逆順。則皮骨肉筋之治在其中矣。
問呼吸之理。答曰此乃調和陰陽法也。故經言呼者因陽出。吸者隨陰入。雖此呼吸分陰陽。實由一氣而為體。蓋呼則出其氣。吸則入其氣。欲補之時。氣出針入。氣入針出。欲瀉之時氣入入針。氣出出針。呼而不過三口。是外隨三焦之陽。吸而不過五口。是內迎五臟之陰。先呼而後吸者。為陽中之陰。先吸而後呼者。為陰中之陽。乃各隨其病氣陰陽寒熱而用之。
問針入幾分留幾呼。答曰。不如是之相拘。蓋肌肉有淺深。病去有遲速。若肌肉厚實處則可深。淺薄處則宜淺病去則速出針。病滯則久留針。
問補瀉有不在井榮腧經合者多如何。答曰。如睛明瞳子髎治目疼。聽宮絲竹空聽會治耳聾。迎香治鼻病。地倉治口喎。風池頭維治頭項古人亦有不繫井榮俞經合者如此。蓋以其病在上。取之上也。
問經穴流注。病在各經絡。按時補瀉能去病否。答曰病著於經。其經自有虛實補虛瀉實亦自中病也有一針而愈。有數針始愈。蓋病有新痼淺深。新淺者一針可愈深痼者必屢針乃除。丹溪東垣有一劑愈者。有至數十劑而愈者。今人用一針不愈。則不再針矣。且病非獨出於一經一絡者。
其發必有六氣之兼感。標本之差殊。或一針以愈其標而本未盡除。或獨取其本。而標尚復作必數針方絕其病之鄰也。
問內經治病。湯液少而針灸多。何也。答曰。古者勞不至倦。逸不至流。食不肥鮮以戕其內。衣不蘊熱以傷其外。起居有節。寒暑知避。恬澹虛無。精神內守。病安從生。雖有賊風虛邪。不能深入。不過湊於皮膚經滯氣鬱而已以針行氣。以灸散郁。則病隨已。何待湯液耶今者道德日衰以酒為漿。
以妄為常。縱欲以竭其精。多慮以散其真。不知持滿不解御神。務快其心。過於逸樂。起居無節。寒暑不避故病多從內生。外邪亦易中也經曰針刺治其外湯液治其內。病既屬內非湯液則不能濟也和緩以後。方藥甚行而針灸兼用。固由世不古若今非昔比。亦叢針法之不精。傳授之未得耳。
非古用針灸之多。今用針灸之少。亦非湯液之宜於今而不宜於古也。
不可遽執四時俱宜針灸之說賊及天和也。
白話文:
[問疑]
有人問:針灸用針,看起來似乎都是瀉法,沒有補益的效果。古人使用針刺是為了疏導氣血,治療實證有餘的病症。現在人很少用這種方法,是知道針刺沒有補益作用而不使用呢?還是因為現代人先天元氣稟賦不足而不適用?又或者是因為後天耗損太多,導致用針也沒有效果呢?還是因為不善於使用針法而不用呢?
《黃帝內經》說:陽氣不足的人,要用溫熱的藥物來補益;精血不足的人,要用滋味的藥物來補養。針是石頭做的,既沒有溫熱之氣,也沒有滋養之味,只是刺破皮膚,損傷肌肉,使身體的氣從孔竅散發出去,那怎麼能補益呢?《黃帝內經》又說:氣血陰陽都嚴重不足的人,不要用針刺,要用甘味的藥物來調和。還說:形體氣血都虛弱,病邪之氣也虛弱,這是陰陽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不可以針刺,如果勉強針刺,會使氣更衰竭,老人會因此而死,壯年人也難以恢復。如果這樣看來,針刺確實只有瀉的作用,沒有補的作用。
有人問:病有在氣分的,有在血分的,針灸也區分氣分和血分嗎?回答說:氣分和血分的病症,針灸醫師也應該了解。病在氣分,會遊走不定;病在血分,會固定不移。以腹中腫塊來說,時上時下,時有時無的,屬於氣分;如果腫塊在兩脅、心下或肚臍上下左右,固定不移動且慢慢長大的,屬於血分。以風邪來說,如果病邪在左手和右手之間遊走,或者在左腳和右腳之間移動,位置不固定的,屬於氣分;如果總是偏在左腳或右手,固定不動的,屬於血分。各種疾病都是這樣,必須知道,病在氣分,上面有病,在下面取穴;下面有病,在上面取穴;在左邊取右邊的穴位,在右邊取左邊的穴位。病在血分,就要在病變的血所在的位置取穴。如果血病卻用瀉氣的方法,氣病卻用瀉血的方法,這是過分用瀉法,導致病情加重,責任要歸咎誰呢?如果病變在皮、肉、筋、骨、脈,責任又歸咎誰呢?一般來說,所有疾病都是從營衛開始,然後蔓延到皮肉筋脈。
所以《黃帝內經》說,能動的脈氣屬於氣,所產生的病變屬於血。先有能動的氣,然後才有氣所產生的病。由此推論,可知皮肉經脈也都是後來才產生病變的部位。針刺的方法只要掌握營衛的逆順,那麼皮骨肉筋的治療方法就都在其中了。
