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四 (8)
卷四 (8)
1. 《難經》補瀉
經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何謂也?』
然,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之,然後瀉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者,是正經自生病,不中他邪也,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
經言:『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者,何謂也?』
然,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
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者,何謂也?
然,春夏溫,必致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陰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初內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內之陽也。是謂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
經言:『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何謂也?』
然,刺陽者,臥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榮俞之處,氣散乃內針,是謂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經言:『能知迎隨之氣,可令調之,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何謂也?』
然,所謂迎隨者,知榮衛之流行,經脈之往來也,隨其逆順而取之,故曰迎隨。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者,知其內外表裡,隨其陰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
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
然,諸井者木也,滎者火也。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故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此之謂也。
經言:『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何謂也?』
然,金木水火土,當更相平。東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實,金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東方肝也,則知肝實。西方肺也,則知肺虛。瀉南方火,補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經曰:『不能治其虛,何問其餘。』此之謂也。
金不得“不”字疑衍。謂瀉火以抑木、補水以濟金,欲令金得平木。一云:『瀉火補水,而旁治之,不得徑以金平木。』火者木之子,子能令母實,謂子有餘,則不食於母。今瀉南方者,奪子之氣,使之食其母也。金者水之母,母能令子虛,謂母不足則不能蔭其子。今補北方者,益子之氣,則不至食其母也。
此與《八十一難》義正相發。其曰:『不能治其虛,安問其餘,則隱然實實虛虛之意也。』
經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何謂也?』
然,所謂治未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見肝之病,不曉相傳,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白話文:
《難經》補瀉
書中提到:「虛弱的就要補充,充實的就要瀉掉,既不虛弱也不充實的,就從經脈本身調理,這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虛弱的要補充其母經,充實的要瀉掉其子經。應該先補充,然後再瀉掉。既不虛弱也不充實,從經脈本身調理,是指正經本身生病,不是受到外邪侵害,應該從正經本身調理,所以說從經脈本身調理。
書中提到:「春天和夏天針刺要淺,秋天和冬天針刺要深,這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春天和夏天,陽氣在上,人的氣也向上,所以應該淺刺。秋天和冬天,陽氣在下,人的氣也向下,所以應該深刺。
春天和夏天各引導一陰,秋天和冬天各引導一陽,這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春天和夏天天氣溫暖,必須引導一陰,剛開始下針,沉到腎、肝的部位,得到氣,引導陰氣。秋天和冬天天氣寒冷,必須引導一陽,剛開始下針淺而浮,到心、肺的部位,得到氣,推動陽氣。這就是春天和夏天必須引導一陰,秋天和冬天必須引導一陽的意思。
書中提到:「針刺榮穴不傷衛穴,針刺衛穴不傷榮穴,這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針刺陽經,用臥針法針刺;針刺陰經,先用左手按住將要針刺的榮穴俞穴之處,氣散開後再下針,這就是針刺榮穴不傷衛穴,針刺衛穴不傷榮穴的意思。
書中提到:「能夠了解迎隨之氣,就能夠調整它,調整氣的方法,一定在陰陽之間,這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所謂迎隨,就是了解榮衛的運行,經脈的往來,順著它的逆順來針刺,所以稱為迎隨。調整氣的方法,一定在陰陽之間,就是了解它的內外表裡,順著它的陰陽來調整,所以說調整氣的方法,一定在陰陽之間。
井穴的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以施針,怎麼針刺呢?
其實,井穴屬木,滎穴屬火。火是木之子,應該針刺井穴,用滎穴瀉掉。所以經書上說,補法不能用來瀉,瀉法不能用來補,這就是這個意思。
書中提到:「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這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金木水火土,應該互相平衡。東方屬木,西方屬金,木想要實,金就應該平衡它。水想要實,土就應該平衡它。東方屬肝,就知道肝實。西方屬肺,就知道肺虛。瀉南方火,補北方水,南方火,火是木之子。北方水,水是木之母。水勝火,子能使母實,母能使子虛,所以瀉火補水,是想讓金不至於平衡木。經書上說:「不能治療它的虛弱,還問其他的做什麼。」這就是這個意思。 (註解:原文中「金不得平木」一句,疑似「不」字贅述。) 正確來說是瀉火來抑制木的過盛,補水來滋養金,目的是讓金能夠平衡木。也有人說:「瀉火補水,而從旁調理,不能直接用金來平衡木。」火是木之子,子能使母實,意思是兒子太盛,就不會滋養母親。現在瀉南方,奪去兒子的氣,讓它滋養母親。金是水的母親,母親不足就不能蔭庇兒子。現在補北方,增加兒子的氣,就不會過度消耗母親。
這與《八十一難》的意義相通。書中說:「不能治療它的虛弱,還問其他的做什麼,就隱含著實實虛虛的道理。」
書中提到:「上工治療未發的病,中工治療已發的病,這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所謂治療未發的病,看到肝臟有病,就知道肝氣將要傳給脾臟,所以先充實脾臟的氣,不要讓它接受肝臟的邪氣,所以說治療未發的病。中工看到肝臟有病,不懂得病氣的傳變,只是一心治療肝臟,所以說治療已發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