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九 (2)
卷九 (2)
1. 東垣針法(《聚英》)
東垣曰:『《黃帝針經》:「胃病者,胃脘當心而痛,上肢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以補之。」脾胃虛弱,感濕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氣衝,以三稜針出血,若汗不減、不止者,於三里穴下三寸上廉穴出血。禁酒,忌濕面。』
白話文:
東垣說:
《黃帝針經》中記載:「胃病表現為胃部正對著心臟的地方疼痛,上肢和兩側脅肋疼痛,膈膜和咽喉不通,飲食難以吞嚥,取三里穴來補虛。」
脾胃虛弱,感受濕邪導致身體虛弱癱軟,大量出汗,影響飲食。在三里穴和氣衝穴,用三稜針刺破出血,如果汗液不減少、不止,可以在三里穴下方三寸的「上廉」穴刺破出血。戒酒,忌諱沾濕面部。
東垣曰:『《黃帝針經》云:「從下上者,引而去之。上氣不足,推而揚之。」蓋上氣者,心肺上焦之氣,陽病在陰,從陰引陽,去其邪氣於腠理皮毛也。又云:「視前痛者,當先取之。」是先以繆刺,瀉其經絡之壅者,為血凝而不流,故先去之,而治他病。』
白話文:
東垣說:
《黃帝針經》中提到:「從下往上的針刺,是為了疏通經絡、祛邪。氣血不足時,要向上推刺,讓氣血運行起來。」這裡的上氣,指的是心肺上焦的氣血,陽性疾病位於陰性部位,從陰性部位疏導陽氣,將邪氣祛除到表層的腠理皮毛中。
《黃帝針經》還說:「觀察病人哪裡疼痛,就先治療哪裡。」這指的是先用繆刺(一種針具),疏通堵塞的經絡,因為血凝結在一起不通暢,所以要先疏通,才能再治療其他病症。
東垣曰:『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其為病互相出見。黃帝曰:「五亂刺之有道乎?」歧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帝曰:「願聞其道!」歧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俞:神門、大陵,同精導氣,以復其本位。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滎、俞:魚際、太淵。
白話文:
東垣說:「胃氣下行,其他臟腑之氣都會混亂,而導致各種疾病互相影響。黃帝問:「五臟混亂時,有辦法治療嗎?」歧伯回答:「有辦法讓氣回歸原位,也有辦法讓氣疏散出去。只要瞭解其中規律,就能保全身體健康。」黃帝說:「請告訴我這個規律!」歧伯說:「氣如果在心臟,可以按壓手少陰經的穴位:神門、大陵,刺激心臟的俞穴,讓氣歸於正位。氣如果在肺部,可以按壓手太陰經的滎穴、俞穴:魚際、太淵。」
成痿者以導濕熱,引胃氣出陽道,不令濕土克腎,其穴在太谿。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門、中脘。因足太陰虛者,於募穴中導引之,於穴中有一說,腑俞去腑病也。胃虛而致太陰無所稟者,於足陽明之募穴中引導之,如氣逆為霍亂者,取三里,氣下乃止,不下復治。氣在於頭,取之天柱、大杼。
白話文:
身體出現痿症的人,用導引法排出體內的濕熱之氣,引導胃氣排出體外,防止濕土之氣剋制腎氣。治療的穴位在太谿穴。
氣滯留在腸胃中的人,取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的穴位進行治療。如果氣無法下降,取三里穴、章門穴、中脘穴治療。
因為足太陰脾經虛弱,在募穴中導引治療。穴位之一部分的說法是,通過腑的俞穴治療腑的疾病。
胃虛導致足太陰脾經無法得到滋養,在足陽明胃經的募穴中導引治療。例如氣逆導致霍亂的人,取三里穴治療,氣降下後症狀就會停止,若未降下則需繼續治療。