有人問:呼吸的道理是什麼?回答說:這是調和陰陽的方法。《黃帝內經》說,呼氣是陽氣外出的表現,吸氣是陰氣進入的表現。雖然呼吸分陰陽,但實際上是由一口氣組成的整體。呼氣的時候,氣外出;吸氣的時候,氣進入。想要補益的時候,在呼氣時針刺,在吸氣時出針;想要瀉法時,在吸氣時入針,在呼氣時出針。呼氣不超過三次,是為了配合三焦的陽氣;吸氣不超過五次,是為了迎接五臟的陰氣。先呼後吸,是陽中的陰;先吸後呼,是陰中的陽。要根據病氣的陰陽寒熱來運用。
有人問:針刺入幾分深,留針多久?回答說:不用這麼拘泥。肌肉有厚有薄,病癒有快有慢。肌肉厚的地方可以深刺,肌肉薄的地方應該淺刺。病癒得快的,就快速出針;病癒得慢的,就留針久一點。
有人問:有些補瀉方法不局限於井、滎、俞、經、合穴,這是為什麼?回答說:例如睛明穴、瞳子髎穴治療眼痛;聽宮穴、絲竹空穴、聽會穴治療耳聾;迎香穴治療鼻病;地倉穴治療口歪;風池穴、頭維穴治療頭痛、頸項痛,古人也有不拘泥於井、滎、俞、經、合穴的例子。這都是因為病在上部,所以就在上部取穴。
有人問:經穴的流注,如果病在各經絡,按照時辰補瀉,能夠治好病嗎?回答說:病停留在經絡,經絡本身就有虛實,補虛瀉實自然可以治好病。有的針一次就好,有的要針多次才能好,這是因為疾病有新舊、深淺之分。新的、淺的病,一針就好;深的、久的病,必須多次針刺才能除根。就像丹溪、東垣的用藥,有的用一次就好,有的要用幾十次才能好。現在的人用針一次不好,就不再針了。而且病也不會只出現在一條經絡上,發病一定有六氣的兼感、標本的差別。有時一針能治好標,但本還沒完全清除;有時只治本,而標又復發,必須多次針刺才能徹底根除疾病。
有人問:《黃帝內經》裡,湯藥很少,針灸很多,為什麼?回答說:古人勞動不至於疲倦,安逸不至於放縱,飲食不追求肥膩新鮮而傷害內臟,穿衣不追求過於保暖而傷害外表,作息有規律,知道躲避寒暑,內心恬淡虛無,精神守護在內,疾病怎麼會產生呢?就算有賊風虛邪,也不能深入,不過是停留在皮膚經絡,導致氣滯而已,用針來疏通氣血,用艾灸來散瘀,病自然就好了,哪裡需要湯藥呢?現在道德日漸衰敗,把酒當成漿水喝,把妄為當成習慣,放縱慾望消耗精氣,思慮過多分散真元,不知道持守盈滿,不懂得控制精神,只求心裡快樂,過分貪圖享樂,作息不規律,不知道躲避寒暑,所以疾病多從內部產生,外來的邪氣也容易侵入。《黃帝內經》說,針刺治療體表疾病,湯藥治療內臟疾病。既然病屬於內,非湯藥就不能治好。等到病情緩解後,湯藥就會廣泛使用,針灸也會配合使用。這是因為世道和古時候不一樣了,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也是因為針法不精,傳授沒有得到精髓。
這並不是說古人用的針灸多,今人用的針灸少,也不是說湯藥只適合現在而不適合古代。
不能馬上就認為四季都適合針灸,這樣會損害自然和諧。
2. 審經辨證論
(經絡考)
張嗣泉曰。臟腑陰陽各有其經。四肢筋骨各有所主。明其部以定經。循其流以尋源。舍此而欲知病之所在。猶適燕而南行。豈不逾勞而逾遠哉方書云。不讀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誠確論也。世人以經絡為針灸家書。皆懵然罔究。妄舉妄譚。即如頭痛一症左右分經前後異位。
同一腹痛也。而有中脘當臍少腹之分。同一害眼也。而有大眥小眥黑珠白珠。上下胞之異。在肺而用心藥。則肺病不去。而復損心經在血而用氣藥。則氣反傷。而血病益滋。東垣曰。傷寒邪在太陽經。誤用葛根湯。則引邪入陽明。是葛根乃陽明經藥。非太陽經藥也。即此而推。
其夭於藥者不知其幾矣。仁人君子。慎勿輕議。當留心於此焉。
白話文:
張嗣泉說,五臟六腑的陰陽各有其經絡,四肢筋骨也各有其所主。要明確身體的部位才能確定經絡,沿著經絡的走向才能找到病源。如果捨棄這些,想要知道病在哪裡,就像要去燕國卻往南走一樣,豈不是越費力反而離目標越遠嗎?醫書上說,不了解十二經絡就開口動手治病,一定會錯,這真是精闢的論述。世人把經絡當成是針灸醫生的書,都懵懂無知,隨意亂說。就拿頭痛這個病來說,左右兩邊的痛就分屬不同的經絡,前後的痛也位於不同的部位。
