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洲

《針灸大成》~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刺腰痛論

,左取右,右取左痛在左針右,痛在右針左,所以然者,以其脈左右交於尻骨之中故也。

白話文:

刺腰痛論:腰痛左側就刺右側,腰痛右側就刺左側。 疼痛在左側就針刺右側,疼痛在右側就針刺左側,這是因為經脈左右交叉於尾骨之中的緣故。

2. 奇病論

黃帝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此為何也?』

歧伯曰:『名曰胞之絡脈絕也,無治,當十月復。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名曰息積,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人身體髀股䯒皆腫,環臍而痛,名曰伏梁,不可動之動謂齊其毒藥,而擊動之。動之為水溺澀之病也。人有尺脈數甚,筋急而見,名曰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見,則病甚。

人有病頭痛,數歲不已,名曰厥逆,謂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癉癉,謂熱也。謂人數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有病口苦,名曰膽癉,治之以膽募俞募即日月穴,俞即膽俞穴。

有癃者,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細微如髮者,此不足也。五有餘,二不足,名曰厥,死不治。人初生病癲疾者,名曰胎癇,謂在母腹中感驚,令子發為癲也。有病痝然如有水狀,切其脈大緊,身無痛者,形不瘦,不能食,食少,名曰腎風,腎風而不能食,善驚,驚已,心氣痿者死。

有病怒狂者,名曰陽厥,謂陽氣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治之當奪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鐵洛為飲鐵洛、鐵漿。夫生鐵洛者,下氣疾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有人懷孕,到了九個月卻失聲,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說:「這叫做胞絡脈斷絕,無法醫治,等到十個月就會恢復。如果病人脅下脹滿,氣往上衝,過了兩三年還不好,這叫做息積,不能用針灸治療,只能用導引和服藥。如果有人身體的大腿、小腿都腫脹,並且以肚臍為中心疼痛,這叫做伏梁,不能去觸動它,如果觸動它就好像用毒藥刺激它一樣。觸動它會造成小便困難的疾病。如果有人寸脈跳動很快,筋脈繃緊且明顯,這叫做疹筋,這個人腹部一定會很急迫,如果出現白色或黑色的現象,病情就非常嚴重。

有人頭痛,持續好幾年都不能痊癒,這叫做厥逆,是因為感受極度的寒冷,寒邪深入骨髓,而腦髓是腦的主要組成部分,腦髓逆亂,所以導致頭痛,牙齒也會疼痛。有人口中覺得甜,這叫做脾癉,癉指的是熱。是因為這個人吃太多甜美油膩的食物,肥膩的食物會使人體內生熱,甜的食物會使人腹部脹滿,所以氣往上衝,轉變成消渴症。可以用蘭草來治療,以去除體內的陳腐之氣。如果有人口中覺得苦,這叫做膽癉,可以用膽的募穴(日月穴)和俞穴(膽俞穴)來治療。

如果有人小便不暢,一天排尿數十次,這是不足的現象。如果身體發熱如炭火,脖子和胸部僵硬,人迎脈跳動躁動且強盛,呼吸急促且氣往上衝,這是屬於有餘的現象。如果太陰脈細微如髮絲,這是不足的現象。五種現象屬於有餘,兩種現象屬於不足,這種情況叫做厥,是無法醫治的。如果有人剛出生就患上癲癇,這叫做胎癇,是因為母親懷孕時受到驚嚇,導致孩子發病。如果有人身體麻木,感覺像被水浸泡一樣,切脈發現脈象大而緊,身體沒有疼痛,體型也不瘦弱,不能吃東西,即使吃也吃很少,這叫做腎風。腎風導致不能吃東西,容易受到驚嚇,驚嚇過後心氣衰弱的人就會死亡。

如果有人發怒狂躁,這叫做陽厥,是因為陽氣突然受到阻礙而難以疏通,所以容易發怒,治療方法應該減少他的食物,情況就會好轉,可以讓他服用生鐵洛這種藥飲,因為生鐵洛具有降氣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