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逢源》~ 卷二 (9)
卷二 (9)
1. 素問長刺節論
(長刺。長於刺者也。節論猶要論也。)
白話文:
"長刺"指的是長針,通常在針灸療法中使用。"長於刺者"可能指的是對針灸有深入理解和技術的針灸師。"節論猶要論"則可能是在強調針灸治療的不同階段都非常重要,類似於在討論任何事情時都需要仔細考慮每一部分。整句大意就是在針灸治療過程中,每一步都必須由經驗豐富的針灸師進行精確的操作,並且對於整個治療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詳細考量。
刺家不診。聽病者言。在頭頭疾痛。為針之。刺至骨。病已止。(如言病在頭而頭疾痛。則為之針頭。頭痛已而後止其刺。)無傷骨肉及皮。皮者。道也。(無得妄為提按動搖。而傷骨分肉分皮分之真氣)陰刺入一傍四。處治寒熱。(吳注陰刺者不搖動也。入一傍四。謂刺百會一前後。
白話文:
中醫的刺法,不須要診斷病情。只須聽病人陳述病狀,頭痛就針刺頭部,針刺至骨頭病痛就停止了(例如病人說,頭痛或頭部疼痛,就針刺頭部,疼痛停止後就停止針刺)。針刺不要傷及骨肉和皮膚。皮膚是人體的經絡所在(不要隨意進行提按動搖,而傷害骨肉和皮膚的真氣)。針刺的方法有深刺和淺刺兩種,用來治療寒熱病症。(吳注:深刺是指不要搖動針具。淺刺是指針刺百會穴並前後各刺一針)。
兩旁,又,各一也○陰刺疑誤當是揚刺。)深專者。刺本藏(寒熱之氣深。而專於一藏者求其本藏而刺之)迫藏刺背。背輸也。(所為刺本藏者謂迫近其藏而刺背。背者。俞之所在是也。)刺之迫藏。藏會。(刺俞之迫藏者。以其為藏氣所會集也。)腹中寒熱去而止。(以寒熱去為期。
白話文:
兩旁都各刺一針(「陰刺」這個詞可能有誤,應該改為「陽刺」)。深刺可以專攻某臟器(寒熱之氣很深,而專屬於一個臟器的,只要尋找它所在的臟器,然後用針刺它)。刺迫藏器的背部(所謂刺迫藏器,是指靠近藏器的位置刺刺背。背部是俞穴的所在位置)。刺迫藏器,就可以讓藏氣彙集(針刺俞穴治療迫藏器,是因為俞穴是藏氣彙集的地方)。腹中的寒熱之氣就會消除並停止(以消除腹中的寒熱之氣為治療目的)。
)與刺之要。髮針而淺出血(言凡與刺五臟俞者。不宜出血太多。要在髮針淺而少出其血也。)治腐腫者。刺腐上視癰小大深淺刺。刺大者多血。小者深之。必端內針為故止。(為故。猶言為則。止。無他術之意。)病在少腹有積刺皮䯏以下。(䯏音括。骨端也。此指章門期門穴。
白話文:
應用針法的手法和部位。針灸時,針要像頭髮一樣細,而且只刺入淺層,略有出血即可(奉勸凡是針刺五臟背俞穴的,不要出血太多,針要細而淺,放血量要少)。治療腫瘡,要根據腫瘡的大小、深淺來決定針刺部位。腫瘡大的,要放血多一些;腫瘡小的,要針刺深一些。一定要把針刺入皮膚的深層,才能使腫瘡迅速停止發展。(為則,猶言為則。止,沒有其他方法之意。)病在下腹有積聚的,針刺章門期門穴以下的部位。(章門期門穴,在胸部兩側,乳頭水平,第四、五肋間隙,前正中線旁六寸。)
)至少腹而止(如足陽明之天樞歸來。足太陰之府舍衝門。足少陰之氣穴四滿。皆主奔豚積聚。)刺俠脊兩旁四椎間(肓之原在臍下。故刺膏肓穴)刺兩髂(音格)髎(居髎穴)季脅肋間。(京門穴)導(引也)腹中氣熱下。已。病在少腹腹痛不得大小便。病名曰疝。得之寒。
白話文:
(疾病)至少限於腹部而停止(比如足陽明的少腹穴歸到天樞穴,足太陰的衝門穴歸到府舍穴,足少陰的氣穴穴歸到四滿穴。這些穴道都主治奔行之氣積聚於腹中)。刺脊柱兩側的四根椎骨之間(肓俞穴的原穴在臍下,所以刺肓俞穴)。刺兩側骨盆髂骨上的京門穴。引導腹部中的氣熱向下。治好了。病在少腹部,腹部疼痛,大小便不便。病名叫做疝氣。由寒冷引起。
(小腹間痛二便不行者為疝病。乃寒氣之所致)刺少腹。(去肝腎。經之寒。)兩股間。(去陽明太陰之邪)刺腰髁骨間。刺而多之。盡炅病已。(凡腰中在後在側之成片大骨皆曰髁骨。在後者。足太陽之所行。在側者。足少陽之所行。凡此諸病皆非寒疝但察邪之所在。多取。
白話文:
小腹部位疼痛、大小便不通暢的,稱為疝氣病。是由寒氣所導致。針刺小腹(去除肝、腎經的寒氣)。兩腿之間(去除陽明、太陰經的邪氣)。針刺腰椎骨與髂骨之間。多針刺幾次,腹痛的疾病就會痊癒。(凡是腰部後側或者側面成片的較大骨頭都稱為髁骨。位於後側的,是足太陽經所經過的地方。位於側面的,是足少陽經所經過的地方。以上這些疾病都不是寒疝,只要觀察到邪氣所在位置,多針刺幾次即可。)
其穴而刺之。俟其少腹盡熱則病已矣)病在筋。筋攣節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刺筋上為故。刺分肉間。不可中骨也。筋炅病已止。病在肌膚。肌膚盡痛。名曰肌痹。傷於寒濕。刺大分小分。(大肉之分。小肉之分。)多髮針而深之。以熱為故。無傷筋骨。傷筋骨。癰發若變。
白話文:
找出穴位然後針刺它。等他的小腹全部熱起來,病就會好了。病在筋上,筋攣縮節痛,不能行走,名叫筋痺。應該在筋上針刺。針刺在肌肉的縫隙之間,不可傷及骨頭。筋的病痛停止了。病在肌膚,肌膚十分疼痛,名叫肌痺,是由於受了寒濕所致。針刺在大分和小分。大分和小分是肌肉的縫隙。用很多針深刺它,用熱來使它通暢。不要傷及筋骨。筋骨受到傷害,腫瘤壞死發作就會變化。
(氣沉而不散。則癰發而變其常)諸分盡熱。病已。止。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至。名曰骨痹。深者刺無傷。脈肉為故。其道大分小分。(刺入之道)骨熱病已止。病在諸陽脈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狂。刺之虛脈。視分盡熱。病已。止(刺諸經之脈之虛。
白話文:
(氣沉而不散,則癰發而變其常)諸分盡熱,病已停止。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痠痛,寒氣至,名曰骨痹。刺骨的深淺,注意不要傷及脈肉,其方法分為大分和小分刺入的方法)。骨熱病已停止,病在諸陽脈,既寒且熱,諸分也既寒且熱,名曰狂。刺虛脈,看諸分盡熱,病已停止。
視虛脈分間盡熱則陽氣流布不並於一而為狂矣。)病初發。歲一發不治。月一發不治。月四五發。名曰癲病。刺諸分諸脈。其無寒者。以針調之。病已止。(癲僕之病。癇是也。刺諸分諸脈者調其大小寒熱遲疾陷下也)病風且寒且熱。炅汗出。(寒去獨熱。而汗出也。)一日數過。
白話文:
虛脈診斷出一會兒太陽這邊熱,一會兒陰面熱,陽氣無法凝聚,就會癲狂。發病初期,一年發作一次無法醫治好。一個月發作一次無法醫治好。一個月發作四五次,稱為癲癇病。刺諸分諸脈,沒有寒證的,用針灸治療。病情就會停止。(癲僕就是癇症,刺諸分諸脈,就是調節各種情況下的寒、熱、虛、實、遲、疾、表、裡。)如果發作的癲病既有風,又有寒,又有熱,就出汗。寒氣消退、只剩熱,也出汗。一天數次發作。
先刺諸分理絡脈。汗出且寒且熱。(既汗而復汗出者。邪盛也)三日一刺。百日而已。病大風。骨節重。鬚眉墮。名曰大風。刺肌肉為故。汗出百日(泄衛中之怫熱)刺骨髓汗出百日。(泄營中之怫熱)凡二百日。鬚眉生而止針。(怫熱屏退。陰氣內復。故多汗出鬚眉生也。
白話文:
首先用針刺穴位,疏通经络。病人会出汗,而且又寒又热。如果汗出后又再出汗,说明邪气很盛。三天刺一次,持续一百天。患者患有大风病,骨节沉重,眉毛胡须脱落。这种病叫做大风病,用针刺肌肉是为了疏通经络,使汗液排出。刺肌肉一百天,可以泄去卫气中的郁热;刺骨髓一百天,可以泄去营气中的郁热。一共治疗二百天,眉毛胡须长出来就停止针灸。郁热消退,阴气回升,所以才会出汗多、眉毛胡须长出来。
首先在分理絡脈處針刺。出汗時又覺得冷又覺得熱。(已經出汗反而又出汗的,是邪氣旺盛)三天針刺一次。一百天後就痊癒了。病患得大風。骨節沉重。鬍鬚眉毛都掉光了。叫做大風。因此在肌肉上針刺。出汗一百天。(解除衛分中鬱積的熱氣)在骨髓上針刺。出汗一百天。(解除營分中鬱積的熱氣)總共二百天。鬍鬚眉毛長出才停止針刺。(鬱積的熱氣去除,陰氣內復。所以會大量出汗,鬍鬚眉毛也長回來了。)
)
白話文:
首先,在分理絡脈的地方進行針刺。患者出汗後,卻感到又冷又熱。(已經出汗了,反而又出汗,表示邪氣非常旺盛。)三天針刺一次,持續一百天後,病患便痊癒了。
