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洲

《針灸大成》~ 卷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九 (4)

1. 孫真人針十三鬼穴歌

百邪顛狂所為病,針有十三穴須認,凡針之體先鬼宮,次針鬼信無不應,一一從頭逐一求,男從左起女從右。一針人中鬼宮停,左邊下針右出針;第二手大指甲下,名鬼信刺三分深;三針足大趾甲下,名曰鬼壘入二分;四針掌上大陵穴,入針五分為鬼心;五針申脈為鬼路,火針三分七鋥鋥;第六卻尋大椎上,入髮一寸名鬼枕;七刺耳垂下八分,名曰鬼床針要溫;八針承漿名鬼市,從左出右君須記;九針勞宮為鬼窟;十針上星名鬼堂;十一陰下縫三壯,女玉門頭為鬼藏;十二曲池名鬼腿,火針仍要七鋥鋥;十三舌頭當舌中,此穴須名是鬼封。手足兩邊相對刺,若逢孤穴只單通,此是先師真妙訣,狂猖惡鬼走無蹤。

白話文:

各種邪祟造成的精神疾病,可以用針刺以下十三個穴位來治療,一定要先記住:

  1. **鬼宮穴:**在人中穴
  2. **鬼信穴:**在大拇指指甲下方,刺入三分
  3. **鬼壘穴:**在大腳趾指甲下方,刺入二分
  4. **鬼心穴:**在大陵穴(手掌上),刺入五分
  5. **鬼路穴:**在申脈穴(手臂內側),用火針刺入三分,亮度為七鋥鋥
  6. **鬼枕穴:**在大椎穴(脖子後方),刺入一寸
  7. **鬼牀穴:**在耳垂下方,刺入八分,要溫和地刺
  8. **鬼市穴:**在承漿穴(下巴正中),從左邊刺入,右邊出針
  9. **鬼窟穴:**在勞宮穴(手掌心)
  10. **鬼堂穴:**在上星穴(手掌背)
  11. **鬼藏穴:**在陰下縫(會陰)處,施灸三壯。如果是女性,就是玉門穴(女性會陰)
  12. **鬼腿穴:**在曲池穴(肘彎處),用火針刺入七鋥鋥
  13. **鬼封穴:**在舌頭正中央

左右手腳的穴位對稱刺入,如果遇到單獨的穴位,只刺那個穴位就好。這是前人留下的絕妙針法,可以驅邪治病,讓惡鬼無處藏身。

一針鬼宮,即人中,入三分。

二針鬼信,即少商,入三分。

三針鬼壘,即隱白,入二分。

四針鬼心,即大陵,入五分。

五針鬼路,即申脈(大針),三分。

六針鬼枕,即風府,入二分。

七針鬼床,即頰車,入五分。

八針鬼市,即承漿,入三分。

九針鬼窟,即勞宮,入二分。

十針鬼堂,即上星,入二分。

十一針鬼藏,男即會陰,女即玉門頭,入三分。

十二針鬼腿,即曲池(火針),入五分。

白話文:

第一針:針刺鬼宮,即人中穴,深度三分。

第二針:針刺鬼信,即少商穴,深度三分。

第三針:針刺鬼壘,即隱白穴,深度二分。

第四針:針刺鬼心,即大陵穴,深度五分。

第五針:針刺鬼路,即申脈(大針),深度三分。

第六針:針刺鬼枕,即風府穴,深度二分。

第七針:針刺鬼牀,即頰車穴,深度五分。

第八針:針刺鬼市,即承漿穴,深度三分。

第九針:針刺鬼窟,即勞宮穴,深度二分。

第十針:針刺鬼堂,即上星穴,深度二分。

第十一針:針刺鬼藏,男性為會陰穴,女性為玉門頭穴,深度三分。

第十二針:針刺鬼腿,即曲池穴(使用火針),深度五分。

十三針鬼封,在舌下中縫,刺出血,仍橫安針一枚,就兩口吻,令舌不動,此法甚效。更加間使、後谿三穴尤妙。

白話文:

「十三針鬼封」的穴位位於舌頭下方正中,刺入取血,然後橫著放一根針,大約兩口氣的時間,就能讓舌頭不能動彈。這個方法非常有效。如果再配合間使穴和後谿穴,效果會更好。

男子先針左起,女人先針右起,單日為陽,雙日為陰。陽日、陽時針右轉,陰日、陰時針左轉。

白話文:

男子從左側開始針灸,女子從右側開始針灸。單數日為陽日,雙數日為陰日。在陽日和陽時,針灸時順時針旋轉;在陰日和陰時,針灸時逆時針旋轉。

2. 捷要灸法(《醫學入門》)

◎鬼哭穴: 治鬼魅狐惑,恍惚振噤。以患人兩手大指,相並縛定,用艾炷於兩甲角及甲後肉四處騎縫,著火灸之,則患者哀告:我自去。為效。

白話文:

◎鬼哭穴:

這個穴位可以治療被鬼魅狐妖迷惑,導致心神恍惚、肢體痙攣的症狀。

操作方法:

  • 讓患者用兩個大拇指並在一起,綁起來。
  • 在兩拇指指甲角和指甲後方的肉質處,各放一顆艾炷。
  • 點燃艾炷,灸這些部位。
  • 患者會在灸的時候哀嚎: 「我走了。」
  • 灸完後症狀就會好轉。

◎灸卒死: 一切急魘暴絕,灸足兩大趾內,去甲一韭葉。

◎灸精宮: 專主夢遺。十四椎下各開三寸,灸七壯效。

白話文:

◎灸卒死: 當發生任何急症、昏厥或暴卒死亡時,可灸足部兩側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寬度一個韭菜葉的距離。

◎灸精宮: 專門治療夢遺。在第十四椎下,每邊各開三寸距離,施灸七壯後有效。

◎鬼眼穴: 專祛癆蟲。令病人舉手向上,略轉後些,則腰上有兩陷可見,即腰眼也。以墨點記,於六月癸亥夜亥時灸,勿令人知。四花、膏肓、肺俞、亦能祛蟲。

白話文:

**鬼眼穴:**專門治療癆病。讓病人雙手舉起朝上,稍微向後轉動,就可以在腰部看到兩個凹陷的地方,這就是腰眼穴。用墨點做記號,在六月癸亥日的亥時(晚上 9 點到 11 點)進行艾灸,不要讓別人知道。四花穴、膏肓穴、肺俞穴也能祛除病蟲。

◎痞根穴: 專治痞塊。十三椎下各開三寸半,多灸左邊。如左右俱有,左右俱灸。又法:用稈心量患人足大趾齊,量至足後跟中截斷,將此稈從尾骨尖量至稈盡處,兩旁各開二韭葉許,在左灸右,在右灸左,針三分,灸七壯,神效。又法:於足第二趾歧骨處灸五七壯,左患灸右,右患灸左,灸後一晚夕,覺腹中響動,是驗。

白話文:

**痞根穴:**專門治療痞塊。第十三椎下方的左右兩側,各從脊椎正中向外量開三寸半,多灸左邊。如果左右兩邊都有痞塊,就左右兩邊都灸。還有另一種方法:用麥稈的芯部量取患者大腳趾的長度,量到腳後跟的中間截斷,然後將麥稈從尾骨尖部量到麥稈盡頭,兩邊各開兩個小指葉的距離,如果痞塊在左側,就在右側灸,如果痞塊在右側,就在左側灸,針灸深度三分,灸七壯,效果顯著。還有另一種方法:在第二腳趾的分趾處灸五到七壯,左側有痞塊就灸右側,右側有痞塊就灸左側,灸後一個晚上,會感覺腹部有響動,這是有效徵兆。

◎肘尖穴: 治瘰癧。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如初生時,男左女右,灸風池。又法:用稈心比患人口兩角為則,折作兩段,於手腕窩中量之,上下左右四處盡頭是穴,灸之亦效。

白話文:

**◎肘尖穴:**治療瘰癧結核。如果左邊患病,就在右邊艾灸,如果右邊患病,就在左邊艾灸。男女按出生時習慣,男性左邊,女性右邊。另外,艾灸風池穴。還有一種方法:用麥稈中空的部分比照患者嘴巴兩邊的距離,把麥稈折成兩段。在手腕橫紋中量度,上下左右四個盡頭就是穴位,艾灸此穴也能見效。

◎灸疰忤: 尸疰客忤,中惡等症。乳後三寸,男左女右灸之。或兩大拇指頭。

白話文:

◎灸治療疰忤:

疰忤是指屍毒侵入體內、中邪等症狀。在乳頭下三寸處,男性灸左側,女性灸右側。或者灸兩側的拇指頭。

◎灸疝痛偏墜: 用稈心一條,量患人口兩角為則,折為三段,如△字樣,以一角安臍中心,兩角安臍下兩旁,尖盡處是穴。左患灸右,右患灸左,左右俱患,左右俱灸。炷艾如粟米大,灸四十壯神效。又法:取足大趾次趾下,中節橫紋當中,男左女右灸之。兼治諸氣,心腹痛,外腎吊腫,小腹急痛。

白話文:

◎灸治單側疝氣疼痛:

使用麥稈的中心部分一條,長度以病人的嘴巴兩角之間的距離為準,折成三段,形狀像一個倒三角(△)。將三角形的尖端放在肚臍的正中央,另外兩個尖端放在肚臍下方左右兩側,尖端所對的地方就是穴位。

如果左邊疼痛,就灸右邊;右邊疼痛,就灸左邊;左右兩邊都疼痛,左右兩邊都灸。

用米粒大小的艾柱施灸,灸40次即可顯著見效。

另一個方法:

找出腳大拇指和小拇指下方,中段橫紋的正中央,男性灸左腳,女性灸右腳。

這種方法還可以治療各種氣痛、心腹疼痛、陰囊腫脹、小腹劇烈疼痛。

◎灸翻胃: 兩乳下一寸,或內踝下三指,稍斜向前。

◎灸腸風諸痔: 十四椎下各開一寸,年深者最效。

◎灸腫滿: 兩大手指縫,或足二趾上一寸半。

◎灸癜風: 左右手指節宛宛中。凡贅疵諸痣,灸之無不立效。

白話文:

◎灸翻胃: 兩乳頭下約一寸,或腳踝內側下三指,稍微向前斜插。

◎灸腸風諸痔: 第十四節脊椎骨以下,各開一寸,病症久遠者最有效。

◎灸腫滿: 兩手中指間的縫隙,或腳上第二趾上方一寸半處。

◎灸癜風: 左右手手指節的凹陷處。凡是增生、斑點、黑痣等,灸之無不立見成效。

3. 崔氏取四花穴法

治男婦五勞七傷,氣虛血弱,骨蒸潮熱,咳嗽痰喘,尪羸痼疾,用蠟繩量患人口長,照繩裁紙四方,中剪小孔,別用長蠟繩踏腳下,前齊大趾,後上曲䐐橫紋截斷,如婦人纏足,比量不便,取右膊肩髃穴貼肉,量至中指頭截斷。卻絡在結喉下雙垂向背後,繩頭盡處,用筆點記,即以前紙小孔安點中,分四方,灸紙角上各七壯。

白話文:

對於男女患者患有五勞七傷、氣血虛弱、骨蒸潮熱、咳嗽喘息、體虛久病等症狀,可以用蠟繩測量患者口腔長度,按照長度裁剪四方的紙張,在紙張中間剪一個小孔。另外用一根長蠟繩放在腳下,前端與大腳趾齊平,後端往上彎曲,在腳踝橫紋處截斷。對於女性患者進纏足不便測量,則取右手肩胛骨上方的肩髃穴,緊貼皮膚測量,直到中指尖,再截斷。

將截斷的蠟繩繫在喉結下方,雙頭垂向背後,繩頭盡頭處用筆做個標記,然後將之前剪好的小孔紙張放在標記上,用繩頭穿過紙張中間的小孔,把紙張分成四個部分。在紙張的四個角上,各灸7壯。

