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川

《針灸逢源》~ 卷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

1. 屍厥

(有補遺)

屍厥,陰陽逆也。其狀如瓦。猶微有息而不恆脈尚動而形無知也。脈沉大而滑。身溫而汗此為入府。氣復自愈。若唇青身冷此為入藏即死手冷過肘足冷過膝者死指甲青黑者死。

人中(針入至齒),百會,間使,列缺,期門,巨闕,氣海,金門,厲兌,大都,隱白,大敦

一屍厥卒忤中惡等證在乳後三寸。男左女右灸之。

五邪治法,人虛即神遊失守使鬼神外干令人暴亡肝虛者見白屍鬼。

丘墟(刺三分。得氣則補。留三呼。腹中鳴者可治),肝俞(刺三分得氣氣留補)

心虛者見黑屍鬼

陽池(刺三分。留一呼。次進一分。留三呼。徐出捫穴),心俞(刺三分。得氣留補即蘇)

脾虛者見青屍鬼

衝陽(刺三分。得氣則補留三呼徐出捫穴),脾俞(刺三分。留二呼。氣至徐徐退針即蘇)

肺虛者見赤屍鬼

合谷(刺三分。得氣則補留三呼退一分。徐出針),肺俞(刺一分半。得氣留補徐徐出針)

腎虛者見黃屍鬼

京骨(刺一分半。留三呼。進三分。留一呼。徐出捫穴),腎俞(刺三分。得氣則補留三呼徐出捫穴)

張景岳曰凡犯屍鬼暴厥。不省人事。若四肢雖冷無氣。但覺目有神采。心腹尚溫口中無涎。舌不卷。囊不縮。汗不出。及未過一時者。尚可刺之。復甦刺法用毫針。先以口含針。令溫暖而刺之。則經脈之氣無拒逆也。

白話文:

屍厥,是因為體內的陰陽之氣錯亂了。病發時身體僵硬像瓦片一樣,雖然還有微弱的呼吸,但呼吸不規律,脈搏還在跳動,但身體卻像沒有知覺一樣。脈象呈現沉而大又滑的狀態,身體溫熱且出汗,這表示病氣已經進入腑,只要氣機恢復就會自然痊癒。如果出現嘴唇發青、身體冰冷,這表示病氣已經進入臟,那就會有死亡的危險。如果手冷超過手肘、腳冷超過膝蓋,或是指甲呈現青黑色,都是死亡的徵兆。

治療可以針刺人中穴(針要刺到牙齒邊)、百會穴、間使穴、列缺穴、期門穴、巨闕穴、氣海穴、金門穴、厲兌穴、大都穴、隱白穴、大敦穴。

另外,像屍厥、突然昏倒、中邪等症狀,可以在乳房下三寸的地方,男生在左邊、女生在右邊進行艾灸。

五種邪氣的治療方法:當人體虛弱、精神渙散、心神失守時,邪氣會侵入,使人突然死亡;肝虛的人會看到白色的屍鬼。可以針刺丘墟穴(刺入三分,感到有氣感就補,留針三次呼吸的時間,如果腹中出現腸鳴,表示可以治療),以及肝俞穴(刺入三分,感到有氣感就留針補)。

心虛的人會看到黑色的屍鬼。可以針刺陽池穴(刺入三分,留針一次呼吸的時間,再刺入一分,留針三次呼吸的時間,慢慢出針並揉按穴位),以及心俞穴(刺入三分,感到有氣感就留針補,很快就會甦醒)。

脾虛的人會看到青色的屍鬼。可以針刺衝陽穴(刺入三分,感到有氣感就補,留針三次呼吸的時間,慢慢出針並揉按穴位),以及脾俞穴(刺入三分,留針兩次呼吸的時間,感到氣感到達後慢慢退針,就會甦醒)。

肺虛的人會看到紅色的屍鬼。可以針刺合谷穴(刺入三分,感到有氣感就補,留針三次呼吸的時間,退針一分,慢慢出針),以及肺俞穴(刺入一分半,感到有氣感就留針補,慢慢出針)。

腎虛的人會看到黃色的屍鬼。可以針刺京骨穴(刺入一分半,留針三次呼吸的時間,再刺入三分,留針一次呼吸的時間,慢慢出針並揉按穴位),以及腎俞穴(刺入三分,感到有氣感就補,留針三次呼吸的時間,慢慢出針並揉按穴位)。

張景岳說,凡是遇到被屍鬼邪氣侵犯而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情況,即使四肢冰冷、沒有氣息,但如果發現眼睛有神采、胸腹還溫熱、口中沒有口水、舌頭沒有捲曲、陰囊沒有縮回、沒有出汗,而且發病時間還沒超過一個時辰,都可以進行針刺治療。要用毫針來進行復甦治療,先用口含住針,讓針變溫熱再進行針刺,這樣經脈的氣才不會抗拒。

