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川

《針灸逢源》~ 卷三 (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5)

1. 周身經絡部位歌

(類經)

脈絡周身十四經。六經表裡督和任。陰陽手足經皆六督總諸陽任總陰。諸陽行外陰行里。四肢腹背皆如此。督由脊骨過齦交。臍腹中行任脈是。足太陽經小指藏從跟入膕會尻旁。上行夾脊行分四前系。睛明脈最長。少陽四指端前起。外踝陽關環跳里。從脅貫肩行曲髩。耳前耳後連眥尾。

白話文:

脈絡遍佈全身的十四經絡。六條經絡分為表裡,督脈和任脈。陰陽手足經絡各六條,督脈總督諸陽, 任脈總督諸陰。諸陽經脈在體表運行,諸陰經脈在體內運行。四肢、腹背皆是如此。督脈從脊椎骨經過,在齦交穴與任脈相交,向臍下腹部中央行,任脈就在這裡。足太陽經絡從小指開始,沿著腳跟進入小腿肚,會合在尻旁。向上沿著脊椎兩側上升,分佈在前胸、肩、頭,一直到眼睛。睛明穴是太陽經絡最長的一條脈絡。少陽經絡從四個手指的末端開始,從外踝的陽關穴、環跳穴進入體內,從脅部貫穿到肩部,沿著曲髩穴向上,到達耳前、耳後,與眥尾穴相連。

大指次指足陽明。三里天樞貫乳行。腹第三行通上齒。環唇俠鼻目顴迎。足有三陰行內廉。厥中少後太交前。腎出足心從內踝。俠任胸腹上廉泉。太厥兩陰皆足拇。內側外側非相聯。太陰內側衝門去腹四行兮挨次編。厥陰毛際循陰器。斜絡期門乳肋間。手外三陽誰在上。陽明食指肩髃向。

白話文:

大拇趾和第二個腳趾屬於足陽明經。三里穴連接天樞穴,流經乳房。腹部有第三行,連通至上面的牙齒。嘴脣、鼻樑、顴骨、眼睛周圍都是足三陰經過的地方。足部有三個陰經,行走在內踝之前。其中,少陰經在厥陰穴之後,太陰經在太交穴之前。腎經從足心出發,沿著內踝,經過任脈、胸部、腹部,到達上廉泉穴。太陰經和少陰經都通過足拇指。內側的經脈和外側的經脈根本不連接。太陰經在內側,衝門穴四行之後,挨著太陽經。厥陰經在毛際,沿著生殖器,斜交期門穴,以及肋骨之間。手外側的三條陽經,哪個在上?陽明經在食指、肩膀、後腦勺。

頰中鑽入下牙床。相逢鼻外迎香旁。三焦名指陽明後。貼耳周迴眉竹湊。太陽小指行下低。肩後盤旋耳顴遘。還有三陰行臂內。太陰大指肩前配厥從中指腋連胸。極泉小內心經位。手足三陽俱上頭。三陰穴止乳胸遊。唯有厥陰由顙後。上巔會督下任流。經脈從來皆直行絡從本部絡他經。

白話文:

  • 頰車:在臉頰中央,與下牙牀相通。

  • 迎香:在鼻翼外側,與太陽穴相接。

  • 三焦:位於陽明穴之後,貼著耳朵周圍,與眉竹穴相連。

  • 太陽穴:位於小指下方,與肩後、盤旋耳、顴骨相連。

  • 三陰穴:位於手臂內側,太陰穴在大拇指前,厥陰穴在中指上,少陰穴在腋下,與胸部相連。

  • 極泉穴:位於手腕內側,是心經的穴位。

  • 手足三陽穴:都位於頭部。

  • 三陰穴:止於乳房和胸部。

  • 只有厥陰穴,從額頭後面,經過頭頂,與督脈、任脈相合。

  • 經脈通常是直行的,絡脈則從本經絡到其他經絡。

經凡十四絡十六請君切記須分明。

經脈篇止十五絡。平人氣象論曰。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是共十六絡也。

白話文:

