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九 (2)
卷九 (2)
1. 東垣針法(《聚英》)
東垣曰:『《黃帝針經》:「胃病者,胃脘當心而痛,上肢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以補之。」脾胃虛弱,感濕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氣衝,以三稜針出血,若汗不減、不止者,於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忌濕面。』
東垣曰:『《黃帝針經》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氣不足,推而揚之。」蓋上氣者,心肺上焦之氣,陽病在陰,從陰引陽,去其邪氣於腠理皮毛也。又云:「視前痛者,當先取之。」是先以繆刺,瀉其經絡之壅者,為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治他病。』
東垣曰:『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黃帝曰:「五亂刺之有道乎?」歧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帝曰:「願聞其道!」歧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俞:神門、大陵,同精導氣,以復其本位。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滎、俞:魚際、太淵。
成痿者以導濕熱,引胃氣出陽道,不令濕土克腎,其穴在太谿。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門、中脘。因足太陰虛者,於募穴中導引之,於穴中有一說,腑俞去腑病也。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於足陽明之募穴中引導之,如氣逆為霍亂者,取三里,氣下乃止,不下復治。氣在於頭,取之天柱、大杼。
不足,取之足太陽滎、俞:通谷、束骨。先取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取足太陽膀胱經中,不補不瀉,深取通谷、束骨,丁心火,己脾土穴,以引導去之。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手足陽明之滎、俞:二間、三間,深取之;內庭、陷谷,深取之。視其足臂之血絡盡取之,後治其痿厥,皆不補不瀉,從陰深取,引而上之。
上者出也,去也。皆陰火有餘,陽氣不足,伏匿於地中者,榮血也。當從陰引陽,先於地中升舉陽氣,次瀉陰火,乃導氣同精之法。」帝曰:「補瀉奈何?」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問,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
東垣曰:『陰病治陽,陽病治陰。陰陽應象論云:「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陰病治陽,陽病治陰,定其血脈,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導引之。」夫陰病在陽者,是天外風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俞、臟俞。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說。中於陽則流於經,此病始於外寒,終歸外熱,故以治風寒之邪,治其各臟之俞,非止風寒而已。六淫濕暑燥火。
皆五臟所受,乃筋骨血脈受邪,各有背上五臟俞以除之。傷寒一說從仲景,中八風者有風論。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腸俞,中濕者治在胃俞,中燥者治在大腸俞,此皆六淫客邪有餘之病,皆瀉其背之腑俞,若病久傳變,有虛有實,各隨病之傳變,補瀉不定,治只在背腑俞。另有上熱下寒。
經曰:「陰病在陽者,當從陽引陰,必須先去絡脈經隧之血。」若陰中火旺,上騰於天,致六陽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獨瀉其六陽,此病陽亢,乃陰火之邪滋之,只去陰火,只損脈絡經隧之邪,勿誤也。陽病在陰者,當從陰引陽,是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
又曰:「飲食失節,又勞役形質,陰火乘於坤土之中,致穀氣、榮氣、清氣、胃氣、元氣不得上升,滋於六腑之陽氣,是五陽之氣先絕於外。」外者天也,下流伏於坤土陰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賊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繼之,則元氣乃傷,當從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揚之,以伸元氣,故曰從陰引陽。
