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逢源》~ 卷五 (1)
卷五 (1)
1. 黃疸
黃病多屬太陰濕土。脾不能勝濕復挾火熱,則鬱而生黃,古有五疸之名。曰黃汗、曰黃疸、曰谷疸、曰酒疸、曰女勞疸。(一名色疸)
黃汗身體腫,發熱汗出而渴,汗沾衣,色黃如柏汁,因汗出澡浴,熱留皮膚,此屬表症。黃疸身面眼目指甲皆黃,善飢溺黃,因濕熱蒸郁,邪留胃中,病屬裡症。
谷疸不能食,食已頭眩腹脹心煩,因大飢過飽,病屬中焦。酒疸心胸懊憹,欲吐不食,目黃鼻燥,面發赤斑,足脛滿溺赤,因大醉當風,毒留清道,病屬上焦,脈浮洪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其水穀之精氣,為濕熱所瘀而不行,變成黑疸,面黑目青膚粗燥,其脈微弱者不治。色疸額黑頭汗,手足心熱。
曰反惡寒,小便自利,大便黑,此由房勞傷腎所致,病屬下焦,若多渴者難治。(夏月濕熱相蒸,多有發黃之候,熱多其色明亮,濕多其色黯晦。)
白話文:
黃疸這種病大多屬於太陰脾經的濕氣問題。脾臟無法克服濕氣,反而又夾雜著火熱,就會鬱積而產生黃疸,古時候有五種黃疸的說法。分別是:黃汗、黃疸、谷疸、酒疸、女勞疸(又名色疸)。
黃汗的症狀是身體腫脹,發燒出汗而且口渴,汗水沾到衣服會呈現黃色,像柏樹汁液一樣。這是因為出汗後洗澡,熱氣留在皮膚裡,屬於表層的病症。黃疸的症狀是身體、臉部、眼睛、指甲都變黃,容易肚子餓、小便黃,這是因為濕熱之氣鬱積蒸發,邪氣留在胃裡,屬於內在的病症。
谷疸的症狀是吃不下東西,吃完後會頭暈、肚子脹、心煩,這是因為太餓或太飽,屬於中焦的病症。酒疸的症狀是胸口悶熱煩躁、想吐吃不下東西、眼睛黃、鼻子乾燥、臉上出現紅色斑點、腳腫、小便赤紅,這是因為喝醉酒後吹風,毒素留在清道,屬於上焦的病症。脈象浮洪的,先用催吐的方法治療;脈象沉弦的,先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如果水穀的精華被濕熱阻塞而無法運行,就會變成黑疸,臉色發黑、眼睛發青、皮膚粗糙乾燥,脈象微弱的就難以治癒。色疸的症狀是額頭發黑、頭部出汗、手腳心發熱。
還有一種情況是反而怕冷,小便正常,大便呈黑色,這是因為性生活過度導致腎虛,屬於下焦的病症。如果伴隨口渴的症狀就比較難治。(夏天濕熱交蒸,常常會有出現黃疸的情況,熱氣多時黃疸顏色鮮明,濕氣多時黃疸顏色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