經絡總共有十四條,再加上特殊的兩條絡脈,一共十六條,請你一定要記清楚。

在經脈篇中有十五條絡脈的介紹。根據「平人氣象論」中的說法,胃有一個主要的絡脈叫做虛裏,它穿過膈肌連接著肺,並從左乳下方穿出,它的跳動可以透過衣服看到,這樣就共有十六條絡脈。

2. 手太陰肺經穴分寸歌

(從胸至手。左右二十二穴)

白話文:

(從胸部到手部,左右兩側共有二十二個穴位)

肺起中府三肋間上行寸六抵雲門腋(下)三(寸)動脈求天府。俠白肘端五寸論尺澤肘中約紋是。孔最腕上七寸取。列缺去腕一寸半。經渠寸口陷中主。太淵掌後橫紋頭。魚際節後散脈里。少商大指內側端。相離爪甲如非耳。

白話文:

肺臟的氣從中府(位於第四肋間上1.6寸)向上運行,抵達雲門(腋下3寸),在動脈跳動處尋找天府(位於腋下,前正中線旁開4.5寸)穴。

俠白是肘關節外側的穴位,位於肘端外側五寸,尺澤位於肘關節掌側橫紋中央。

孔最穴位於肘關節尺側寸口上方7寸。

列缺穴位於手腕橫紋橈側1.5寸。

經渠穴位於食指末節掌側,掌指關節紋中央。

太淵穴位於掌後橫紋橈側動脈搏動處。

魚際穴位於大拇指第一掌骨掌側,第二掌骨橈側緣。

少商穴位於大拇指末節內側面橈側緣,指甲縫紋端點。

每個穴位的距離以耳朵的寬度為參考。

3. 手陽明大腸經穴分寸歌

(從手至頭。左右四十穴)

白話文:

(從手到頭,左右共有四十個穴位)

商陽食指內側邊。二間來尋本節前三間節後陷中取。合谷虎口岐骨聯。陽谿腕中上側是偏歷腕後三寸安。溫溜腕後去五寸。下廉(曲)池前五寸看。上廉曲池下三寸。池下二寸三里逢。曲池曲肘紋頭盡。肘髎大骨外廉中肘上三寸尋五里。臂臑髃下一寸空。肩髃肩端兩骨罅。巨骨肩尖義骨中。天鼎頸中缺盆上。扶空頰下一寸詳。禾髎水溝旁五分。鼻孔半寸號迎香。

白話文:

商陽:食指內側邊。

二間:從商陽向上尋三節,前三節後陷中取。

合谷:虎口岐骨相連的地方。

陽谿:腕中上側是偏於歷腕後的,三寸處取。

溫溜:腕後去五寸處。

下廉(曲):曲池前五寸處。

上廉:曲池下三寸處。

池下二寸三里逢:曲池下二寸處取三里穴。

曲池:曲肘紋頭盡處。

肘髎:大骨外廉中,肘上三寸處取五里穴。

臂臑:髃下一寸處。

肩髃:肩端兩骨之間隙處。

巨骨:肩尖義骨中。

天鼎:頸中缺盆上。

扶空:頰下一寸處。

禾髎:水溝旁五分處。

鼻孔半寸號迎香:鼻孔半寸處稱迎香穴。

4. 足陽明胃經穴分寸歌

(從頭至足。左右九十穴)

白話文:

(從頭部到腳部,左右兩側共有九十個穴位)

胃之經兮足陽明。承泣目下七分尋承下三分名四白。巨髎鼻孔旁八分。地倉挾吻四分近。大迎頷下寸三程。頰車耳下八分穴。下關耳前動脈行。頭維神庭旁四(寸)五(分)人迎(結)喉旁寸半真。水突筋前直迎下。氣舍喉下一寸乘缺盆舍下橫骨陷。氣戶璇璣四寸旁庫房屋翳及膺窗。

白話文:

