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逢源》~ 卷五 (2)
卷五 (2)
1. 咽喉病
喉痹所屬諸經。少陽陽明厥陰少陰。而少陽厥陰為木火之藏。固多熱症。陽明為水穀之海。胃氣直透咽喉。火為最盛。察其以情志鬱怒而起者。多屬少陽厥陰。以口腹肥。甘辛熱而致者。多屬陽明。宜以實火論治。至若少陰之脈絡於橫骨終於會厭。繫於舌本。凡陰火逆衝於上。
多為喉痹。若少陰之實火。自有火症火脈。少陰之虛火亦多內熱口渴。又有格陽喉痹者。由火不歸元。無根之火客於咽喉上熱下寒六脈微弱。腹不喜冷。即其候也。
喉痹病。大概痰火所致。急者吐痰後。復下之。又甚者以針刺出血。後用藥吐下。內經曰火鬱發之。發散也。吐痰出血。亦發散之端也。
急喉痹。其聲如鼾。有如痰在喉中響者。此為肺絕之候速宜人參湯。和竹瀝薑汁下。若服之早者十全七八。遲則不救。
凡火浮於上。結於頭面咽喉者。最宜清降不可升散。蓋火得升愈熾。
纏喉風症。熱結咽喉。滿片紅腫。腫繞於外。痛而且麻且癢。多不成膿。亦不必出血但使火降。其腫自消一邊發者輕兩邊發者重男子延至結喉女子至胸膛。治也。
喉痓症滿喉生瘡紅痛。久不能愈此陰虛火炎。若瘡破或爛。宜用吹藥。
喉瘤由肺經鬱熱。兼多語損氣而成。形如圓眼。紅絲相里。或單或雙。生於喉旁。或醇酒炙爆。或怒氣喊叫。犯之則痛。忌用針刀。宜服,益氣清金湯,。
浙貝母,麥冬(各去心),牛蒡子(炒研各一錢五分),桔梗(三錢),黃芩(二錢),白茯苓,陳皮,梔子,薄荷,人參(另煎),甘草(各一錢),紫蘇(五分),竹葉(三十片)水煎食遠服。
鎖喉風症不腫不痛痰涎壅塞而喉竅緊閉若氣喘目直視頭汗如珠不可治也,或痰多以萬年青根(即千年藍)搗汁和醋攪去痰涎或用土牛膝。取汁亦可。
壁錢散
五六月取有子壁錢七個老蟢蛛兩個發紮好用明礬七分溶化以紮好之壁錢入溶礬黏足燈火炙透研細凡熱痛喉症用吹最效。
白話文:
咽喉疾病主要與哪些經脈相關呢?主要與少陽、陽明、厥陰、少陰這四條經脈有關。其中,少陽和厥陰這兩條經脈,屬於木火的臟腑,所以多半會出現熱性症狀。陽明經則是水穀之海,胃氣可以直接通達到咽喉,火氣也最為旺盛。如果發現咽喉疾病是因為情緒抑鬱、憤怒而引起的,多半屬於少陽或厥陰經的問題;如果是由於飲食肥膩、喜好甘甜辛辣、燥熱食物而導致的,多半屬於陽明經的問題,應該以實火的病症來治療。
至於少陰經,它的脈絡連接著橫骨,最終會聚於會厭部位,並繫於舌根。凡是陰火逆行向上衝,多半會形成喉痹。如果是少陰經的實火,自然會有火熱的症狀和脈象。而少陰經的虛火,也常常會出現內熱口渴的情況。此外,還有一種「格陽喉痹」,這是因為火不歸於腎元,無根之火滯留在咽喉部位,造成上熱下寒,六脈微弱,肚子不喜歡受涼,這就是它的症狀。
喉痹這種疾病,大多是因為痰火所引起的。病情緊急的時候,可以先吐出痰液,然後再用藥疏通腸胃,如果病情嚴重,可以用針刺放血,之後再用藥物進行催吐或瀉下。《內經》說:「火鬱發之」,意思是說,要通過發散的方式來治療。而吐痰、出血,也都是發散的方法。
急性喉痹,發出的聲音像打鼾,又像是喉嚨裡有痰在響動,這代表肺氣衰竭的徵兆,應該立即服用人參湯,並加入竹瀝和薑汁一起服用。如果能及時服用,十有七八可以治癒,如果延誤治療,就可能無法救治。
凡是火氣上浮,聚集在頭面部、咽喉部位的,最適合用清熱降火的方法,絕對不能用升散的方法,因為火遇到升散反而會更旺盛。
纏喉風這種疾病,是熱邪聚集在咽喉部位,造成咽喉大片紅腫,腫脹向外擴散,疼痛、麻木、搔癢,大多不會化膿,也不必放血,只要能把火氣降下來,腫脹自然就會消退。如果只有一邊發病,病情較輕,如果兩邊都發病,病情就比較嚴重。男子如果發病可能會延到喉結部位,女子可能會延到胸膛。
喉痓這種疾病,會使整個喉嚨長滿瘡瘍,紅腫疼痛,而且很久都不能痊癒,這是因為陰虛火旺造成的。如果瘡瘍破裂或潰爛,可以用吹藥來治療。
喉瘤是由於肺經鬱熱,加上過度說話耗傷氣機而形成的。形狀像圓形的眼睛,內部有紅絲交錯,可能是一個或兩個,長在喉嚨旁邊。或是因為飲用烈酒,吃燒烤,或因為發怒大喊而引起。觸碰時會感到疼痛,忌用針刀治療。適合服用「益氣清金湯」來治療。
藥方組成:浙貝母、麥冬(去心)、牛蒡子(炒研,各一錢五分)、桔梗(三錢)、黃芩(二錢)、白茯苓、陳皮、梔子、薄荷、人參(另煎)、甘草(各一錢)、紫蘇(五分)、竹葉(三十片)。用水煎煮,在飯後服用。
鎖喉風這種疾病,喉嚨不腫不痛,但痰涎壅塞,喉竅緊閉,如果出現氣喘、眼睛直視、頭汗如珠等症狀,就無法救治了。如果痰多,可以用萬年青的根(即千年藍)搗爛取汁,加入醋攪拌,用來去除痰涎,也可以用土牛膝取汁來代替。
壁錢散
在五六月份時,取七個帶有果實的壁錢(一種植物),兩隻老蟢蛛,用頭髮捆紮好,然後用七分明礬溶化,將捆紮好的壁錢放入礬液中浸泡,然後用燈火烤透,研磨成粉末。凡是遇到熱痛的喉嚨疾病,用這種藥粉吹入喉嚨,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