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洲

《針灸大成》~ 卷十 (5)

回本書目錄

卷十 (5)

1. 手六筋,從大指邊,向裡數也。

第一、赤筋:乃浮陽屬火,以應心與小腸。主霍亂,外通舌;反則燥熱,卻向乾位掐之,則陽自然即散也。又於橫門下本筋掐之,下五筋仿此。

白話文:

第一條:赤筋:屬於浮陽之火,對應心和小腸。主治霍亂,外連於舌頭;如果出現反常的燥熱症狀,往乾卦方位掐按,則陽氣自然會消散。此外,還可以在橫門下方掐按本條筋脈,其餘五條筋脈也依此類推。

第二、青筋:乃純陽屬木,以應肝與膽。主溫和,外通兩目;反則赤澀多淚,卻向坎位掐之,則兩目自然明矣。

白話文:

青筋:屬於純陽之木,與肝膽相應。主司溫和,外通兩目;若異常則會發紅發澀,多淚。此時可掐按坎位(北方水位),兩目自然就會明亮。

第三、總筋:位居中屬土,總五行,以應脾與胃。主溫暖,外通四大板門;反則主腸鳴霍亂,吐瀉痢症,卻在中界掐之,四肢舒暢矣。

白話文:

第三,總筋:位於人體中部,五行屬土,統管五行,與脾胃相應。其主要功能是溫養身體,向外連結四肢的大節點;若發生反常,則會導致腸鳴、霍亂、嘔吐、腹瀉、痢疾等症狀,此時應在人體中部掐按,四肢就會舒暢。

第四、赤淡黃筋:居中分界,火土兼備,以應三焦。主半寒半熱,外通四大板門,周流一身;反則主壅塞之症,卻向中宮掐之,則元氣流通,除其壅塞之患矣。

白話文:

第四,赤淡黃色筋脈:位於身體中央,既有火又有土,對應三焦。主掌身體一半是冷一半是熱,外通四肢關節,運行全身。如果出現反常,就會導致氣血堵塞。如果能掐按身體中央部位,就能讓氣血通暢,消除堵塞的毛病。

第五、白筋:乃濁陰屬金,以應肺與大腸。主微涼,外通兩鼻孔;反則胸膈脹滿,腦昏生痰,卻在界後掐之。

第六、黑筋:乃重濁純陰,以應腎與膀胱。主冷氣,外通兩耳;反則主尪羸昏沉,却在坎位掐之。

內熱外寒,掐浮筋止。作冷,掐陽筋即出汗。

諸驚風,掐總筋可治。作寒,掐心筋即轉熱。

作熱,掐陰筋即轉涼。內熱外熱,掐腎筋止。

白話文:

第五、白筋:屬於濁陰性質,與肺和大腸相應。主微涼,外通於鼻孔;一旦失常,會導致胸膈脹滿、頭昏痰生,應在之後的界位上掐揉。

第六、黑筋:屬於重濁純陰性質,與腎和膀胱相應。主冷氣,外通於耳朵;一旦失常,會導致身體虛弱、昏沉,應在坎位上掐揉。

當內有熱而外有寒時,掐揉浮筋可以止住。當受寒時,掐揉陽筋可以出汗。

各種驚風症狀,掐揉總筋可以治療。當受寒時,掐揉心筋可以轉為熱。

當發熱時,掐揉陰筋可以轉為涼。當內熱外熱時,掐揉腎筋可以止住。

2. 手面圖

脾土赤色,主食熱,青色主食寒。

大腸經赤紅色,主瀉痢,青色主膨脹。

小腸經赤色,主小便不通,青色主氣結。

心經赤紅色,主傷寒,青色主多痘。

三焦經青紅色,主上焦火動,一寒一熱。紫色主中焦火動發熱。青色主下焦動陰也。

肺經筋見多嗽,主痰熱。

肝經赤紅色,主傷食,青紫色主痞塊。

腎經筋見,主小便澀,赤輕青重。

命門青紅色,主元氣虛,青黑色主驚。

五指梢頭冷,主驚。中指熱,傷寒。中指冷,主麻痘疹。

掌中五色屬五臟。

白話文:

繁體中文:

脾土赤色,主食熱,青色主食寒。

大腸經赤紅色,主瀉痢,青色主膨脹。

小腸經赤色,主小便不通,青色主氣結。

心經赤紅色,主傷寒,青色主多痘。

三焦經青紅色,主上焦火動,一寒一熱。紫色主中焦火動發熱。青色主下焦動陰也。

肺經筋見多嗽,主痰熱。

肝經赤紅色,主傷食,青紫色主痞塊。

腎經筋見,主小便澀,赤輕青重。

命門青紅色,主元氣虛,青黑色主驚。

五指梢頭冷,主驚。中指熱,傷寒。中指冷,主麻痘疹。

掌中五色屬五臟。

脾臟呈現紅色,表示飲食偏熱,青色則表示飲食偏寒。

大腸經呈現紅色,主治拉肚子,青色主治脹氣。

小腸經呈現紅色,主治小便不通暢,青色主治氣滯。

心經呈現紅色,主治傷寒,青色主治臉上長痘痘。

三焦經呈現青紅色,表示上焦有熱,忽冷忽熱。紫色表示中焦有熱,發燒。青色表示下焦有寒,陰盛。

肺經出現筋絡,多為咳嗽,主治痰熱。

肝經呈現紅色,主治飲食不節,青紫色主治腹中脹塊。

腎經出現筋絡,主治小便不利,顏色偏紅為輕,偏青為重。

命門呈現青紅色,主治元氣不足,青黑色主治受驚嚇。

手指尖端發冷,主治受驚嚇。中指發熱,主治傷寒。中指發冷,主治麻疹。

手掌上的五種顏色對應五臟。

諸經脈俱隱不見,是伏於掌心,當以燈照之,則可辨症候,宜發汗表出。亦有掌心關上下有筋者,無定形定色,臨推驗看治。

白話文:

