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逢源》~ 續刻 (9)
續刻 (9)
1. 六元正紀大論
春氣西行,夏氣北行。秋氣東行。冬氣南行(近東者先受春氣,漸次及西;近南者,先受夏氣,漸次及北;近西者,先受秋氣,漸次及東;近北者,先受冬氣,漸次及南)。故春氣始於下(由下而升),秋氣始於上(由上而降)。故至高之地,冬氣常在(高山之巔,夏月凝雪);至下之地,春氣常在(卑下之澤,冬月草生)。
發表不遠熱,攻裡不遠寒(發表利用熱,夏月發表不遠熱也;攻裡利用寒,冬月攻裡不遠寒也。以發表攻裡之品,不留於中而有所宜也)。不發不攻,寒熱內賊,其病益甚(不以發攻而犯寒犯熱,故病益甚。若無病而犯寒犯熱,則生寒生熱)。
木鬱達之(郁,怫也。木性發達,治則升之,令其條達);火鬱發之(火性發越,治則散之,令其發越);土鬱奪之(土性疏通,故宜奪之);金鬱泄之(金性清利,故宜泄之);水鬱折之(水性就下,故折之,令其無沖逆也)。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上文詳其五郁之治,因言既治之,必調其氣。而復有過而不調者,則折之,以其所畏折之之義,即所謂瀉之也。畏者,木畏酸,火畏甘,土畏苦,金畏辛,水畏咸也)。
白話文:
春天的氣息往西邊運行,夏天的氣息往北邊運行。秋天的氣息往東邊運行,冬天的氣息往南邊運行。(靠近東邊的地方,會先感受到春天的氣息,然後慢慢往西邊傳遞;靠近南邊的地方,會先感受到夏天的氣息,然後慢慢往北邊傳遞;靠近西邊的地方,會先感受到秋天的氣息,然後慢慢往東邊傳遞;靠近北邊的地方,會先感受到冬天的氣息,然後慢慢往南邊傳遞。)所以,春天的氣息從下方開始產生(由下往上升),秋天的氣息從上方開始產生(由上往下降)。因此,在最高的地方,冬天的氣息總是存在(像高山的山頂,夏天還會積雪);在最低的地方,春天的氣息總是存在(像低窪的沼澤地,冬天還會長草)。
使用發散的方法不宜過度用熱藥,使用攻下的方法不宜過度用寒藥(使用發散的方法是利用熱性藥物,在夏天發散不宜過度用熱;使用攻下的方法是利用寒性藥物,在冬天攻下不宜過度用寒。意思是說,運用發散或攻下藥物時,要適應時節,不要過度,才能發揮藥效)。如果不用發散或攻下的方法,寒邪或熱邪就會在體內作亂,病況會更加嚴重(如果不用發散或攻下的方法來對抗寒邪或熱邪,病就會加重。如果沒病卻過度使用寒熱藥物,反而會產生寒症或熱症)。
木氣鬱滯時要疏導它(鬱,就是阻塞的意思。木的特性是條達舒暢,治療時要讓它升發條達);火氣鬱滯時要發散它(火的特性是向上發越,治療時要使它散開,讓它發越);土氣鬱滯時要疏通它(土的特性是疏通,所以要疏導);金氣鬱滯時要宣洩它(金的特性是清肅,所以要宣洩);水氣鬱滯時要折回它(水的特性是向下流,要折回它,讓它不會逆行)。然而,還要調節它們的氣,如果過度了,就要抑制它,因為它們都有各自害怕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瀉法(前面詳細說明了五種鬱滯的治療方法,這裡進一步說明,在治療後,必須調節氣。如果還有過度而不調的,就要用它所害怕的東西來抑制它,這就是瀉法的意思。所謂害怕的東西,就是:木害怕酸味,火害怕甘味,土害怕苦味,金害怕辛味,水害怕鹹味)。
2. 至真要大論
六氣分治司天地者。其至何如。曰。厥陰司天(巳亥之年)其化以風(木氣化風)少陰司天(子午之年)其化以熱(少陰君火化熱)太陰司天(丑未之年)其化以濕(土氣化濕)少陽司天(寅申之年)其化以火(少陽相火也其化畏火)陽明司天(卯酉之年)其化以燥(金氣化燥)太陽司天(辰戊之年)其化以寒(水氣化寒)以所臨藏位命其病者也(王注肝木位東。心火位南。
脾土位中央及四維。肺金位西。腎水位北。是五臟定位然五運即六氣所至。氣相得則和不相得則病故先以六氣所臨。後言五臟之病也)地化奈何(地化在泉之化也。)曰。司天同候(言天氣既遷。地氣用事。因藏位而命其病。皆與司天候法同)間氣皆然(間氣用事。因藏位而命其病。
皆與司天候法同)司左司右者。是謂間氣也(歲有六氣。以一氣司天。一氣在泉。餘四氣一為司天左間。一為右間。一為在泉左間。一為右間也。五運行大論。左右者。諸上見厥陰。左少陰右太陽。見少陰。左太陰。右厥陰。見太陰。左少陽。右少陰。見少陽。左陽明。右太陰。