氣滯留在頭部,取天柱穴和大杼穴治療。
不足,取之足太陽滎、俞:通谷、束骨。先取天柱、大杼,不補不瀉,以導氣而已。取足太陽膀胱經中,不補不瀉,深取通谷、束骨,丁心火,己脾土穴,以引導去之。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手足陽明之滎、俞:二間、三間,深取之;內庭、陷谷,深取之。視其足臂之血絡盡取之,後治其痿厥,皆不補不瀉,從陰深取,引而上之。
白話文:
身體不足,取足太陽經的滎穴和俞穴:通谷穴、束骨穴。先取天柱穴、大杼穴,不補也不瀉,只是疏通氣血。取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不補也不瀉,深取通谷穴、束骨穴,屬於心火的丁穴和脾土的己穴,引導氣血走出。
氣血在手臂,取足上的穴位,先去血脈,再取手足陽明經的滎穴和俞穴:二間穴、三間穴,深取之;內庭穴、陷谷穴,深取之。仔細觀察取足上相關的血絡,全部取了,然後治療麻痹和厥冷,都不補也不瀉,從陰經深處取穴,引導氣血向上。
上者出也,去也。皆陰火有餘,陽氣不足,伏匿於地中者,榮血也。當從陰引陽,先於地中升舉陽氣,次瀉陰火,乃導氣同精之法。」帝曰:「補瀉奈何?」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帝曰:「允乎哉道,明乎哉問,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
白話文:
上指升舉,去指瀉下。這些都是因為陰火過剩,陽氣不足,榮血(富含營養的血液)潛藏在地中所致。應當從陰分引導陽氣,先在地中升舉陽氣,再瀉下陰火,這樣才能導氣與精血相合。「上者出也,去也」是指治療方法。「徐入徐出」是指導氣。補瀉無形、難以察覺的變化,是指精血相合。「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是指擾亂氣血導致陰盛陽虛。「允乎哉道」是指你的道理正確。「明乎哉問」是指你的問題問得精闢。「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是指請將你的話刻在玉板上,命名為《治亂》。
東垣曰:『陰病治陽,陽病治陰。陰陽應象論云:「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陰病治陽,陽病治陰,定其血脈,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導引之。」夫陰病在陽者,是天外風寒之邪,乘中而外入,在人之背上腑俞、臟俞。是人之受天外客邪,亦有二說。中於陽則流於經,此病始於外寒,終歸外熱,故以治風寒之邪,治其各臟之俞,非止風寒而已。六淫濕暑燥火。
白話文:
東垣說:「治療陰證要從陽處著手,治療陽證要從陰處著手。」《陰陽應象論》中說:「仔細辨別陰陽,區分柔剛,陰證治療陽氣,陽證治療陰氣,確定血脈循行,各守其位,血實應瀉,氣虛應導引。」
陰證表現為陽證
如果陰證表現為陽證,是因為外在風寒邪氣侵襲,由表及裡,停留在背部臟腑俞穴。對外來邪氣的侵襲,也有兩種說法:如果侵襲陽氣,就會流入經絡,這種病症起初表現為外寒,最終轉化為外熱,所以治療風寒邪氣時,不僅要治療風寒,還要治療六淫之氣中的濕氣、暑熱、燥氣、火氣。
皆五臟所受,乃筋骨血脈受邪,各有背上五臟俞以除之。傷寒一說從仲景,中八風者有風論。中暑者治在背上小腸俞,中濕者治在胃俞,中燥者治在大腸俞,此皆六淫客邪有餘之病,皆瀉其背之腑俞,若病久傳變,有虛有實,各隨病之傳變,補瀉不定,治只在背腑俞。另有上熱下寒。
白話文:
所有疾病都是由五臟所致,都是筋骨血脈受到邪氣侵襲,各五臟都有對應的背部俞穴,治療時應針灸這些俞穴來驅邪。傷寒病是由仲景所論述的,中風邪氣者有風論。中暑邪氣者應治療背上的小腸俞穴,中濕邪氣者應治療胃俞穴,中燥邪氣者應治療大腸俞穴,這些都是六淫邪氣過盛所致的疾病,都應針瀉其背部的腑俞穴。如果疾病已久而轉變,有虛實之分,應根據疾病的轉變而靈活補瀉,治療應集中在背部腑俞穴即可。還有一種情況是上半身發熱而下半身發冷。
經曰:「陰病在陽者,當從陽引陰,必須先去絡脈經隧之血。」若陰中火旺,上騰於天,致六陽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獨瀉其六陽,此病陽亢,乃陰火之邪滋之,只去陰火,只損脈絡經隧之邪,勿誤也。陽病在陰者,當從陰引陽,是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
白話文:
《黃帝內經》上說:「陽性病症在陰性部位產生時,應當從陽性的部位引出陰氣,必須先去除經絡中的血。」如果陰中陽氣過旺,上升到頭部,導致六條陽經氣血反常不衰弱反而上充,應先疏通五臟的血絡,引導氣血下行,這樣陽氣才能下降,下半身寒冷的病症也會自然消失。要注意,不能只瀉下六條陽經的氣血,這種病症陽氣過旺,是陰中的邪火滋生的,只要去除陰中邪火,就能夠消除經絡中的邪氣,千萬不要弄錯了。陽性病症在陰性部位產生時,應當從陰性的部位引出陽氣,這是指水穀(飲食)的寒熱,侵害人體就會導致六腑受損。
又曰:「飲食失節,又勞役形質,陰火乘於坤土之中,致穀氣、榮氣、清氣、胃氣、元氣不得上升,滋於六腑之陽氣,是五陽之氣先絕於外。」外者天也,下流伏於坤土陰火之中,皆先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賊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繼之,則元氣乃傷,當從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揚之,以伸元氣,故曰從陰引陽。
白話文:
還說:「飲食沒有節制,又勞累身體,陰火就會在中焦滋生,導致穀氣、榮氣、清氣、胃氣、元氣無法上升,滋養六腑的陽氣,於是五陽之氣就會率先從外在消耗殆盡。」外在指的是天部,這些陽氣下沉,受到中焦陰火壓制,都是先被喜、怒、悲、憂、恐這五種情緒損傷,接著胃氣運行不暢,再加上勞累、飲食不節,元氣就會受到損傷。這時,應該從胃經的足三里穴著手,推拿提振元氣,所以說從陰中引發陽氣。
若元氣愈不足,治在腹上諸腑之募穴,若傳在五臟,為九竅不通,隨各竅之病,治其各臟之募穴於腹,故曰五臟不平,乃六腑元氣閉塞之所生也。又曰:「五臟不和,九竅不通,皆陽氣不足,陰氣有餘,故曰陽不勝其陰。」凡治腹之募,皆為元氣不足,從陰引陽,勿誤也。若錯補四末之俞,錯瀉四末之滎,錯瀉者,差尤甚矣。
白話文:
如果人體的元氣越來越不足,治療的方法是針灸腹部各種臟腑的募穴。如果病邪傳播到五臟,就會導致九竅不通,應根據各個竅穴的病狀,針灸腹部相對應的臟腑的募穴。因此,五臟功能失調是由於六腑元氣不通所致。古書中還說:「五臟不和諧,九竅不通,都是由於陽氣不足,陰氣過盛,所以說陽氣不足以剋制陰氣。」凡是針灸腹部募穴的,都是因為元氣不足,要從陰引陽,不要弄錯。如果錯針四肢俞穴,錯放四肢滎穴,錯放的話,病情會更加嚴重。
按歧伯所說,只取穴於天上。天上者,人之背上五臟六腑之俞,不當瀉而瀉,豈有生者乎?興言及此,寒心切骨,若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錯取穴於胃之合,及諸腹之募者,必危。亦歧伯之言,下工豈可不慎哉!』
白話文:
根據歧伯所說,只應取穴位在人背部,也就是五臟六腑的俞穴。如果錯誤地刺瀉俞穴,怎麼會有活路呢?如果遇到外邪侵襲或上熱下寒的疾病,而錯誤地取穴位在胃經或腹部的募穴,那肯定是危險的。這也是歧伯所說的,技術不精的人豈能不謹慎呢!
