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川

《針灸逢源》~ 卷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1)

1. 用針咒

天靈節榮願保長生太玄之一。守其真形。五臟神君。各保安寧神針一下。萬毒潛形。急急如律令攝。

凡針默唸咒一遍。吹氣在針上。想針如火龍。從病人心腹中出。其病速愈。

白話文:

用針咒:

希望天靈節能夠榮耀,保佑長生不老,這是太玄之一的道理。守護它真實的形態,五臟神明各自安穩寧靜。神針一刺下,各種毒害都會潛藏消失。急速如法令一般生效。

凡是下針時,心中默念咒語一遍,並對著針吹一口氣,想像針如同火龍一般,從病人的心腹中出來,這樣病就會很快痊癒。

2. 制針法

本草云。馬銜鐵無毒。日華子云。古舊鋌者好或作醫工針○柔鐵即熟鐵有毒。故用馬銜則無毒。以馬屬午屬火。火剋金。解鐵毒。故用以作針。古曰金針者貴之也又金為總名銅鐵金銀之屬皆是也。若用金針更佳。

白話文:

《本草》這本書說,馬嚼子的鐵是沒有毒的。《日華子本草》則說,年代久遠的舊鐵錠最好,有的會用來製作醫療用的針。柔軟的熟鐵是有毒的,所以用馬嚼子鐵製作針就沒有毒。因為馬在十二地支中屬於午,五行屬火,火可以剋金,解掉鐵的毒性,所以用它來製作針。古時候說的「金針」之所以珍貴,是因為「金」是總稱,包含銅、鐵、金、銀等金屬。如果用純金製作針就更好了。

3. 煮針方

先將鐵絲於火中煅紅。次截之。或二寸。或三寸。或五寸。長短不拘。次以蟾酥塗針上。仍入火中微煅不可令紅。取起照前塗酥煅三次。至第三次乘熱插入臘肉皮之裡肉之外。將後藥先以水二碗煎沸。次入針肉在內。煮至水乾。傾出待冷。將針取出。於黃土中插。百餘下以去火毒。色明方佳。次以銅絲纏上。其針尖要磨圓。不可用尖刃。

麝香(五分),膽礬,石斛(各一錢),穿山甲,當歸尾,硃砂,沒藥,川芎,廣鬱金,細辛(各三錢),沉香,甘草(各五錢),磁石(一兩能引諸藥入鐵內)

上藥同針入水。用瓷罐煮半日。洗擇之。

又方

巴豆(去殼),烏頭(各一兩),麻黃(五錢),木鱉子(切片),烏梅(各十個)。

石藥同針入水如前煮法(原方有硫黃五錢。硫黃損鐵。故去之)

白話文:

先把鐵絲放到火中燒紅。接著剪斷,長度可以是二寸、三寸或五寸,長短不拘。然後把蟾酥塗在鐵針上,再放到火中稍微燒一下,但不要燒紅。取出來後,再像之前一樣塗上蟾酥,再燒一下,這樣重複三次。第三次燒好後,趁熱將針插入臘肉的皮下肉上,接著把後面的藥材先用水兩碗煎煮沸騰。再把帶肉的針放進去,煮到水乾。倒出來放涼,把針取出,在黃土中插一百多次來去除火毒,顏色明亮才算好。然後用銅絲纏繞針身,針尖要磨圓,不要用尖銳的針頭。

麝香(五分),膽礬,石斛(各一錢),穿山甲,當歸尾,硃砂,沒藥,川芎,廣鬱金,細辛(各三錢),沉香,甘草(各五錢),磁石(一兩,能引導其他藥材進入鐵針內)

把以上藥材和針一起放入水中,用陶瓷罐煮半天,然後取出洗淨。

另一種做法

巴豆(去殼),烏頭(各一兩),麻黃(五錢),木鱉子(切片),烏梅(各十個)。

把以上藥材和針放入水中,按照之前的方法煮。 (原方中有硫磺五錢,但硫磺會損壞鐵針,所以去掉了。)

4. 九針圖(靈樞)