同樣是肚子痛,也有中脘、肚臍、少腹等部位的區別。同樣是眼睛的病,也有大眼角、小眼角、黑眼珠、白眼珠以及上眼皮、下眼皮的不同。如果在肺臟有病卻用治療心臟的藥,那肺病不會好,反而會損害心經;如果病在血液卻用治療氣的藥,那氣反而會受傷,而血病會更加嚴重。李東垣說,傷寒的邪氣在太陽經,如果誤用葛根湯,就會把邪氣引到陽明經,因為葛根是治療陽明經的藥,不是治療太陽經的藥。從這裡推論,因用藥錯誤而夭折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了。有仁德的君子,千萬不要輕易論斷,應當把心思放在這上面。
3. 病同人異論
(醫學源流)
天下有同此一病。而治此則效。治彼則不效。且不惟無效而反有害者。則以病同而人異也。夫七情六淫之感。而受感者。或氣體有強弱。質性有陰陽。生長有南北。性情有剛柔。筋骨有堅脆。肢體有勞逸。年力有老少。奉養有膏梁藜藿之殊心境有憂勞和樂之別。更加天時有寒暖受病有深淺之各異。
一概施治則病情雖中。而氣體相反。利害亦相反矣。故醫必細審其人之種種不同。而後輕重緩急。大小先後之法因之而定。內經言之極詳。即針灸外科治法盡然。故凡治病者。皆當細審也。
白話文:
(醫學的根源與發展)
天下間有相同的疾病,但用某種方法治療這個人有效,治療另一個人卻無效,甚至不僅無效反而有害,那是因為疾病雖然相同,但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人們感受七情六慾和風寒暑濕等外邪侵襲時,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有的人體質強壯,有的則虛弱;體質有陰性、陽性之分;生長環境有南方、北方之別;個性有剛強、溫柔之異;筋骨有強韌、脆弱之差;肢體活動有勞累、安逸之分;年齡有年老、年少之別;飲食有豐盛、粗簡之異;心境有憂愁勞苦、快樂安逸之別。再加上天候有寒冷、溫熱的變化,以及受病程度有深淺之分。
如果對所有病人都用相同的方法治療,即使疾病診斷正確,但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治療的效果也會相反,產生好壞不同的結果。因此,醫生必須仔細審視每個人之間的種種差異,然後再決定治療的輕重緩急、藥量大小、以及治療的先後順序。內經對此有非常詳細的說明,針灸、外科的治療方法也是如此。所以,所有治療疾病的人,都應該仔細審視病人的差異。
4. 治法
(慎疾芻言)
凡病只服煎藥而愈者。惟外感之症為然。其餘諸症。則必用丸散膏丹。針灸砭鐮。浸洗熨溻。蒸提按摩等法。因病施治。乃今之醫者既乏資本。又惜功夫古方不考手法無傳。寫一通治煎方其技已畢而病家不辭遠涉不惜重聘。亦只求得一煎方。已大滿其願。古昔聖人窮思極想。
製造治病諸法。全不一問。如此而欲愈大症痼疾。無是理也。所以今人患輕淺之病。猶有服煎藥而愈者。若久病大症。不過遷延歲月。必無愈理也。故為醫者。必廣求治法。以應病者之求。至嘗用之藥。一時不能即合者。亦當豫為修制。以待急用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奈何事救人之術。而全無救人之具也。
白話文:
一般來說,如果病人只靠喝湯藥就能痊癒的,只有外感風寒這類的疾病。其他各種疾病,就必須搭配使用丸、散、膏、丹等成藥,以及針灸、砭石、刮痧、浸泡洗浴、熱敷、蒸、提、按摩等各種療法,才能根據病情對症下藥。但是現在的醫生,一方面缺乏資金,另一方面又捨不得花費時間精力,不去研究古老的醫方,也沒有傳承下來的醫術手法。只寫一個通用的湯藥方,就認為自己醫術了得。而病人也不辭辛勞遠道而來,花大錢請醫生看病,卻只求得一個湯藥方,就已經覺得很滿足了。
古時候的聖賢為了治病,費盡心思創造了許多不同的療法,卻完全沒人去學習研究。這樣想要治好大病、頑疾,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所以現在的人,如果只是患了輕微的疾病,或許還可以靠喝湯藥治好。但是如果得了久病、重病,也只能拖延時間而已,絕對不可能痊癒的。所以,身為醫生的人,必須廣泛學習各種治療方法,來滿足病人的需求。至於平常使用的藥材,如果一時之間無法調配出最適合的藥,也應該事先準備好,以便不時之需。這就像工匠想要把工作做好,必須先準備好工具一樣。
怎麼可以把救人的醫術,弄到完全沒有救人的工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