所有的經脈都隱藏起來看不見了,這是伏藏在手掌心,應該用燈照射,這樣才能分辨出病症,適合發汗把病發出來。也有掌心關節上下有筋的人,沒有固定的形狀和顏色,等到推拿檢查後再看怎麼治療。

3. 掐足訣

凡掐男左手右足,女右手左足。

◎大敦穴: 治鷹爪驚,本穴掐之就揉。

◎解谿穴: 治內吊驚,(一名鞋帶風)。往後仰,本穴掐之就揉。

◎中廉穴: 治驚來急,掐之就揉。

◎湧泉穴: 治吐瀉,男左轉揉之,止吐;右轉揉之,止瀉。女反之。

◎僕參穴: 治腳掣跳,口咬,左轉揉之補吐,右轉補瀉。又驚又瀉又吐,掐此穴及腳中指效。

◎承山穴: 治氣吼發熱,掐之又揉。

◎委中穴: 治望前扑,掐之。

白話文:

◎大敦穴: 治療鷹爪驚風,掐住此穴位後按揉即可。

◎解谿穴: 治療內吊驚風(又稱鞋帶風),仰頭向後,掐住此穴位後按揉即可。

◎中廉穴: 治療驚風發作急促,掐住此穴位後按揉即可。

◎湧泉穴: 治療嘔吐、腹瀉。男性左腳向左旋轉按揉,止嘔吐;右腳向右旋轉按揉,止腹瀉。女性相反。

◎僕參穴: 治療腳抽搐、牙關緊咬。左腳向左旋轉按揉補吐,右腳向右旋轉按揉補瀉。如果同時出現驚風、腹瀉、嘔吐,可掐住此穴位及腳中指即可。

◎承山穴: 治療氣吼發熱,掐住此穴位後按揉即可。

◎委中穴: 治療前撲,掐住此穴位即可。

4. 治小兒諸驚推揉等法

第一、蛇絲驚: 因飲食無度,勞鬱傷神,拉舌,四肢冷,口含母乳,一噴一道青煙,肚上起青筋,氣急,心經有熱。推天河水二百,退六腑,運八卦各一百,推三關、運水入土、運五經、水底撈月各五十,用火於胸前煅四焦,於小便頭上輕掐一爪,用蛇蛻四足纏之,便好。

白話文:

第一、蛇絲驚:

症狀: 由於飲食過量,或精神過度緊張,導致舌頭發黑,四肢發冷,口裡含著母乳,一噴出就是一道青煙,腹部出現青筋,呼吸急促,心經發熱。

治療方法:

  1. 推天河水穴200次,促進六腑氣血運行。
  2. 運八卦穴各100次,調理氣血。
  3. 推三關穴、運水入土穴、運五經穴、水底撈月穴各50次,疏通經絡。
  4. 在胸前用火灸四焦穴位,溫暖心肺。
  5. 輕輕掐小便穴,並用蛇蛻纏繞四足,即可痊癒。

第二、馬蹄驚: 因食葷毒,熱於脾胃,四肢亂舞是也。因風受熱。推三關、肺經脾土各一百,運八卦五十,運五經七十,推天河水三百,水底撈月、飛經走氣各二十,掐天心穴及總心二筋,煅手心、肩膊上、臍下、喉下各一壯,其氣不進不退,浮筋掐之。

白話文:

第二、馬蹄驚:

原因: 食用生冷或有毒食物,導致脾胃發熱,四肢抽搐。

治療方法:

  • 推拿三關穴、肺經穴和脾經穴各100次
  • 運轉八卦50次
  • 運行五經70次
  • 推拿天河水穴300次
  • 水底撈月、飛經走氣各20次
  • 按掐天心穴和總心筋
  • 灸壯在手心、肩膊、臍下和喉下各1次

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則按掐浮現的筋絡。

第三、水瀉驚: 因生冷過度,乳食所傷,臟腑大寒,肚響身軟,唇白眼翻。推三關一百,分陰陽、推太陽各二百,黃蜂入洞十二,將手心揉臍及龜尾各五十,男左女右手後,煅頰車各一壯,更推摩背心演、總筋,腳上。

白話文:

第三、腹瀉脫水

原因:飲食過於生冷或乳汁過多,導致臟腑受寒。

症狀:肚子咕嚕作響,身體虛弱,嘴脣發白,眼睛上翻。

治療方法:

  • 推三關穴一百次,分左右兩側進行。
  • 推太陽穴各二百次。
  • 按壓黃蜂穴十二次。
  • 揉搓肚臍和尾骨穴各五十次。
  • 女性按摩左手,男性按摩右手。
  • 灸足三里穴各一壯。
  • 按摩背部脊柱、總筋、腳部。