一曰鑱針,頭大末銳取法於巾針至末寸半漸銳之長一寸六分主熱在頭身用之金鑑曰鑱者銳也欲淺刺不令深入

二曰員針,筩其身卵其鋒取法於絮針長一寸六分主治分肉間氣滿

三曰鍉針,其身大其末員取法於黍粟之銳長三寸半主按脈取氣令邪氣出

四曰鋒針,筩其身鋒其末取法於絮針長一寸六分主癰熱出血用之,金鑑曰。刃三隅其上去八分下留八分

五曰鈹針,其末如斂鋒廣二分半長四寸主取大癰膿又名斂針也。鈹音批䤵同

六曰員利針,尖如𤬈且員且銳微大其末反小其身取法於𤬈針長一寸六分主取癰痹

七曰毫針,尖如蚊虻喙取法於毫毛長一寸六分主寒熱痛痹在絡

八曰長針,長其身鋒其末取法於綦針長七寸主取深邪遠痹大成曰今之名跳針是也

九曰大針,其鋒微員取法於鋒針長四寸主取大氣不出關節解肌排毒用之金鑑曰形如鋌相而且巨按類經注曰。巾針絮針綦針等制必古針名也。大成第一鑱計注曰箭頭針也第四鋒針注曰三稜針也其針式皆與靈樞不同意亦相通第九大針針注曰。一名燔針調經論注燔針者內針之後以火燔之暖耳粹針者用火先赤其針而後刺

白話文:

第一種針:鑱針,它的針頭大而末端銳利,形狀像巾針,從根部到末端一寸半的地方逐漸變尖,總長一寸六分。主要用來治療頭部和身體的熱症。如同《金鑑》所說,鑱針的特點是尖銳,適用於淺刺,不宜深入。

第二種針:員針,針身是圓柱形,針尖是卵圓形,形狀像絮針,長一寸六分。主要用來治療肌肉間氣血不通暢。

第三種針:鍉針,針身較粗大,針尖圓鈍,形狀像黍米的尖端,長三寸半。主要用於按壓脈搏,引導氣血,使邪氣排出。

第四種針:鋒針,針身是圓柱形,針尖銳利,形狀像絮針,長一寸六分。主要用於治療癰腫發熱,使其出血。如同《金鑑》所說,鋒針的刃部有三個角,向上留八分,向下也留八分。

第五種針:鈹針,針尖像收斂的鋒芒,寬二分半,長四寸。主要用於刺破大型癰腫排出膿液,也叫斂針。鈹,讀音同批,也同䤵。

第六種針:員利針,針尖像剛發芽的植物,既圓又銳,末端稍大而反向縮小針身,形狀像𤬈針,長一寸六分。主要用於治療癰腫和痺症。

第七種針:毫針,針尖像蚊子的口器,形狀像毫毛,長一寸六分。主要用於治療經絡中的寒熱、疼痛和痺症。

第八種針:長針,針身較長,針尖銳利,形狀像綦針,長七寸。主要用於治療深部邪氣和遠處的痺症。如同《大成》所說,現在所稱的跳針就是這種針。

第九種針:大針,針尖稍微圓鈍,形狀像鋒針,長四寸。主要用於治療氣血運行不暢的關節部位,疏通肌肉,排出毒素。如同《金鑑》所說,這種針的形狀像劍柄,而且較粗大。根據《類經注》的說法,巾針、絮針、綦針等針的形制必定是古代的針名。《大成》中對第一種鑱針的註解說是箭頭針,對第四種鋒針的註解說是三稜針,這些針的形制與《靈樞》所描述的不同,但意思相通。對第九種大針的註解說,它也叫燔針。調經論註解說,燔針是指在扎針後用火燒針來溫熱;粹針是指先將針燒紅再扎入。

5. 第二次止痛方

乳香,沒藥,當歸,花乳石(各五錢可加甘草三錢)。

上藥同針煮半日。取出。用皂角水洗。再於犬肉內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淨端直(今以細砂皮先在木上打光然後磨針亦得)。

再用松子油塗之。長近人氣。

白話文:

乳香、沒藥、當歸、花乳石各取五錢(如果需要,可以加入甘草三錢)。

將以上藥材與針一起熬煮半天。取出後,用皂角水清洗。接著,將針放入狗肉中煮一天。然後,用瓦片碎屑打磨,使針的表面光滑筆直(現在可以用細砂紙先在木頭上磨光,然後再磨針也可以)。