胃經是足陽明經。承泣穴在眼球下七分,承泣穴下三分叫做四白穴。巨髎穴在鼻孔旁八分。地倉穴在嘴角旁四分。大迎穴在下巴下三寸。頰車穴在耳下八分。下關穴在前動脈附近。頭維穴在神庭穴旁四寸五分。人迎穴在喉旁一寸半。水突穴在喉結前面。氣舍穴在喉下一寸。缺盆穴在氣舍穴下、橫骨陷處。氣戶穴在璇璣穴旁四寸。庫房穴位於膺窗下。

乳中(乳)根穴寸六量。(自庫房至乳根左右十穴。各去一寸六分)不容巨闕旁二寸。再下寸五承滿屯。(承)滿下一寸梁門起。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須認臍旁是。樞下一寸取外陵。下至大巨水道穴。歸來氣街一寸憑(自梁門以下至氣街左右二十穴。各去一寸)髀關膝上尺有二。

白話文:

乳中穴:在乳頭正下方,距乳根二寸。

巨闕穴:在乳頭正下方,巨闕穴旁開二寸。

承滿穴:在巨闕穴下一寸五分。

梁門穴:在承滿穴下一寸。

關門穴:在梁門穴下一寸。

太乙穴:在關門穴下一寸。

滑肉門穴:在太乙穴下一寸。

天樞穴:在肚臍旁一寸五分。

外陵穴:在天樞穴下一寸。

大巨穴:在外陵穴下一寸。

水道穴:在大巨穴下一寸。

氣街穴:在水道穴下一寸。

髀關穴:在膝蓋上方二寸。

伏兔膝上六寸登。陰市膝上方三寸。梁丘離膝二寸稱。犢鼻膝臏尋陷中。膝下三寸三里興。里下三寸上廉穴。再下二寸條口應。下廉條下一寸是。踝上八寸覓豐隆。解谿足腕陷中的。谿下寸半衝陽通。陷谷庭後還二寸。內庭次指外陷中。厲兌大次指端上。去爪如韭井穴空。

白話文:

伏兔位於膝蓋以上六寸。

陰市位於膝蓋上方三寸。

梁丘位於膝蓋下方二寸。

犢鼻位於膝蓋骨凹陷的中央。

膝下三寸是三里穴。

三里穴下三寸是上廉穴。

再下二寸是條口穴。

下廉穴在條口穴下一寸。

踝上八寸是豐隆穴。

解谿位於足踝內側的凹陷處。

解谿穴下寸半是衝陽穴。

陷谷位於庭穴後二寸。

內庭位於次指外側的陷中。

厲兌位於大趾次指端上,在指甲旁一韭葉寬處的空穴。

5. 足太陰脾經穴分寸歌

(從足至腹。左右四十二穴)

白話文:

(從腳到腹部,左右兩側共有四十二個穴位)

大指內側脾隱白。節後陷中求大都。太白內側核骨下。節後一寸公孫呼。商丘內踝微前陷。踝上三寸三陰交。再上三寸漏谷是。膝下五寸地機朝。膝下內側陰陵泉。血海膝臏上內廉。箕門穴在魚腹上。動脈應手越筋間衝門橫骨兩端動。府舍再上七分看。腹結府舍上三寸。(腹結穴在衝門上三寸七分。

白話文:

  1. 大拇指內側找到脾隱白穴。

  2. 腳踝前內側凹陷處找到大都穴。

  3. 太白穴在第一蹠骨關節下方。

  4. 在太白穴後一寸處找到公孫穴。

  5. 腳踝內側前方凹陷處找到商丘穴。

  6. 腳踝上三寸處找到三陰交穴。

  7. 三陰交穴上三寸處找到漏谷穴。

  8. 膝蓋下五寸處找到地機穴。

  9. 膝蓋內側找到陰陵泉穴。

  10. 血海穴在膝蓋骨內側偏上。

  11. 箕門穴在腿前中央。

  12. 動脈應手穴在腿前動脈脈動處。

  13. 衝門穴在膝蓋上七分處。

  14. 腹結穴在衝門穴上三寸。

大橫下一寸三分)大橫臍旁三寸半。腹哀巨闕旁六寸。食竇乳邊寸半算。天谿胸鄉周榮貫相去一寸六分同(自食竇至周榮左右八穴。各去一寸六分開中六寸)大包腋下有六寸。季脅中間大絡通。