見陽明。左太陽右少陽。見太陽。左厥陰。右陽明。所謂面北而命其位,厥陰在上。則少陽在下。左陽明。右太陰。少陰在上。則陽明在下。左太陽。右少陽。太陰在上。則太陽在下。左厥陰。右陽明。少陽在上。則厥陰在下。左少陰。右太陽。陽明在上。則少陰在下。左太陰。
右厥陰。太陽在上。則太陰在下。左少陽。右少陰。所謂面南而命其位○上主司天。位在南。故面北而言其左右。左主西言右主東言下主在泉。位在北故面南而言其左右。左主東言。右主西言。上下異而左右殊也)
諸氣在泉。風淫於內(言自外而淫於內也)治以辛涼(金勝木氣)佐以苦甘(辛過甚。恐傷其氣故佐以苦勝辛。甘益氣也)以甘緩之。以辛散之(木性急故宜甘緩辛散)熱淫於內。治以鹹寒(君火之氣。水能勝之)佐以甘苦(甘勝鹹苦瀉熱)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熱盛於經宜酸收。
熱結於內宜苦發)濕淫於內。治以苦熱(濕為土氣。苦熱從火化。能燥濕也)佐以酸淡(酸能制土。淡能利竅)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濕熱宜苦燥。濕濡而腫宜淡泄。泄。滲與汗也)火淫於內。治以鹹冷。佐以苦辛(吳注相火。畏火也。故以鹹苦辛瀉熱而滋陰水)以酸收之。以苦發之(義與上文熱淫條同)燥淫。
於內治以苦溫(燥為金氣。苦溫從火化。所以勝金氣)佐以甘辛(木受金傷。宜甘緩辛散)以苦下之(燥結邪實宜以苦下之)寒淫於內。治以甘熱(寒為水氣。甘從土化。熱從火化。所以制水勝寒)佐以苦辛(苦而辛。亦熱品也)以咸瀉之(水之正味。咸瀉之也)以辛潤之。
以苦堅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即此之義)
司天之氣風淫所勝。平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酸瀉之(木氣升而不降。故以酸瀉)熱淫所勝。平以鹹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收其浮熱。)濕淫所勝。平以苦熱佐以酸辛(酸而辛。則非飲矣)以苦燥之。以淡泄之。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燥濕)佐以甘(益土)辛(散滯)以汗為故而止(得汗則濕外泄)燥淫所勝。
平以苦濕(苦而濕。則燥得其潤)佐以酸(生液)辛。(潤燥)以苦下之(燥甚非攻下不除)寒淫所勝平以辛(散寒)熱(回陽)佐以苦甘(濟和辛熱)以咸瀉之(傷寒大胃則為裡熱者。宜以咸瀉之○李頻湖曰。司天主上半年。天氣司之。故六淫謂之所勝。上淫於下也。故曰平之在泉主下半年。
地氣司之。故六淫謂之於內。外淫於內也。故曰治之。當其時反得勝已之氣者。謂之反勝六氣之勝。何以徵之如燥勝則地干。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是也)
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澀秋不數。是為四塞(春弦。夏數秋澀。冬沉。脈之常也。若春至沉脈。盡去。夏至弦脈盡去。冬至澀脈盡去秋至數脈盡去。已雖專王。而絕去其母氣矣。是謂四塞五臟不相交通也)參見曰病。復見曰病。未去而去曰病去而不去曰病(一部之中參見諸脈狀。
此乘侮交至也既見於本部復見於他部。此淫氣太過也。未去而去為本氣不足。來氣有餘。去而不去為本氣有餘。來氣不足)反者死(反謂春脈澀。夏脈沉。秋脈數。冬脈緩。反見勝已之脈。故死)
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風類不一。故曰諸風掉搖。眩運也)諸寒收引皆屬於腎(收斂。引急也。腎主寒水之化。凡陽氣不達。則營衛凝聚。形體拘攣)諸氣膹(音憤)郁皆屬於肺(膹。喘急。郁不暢也)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腫者。腫於外。滿者。滿於中。痞脹是也)諸熱瞀瘛(抽掣)皆屬於火。
諸痛癢瘡。皆屬於心(熱甚則瘡痛熱微則瘡癢心屬火化熱。故瘡瘍屬於心也)諸厥固泄皆屬於下(厥。逆也。固溲便閉也。泄。溲便不禁也。下謂腎也。腎居五臟下。兼水火之司陰精衰則火獨治而有熱厥。命門衰。則水獨治而有寒厥。腎開竅於二陰。其水虧火盛。則精液乾枯為熱結。