2. 傷寒熱病門

(有補遺)

頭痛身熱

風池,風府,上星,攢竹,懸顱,商陽,魚際,神道,期門,足三里,陷谷,太谿(一名呂細)

汗不出

腕骨,陽谷,合谷(瀉),復溜(補)

汗出寒熱

風池,五處,攢竹,上脘,少商,合谷(補),復溜(瀉)

熱無度汗不出,陷谷(泄陽明之熱)

大煩熱晝夜不息刺十指間出血謂之八關大刺惡寒,後谿

喘,三間

結胸,藏氣閉而不流布也。按之痛為小結不按自痛為大結。

肺俞,期門

熱入血室譫語

期門

腹脹

三里,內庭

發狂,此陽明胃經邪熱熾盛燥火鬱結於中所致。

百會,合谷,間使,足三里,復溜

鬱冒,郁為氣不舒冒為神不清。即昏迷也。

關衝,少澤,竅陰,至陰

厥,三陰三陽之脈。俱相接於手足。陰主寒陽主熱陽氣內陷。不與陰氣相順接則手足厥冷也。

支溝,內庭,太谿,大都,行間,若脈絕者,間使,氣海,復溜

餘熱不盡

曲池,間使,合谷,後谿

過經不解,期門

發黃,陽明瘀熱在裡。身必發黃。大率溫熱之黃如橘色寒濕之黃如熏色。

外關,腕骨,申脈,湧泉

小便不利,邪蓄於內。津液不行也。

陰谷,陰陵泉,關元(寒鬱不通者。用炒熱鹽熨關元),石門(陰寒甚小便不利囊縮腹痛欲死者灸石門)

大便秘塞

章門,照海

白話文:

(補遺)

頭痛發燒

可以針刺風池穴、風府穴、上星穴、攢竹穴、懸顱穴、商陽穴、魚際穴、神道穴、期門穴、足三里穴、陷谷穴、太谿穴(又名呂細)。

不出汗

可以針刺腕骨穴、陽谷穴、合谷穴(用瀉法)、復溜穴(用補法)。

出汗又怕冷發熱

可以針刺風池穴、五處穴、攢竹穴、上脘穴、少商穴、合谷穴(用補法)、復溜穴(用瀉法)。

發高燒不出汗

可以針刺陷谷穴(用瀉法,可以洩掉陽明經的熱氣)。

嚴重發熱,昏迷說胡話,可以刺破十指尖放出少量血,稱作「八關大刺」。發燒又怕冷,可以針刺後谿穴。

喘氣

可以針刺三間穴。

胸悶,胸中氣機閉塞不通暢。按壓疼痛是小結胸,不按壓也疼痛是大結胸。

可以針刺肺俞穴、期門穴。

熱邪侵入血室,胡言亂語

可以針刺期門穴。

肚子脹氣

可以針刺足三里穴、內庭穴。

發狂,這是陽明胃經的邪熱過盛,燥熱之氣鬱積在體內所導致的。

可以針刺百會穴、合谷穴、間使穴、足三里穴、復溜穴。

感到鬱悶、神志不清,也就是昏迷。

可以針刺關衝穴、少澤穴、竅陰穴、至陰穴。

厥,三陰經和三陽經的脈絡在手足交接。陰經屬寒,陽經屬熱,陽氣內陷,不能與陰氣順利交接,就會導致手足冰冷。

可以針刺支溝穴、內庭穴、太谿穴、大都穴、行間穴,如果脈搏微弱,可以針刺間使穴、氣海穴、復溜穴。

發燒後,熱氣沒有完全消退

可以針刺曲池穴、間使穴、合谷穴、後谿穴。

病邪傳入他經,還沒好

可以針刺期門穴。

出現黃疸,這是陽明經的瘀熱在體內。身體必然會發黃。一般來說,溫熱引起的黃疸顏色像橘子,寒濕引起的黃疸顏色像燻過的樣子。

可以針刺外關穴、腕骨穴、申脈穴、湧泉穴。

小便不暢,這是邪氣積聚在體內,津液不能正常運行。

可以針刺陰谷穴、陰陵泉穴、關元穴(如果是寒邪鬱結不通暢,可以用炒熱的鹽敷在關元穴),石門穴(如果陰寒很嚴重,小便不暢,陰囊收縮,肚子疼痛,快要死了,可以用艾灸石門穴)。

大便秘結

可以針刺章門穴、照海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