白話文:

大橫穴:肚臍正下方 1 寸 3 分。

巨闕穴:肚臍旁 3 寸 5 分。

食竇穴:乳頭旁 1 寸 5 分。

天谿穴:胸骨旁開 1 寸 6 分。

大包穴:腋下 6 寸。

季脅穴:脅骨中間。

6. 手少陰心經穴分寸歌

(從胸至手。左右十八穴)

白話文:

(從胸部到手部,左右兩側共有十八個穴位)

少陰心起極泉穴。腋下筋間動引胸青靈肘上三寸取。少海屈肘五分供。靈道掌後一寸半。通里腕後一寸蹤。陰郄腕後方半寸。神門掌後銳骨隆。少府小指本節末。小指內側取少衝。

白話文:

少陰心經發源於極泉穴。在腋下的筋絡間運動,引導胸中的清靈,在肘上三寸處取穴,名為少海。屈肘五分,取穴名為靈道。在掌後一寸半處,取穴名為通裏。在腕後一寸處,取穴名為陰郄。在掌後銳骨隆起處,取穴名為神門。在小指本節末端,取穴名為少府。在小指內側,取穴名為少衝。

7. 手太陽小腸經穴分寸歌

(從手至頭。左右三十八穴)

白話文:

(從手掌到頭部。左右兩側共有三十八個穴位)

小指端外為少澤。前谷節前看外側。節後橫紋取後谿。腕骨腕前骨陷側。陽谷銳骨下陷處。腕上一寸名養老支正腕後量五寸。小海肘端五分好。肩貞肩端後陷中。臑腧大骨下陷考。天宗肩大骨下陷。秉風肩上舉有空。曲垣肩中曲胛里。外腧胛上一寸從。(肩)中腧大椎旁二寸。

天窗頰下動脈詳。天容耳下曲頰後。顴髎面頄銳骨量。聽宮耳內如珠子。俱屬小腸手太陽。

白話文:

  1. 少澤穴:位於小指外側端點。

  2. 後谿穴:位於手腕橫紋後方。

  3. 陽谷穴:位於手腕骨外側銳骨下陷處。

  4. 養老穴:位於手腕上方一寸處。

  5. 支正穴:位於腕後、量五寸處。

  6. 小海穴:位於肘端五分處。

  7. 肩貞穴:位於肩端後方、陷中處。

  8. 臑腧穴:位於大骨下陷處。

  9. 天宗穴:位於肩大骨下陷處。

  10. 秉風穴:位於肩上舉有空處。

  11. 曲垣穴:位於肩中曲胛裡面。

  12. 外腧穴:位於胛上一寸處。

  13. 中腧穴:位於大椎旁二寸處。

8. 足太陽膀胱經穴分寸歌

(從頭至足。靈樞經脈篇馬氏注止有一百二十六穴。今較正得左右一百三十四穴)

白話文:

(從頭部到腳部。根據《靈樞·經脈》篇馬氏的註解,記錄了一百二十六個穴位。現在經過校正後,確定左右共有第一百三十四個穴位。)