陰虛則無氣。致清濁不化為寒閉。腎家水衰。則火迫注遺為熱泄。命門火衰。則陽虛失禁為寒泄)諸痿(萎同)喘嘔皆屬於上(肺主氣。肺熱葉。焦則手足無以受氣。故有筋痿肉痿脈痿骨痿諸症。息氣急曰喘。病在肺。聲逆上曰。嘔病在胃口故皆上焦之病)諸禁鼓慄如喪神守。
皆屬於火(禁作噤咬牙也。鼓。鼓頷也慄戰也。神能御形謂之神守禁鼓慄而神不能支持。如喪失神守。皆火之病。若心火亢極。反兼水化制之。故為寒慄者火之實也若陰勝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者。火之虛也○瘧氣之發。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
陽明虛。則寒慄鼓喘。又傷寒將解。其人本虛。邪與正爭而為戰汗故凡戰慄者。皆陰陽之爭也)諸痙項強皆屬於濕(痙。風強病也。此濕甚而兼風木之化)諸逆衝上皆屬於火(火性炎上)諸脹腹大。皆屬於熱(熱氣內盛者。在肺則脹於上。在脾胃則脹於中。在肝腎則脹於下。
此以火邪所至。乃為煩滿也)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躁。煩躁。狂狂亂。越乘越也。火入於肺則煩。火入於腎則躁。然氣交變大論曰。歲水太過寒氣流行□害心火。身熱煩心。陰厥謔妄之類。是為陰盛發躁成無已曰。雖躁欲坐井中。但欲水。不得入口是也)諸暴強直皆屬於風(暴猝也。
強直筋病強勁也)諸病有聲(腸鳴)鼓之如鼓(鼓脹)皆屬於熱(為陽氣所逆。故屬於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浮腫者。陽實於外。火在經也。疼酸者。火甚制金不能平木。木實作酸也。驚駭者。君火甚也)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木勝協火。則筋引急。或偏引之。
則為轉為反而乖戾於常。水液。小便也)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水液。上下所出水液也)諸嘔吐酸(火炎上也)暴注下迫皆屬於熱(腸胃熱。則傳化失常。故猝暴注泄。下迫。後重裡急迫痛也。)
寒者熱之。熱者寒之(此正治也)微者逆之。甚者從之,逆者正治(以寒治熱。以熱治寒逆其病者。謂之正治)從者反治(以寒治寒。以熱治熱從其病者。謂之反治)從少從多。觀其事也(從少。謂一同而二異從多。謂二同而一異)熱因寒用(熱藥冷服)寒因熱用(寒藥熱服)塞因塞用(如下氣虛乏。
中焦氣壅。欲散滿則益虛其下。補下則滿甚於中。而先攻其滿。藥入或減。藥過依然乃不知少服則資壅。多服則宣通。疏啟其中。峻補其下。下虛既實。中滿自除)通因通用(如大熱內蓄。注泄不止。以寒下之寒積久泄以熱下之)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以上四治必隱伏其所主。
而先求其病之由。是為反治也)論言治寒以熱治熱以寒。而方士不能廢繩墨而更其道也。有病熱者。寒之而熱(言以苦寒治熱。而熱如故)有病寒者。熱之而寒(言以辛熱治寒。而寒如故)二者皆在新病復起。奈何治日。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補陰以配其陽。則陰氣復而熱自退)熱之而寒者。
取之陽(補水中之火。則陽氣復而寒自消)所謂求其屬也,服寒而反熱服熱而反寒。其故何也。曰。治其旺氣。是以反也(如治火旺用苦寒降陰則火愈盛。如治陰旺。用辛溫耗氣。則寒愈盛此皆專治旺氣。故其病反如此)不治旺而然者何也。曰。不治五味屬也。夫五味入胃。
各歸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腎。久而增氣。物化之常也。氣增而久。夭之由也(五味各入其所屬如偏用久而增氣此物化之常。氣增。不已。則藏有偏勝而有偏絕矣。如生氣通天論曰。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
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