按:四花穴,古人恐人不知點穴,故立此捷法,當必有合於五臟俞也。今依此法點穴,果合足太陽膀胱經行背二行:膈俞、膽俞四穴。《難經》曰:『血會膈俞。』疏曰:『血病治此。』蓋骨蒸勞熱,血虛火旺,故取此以補之。膽者,肝之腑,肝能藏血,故亦取是俞也。崔氏止言四花,而不言膈俞、膽俞四穴者,為粗工告也。

白話文:

四花穴這個穴位,古人擔心人們不知道怎麼按壓,所以建立了這個簡單的方法,它一定和五臟的俞穴(穴位)相應。現在按照這個方法去按壓,果然與足太陽膀胱經上背部兩條經絡的膈俞、膽俞四個穴位相符。《難經》裡說:「血會於膈俞。」註解裡解釋:「血癥治療這個穴位。」因為骨蒸勞熱、虛火旺盛的病人,症狀是血虛火旺,所以取這裡來補。膽是肝的腑臟,肝能藏血,所以也取這個俞穴。崔氏只說四花,不說是膈俞、膽俞四個穴位,是為了讓不專業的人士也能理解。

但人口有大小、闊狹不同,故比量四花亦不準,莫若只揣摸脊骨膈俞、膽俞為正,再取膏肓二穴灸之,無不應矣。

白話文:

不過人的體格大小、軀幹寬窄各不相同,所以按照四花來比對不一定準確。不如只按脊椎骨上膈俞、膽俞這兩個穴位來確定位置,然後再取膏肓這兩個穴位進行灸療,沒有不奏效的。

◎膈俞: 在七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膽俞: 在十椎下兩旁,去脊各一寸五分。

◎膏肩俞: 在四椎下一分,五椎上二分兩旁,去脊各三寸,四肋三間。

白話文:

◎膈俞: 在第七椎骨以下兩旁,距離脊椎骨各一寸五分。

◎膽俞: 在第十椎骨以下兩旁,距離脊椎骨各一寸五分。

◎膏肩俞: 在第四椎骨下一分,第五椎骨上二分兩旁,距離脊椎骨各三寸,第四、第五肋骨之間。

4. 取膏肓穴法(《醫學入門》)

主治陽氣虧弱,諸風痼冷,夢遺上氣,呃逆膈噎,狂惑妄誤百症。取穴須令患人就床平坐,曲膝齊胸,以兩手圍其足膝,使胛骨開離,勿令動搖,以指按四椎微下一分,五椎微上二分,點墨記之,即以墨平畫相去六寸許,四肋三間,胛骨之裡,肋間空處,容側指許,摩膂肉之表,筋骨空處,按之患者覺牽引胸肋中手指痛,即真穴也。灸至百壯、千壯,灸後覺氣壅盛,可灸氣海及足三里,瀉火實下。

白話文:

本穴主治陽氣不足,各種風寒痼疾,遺精、氣逆,呃逆、膈肌噎塞,神志不清、言行失常等各種疾病。

取穴時,讓患者平坐在牀上,屈膝抱胸,雙手環抱膝蓋,使肩胛骨打開,不要晃動。用手指按住第四椎骨微下約一指,第五椎骨微上約兩指,用墨點記號。然後用墨線在兩個墨點之間平畫一條線,距離約六寸。

在第四、第五肋骨間,肩胛骨內側,肋間空隙處,約能容納側放的手指。輕輕按摩肌肉表層,在筋骨空隙處按壓,患者會感覺胸肋中手指疼痛,這便是真穴。

艾灸此穴至百壯、千壯。灸後如果感到氣體壅滯,可以灸氣海穴和足三里穴,瀉火導熱往下走。

灸後令人陽盛,當稍息以自保養,不可縱欲。

白話文:

灸後,人體陽氣旺盛,此時應略事休息,以養護身體,切不可縱情於聲色犬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