足太陽兮膀胱經。目眥內角始睛明。眉頭陷中取攢竹。額下眉衝動脈輕。曲差神庭旁寸半。五處挨排列上星(上星旁一寸半)承(光)通(天)絡卻玉枕穴。後循一寸五分行。天柱項後髮際內。大筋外廉之陷中。自此脊中開二寸。第一大杼二風門。三椎肺腧厥陰四心五督六膈七論。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經脈從眼睛內角開始,沿著眼睛上方,在眉頭的凹陷處取名為攢竹穴。額頭下方,輕觸動脈跳動之處,取穴名為衝動穴。曲差穴在神庭穴旁一寸半的部位。五處穴位依次排列,上星、通天、絡卻、玉枕。然後沿著後背正中線繼續往下,一寸五分的地方是天柱穴。位於項後髮際內,大筋外側的凹陷中。從這裡沿著脊椎正中線向兩旁分開,二寸的部位是第一個大杼穴,再往下是風門穴、椎穴、肺腧穴、厥陰穴、心兪穴、督脈穴、膈俞穴、論穴。

肝九膽十脾十一胃腧十二椎下捫。十三三焦十四腎氣海腧在十五究。大腸腧當十六椎。關元腧穴十七記。十八椎下小腸腧。十九椎邊號膀胱。中膂內腧二十椎。白環二十一椎當。上次髎與中下髎腰骻骨下八空昭(十六椎至十八椎處俠脊高起之骨名腰髎骨)會陽陰尾尻骨旁。背部二行諸穴了。

白話文:

肝臟的俞穴在第九椎旁,膽囊俞穴在第十椎旁,脾臟俞穴在十一椎旁,胃俞穴在十二椎下,三焦俞穴在十三椎旁,腎俞穴在十四椎旁,氣海俞穴在十五椎旁。大腸俞穴在十六椎旁,關元俞穴在十七椎旁,小腸俞穴在十八椎下,膀胱俞穴在十九椎旁,中膂俞穴在二十椎旁,白環俞穴在二十一椎旁,上髎穴與中髎穴、下髎穴都在腰髎骨下八空脊椎上,會陽穴在陰尾骨旁。背部腧穴至此就都說完了。

又開脊中三寸半。第二椎下為附分。三椎魄戶四膏肓。五椎之下神堂欣。噫嘻六椎膈關七。魂門第九陽綱十。十一意舍脾相應。十二胃倉穴推循。十三肓門正坐取十四志室不須論。十九胞肓艹秩邊。背部三行諸穴勻。承扶臀下陰紋處。下行六寸是殷門。浮郄斜上殷一寸。委陽還下並殷門。

白話文:

再往脊椎的中部量三寸半,第二節脊椎骨下方是附分穴;三椎是魄戶穴,四椎是膏肓穴;五椎之下是神堂穴;噫嘻六椎是膈關穴,七是魂門穴;八是陽綱穴,九是陽綱穴;十是一意舍穴,與脾相應;十一是胃倉穴,也稱木倉穴,要推循按壓;十三是肓門穴,位置正中,十四是志室穴,不須討論;十九是胞肓穴,在脊椎邊上;背部三行的各個穴位都要均勻取穴。臀部下方的陰紋處是承扶穴,往下六寸是殷門穴;浮郄穴斜向上,在殷門穴上方一寸處;委陽穴還往下,與殷門穴相平。

委中膝。膕約紋里。膕下三寸尋合陽。承筋腳跟上七寸。穴在腨腸之中央。承山腿肚分肉間。外踝七寸上飛揚。跗陽外踝上三寸。崑崙外跟陷中詳。跟下僕參拱足取。陽蹺(即申脈)踝下五分張。金門申脈下一寸。京骨外側大骨當。束骨本節後陷中。通谷節前陷中量。至陰井出小指端。

外側爪甲角之旁。

白話文:

委中:位於膝蓋後側中央。

膕約紋裏:位於膕部的肌肉內側。

合陽:位於膕部,向下三寸處。

承筋:位於腳跟上七寸處,穴位在小腿肌肉中央。

承山:位於腿肚肌肉分開處。

飛揚:位於外踝上七寸處。

跗陽:位於外踝上三寸處。

崑崙:位於外跟陷中,跟下三寸處。

陽蹺(即申脈):位於踝下五分處。

金門:位於申脈下一寸處。

京骨:位於外側大骨處。

束骨:位於本節後陷中處。

通谷:位於節前陷中處。

至陰井:位於小指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