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逢源》~ 卷一 (12)
卷一 (12)
1. 靈樞論疾診尺
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
白話文:
診斷眼睛痛。如果眼睛紅筋從上下延伸,是太陽經的疾病;如果紅筋從下往上延伸,是陽明經的疾病;如果紅筋從外向內延伸,是少陽經的疾病。
2. 靈樞刺節真邪篇
刺有五節。一曰振埃。二曰發朦。三曰去爪。四曰徹衣。五曰解惑。振埃者。刺外去陽病也。(振埃。猶振落塵埃。故取其外經。可以去陽病也)陽氣大逆。上滿於胸中。憤䐜肩息。大氣逆上喘喝坐伏。病惡埃煙。𩜺,(古噎字)不得息。(皆陽邪在上之症。)取之天容(手太陽)其咳上氣。
窮詘(音屈)胸痛者。取之廉泉。(任脈。)血變而止。發朦者。刺府輸。去府病也。(發朦。如去其矇蔽也。)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刺此者必於日中。(陽旺氣行之時)刺其聽宮中其眸子。(聽宮手太陽脈也。與目相通。故能中其眸子。刺之而聲應於耳。乃其穴也。)刺邪以手堅按其兩鼻竅。
而疾偃(臥)其聲。必應於針也。
去爪者刺關節肢絡也。(去爪。猶脫去余爪。故取關節肢骼可以去血道不通之病。)腰脊者。身之大關節也。肢脛者。人之管(鍵也)以趨翔也莖垂者。(前陰宗筋)身中之機。(可見命門元氣盛衰)陰精之候。(精由此泄。)津液之道也。故飲食不節。喜怒不時。津液內溢。
乃下流於睪。血道不通。日大不休。俯仰不便。趨翔不能。此病滎然有水。不上不下。鈹石所取。形不可匿。常不得蔽。(不可蔽匿等症即㿗疝之類。常察在何經以取其關節肢絡。)故命曰去爪。
徹衣者。盡刺諸陽之奇輸也。陰氣不足則內熱。陽氣有餘則外熱。內熱相搏。熱於懷炭。外畏綿帛近。(不欲衣。)不可近身。(畏氣)又不可近席。(憎衣)腠理閉塞。則汗不出。舌焦唇稿臘干。嗌燥。飲食不讓美惡。取之天府(手太陰經。)大杼中膂(俱足太陽)以去其熱。
補足手太陰(大都太淵)以出其汗。熱去汗稀。(此治傷寒。邪熱之類也。)疾於徹衣。(言病除之速。有如徹去衣服也。)
解惑者。盡知調陰陽補瀉。有餘不足。相傾移也。(解惑。猶解其迷惑故在盡知陰陽調其虛實。可以移易其病也。)大風在身。血脈偏虛。輕重不得。顛倒無常。甚於迷惑。(此即中風之類。)瀉其有餘。補其不足。陰陽平復。用針若此疾於解惑。
陰陽者。寒暑也。熱則滋雨而在上。(地氣上蒸)根核少汁。(物之氣亦不在下而在上)人氣在外。皮膚緩。腠理開。血氣減。汗大泄。皮淖澤。(以人身論之。其氣之在表者如此。)寒則地凍水冰。(天地氣寒。)人氣在中。皮膚致。腠理閉。汗不出。血氣強。肉間澀。當是之時。
善行水者。不能往水。(水成冰。故不能使之往流。)善穿地者。不能鑿凍。(地正凍故不能鑿)善用針者。亦不能取四厥。(四肢厥逆。)血脈凝結。堅搏不往來者。亦未可即柔。故行水者。必待天溫。冰釋凍解。而水可行。地可穿也。人脈猶是也。治厥者。必先熨調和其經。
掌與腋。肘與腳。項與脊。以調之。火氣已通。血脈乃行。然後視其病脈淖澤者。刺而平之堅緊者。破而散之氣下乃止。此所謂以解結者也。
上寒下熱。(陽虛於上而實於下也。)先刺其頂太陽久留之。(大杼天柱等穴。留其針而補之。)已刺則熨項與肩胛。令熱下合乃止此所謂推而上之者也。(刺後當溫熨肩項之間。候其氣至。上熱與下相合。乃止其針。此推其下者而使之上也。)上熱下寒。(陽實於上而虛於下也。
