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川

《針灸逢源》~ 卷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

1. 頭痛

頭為天象,六腑清陽之氣、五臟精華之血,皆會於此。天氣六淫之邪,人氣五賊之逆,皆能相害,或矇蔽其清明,或壅遏其經隧,與正氣相搏,鬱而成熱,脈澀而痛。若邪氣稽留,脈滿而氣血亂,則痛乃甚,此實痛也。寒濕所侵,真氣虛弱,雖不相搏成熱,然邪客於脈外,則血澀脈寒,捲縮緊急,引小絡而痛,得溫則痛減,此虛痛也。因風痛者,抽掣惡風;因熱痛者,煩心惡熱;因濕痛者,頭重,天陰轉甚;因痰痛者,昏重,憒憒欲吐;因寒痛者,絀急而惡寒戰慄;氣虛痛者,惡勞動,其脈大;血虛痛者,善驚惕,其脈芤。頭痛自有多因,而古方每用風藥者,高巔之上惟風可到,味之薄者,陰中之陽,自地昇天者也。在風寒濕者,固為正用,即虛與熱者,亦假引經。

醫書多分頭痛頭風為二門,然一病也。淺而暴者名頭痛,深而久者名頭風。頭風必害眼者,經所謂「東風生於春,病在肝」,目者肝之竅,肝風動,則邪害空竅也。

久頭痛而略感風寒便發,須重綿包裹者,此屬鬱熱,蓋本熱而標寒也。因其本有鬱熱,毛竅長疏,故風寒易入,□□內熱,閉逆為痛,惟瀉火涼血,佐以辛溫散表。

頭痛雖各經皆有火證,陽明為最。正以陽明胃火盛於頭面,而直達頭維,故其痛必甚,脈必洪,多內熱口渴。其或頭腦振振痛而兼脈絕無表邪者,必火邪也。白虎湯加生地麥冬木通澤瀉。他經則芍藥花粉芩連知櫱龍膽梔子擇用之。但治火不宜佐以升散,蓋外邪之火,可散而去;內郁之火,得升愈熾矣。

白話文:

頭是像天一樣的存在,身體各器官的清陽之氣、五臟精華的血液,都會匯集於此。天氣中的風、寒、暑、濕、燥、火等外邪,以及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逆亂,都可能對頭部產生傷害,可能使頭部清明被蒙蔽,或使經絡通道堵塞,導致氣血與邪氣互相搏鬥,鬱積而產生熱,使脈搏不順暢而引起疼痛。如果邪氣停留不去,脈搏充盛且氣血紊亂,那麼疼痛就會更加劇烈,這種情況屬於實質性的疼痛。如果受到寒濕侵襲,且身體正氣虛弱,雖然不會與邪氣搏鬥產生熱,但邪氣停留在經脈之外,導致血液運行不順暢、脈搏寒冷,肌肉血管會捲曲收縮,牽引小的經絡而引起疼痛,這種情況如果能溫熱身體則疼痛會減輕,屬於虛性的疼痛。

因為風邪引起的頭痛,會有抽動、怕風的症狀;因為熱邪引起的頭痛,會有煩躁、怕熱的症狀;因為濕邪引起的頭痛,會有頭部沉重感,在陰天時會更加嚴重;因為痰邪引起的頭痛,會有頭暈沉重、昏昏欲睡、想吐的感覺;因為寒邪引起的頭痛,會有肌肉血管收縮、怕冷發抖的症狀;因為氣虛引起的頭痛,會怕勞累,脈搏也會比較大;因為血虛引起的頭痛,會容易驚嚇,脈搏會呈現空虛的狀態。頭痛的原因有很多種,但古代的藥方常常使用祛風的藥物,是因為頭頂高處只有風邪才能到達,而這些藥物的味道輕薄,屬陰中之陽,能從地面上升至頭頂。對於風、寒、濕引起的頭痛,使用祛風藥物是正確的,即使是虛性或熱性引起的頭痛,也可以借助這些藥物引導藥效到達病灶。