第四、潮熱驚: 因失飢傷飽,飲食不納,脾胃虛弱,五心煩熱,遍身熱,氣吼口渴,手足常掣,眼紅。推三關一十,推肺經二百,推脾土、運八卦、分陰陽各一百,二扇門二十,要汗後,再加退六腑、水底撈月各二十。

白話文:

**第四,潮熱驚:**由於飲食不規律,導致脾胃虛弱,出現以下症狀:

  • 手心、腳心、頭頂、胸中、腹中發熱
  • 全身發熱
  • 氣急口渴
  • 手腳經常抽搐
  • 眼睛發紅

按摩手法:

  • 推拿三關(人中、太陽、印堂穴)各 10 次
  • 推拿肺經 200 次
  • 推拿脾土穴和按摩八卦穴各 100 次
  • 分推陰陽穴各 100 次
  • 推拿二扇門穴 20 次

注意事項:

  • 按摩後會出汗
  • 再加按摩退六腑穴和水底撈月穴各 20 次

第五、烏痧驚: 因生冷太過,或迎風食物,血變成痧,遍身烏黑是也。青筋過臉,肚腹膨脹,唇黑,五臟寒。推三關、脾土各二百,運八卦一百,四橫紋五十,黃蜂出洞二十,二扇門、分陰陽各三十,將手心揉臍五十,主吐瀉;肚上起青筋,於青筋縫上煅七壯,背上亦煅之,青筋紋頭上一壯,又將黃土一碗研末,和醋一鐘,銚內炒過袱包,在遍身拭摩,從頭往下推,引烏痧入腳,用針刺破,將火四心煅之。

白話文:

五、烏痧驚:

因吃了過於生冷的東西,或迎風吃東西,導致血液變成烏黑的痧,遍佈全身變黑。

症狀包括:青筋佈滿臉部,腹部脹大,嘴脣發黑,五臟虛寒。

治療方法:

  • 推動三關(人體三處關節: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和脾胃各 200 下。
  • 運八卦穴位 100 下。
  • 推動四橫紋(腹部四條橫紋肌肉)各 50 下。
  • 推動「黃蜂出洞」穴位 20 下。
  • 推動「二扇門分陰陽」穴位各 30 下。
  • 將手掌在肚臍上揉動 50 下,以幫助嘔吐和腹瀉。
  • 如果腹部出現青筋,沿著青筋縫灸 7 個壯。背上也進行灸療。青筋紋路的頂端灸 1 個壯。
  • 取黃土一碗磨成細粉,加入一碗醋,在鍋中加熱後包在布巾中,從頭到腳搓揉全身,將烏痧引到腳部。
  • 用針刺破腳部,用火灸 4 個心。

第六、老鴉驚: 因吃乳食受嚇,心經有熱,大叫一聲即死是也。推三關三十,清天河水,補脾土、運八卦各一百,清腎水五十,天門入虎口,揉斗肘,煅囟門、口角上下、肩膊、掌心、腳跟、眉心、心演、鼻梁各一壯。若醒氣急掐百勞穴,吐乳掐手足心,或腳來手來,用散麻纏之。將老鴉蒜晒乾為末,用車前草擂水調,在兒心窩貼之,或令兒服之。

白話文:

**第六、嚇驚(嬰兒):**吃了奶後受到驚嚇,導致心火旺盛,突然大叫後死亡。

治療方法:

  • 推拿三關三十次(手臂內側特定穴道)。
  • 清天河水穴(位於舌下)三十次。
  • 補脾土穴(位於腹部特定穴道)一百次。
  • 運八卦各一百次(在頭部特定穴道上旋轉)。
  • 清腎水穴(位於腳踝內側)五十次。
  • 天門入虎口(將兩手拇指張開,交叉按壓在頭頂)。
  • 揉鬥肘(在肘部特定穴道上揉捏)。
  • 煅囟門、口角上下、肩膊、掌心、腳跟、眉心、心窩、鼻樑各灸一次。

應急措施:

  • 若嬰兒呼吸急促,按掐百勞穴(位於手肘內側)。
  • 吐奶時,按掐手心或腳心。
  • 若出現腳步或手腳抽搐,用散麻纏住。

內服治療:

  • 將老鴉蒜曬乾磨成粉末,用車前草水調和,貼在嬰兒心窩處,或讓嬰兒服用。

第七、鯽魚驚: 因寒受驚,風痰結壅,乳氣不絕,口吐白沫,四肢擺,眼翻,即肺經有病。推三關、肺經各一百,推天河五十,按弦搓摩、運五經各三十,掐五指節三次,煅虎口、囟門上、口角上下各四壯,心演、臍下各一壯。小兒半歲,用撈魚網,溫水洗魚涎與吞。一二歲者,用鯽魚為末,燒灰乳調,或酒調吞下。

白話文:

第七、鯽魚驚:

由於受寒而受驚,導致風痰結聚堵塞,奶水不斷湧出,口吐白沫,四肢亂動,眼睛上翻,這是肺經有病的表現。

治療方法:

  • 推三關穴和肺經穴位各 100 次。
  • 推天河穴 50 次。
  • 按揉弦穴和搓摩手腳各 30 次。
  • 掐五指關節 3 次。
  • 在虎口、囟門上、嘴角上下各艾灸 4 壯。
  • 在心俞穴和臍下各艾灸 1 壯。

對幼兒的治療:

  • 半歲以下的嬰兒:用撈魚網將鯽魚撈出,用溫水洗魚涎給嬰兒吞服。
  • 1-2 歲的幼兒:將鯽魚磨成粉末,燒成灰後用乳汁或酒調服。

第八、肚膨驚: 因食傷脾土,夜間飲食太過,胃不克化,氣吼,肚起青筋膨脹,眼翻白,五臟寒。推三關一百,推肺經一十,推脾土二百,運八卦、分陰陽各五十,將手揉臍五十,按弦搓摩、精寧穴一十,青筋縫上煅四壯。如瀉,龜尾骨上一壯;若吐,心窩上下四壯,腳軟,鬼眼穴一壯;手軟、曲池側拐各一壯;頭軟,天心、臍上下,各一壯;若不開口,心窩一壯。

白話文:

第八、肚子脹氣伴隨驚嚇:

由於飲食過度傷及脾臟,導致脾胃虛弱,晚上飲食過量,胃部不能消化食物,導致氣體上逆,肚子脹大,青筋膨脹,眼睛翻白,五臟受寒。

治療方法:

  • 推按三關穴(膻中、氣海、關元)各 100 次。
  • 推按肺經 10 次。
  • 推按脾臟 200 次。
  • 運行八卦穴和分陰陽穴各 50 次。
  • 按揉肚臍 50 次。
  • 按弦搓摩精寧穴 10 次。
  • 在青筋縫上的穴位灸 4 壯。

針對不同症狀的附加治療:

  • 如果腹瀉,在龜尾骨上灸 1 壯。
  • 如果嘔吐,在心窩上下灸 4 壯。
  • 如果腳軟,在鬼眼穴灸 1 壯。
  • 如果手軟,在曲池穴旁灸 1 壯。
  • 如果頭軟,在天心穴和肚臍上下各灸 1 壯。
  • 如果不說話,在心窩灸 1 壯。

第九、夜啼驚: 因吃甜辣之物,耗散榮衛,臨啼四肢掣跳,哭不出,即是被嚇,心經有熱。一推三關二十,清天河二百,退六腑一百,分陰陽、清腎水、水底撈月各五十。

白話文:

九、夜啼驚:

因為吃了甜食或辛辣的食物,耗損了人體的氣血,導致孩子在臨睡前四肢抽動,哭不出來。即使受到了驚嚇,也是心火過旺所致。

治療方法:

  • 推三關穴位20次
  • 清天河穴位200次
  • 退六腑穴位100次
  • 分陰陽穴位50次
  • 清腎水穴位50次
  • 水底撈月穴位50次

第十、宿痧驚: 到晚昏沉,不知人事,口眼歪斜,手足掣跳,寒熱不均。推三關、退六腑、補脾土各五十,掐五手指、分陰陽各一十,按弦搓摩。

白話文:

第十:宿痧驚

症狀:

  • 傍晚時昏沉,失去意識
  • 口眼歪斜
  • 手腳抽搐
  • 寒熱交替

治療方法:

  • 推壓三關穴五十次
  • 推壓六腑穴五十次
  • 補脾土穴五十次
  • 掐按五根手指,分別按屬陰和屬陽的穴位各十次
  • 按壓和摩擦經絡

第十一、急驚: 因食生冷積毒以傷胃,肺中有風,痰裹心經心絡之間,手掐拳,四肢掣跳,口眼歪斜,一驚便死是也。推三關、脾土、運五經、猿猴摘果各二十,推肺經、運八卦、推四橫紋各五十,掐五手指節三次,煅鼻梁、眉心、心演、總筋、鞋帶,以生薑熱油拭之,或在腕上陰陽掐之。

白話文:

第十一節:急驚

由於食用生冷食物導致積毒損傷胃部,肺中出現風邪,痰液包裹著心經和心絡,患者會緊握拳頭,四肢抽搐,口角和眼睛歪斜,受到驚嚇後會立刻死亡。

治療方法:

  • 推揉三關穴、脾土穴,運用五經手法推揉二十次。
  • 推揉肺經穴,運用八卦手法推揉五十次。
  • 推揉四橫紋穴五十次。
  • 按摩五指指節三次。
  • 按壓鼻樑、眉心、心窩、總筋、鞋帶穴,並用熱薑油擦拭。
  • 或者在手腕的陰陽穴上按壓。

第十二、慢驚: 因乳食之間,受其驚搐,脾經有痰,咬牙,口眼歪斜,眼閉,四肢掣跳,心間迷悶,即是脾腎虧敗,久瘧被嚇。推三關一百,補脾土、推肺經各二百,運八卦五十,掐手五指節、赤鳳搖頭各二十,天門入虎口,揉斗肘一十,運五經三十。若人事不省,於總筋心穴掐之,或鼻大小,於手青筋上掐之;若心間迷悶,掐住眉心,良久便好,兩太陽,心演,用潮粉熱油拭之,煅心窩上下三壯,手足心各四壯,其氣不進不出,煅兩掌心、肩膊上、喉下各一壯。