)視其虛脈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當視其虛陷之經取而補之。使其陽氣下行而後止。此引而下之之謂也。)大熱遍身。狂而妄見妄聞妄言。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虛者補之。血而實者瀉之。因其偃臥。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挾按頸脈動。(即人迎大迎處)久持之。
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復止。如前。熱去乃止。此所謂推而散之也。(三陽在頭。故可獨取人迎而推散其熱也)
真氣者所受於天與穀氣並而充身者也。(真氣。即元氣也)正氣者。正風也。從一方來。非實風。又非虛風也。(風得時之正者。是為正風故。又曰正氣從一方來者謂正風實風。本同一方也。然正風之來徐而和實。風之來暴而烈。故與虛風對言也。)邪氣者。虛風之。賊傷人也。
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從沖後來者為虛風。詳九宮八風)正風者。其中人也淺。合而自去。其氣來柔弱不能勝真氣。故自去。(謂邪與正合而正勝之。故自去)虛邪之中人也。灑淅動形。起毫毛。而發腠理。其入深。內搏於骨。則為骨痹。搏於筋。則為筋攣。搏於脈中。
則為血閉不通則為癰搏於肉。與衛氣相搏。陽勝者則為熱。陰勝者則為寒。寒則真氣去。去則虛。虛則寒搏於皮膚之間。(陽勝則熱陰勝則寒皆邪氣也。獨曰寒則真氣去。蓋氣屬陽。人以氣為主。寒勝則陽虛。所重在氣也。)其氣外發。腠理開毫毛搖。氣往來行則為癢。留而不去則痹。
衛氣不行則為不仁(邪之在表者。其氣外發。或腠理開。則汗為不斂。或毫毛動搖則毛悴而敗。或氣往來行。則流而為癢。或邪留不去。則痛而為痹。若衛氣受傷。虛而不行。則不知痛癢。是謂不仁。)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營衛。營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留。發為偏枯。
其邪氣淺者。脈偏痛。虛邪之入於身也深。寒與熱相搏。久留而內著。寒勝其熱則骨疼肉枯。(傷於陽也)熱勝其寒。則爛肉腐肌為膿。(傷於陰也。)內傷骨。內傷骨為骨蝕。(最深者。內傷於骨。是為骨蝕謂侵蝕及骨也。)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氣居其間而不反發為筋溜。
(言疾有始於筋者筋初著邪則筋屈不得伸。若久居其間而不退。則發為筋溜。有所流注而結聚於筋也即贅瘤之屬下仿此。)有所結。氣歸之。衛氣留之不得反。津液久留。合而為腸溜。(邪有所結。氣必歸之。故致衛氣失常。留而不反則蓄積於中流注於腸胃之間。乃結為腸溜。
)久者數歲乃成。以手按之柔。已有所結。氣歸之津液留之。邪氣中之。凝結日以易甚。連以聚居為昔瘤。(其始按之雖柔。或上或下。已有所結。及其久也。氣漸歸之。津液留之。復中邪氣。則易於日甚。乃結為昔瘤。昔瘤者。非一朝夕之謂)以手按之堅。有所結。深中骨氣因於骨。
骨與氣並。日以益大。則為骨疽。(又有按之而堅者。其結日大。名為附骨疽也。)有所結。中於肉。宗氣歸之。邪留而不去。有熱則化而為膿。無熱則為肉疽。(宗大也。以陽明之氣為言邪留為熱。則潰腐肌肉故為膿。無熱則結為粉漿之屬。聚而不散是為肉疽)凡此數氣者。
其發無常處。而有常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