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逢源》~ 卷五 (17)
卷五 (17)
1. 小兒病門
面部診候,左腮為肝右腮為肺額上為心鼻為脾頦為腎若色赤者熱也隨症治之
目部診候,目部赤色者心實熱淡紅者心虛熱青者肝實熱淡青者肝虛熱黃者脾實熱微黃者脾虛熱白而混者肺實熱。
目無睛光者腎虛也。
白話文:
面部診候:
左邊的臉頰代表肝臟,右邊的臉頰代表肺臟,額頭代表心臟,鼻子代表脾臟,下巴代表腎臟。如果這些部位的顏色呈現紅色,就表示有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治療。
目部診候:
眼睛部位呈現紅色,表示心臟有實熱;呈現淡紅色,表示心臟有虛熱;呈現青色,表示肝臟有實熱;呈現淡青色,表示肝臟有虛熱;呈現黃色,表示脾臟有實熱;呈現微黃色,表示脾臟有虛熱;呈現白色且混濁,表示肺臟有實熱。
眼睛沒有光澤,表示腎臟虛弱。
2. 額上三指診候
小兒半歲之間有病。以名中食三指按額前眉上髮際之下。兒頭在左舉右手頭在右舉左手。食指為上中指為中。名指為下。若三指俱熱。感受風邪。鼻塞氣粗。三指俱冷。感受風寒。藏冷吐瀉。若食中二指熱。上熱下冷。名中二指熱。夾驚之候食指熱胸膈氣滿。乳食不消。
白話文:
小兒在半歲左右生病時,可以用食指、中指、無名指這三根手指按壓在額頭前、眉毛上方、髮際線下的位置來診斷。如果小兒頭偏左邊,就用右手診斷;頭偏右邊,就用左手診斷。食指代表上方,中指代表中間,無名指代表下方。如果三根手指都感到發熱,表示是感受了風邪,會出現鼻塞、呼吸粗重的症狀;如果三根手指都感到冰冷,表示是感受了風寒,會出現身體發冷、吐瀉的症狀。如果只有食指和中指感到發熱,表示是上熱下冷的狀況;如果只有中指和無名指感到發熱,表示可能受到驚嚇。如果只有食指感到發熱,表示胸膈脹滿,消化不良。
3. 食指三關脈色
孩子未至三歲。看虎口三關(從虎口上食指第一節為風關,第二節為氣關,第三節為命關,即寅卯辰三關也。左手之紋應心肝,右手之紋應脾肺)。若脈見風關易治,交氣關難治。交命關為死症。又當辨其色。如獸驚三關必青。水驚三關必黑。(黑一作赤)人驚三關必赤(赤一作黑)。若紫色主瀉痢。
黃色是雷驚。三關脈通度,乃極驚之症,必死。有紋或青或紅如線直者,是乳食傷脾。左右一樣者,是驚積齊發。紋有三條。白主肺傷風痰或齁䶎聲。青主傷寒及嗽。紅主泄瀉。有黑相兼主下痢。紅多白痢。黑多赤痢。有紫相兼。虎口脈紋亂,乃氣不和也。蓋脈紋見有五色,由其病甚。
色能加變。至於純黑者不可治矣。
脾肺心肝四臟俱推上為補,推下為瀉。何腎與四臟相反?蓋四臟居上而腎居下,腎虛則推四臟之氣往下以滋腎。故門推下補腎,水混濁則小便閉赤,一往上提疏通水道,而小便自清。故曰推上為清小便。
推三關遲,六腑運八卦,男女俱在左手。人以女屬右手,獨不思右掌按以八卦,則震居西,兌居東,艮居乾而坤居巽,豈後天八卦之定理?而為女子之推拿,遂變其位置耶?
兒眼翻上者,將大指甲在小天心,向掌心下掐即平。
兒眼翻下者,將大指甲在小天心,向總筋上掐即平。
白話文:
小孩子未滿三歲時,觀察他食指虎口處的三關脈象(從虎口往上,食指第一節稱為風關,第二節為氣關,第三節為命關,也對應十二地支的寅、卯、辰三關。左手的脈紋對應心臟和肝臟,右手的脈紋對應脾臟和肺臟)。如果脈象只在風關出現,容易治療;如果脈象延伸到氣關,就比較難治療;如果脈象延伸到命關,就是不治之症。
還要辨別脈象的顏色。如果小孩受到驚嚇,三關處會呈現青色;如果受到水的驚嚇,三關處會呈現黑色(也有一說是紅色);如果受到人的驚嚇,三關處會呈現紅色(也有一說是黑色)。如果出現紫色,通常是腹瀉。
黃色表示小孩受到了雷的驚嚇。三關脈象呈現通透狀,表示受到極度驚嚇,很可能死亡。如果脈象呈現紋路,或是青色或是紅色,如同線一樣直,表示是因為吃了乳類或食物傷到脾胃。左右手脈紋都一樣,表示驚嚇和積食同時發生。脈紋如果有三條,呈現白色,表示肺部受傷,有風痰或是有喘鳴聲;呈現青色,表示是受寒或咳嗽;呈現紅色,表示是腹瀉;如果同時有黑色,表示是下痢;如果紅色偏多,是拉白痢;如果黑色偏多,是拉赤痢;如果有紫色,表示病情複雜。虎口的脈紋雜亂,表示氣不順暢。總之,脈紋出現五種顏色,表示病情嚴重,而且顏色可能隨病情變化,如果變成純黑色,就無法醫治了。
推拿時,將脾、肺、心、肝四個臟腑都往上推是補法,往下推是瀉法。為何腎臟與四個臟腑相反呢?因為四個臟腑居於上方,而腎臟位於下方,當腎虛時,要將四個臟腑的氣往下推,以滋養腎臟。所以將小腹往下推是補腎,如果尿液混濁、小便不通或發紅,就要往上推以疏通水道,這樣小便就會變清澈。所以說,往上推是為了清小便。
推三關脈時,配合六腑運行八卦,不論男女都在左手進行。一般人認為女子屬於右手,但如果用右手按著八卦來推,會發現震卦在西方,兌卦在東方,艮卦在乾卦的位置,坤卦在巽卦的位置,這不就變成了後天八卦的道理了嗎?這只是為了女子推拿而改變了位置嗎?