白話文:

第十二、慢驚:

由於在餵奶期間受驚,導致脾經痰濕,症狀包括咬牙、口眼歪斜、眼閉、四肢抽搐、心煩意亂。這是脾腎虛損、久瘧後受驚所致。

治療方法:

推拿三關穴位(位於頸部兩側鎖骨上下)100次,補脾土穴位200次,推拿肺經穴位200次,運轉八卦穴位50次,掐按手部五指關節和赤鳳穴(位於虎口附近)各20次,天門穴(位於頭頂)入虎口穴(位於手腕處),揉按鬥肘穴(位於肘關節內側)10次,運轉五經穴位30次。

如果患者意識不清,可以掐按總筋心穴(位於脖子正中)或者鼻樑兩側的青筋;如果心煩意亂,可以掐按眉心片刻即可緩解;可以敷用潮水調和熱油在兩太陽穴和心窩部位,在心窩上下、手腳心各灸三壯,如果氣機不通,可以灸兩手掌心、肩部、喉嚨下方各一壯。

第十三、臍風驚: 因產下剪臍,入風毒於臍內,口吐白沫,四肢掣動,手拈拳,眼偏左右,此症三朝一七便發,兩眼角起黃丹,夜啼,口內喉演有白泡,針挑破出血,即愈。推三關、肺經各十一,煅囟門、繞臍各四壯,喉下、心中各一壯。

白話文:

第十三種:臍風驚

原因:嬰兒出生剪臍帶時,風毒侵入臍內。

症狀:

  • 口吐白沫
  • 四肢抽搐
  • 緊握拳頭
  • 眼睛左右亂動

發病時間:出生三到七天後

其他症狀:

  • 眼角出現黃色斑點
  • 夜間啼哭
  • 喉嚨裡有白色泡泡

治療方法:

  • 針灸:
  • 針刺三關和肺經各11次
  • 灸囟門和臍周各4次
  • 灸喉嚨下和心窩各1次

第十四、彎弓驚: 因飲食或冷或熱,傷於脾胃,冷痰壅於肺經,四肢向後仰,哭聲不出。推三關、補腎水、運八卦各一百,赤鳳搖頭、推四橫紋、分陰陽各二十,推脾土二百。腳往後伸、煅膝上下四壯,青筋縫上七壯,喉下二壯;手往後挽,將內關掐之。

白話文:

第十四種:彎弓驚

這種驚風是因為飲食過冷或過熱,損傷了脾胃,導致冷痰積聚在肺經,導致四肢向後彎曲,哭聲無法發出。

治療方法:

  • 推動三個關節(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一百次
  • 補腎水一百次
  • 運八卦一百次
  • 赤鳳搖頭二十次
  • 推動四條橫紋(在身體上對應四肢)二十次
  • 分陰陽二十次(具體手法不明)
  • 推動脾土二百次
  • 腳向後伸展,捶打膝蓋上下四次
  • 在青筋交匯處灼燒七次
  • 在喉嚨下方灼燒兩次
  • 將手向後彎曲,掐住內關穴

第十五、天吊驚: 因母在風處乳食所傷,風痰絡於胃口,頭望後仰,腳往後伸,手望後撐,肺經有熱。推三關、補腎水各五十,推脾土、分陰陽各一百,推肺經二百,飛經走氣一十,煅總筋、鞋帶、喉下各一壯,繞臍四壯,大陵穴掐一下,總穴掐三下;若眼翻不下,煅囟門四壯,兩眉二壯,耳珠下掐之。又總心穴往下掐摳之,仍用雨傘一柄撐起,將鵝一只,吊在傘下,扎鵝嘴,取涎水與兒吃之,便好。

白話文:

第十五條,驚風痙攣:

原因是母親在有風的地方餵奶,風痰進入嬰兒的胃口,導致頭部向後仰,腳向後伸展,手向後撐,肺經發熱。

治療方法:

  • 推拿三關穴、補腎水穴各 50 次
  • 推拿脾土穴、分陰陽穴各 100 次
  • 推拿肺經穴 200 次
  • 飛經走氣穴 10 次
  • 灸總筋穴、鞋帶穴、喉下穴各 1 壯
  • 灸肚臍周圍 4 壯
  • 按掐大陵穴 1 次,總穴 3 次
  • 如果嬰兒眼睛無法向下看,則灸囟門穴 4 壯,兩眉 2 壯,按掐耳珠下
  • 按掐總心穴並向下拉
  • 用一把雨傘撐起,吊一隻鵝在雨傘下,刺破鵝嘴,收集鵝涎水給嬰兒服下,即可好轉。

第十六、內吊驚: 因當風而臥,風雨而眠,風痰太盛,哭聲不止,遍身戰動,臉青黃,眼向前內掣,脾經受病,其心不下是也。推三關、腎水各五十,推肺經、脾土、分陰陽各一百,運土入水二百,按弦搓摩五十,用竹瀝小兒吞之;手縮,用細茶、飛鹽各二錢,研為末,皂角末五分,黃蠟二錢,酒醋各半小鐘,銚內化成餅,貼心窩,一時去藥筋倒,用膠棗三枚,杏仁三十個,銀磨水為餅,貼手足心即安。

白話文:

第十六、內吊驚:

由於受風寒而臥,受風雨而眠,風痰過盛,哭聲不停,全身顫動,臉色青黃,眼睛往裡抽搐,脾經受損,心神不定。

治療方法:

  • 按推三關(陽關、中關、內關)和腎水穴各50次
  • 按推肺經(列缺穴)、脾土(三陰交穴)、分陰陽(太溪穴、照海穴)各100次
  • 運土入水200次
  • 按弦(大拇指按壓拇指根部)搓摩50次
  • 給小兒吞服竹瀝
  • 如果手腳抽縮,將細茶2錢、飛鹽2錢研成末,加入皁角末5分、黃蠟2錢、酒、醋各半小鐘,在銚內化成膏藥,敷貼在心窩,藥筋消退後取下。
  • 使用膠棗3枚、杏仁30個,研磨成膏藥,敷貼在手腳心,即可安穩。

第十七、胎驚: 因母得孕,食葷毒,受勞鬱,兒落地,或軟或硬,口不開,如啞形,即是在母腹中,中胎毒也。推三關三十,分陰陽一百,退六腑五十,飛經走氣、運五經、天門入虎口、揉斗肘各二十,掐五指頭。不醒,煅繞臍四壯;若醒,口不開,用母乳將兒後心窩揉之;若肚起青筋,煅青筋縫上七壯,喉下三壯。

白話文:

第十七、胎驚:

如果母親在懷孕期間,吃了不乾淨或有毒的食物,或是受到勞累和憂鬱,生下的孩子可能會軟綿綿或僵硬,嘴巴也不張開,就像個啞巴一樣。這是因為孩子在母腹中受到了胎毒。

此時需要進行以下步驟:

  • 推三關30次,分別是命門、關元、神闕
  • 分陰陽100次,用拇指和食指分別在左右腹股溝按壓
  • 退六腑50次,用拇指在胃、脾、肝、膽、腎、膀胱等六腑上按壓
  • 飛經走氣20次,用拇指和食指在兩側經絡上輕按滑動
  • 運五經20次,用拇指和食指在五條經絡上按壓
  • 天門入虎口20次,用拇指和食指分別在兩側耳門和虎口處按壓
  • 揉鬥肘20次,用拇指在兩側肘部按揉
  • 掐五指頭,掐住孩子五個手指頭

如果孩子仍然沒有清醒,就在肚臍周圍灸四次艾條;如果孩子醒了,但嘴巴不張開,用母乳在孩子後心窩處按摩;如果孩子的肚子上出現青筋,就在青筋處灸七次艾條,喉嚨下灸三次艾條。

第十八、月家驚: 因母當風而臥,或因多眠,或兒月內受風,痰壅心口,落地眼紅撮口,手掐拳,頭偏左右,哭不出聲,肚起青筋,半月即發,肚腹氣急,母食煎炒過多所致。推三關、肺經各一百,運八卦、推四橫紋各五十,雙龍擺尾二十,掐中指頭、勞宮、板門。若不效,煅青筋縫上、胸前各七壯,繞臍四壯,百勞穴二壯,即安。

白話文:

第十八、月家驚:

原因可能是母親受風而睡,或嬰兒睡眠過多,或嬰兒在出生後一個月內受風,導致痰液堵塞心肺。表現為:嬰兒落地後眼睛發紅,嘴脣緊閉,手握成拳,頭偏向兩側,哭不出聲,肚子上出現青筋。大約半個月後發作,表現為肚子脹氣,呼吸急促。這是因為母親吃了太多煎炒的食物。

治療方法:

  • 推三關穴、肺經穴,各推一百次。
  • 運八卦、推四橫紋,各推五十次。
  • 雙龍擺尾,推二十次。
  • 掐按中指頭、勞宮穴、板門穴。

如果以上方法無效,則在青筋上敷七次艾灸,胸前敷七次艾灸,肚臍周圍敷四次艾灸,百勞穴敷二次艾灸。即可痊癒。

第十九、盤腸驚: 因乳食生冷葷物,傷於臟腑,肚腹冷痛,乳食不進,人瘦軟弱,肚起青筋,眼黃手軟,六腑有寒。推三關、脾土、大腸、肺、腎經各一百,運土入水五十,揉臍火煅。

白話文:

第十九、盤腸驚:

是因為餵奶食物生冷或吃葷腥油膩的東西,損傷了臟腑,導致肚子又冷又痛,吃不進奶,身體消瘦虛弱,肚子上青筋畢露,眼睛發黃,手腳軟弱,六腑受寒。

治療方法:

  • 推拿三關穴位(陽池、臨泣、合谷)、脾土穴、大腸穴、肺經穴和腎經穴,各推拿一百次。
  • 運土穴(三陰交)入水穴(關元)五十次。
  • 按揉臍火穴,用艾灸來溫灸。

第二十、鎖心驚: 因食生冷過度,耗傷榮衛,鼻如鮮血,口紅眼白,四肢軟弱,好食生冷,皆因火盛。推三關二十,清心經三百,退六腑,分陰陽、清腎水各一百,運八卦、水底撈月、飛經走氣各五十,即安。

白話文:

第二十、鎖心驚:

由於過度食用生冷食物,耗損了身體正氣,導致鼻血鮮紅、嘴脣紅潤、眼睛白眼多、四肢無力,還喜歡吃生冷食物。這些都是因為體內火氣過盛造成的。

治療方法:

  1. 推三關穴二十次
  2. 清心經穴三百次
  3. 退六腑穴各一百次
  4. 分陰陽穴、清腎水穴各一百次
  5. 運八卦穴、水底撈月穴、飛經走氣穴各五十次

這樣做就能立即安撫驚悸。

第二十一、鷹爪驚: 因乳食受驚,夜眠受嚇,兩手亂抓,拈拳不開,仰上啼號,身寒戰,手爪望下來,口望上來,是肺經有熱,心經有風。推三關二十,清天河水二百,推肺經、清腎水各一百,打馬過河、二龍戲珠各一十,天門入虎口,揉斗肘,將手足二彎掐之,煅頂心、手心各一壯,太陽、心演、眉心俱煅,將潮粉圍臍一周,大敦穴揉或火煅。

白話文:

第二十一章:鷹爪驚

症狀:因哺乳時受到驚嚇或夜裡受驚,雙手亂抓,握緊拳頭無法打開,仰頭啼哭,身體發冷,手爪向上,嘴巴向上,這是肺經有熱,心經有風的表現。

治療方法:

  • 推三關:20次
  • 清天河水:200次
  • 推肺經:100次
  • 清腎水:100次
  • 打馬過河:10次
  • 二龍戲珠:10次
  • 天門入虎口:按摩
  • 揉鬥肘:按摩
  • 將手足二彎掐之:掐彎手足
  • 煅頂心、手心:艾灸
  • 太陽穴、心窩、眉心:艾灸
  • 將潮粉圍臍一週:用潮粉敷肚臍周圍
  • 大敦穴:按摩或艾灸

第二十二、嘔逆驚: 因夜睡多寒,多食生冷,胃寒腹脹,四肢冷,肚疼響,眼翻白,吐乳嘔逆。推三關、肺經各一百,推四橫紋五十,鳳凰展翅一十,心窩、中脘,各煅七壯。

白話文:

第22條:嘔吐和抽搐

原因:晚上睡覺時受寒、吃太多生冷的東西,導致胃寒腹脹、四肢冰冷、肚子疼痛響動、眼睛上翻、嘔吐。

治療方法:推三關(膻中、氣海、關元)穴位和肺經各100次,推四橫紋(胸部四條橫向皺褶)50次,鳳凰展翅(一種按摩手法)10次,心窩和中脘穴各灸7壯。

第二十三、撒手驚: 因乳食不和,冷熱不均,有傷臟腹,先寒後熱,足一掣一跳,咬牙,眼翻白,兩手一撒一死是也。推三關、脾土各一百,運土入水、運八卦、赤鳳搖頭各五十,將兩手相合,橫紋側掐之。若不醒,大指頭掐之,上下氣閉,二扇門、人中穴掐之;鼻氣不進不出,吼氣寒熱,承山穴掐之;若瀉,隨症治之,先掐承山、眉心,後煅總筋、兩手背上各二壯。

白話文:

第二十三、撒手驚:

由於飲食不合胃口,冷熱交替不均,導致臟腑損傷。症狀先是發寒,接著發熱,腳抽搐跳動,磨牙,眼睛上翻發白,兩手突然撒開,然後死亡。

治療方法:

  • 按壓三關、脾土穴各一百次。
  • 運土入水、運八卦、赤鳳搖頭穴各五十次。
  • 雙手合攏,橫紋處掐按。
  • 如果昏迷不醒,掐按大拇指。
  • 氣息上不通,掐按二扇門、人中穴。
  • 鼻息停止,或冷或熱,掐按承山穴。
  • 如果腹瀉,根據症狀治療,先掐按承山、眉心穴,再灸總筋、雙手背共四穴。

第二十四、擔手驚: 因濕氣多眠,或食毒物,乃傷脾土,眼黃口黑,人事昏迷,掐不知痛,雙手往後一擔而死是也。於太陰,太陽掐之,推三關、脾土、肺經、分陰陽各一百,黃蜂入洞一十,飛經走氣、天門入虎口,揉斗肘各二十,煅眉心、囟門各四壯,心窩七壯,曲池一壯。

白話文:

第24條:擔手驚

由於濕氣太重導致睡眠過多,或食用了有毒食物,因而損傷脾胃,導致眼睛發黃、口腔發黑,患者人事不醒,掐他卻感覺不到疼痛,雙手向後一撐就死亡。

治療方法:

在太陰經、太陽經上掐按,推揉三關穴、脾經穴、肺經穴,分別按陰陽穴各100次;用黃蜂入洞手法10次;用飛經走氣手法;從天門穴進入虎口穴,揉鬥肘穴各20次;捶打眉心穴、囟門穴各4次;用灸法灸心窩穴7壯,曲池穴1壯。

第二十五、看地驚: 因乳食受驚,或夜眠受嚇,或飲食冷熱,兩眼看地,一驚便死,口歪,手拈拳,頭垂不起是也。推三關三十,天河水二百,赤鳳搖頭一十,推脾土八下,按弦搓摩,煅繞臍、囟門各四壯,喉下二壯,用皂角燒灰為末,入童便及尿鹼,用火焙乾,將囟門貼之,即醒。

白話文:

第二十五條:看地驚

成因:因為餵奶時受到驚嚇,或夜間睡覺時受驚,或飲食過冷過熱,導致雙眼向下看,一旦受驚就會死亡,嘴巴歪斜,手握拳頭,頭垂著無法抬起。

治療方法:

  • 推三關穴(人中、承漿、地倉)三十次。
  • 按天河水穴(經渠)二百次。
  • 赤鳳穴(攢竹)搖頭十次。
  • 推脾土穴(豐隆)八次。
  • 按壓並搓摩按弦穴。
  • 在臍部和囟門各灸四壯。
  • 喉嚨下灸二壯。
  • 取皁角燒成灰末,加入童便和尿鹼,用火烘乾後,敷在囟門上,患者會立即清醒。

第二十六、丫凳驚: 兩手如丫凳坐樣。推三關一百,二扇門、飛經走氣各一十,分陰陽、運八卦各五十,曲池、虎口各四壯,若子時起可救,只宜溫拭之,煅大口紋,即安。

白話文:

第二十六、丫凳驚:

患者雙手像丫凳坐著的樣子。 用點穴法推拿三關穴位一百次,推拿二扇門穴位十次、飛經走氣穴位十次、分陰陽手法五十次、運八卦手法五十次、曲池穴和虎口穴各點穴強化四次。如果是在子時發作,還能搶救。這時只能用溫熱的濕毛巾擦拭,再用火罐吸附大口紋穴位,就能安然入睡。

第二十七、坐地驚: 如坐地樣。推三關、揉委中、揉臍、鞋帶各一百,二扇門一十,用桃皮、生薑、飛鹽、香油、散韶粉和拭,即安,兩膝、兩關、龜尾用火煅之。

白話文:

**第二十七、坐地驚:**就像嬰兒坐在地上的樣子。

治療方法:

  • 按推三關(關元、氣海、神闕)各 100 次。
  • 按揉委中穴各 100 次。
  • 按揉神闕穴各 100 次。
  • 搓揉鞋帶各 100 次。
  • 搓揉二扇門(陽池、勞宮)各 10 次。
  • 使用桃皮、生薑、飛鹽、香油、散韶粉混合後塗抹。
  • 用火灼燒兩膝、兩關、龜尾穴。

第二十八、軟腳驚: 軟腳向後亂舞。揉臍,煅螺螄骨上側縫各二壯,繞臍四壯,喉下三壯。

白話文:

第28節:軟腳驚

症狀:雙腳軟弱無力,亂舞亂踢。

治療:

  • 按揉肚臍。
  • 在煅燒螺螄殼的骨頭上側縫隙兩側各施灸兩次。
  • 肚臍周圍施灸四次。
  • 喉嚨底下施灸三次。

第二十九、直手驚: 雙手一撤便死,直手垂下。先推眉心,用火煅四壯,推三關,運曲池各五十,揉一窩風一百,後煅總筋、手背上各四壯。

白話文:

**第29條:直手驚:**雙手一放開就死亡,雙手直直垂下。從眉心開始按摩,然後用火灸四個點。再按摩三關穴,運動曲池穴各50次。按揉一窩風穴100次。接著再灸烤總筋穴和手背上各四個點。

第三十、迷魂驚: 昏沉不知人事,不識四方。推三關、運八卦、推肺經、清天河水各一百,補脾土五百,鳳凰展翅一十,掐天心、眉心、人中、頰車,後煅心演、總筋,鞋帶各一壯。

白話文:

第三十、迷魂驚:

症狀:昏迷不省人事,迷失方向。

治療方法:

  • 用針推按三關穴(合谷、陽陵泉、足三里)100次
  • 順時針旋轉八卦圖案100次
  • 用針推按肺經穴位100次
  • 按壓天河水穴100次
  • 按壓脾土穴500次
  • 做出「鳳凰展翅」手勢10次
  • 用針掐壓天心穴、眉心穴、人中穴、頰車穴
  • 用火針灸承山穴、崑崙穴各1壯

第三十一、兩手驚: 兩手丫向前。先將兩手掐之,後煅心演、總筋、囟門即愈。

白話文:

第三十一、兩手驚:

兩手手指向前方。先將兩手交錯掐緊,然後輕揉心臟部位,搓動總筋,按摩囟門,就能痊癒。

第三十二、肚痛驚: 哭聲不止,手抱腹,身展轉。推三關、補脾土、二扇門、黃蜂入洞、推大腸經、揉臍、揉龜尾各一百,次月便發,肚腹氣急,臍中燒一炷香,即愈;不愈,繞臍四壯。

白話文:

第32種:肚痛受驚

症狀:哭聲不斷,用手抱著肚子,身體翻來覆去。

治療方法:

  • 推按「三關」穴(肩井穴、曲池穴、合谷穴)
  • 補氣健脾(推拿相關穴位)
  • 推按「二扇門」穴(天樞穴、地機穴)
  • 推按「黃蜂入洞」穴(豐隆穴)
  • 推按大腸經(相關穴位)
  • 揉臍
  • 揉「龜尾」穴(會陰穴)各100次

後續治療: 如果症狀在一個月後復發,臍中感覺灼熱,可點燃一炷香放在臍中,即可痊癒。 如果未痊癒,可以在臍周圍艾灸四個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