最後,用松子油塗抹在針上,使針能夠更好地與人體氣息相合。

6. 暖針法

素問遺篇注云。用圓利針。長針。未刺之時。先口內溫針暖而用之。又曰毫針於人近體暖針至溫方刺。

舊云。口體溫針。欲針入經絡。氣得溫而易行也。今或投針於熱湯中。亦此意耳。口溫與體溫微有不同。口溫者。針頭雖熱而柄尚寒。不若著身溫之。則針通身皆熱矣。

王節齋曰。近有溫針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針穴上。以香白芷作圓餅套針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即調經論燔針也。可以治筋寒病)然古者針則不灸。灸則不針。夫針而加灸。灸而且針乃後人俗法。此行於山野貧賤之人。經絡受風寒者或有效。只是溫針通氣而已。於血宜行。

於疾無與也古針法最妙。但恐不得其精而誤用之則危拙見於頃刻。惟灸得穴。有益無害。

白話文:

《素問遺篇注》中說,使用圓潤鋒利的長針,在未刺入皮膚之前,先用口中溫度溫熱針身後再使用。另外也說,細毫針在接近人體時,要溫熱到適當溫度再刺入。

古人說用口或身體溫熱針,是為了讓針進入經絡時,氣能得到溫熱而容易運行。現在有人把針放入熱水中加溫,也是這個意思。用口溫針與用身體溫針稍微有些不同,用口溫針雖然針頭熱了,但針柄還是冷的,不如直接貼在身上溫熱,可以讓整支針都熱起來。

王節齋說,最近有一種溫針法,是楚地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在針刺入穴位後,在針上套上用香白芷做的圓餅,再用艾草燃燒來灸,多能見效(這就是《調經論》中說的燔針,可以用來治療筋骨寒冷的病)。然而古時候針刺與艾灸是分開使用的,針刺不灸,艾灸不針。現在針刺後又加灸,艾灸又加針的做法,是後人的俗法。這種方法在山野間貧賤之人,經絡受風寒的或許有效,只是溫針通氣而已,對血液運行有利,對疾病本身沒有太大幫助。古代針法最精妙,只是擔心人們不能掌握精髓而誤用,會立即產生危險。只有艾灸找對穴位,是有益無害的。

7. 火針法

火針,即淬針。頻以麻油蘸其針,燈上燒令通紅,用方有效。若不紅,不能去病,反損於人。燒時,令針頭低下,恐油熱傷手。先令他人燒針,醫者臨時用之,以免手熱。先以墨點穴,使針時無差。火針甚難,須有臨陣之將心,方可行針。先以左手按穴,右手用針,切忌太深,恐傷經絡;太淺,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

凡行火針,必先安慰病人,勿令驚懼。與灸略同,而疼無幾時。一針之後,速便出針,不可久留。即以左手速按針孔,則能止痛。人身諸處皆可行火針,惟面上忌之。火針不宜針腳氣,反加腫痛。宜破癰疽發背,潰膿在內,外面皮無頭者。但按毒上軟處,以潰膿。

其闊大者,按頭尾及中,以墨點記,宜下三針,決破出膿。凡針腫上,不可按之。即以手指,從兩旁捺之,令膿隨手而出。或腫大膿多,針時須側身迴避,恐膿射出汗身也。

白話文:

火針,就是把針燒紅來使用。經常把針沾上麻油,在燈火上燒到通紅,這樣用才有效果。如果燒不紅,就不能治病,反而會傷害人。燒針的時候,要讓針頭朝下,防止熱油燙到手。最好先讓別人燒針,醫生臨用時再拿,免得手被燙熱。先用墨在穴位上點記號,這樣扎針時才不會有偏差。火針很難操作,必須要有像將軍上戰場一樣的決心,才能進行。先用左手按住穴位,右手拿針扎入,千萬不能扎太深,以免傷到經絡;也不能扎太淺,這樣治不了病。要恰到好處才行。

凡是進行火針治療,一定要先安撫病人,不要讓他們驚慌害怕。火針跟艾灸有些像,但疼痛只是一下子。扎完一針後,要馬上把針拔出來,不能停留太久。立刻用左手快速按住針孔,就能止痛。人身上各個部位都可以扎火針,只有臉上不能扎。火針不適合用來治療腳氣,反而會加重腫痛。火針適合用來治療癰疽發背,膿液積在裡面,外面皮膚卻沒有膿頭的情況。只要按到毒瘡上軟的地方,就可以刺破放出膿液。

對於比較大的膿瘡,要按住頭尾和中間,用墨點做記號,應該扎三針,使其破開放出膿液。凡是在腫脹的地方扎針,不要按壓,要用手指從兩旁按壓,讓膿液順著手指流出來。如果腫大膿多,扎針時要側身躲避,防止膿液噴濺到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