若元氣愈不足,治在腹上諸腑之募穴,若傳在五臟,為九竅不通,隨各竅之病,治其各臟之募穴於腹,故曰五臟不平,乃六腑元氣閉塞之所生也。又曰:「五臟不和,九竅不通,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故曰陽不勝其陰。」凡治腹之募,皆為元氣不足,從陰引陽,勿誤也。若錯補四末之俞,錯瀉四末之滎,錯瀉者,差尤甚矣。
按歧伯所說,只取穴於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臟六腑之俞,不當瀉而瀉,豈有生者乎?興言及此,寒心切骨,若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錯取穴於胃之合,及諸腹之募者,必危。亦歧伯之言,下工豈可不慎哉!』
東垣曰:『三焦元氣衰王。《黃帝針經》云:「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傾,目為之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結。下氣不足,則為痿厥心悶,補足外踝,留之。」』
東垣曰:『一富者前陰臊臭,又因連日飲酒,腹中不和,求先師治之,曰:「夫前陰足厥陰之脈絡,循陰器出其挺。凡臭者,心之所主,散入五方為五臭,入肝為臊,此其一也。當於肝經中瀉行間,是治其本;後於心經中瀉少衝,乃治其標。」』
2. 名醫治法(《聚英》)
3. 瘡毒
《原病式》曰:『凡人初覺發背,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用濕紙復其上,立候之,其紙先乾處,即是結,癰頭也。取大蒜切成片,如三銅錢厚,安於頭上,用大艾炷灸三壯,即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時,方住。最要早覺早灸,若一日二日,十灸七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日六日,三四活。
過七日,則不可灸。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其上,聚艾於蒜餅上燒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發赤腫一片,中間有一片黃米頭子,便用獨蒜切去兩頭,取中間半寸厚,安於瘡上,用艾灸十四壯,多至四十九壯。』又曰:『痛者灸至不痛而止,謂先及其未㿉,所以痛,次及將㿉,所以不痛也。
不痛灸至痛而止,謂先及其㿉,所以不痛,次及良肉,所以痛也。此癰疽初發之治也。若諸瘡患久成漏者,常有膿水不絕,其膿不臭,內無歹肉,尤宜用附子浸透,切作大片,厚二三分,於瘡上著艾灸之,仍服內托之藥。隔三二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長滿矣。
至有膿水惡物,漸潰根深者,郭氏治用白面、硫黃、大蒜三物一處搗爛,看瘡大小,捻作餅子,厚約三分,於瘡上用艾灸二十一壯,一灸一易餅子,後四五日,方用翠霞錠子,並信效錠子,互相用之,紝入瘡內,歹肉盡去,好肉長平,然後外貼收斂之藥,內服應病之劑,調理即瘥矣。』
白話文:
《原病式》說:「凡是人剛開始感覺背部要長疔瘡,背部紅腫熱痛,但還沒完全形成硬塊時,先用濕紙敷在上面,然後觀察,紙先乾的地方,就是疔瘡會結成硬塊的地方,也就是瘡頭。取大蒜切成約三個銅錢厚的薄片,放在瘡頭上,用大的艾絨柱灸三壯,然後換一片蒜片,如果感覺疼痛,就灸到不痛為止;如果感覺不痛,就灸到痛時才停止。最重要的是要早點發現早點灸,如果發病一兩天就灸,十個有七個能好;如果三四天才灸,大概能好六七個;如果五六天才灸,能好的就只有三四個。
如果超過七天,就不適合用灸了。如果長了十幾個瘡頭聚在一起,就將大蒜搗成泥狀,做成薄餅敷在上面,再將艾絨聚在蒜餅上燒,也能治好。如果背部剛開始出現一片紅腫,中間有一個像黃米粒大小的瘡頭,就用獨頭蒜切去兩頭,取中間約半寸厚的蒜片,放在瘡上,用艾灸十四壯,最多可灸到四十九壯。」《原病式》又說:「覺得痛的時候灸到不痛就停止,是因為先灸到還沒發病的部位,所以會痛;接著灸到將要發病的部位,所以就不痛了。
覺得不痛的時候灸到痛就停止,是因為先灸到已經發病的部位,所以不痛;接著灸到好的肌肉,所以就會痛。這是治療癰疽初期的做法。如果各種瘡患時間久了,形成漏管,常常有膿水不斷流出,但膿水不臭,裡面也沒有壞死的組織,特別適合用浸泡過附子的切片,切成約二三分厚的薄片,敷在瘡上用艾灸,同時服用內服藥。隔兩三天再灸一次,不用五到七次,自然肌肉就會長滿了。
至於有膿水、惡臭物,瘡根越來越深的,郭氏的治療方法是用白麵粉、硫磺、大蒜三種東西一起搗爛,依照瘡的大小,捏成約三分厚的餅狀,敷在瘡上用艾灸二十一壯,每次灸完就換新的藥餅,四五天後,再用翠霞錠子和信效錠子交互使用,塞入瘡內,讓壞肉完全清除,好肉長平,然後外敷收斂的藥,內服對症的藥,調理一下就會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