這個病人患的是大風病,症狀是骨節沉重,鬍鬚眉毛都掉光了。這種病症叫做大風。因此,我們要在肌肉上針刺,讓患者出汗一百天。(透過針灸,可以解除衛分中鬱積的熱氣。)接著在骨髓上針刺,同樣讓患者出汗一百天。(解除營分中鬱積的熱氣。)總共針灸兩百天。當鬍鬚眉毛長回來後,便可以停止針刺了。(鬱積的熱氣被去除,陰氣恢復了,所以患者會大量出汗,鬍鬚眉毛也長回來了。)
2. 素問皮部論
欲知皮部以經脈為紀者。陽主外。陰主內。諸經皆然。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絡盛則入客於經。(絡中之邪既盛。則入客於經脈)凡十二經絡脈者。皮之部也。(浮絡見於皮。)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脈。
白話文:
想要了解肌肉皮膚的病況,就要以經絡做為依據。陽經主外,陰經主內。其他的經絡也都是如此。症狀多表現出青色,則為疼痛;多表現出黑青色,則為麻痺不仁;黃色與赤色為發熱;症狀多表現出白色,則為寒冷;五種顏色同時出現,則為寒熱交加。連接經絡的絡脈盈滿,邪氣就會進入經絡。(絡脈中的邪氣一旦盈滿,就會進入經脈。)一共十二條經絡,都屬於皮部。(浮絡出現在皮膚。)因此,各種疾病的開始發作,一定會先出現在皮膚和毛髮。遭到邪氣侵犯,則腠理開張。腠理開張,邪氣就會進入絡脈。
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腑。廩(舍也)於腸胃。邪之始入於皮也。泝(淅同)然起毫毛。開腠理。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其入客於絡也。則感虛。(經氣虛乃感也)乃陷下。(脈陷下也)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膕破毛直而敗。
白話文:
邪氣停留不去,沿著經運行。邪氣停留不去,再沿著腑運行,最後貯留在腸胃,邪氣開始進入皮的時候,皮膚會微微起雞皮疙瘩(汗毛直立),毛孔張開,邪氣入侵到聯絡經脈的血脈的時候,聯絡經脈就會充盛。氣色發生變化,邪氣侵襲聯絡經脈,接著就會受到虛弱經脈的感染。邪氣於是向下陷。邪氣停留在筋骨之間,寒冷多,則筋發生攣縮,骨頭疼痛。炎熱多,則筋骨鬆弛消瘦。肌肉乾癟,皮膚壞死,毛髮直立斷裂。
皮者。脈之部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脈。絡脈滿。則注於經脈。經脈滿。則入舍於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與。而生大病也。(言邪客皮部。則壅滯經氣。不及而生大病。)
白話文:
皮層,是脈絡的所在。邪氣侵襲皮層,則腠理開,開則邪氣進入經絡。經絡滿了,則注入經脈。經脈滿了,則進入臟腑。所以,皮層若有損傷,就會影響氣血運行,氣血不通則會生大病。(指邪氣侵襲皮層,則阻滯經氣運行,氣血不及而生大病。)
3. 素問氣穴論
(經曰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人身孔穴皆氣所居故曰氣穴。)
白話文:
人體上有三百六十五個氣穴,這數量對應一年的天數。人體上的所有孔穴都是氣所居住的地方,所以稱之為氣穴。
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中樞)及上紀(中脘)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中脘胃之募也。為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所生。任脈之會關元。小腸募也。為足三陰任脈之會。故曰上紀下紀。)背胸邪系陰陽左右如此。其病。前後痛澀。胸脅痛而不得息。不得臥。
白話文:
背部和胸部相互影響而發生疼痛。治療的方法是選用天突穴和十椎穴(在督脈上,第一胸椎棘突下,與第七頸椎棘突旁開1.5寸),以及上紀(中脘穴)和下紀(關元穴)。(中脘是胃脘部的募穴,與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三條經絡相生,同時也是任脈的會穴。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與足三陰經和任脈相匯,所以稱為上紀和下紀。)背部和胸部的邪氣與陰陽相關,左右相應。患者會出現前後疼痛、胸脅疼痛、喘不過氣、無法平躺睡覺等症狀。
上氣。短氣。偏痛脈滿起。斜出尻脈絡胸脅。支心貫鬲。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此詳言上文背與心相控而痛者。悉由任督二脈之為病也任在前督在後。其在下者斜出尻脈。在上者絡胸脅支心貫鬲上肩加天突左右斜下肩交十椎下。所以當刺天突中樞中脘關元等穴。
○吳注刪以上八十七字。新校正疑其為骨空論文脫誤於此。)
白話文:
上氣、喘氣、半邊頭痛,脈搏又滿又起。斜向外脊椎骨的脈絡佈滿胸脅,影響到心臟貫穿膈肌、肩膀,延伸到天突穴,然後斜向下方擴散到肩膀,最後交會在第十個脊椎骨下方。(這段話詳細解釋了在前面提到的背部和心臟相互作用而產生的疼痛。所有這些都由任督二脈的病變引起。任脈在前,督脈在後。在下部是斜向外脊椎骨的脈絡,在上部是佈滿胸脅、影響到心臟、貫穿膈肌、肩膀,延伸到天突穴,然後左右斜向下方擴散到肩膀,最後交會在第十個脊椎骨下方。因此,應該針灸天突穴、中樞穴、中脘穴、關元穴等穴位。)
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谿。肉分之間。谿谷之會。以行榮衛。以會大氣。邪溢氣壅。脈熱肉敗。榮衛不行。必將為膿。內消骨髓。外破大膕。(此為癰毒也。)留於節湊。必將為敗。(留於骨節之間。津液所湊之處。必為敗爛。此皆氣壅脈熱所致)積寒留舍榮衛不居卷肉縮筋。
白話文:
肉的主要會合處是胃。肉的次要會合處是腧穴。筋肉之間的縫隙間,是經脈會合處。經脈在這些部位運行,以傳導營衛之氣,以及匯聚外界的浩然之氣。正氣不充盛或者邪氣壅盛,經脈就會熱盛而肌肉腐敗,營衛之氣無法正常運行,必將化膿。從內部侵蝕骨髓,從外部潰破大腿。
(這些就是毒瘡。)邪氣積聚在關節處,必將導致潰敗。(因為邪氣滯留在骨骼關節間,津液在這裡積聚,一定會潰爛。這些都是經脈不通,氣血熱盛所致。)寒氣積存在身體中而不消散,營衛之氣不能循行,肌肉萎縮,筋骨攣縮。
肋肘不得伸。內為骨痹。外為不仁命曰不足。(陽氣不足)大寒留於谿谷也谿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人身骨節三百六十五。而谿谷穴俞應之。故曰穴會。亦應一歲之數)其小痹淫溢。循脈往來。微針所及與法相同。(小痹。邪之微者。)孫絡之脈別經者。其血盛而當瀉者。
白話文:
肋骨和手肘不能伸直,這是內部骨頭受痹阻造成的。外在表現為麻木不仁,叫做不足。(陽氣不足)大寒之氣留滯於谿谷之中,谿谷穴位有三百六十五個,應合一年的時間。(人體骨節有三百六十五個,而谿谷穴位與之相應對應。所以說穴位會合,也應合一年的數目)那輕微的痹阻,邪氣四處流竄,循經脈往來不定,微刺針所及之處,其治療方法與上述相同。(輕微的痹阻,是邪氣微弱。)孫絡之脈別經者,是指其血氣旺盛而應當瀉出的。
亦三百六十五脈。並注於絡。傳注十二絡脈。非獨十四絡脈也。(孫絡之多。皆傳注於十二經之大絡。非獨十四絡穴也。)內解瀉於中者十脈。(解。解散也。瀉。瀉去其實也。中者。五臟也。絡雖十二。而分屬於五臟左右各五。故云解寫於中者十脈。)
白話文:
一共有三百六十五條脈絡,均注於脈絡網,傳注於十二條絡脈,並不只是十四條絡脈。(孫氏說脈絡之多,都是傳注於十二經之大絡,不只是十四條絡穴。)內部解剖瀉於五臟共有十條。(解,解散也;瀉,瀉去其實也;中,五臟也。絡雖十二條,而分屬於五臟左右各五條,所以說解寫於五臟的絡共有十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