醫書多將頭痛和頭風分為兩類,但實際上是同一種疾病。病情較輕且發作快的稱為頭痛,病情較重且持續時間長的稱為頭風。頭風通常會影響眼睛,如同《黃帝內經》所說:「東風生於春,病在肝」,眼睛是肝臟的孔竅,肝風發動,邪氣就會侵擾空竅。

長期頭痛的人,只要稍微感受到風寒就會發作,需要用厚厚的棉被包裹頭部,這種情況屬於體內有鬱積的熱,是本質為熱,但表面上卻呈現怕冷的寒。因為體內有鬱熱,使得毛孔長時間處於鬆散狀態,所以風寒容易侵入,導致體內熱氣鬱積,氣血不暢而引起疼痛。治療上應該瀉火涼血,並輔以辛溫的藥物來發散體表的風寒。

頭痛雖然各經脈都可能出現火熱的症狀,但以陽明經最為嚴重。這是因為陽明經的胃火旺盛於頭面部,且直接到達頭維穴,所以這種頭痛一定會很劇烈,脈搏也會洪大,多伴有內熱口渴的症狀。如果頭部持續振動疼痛,但脈象又沒有表邪的跡象,那一定是火邪引起的。可以使用白虎湯,並加入生地、麥冬、木通、澤瀉等藥物。其他經脈的火熱證,則可選擇使用芍藥、花粉、黃芩、黃連、知母、黃柏、龍膽、梔子等藥物。但是治療火熱證時,不適合使用升散的藥物,因為外來的邪火,可以通過發散來去除;但內在鬱積的火,如果使用升散藥物,反而會更加旺盛。

2. 頭旋

頭眩目花。身轉耳聾。如立舟車之上。起則欲倒。此虛極乘寒也。或七情鬱而生痰動火。隨氣上厥。此七情致虛也。酒色過度。腎虛不能納氣歸元。使氣逆奔而上。此氣虛也。吐衄崩後。或產後失血。脾虛不能收攝營氣。使諸血失道妄行。此血虛眩暈也。

一有每遇風寒。即發眩暈不省。冷汗時流者。名曰鬱冒。亦名血厥。婦人多有之。宜,白薇湯,。

白薇,當歸(各一兩),人參,甘草(各一錢)分為五服水煎

止眩湯,治頭眩疼。恐畏胸滿。

茯神(一錢),遠志,防風,細辛,白朮,前胡,人參,桂心,熟地,甘菊(各七分),枳殼(五分)

清陽湯,治目眩夢鬥。恐懼色變。此屬膽虛。

防風(一錢),人參(七分),細辛,川芎,甘草,茯苓,獨活,前胡(各五分)

白話文:

頭暈眼花,身體轉動時會耳鳴,感覺像站在船或車上,起身時幾乎要跌倒,這是因為身體虛弱到極點又受到寒氣侵襲。有時是因情緒不佳、積鬱而生痰動火,隨著氣往上衝逆所致,這也是情緒影響造成虛弱。或是因縱慾過度,腎虛無法使氣回歸丹田,導致氣逆行往上衝,這是氣虛。或是因嘔吐、出血、崩漏之後,或產後失血,脾虛無法收攝營養之氣,導致各種血失常亂走,這是血虛引起的頭暈。

還有一種情況是,每次遇到風寒就會頭暈昏倒,流冷汗,這種情況稱為「鬱冒」,也稱為「血厥」,婦女多有這種情況,可以用白薇湯治療。

白薇湯的配方是:白薇、當歸(各30克),人參、甘草(各3克),分成五次服用,用水煎服。

止眩湯,可以治療頭暈頭痛,並能緩解胸悶。

止眩湯的配方是:茯神(3克),遠志、防風、細辛、白朮、前胡、人參、桂心、熟地、甘菊(各2克),枳殼(1.5克)。

清陽湯,可以治療眼睛昏花,夢見打鬥,並會感到恐懼,臉色發白,這是因為膽虛所致。

清陽湯的配方是:防風(3克),人參(2克),細辛、川芎、甘草、茯苓、獨活、前胡(各1.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