小孩眼睛往上翻時,用大拇指指甲在小天心穴,往掌心方向掐一下,眼睛就會恢復正常。
小孩眼睛往下翻時,用大拇指指甲在小天心穴,往總筋的方向掐一下,眼睛就會恢復正常。
4. 推拿雜病要穴
印堂治一切驚風不語,頰車治牙關緊
瞳子髎治眼閉,迎香治口眼俱閉。
少海治驚風(俱宜以掐代針),推外關間使。止轉筋吐瀉。
掐陽池止頭痛。清補腎水開大小便閉塞。又能發汗。
掐總筋過天河水。清心經治口瘡潮熱。夜啼。四肢常掣掐外勞宮。治遍身潮熱。肚起青筋揉之效。
揉勞宮動心火發汗。不可輕用。
後谿推上為瀉。主利小便。推下為補腎。
腕骨穴止瀉。往下推拂。
合骨穴在虎口上兩骨合縫處。定驚。兩手各一焦。
中廉治筋抽。掐之即揉,解谿內吊驚往後仰揉掐之。膝上鬼眼穴若身後仰。掐住身即正。(此即膝眼共四穴)
委中治驚時往前僕。向下掐住便直。
僕參治腳掣跳口咬,左轉揉之止吐。右轉揉之止瀉。又驚。又吐。又瀉。掐此穴及腳中趾效。
大敦。驚來若急拿之。或鞋帶穴對拿(鞋帶穴。一作僕參夏氏曰即崑崙穴灸三壯。治小兒發癇瘛瘲)
湧泉治驚吐瀉。掐之男左轉揉之止吐。右轉揉之止瀉。左轉不揉主吐。右轉不揉主瀉。女反此。
白話文:
印堂穴可以治療各種驚風導致的失語症狀。頰車穴可以治療牙關緊閉。
瞳子髎穴可以治療眼睛緊閉。迎香穴可以治療口眼都閉合的狀況。
少海穴可以治療驚風(都建議用掐按代替針刺),配合推拿外關穴和間使穴,可以止住抽筋、嘔吐和腹瀉。
掐按陽池穴可以止頭痛,清熱並補腎水,能疏通大小便阻塞,也能發汗。
掐按總筋穴並向上推過天河水,可以清心經的火氣,治療口瘡、潮熱、夜啼。四肢經常抽搐可以掐按外勞宮穴,治療全身潮熱。肚子出現青筋,揉按會有效果。
揉按勞宮穴會引動心火而發汗,不可輕易使用。
後谿穴向上推是瀉法,主要用於利尿;向下推是補法,主要用於補腎。
腕骨穴可以止瀉,向下推拂即可。
合谷穴在虎口上兩骨交會的地方,可以定驚。兩手各有一個穴位。
中廉穴可以治療筋抽,掐按並揉搓即可。解谿穴可以治療往後仰的驚厥,需要揉按並掐按。膝蓋上的鬼眼穴(膝眼共四穴),如果身體往後仰,掐住這個穴位身體就能恢復正常。
委中穴可以治療驚風時身體往前倒的狀況,向下掐住這個穴位身體就能挺直。
僕參穴可以治療腳抽動、跳動和牙關緊咬,向左揉按可以止吐,向右揉按可以止瀉。如果又驚又吐又瀉,掐按這個穴位和腳中趾會有效果。
大敦穴,驚厥發作時可以緊急按壓此穴。或者按壓與鞋帶穴相對應的穴位(鞋帶穴,有一說法是指僕參穴,夏氏認為就是崑崙穴,灸三壯,可以治療小兒癲癇抽搐)。
湧泉穴可以治療驚厥、嘔吐、腹瀉。掐按時,男子向左揉按可以止吐,向右揉按可以止瀉。如果向左不揉按,會導致嘔吐;向右不揉按,會導致腹瀉。女子則與男子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