東垣曰:『三焦元氣衰王。《黃帝針經》云:「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傾,目為之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結。下氣不足,則為痿厥心悶,補足外踝,留之。」』
白話文:
東垣李杲說:「三焦元氣衰弱,則會導致各臟腑功能失調。《黃帝針經》說:『上焦元氣不足,腦部得不到充足的滋養,會出現眩暈、耳鳴、頭痛、視力下降。中焦元氣不足,會導致大小便異常,腸道不通。下焦元氣不足,就會出現肢體麻痺、胸口發悶。補充足三里穴位有助於補充元氣,緩解這些症狀。』」
東垣曰:『一富者前陰臊臭,又因連日飲酒,腹中不和,求先師治之,曰:「夫前陰足厥陰之脈絡,循陰器出其挺。凡臭者,心之所主,散入五方為五臭,入肝為臊,此其一也。當於肝經中瀉行間,是治其本;後於心經中瀉少衝,乃治其標。」』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有一位富人,下體有臊臭味,又因為連日飲酒,肚子不舒服,於是求見我的老師治療。老師說:『下體是足厥陰肝經的脈絡分佈的地方,沿著陰器一直延伸到龜頭。凡是有臭味,都是由心支配。散發到五方就會產生五種臭味,進入肝臟就會產生騷臭味,這是其中之一。應該在肝經的運行間中進行瀉下,這樣才能治療根本原因;接著在心經的少衝穴進行瀉下,才能治療症狀。』」
2. 瘡毒
《原病式》曰:『凡人初覺發背,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用濕紙復其上,立候之,其紙先乾處,即是結,癰頭也。取大蒜切成片,如三銅錢厚,安於頭上,用大艾炷灸三壯,即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時,方住。最要早覺早灸,若一日二日,十灸七活;三日四日,六七活;五日六日,三四活。
白話文:
《原病式》中記載:「當人最初感覺到背部發病,背部將要長出膿包但尚未形成,呈現出紅、熱、腫、痛的症狀時,先用濕紙敷在患處,立即等待變化。紙張最先乾的地方,就是膿包即將形成的位置,也就是膿腫的中心點。這時取出大蒜切成片,厚度約為三枚銅錢,放在膿腫中心點上,用大艾炷灸三壯。然後更換一塊蒜片,繼續灸,直到疼痛消失。如果疼痛未消失,繼續灸到疼痛時為止。治療的關鍵是儘早發現儘早灸治。若是發病當天或次日灸治,十例中有七例能痊癒;發病三天或四天後灸治,六七例中有幾例能痊癒;發病五天或六天後灸治,三四例中有幾例能痊癒。」
過七日,則不可灸。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其上,聚艾於蒜餅上燒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發赤腫一片,中間有一片黃米頭子,便用獨蒜切去兩頭,取中間半寸厚,安於瘡上,用艾灸十四壯,多至四十九壯。』又曰:『痛者灸至不痛而止,謂先及其未㿉,所以痛,次及將㿉,所以不痛也。
白話文:
七天之後,就不可以艾灸了。如果長了十幾個痘痘聚在一起,就用大蒜搗成糊,做成薄餅敷在上面,在蒜餅上放艾草點燃,也能使痘痘消退。如果背上剛開始發紅腫成一片,中間有一點黃色的膿頭,就用獨蒜切掉兩端,取中間半寸厚的部位,放在瘡口上,用艾草灸十四壯,最多四十九壯。又說:「疼痛的部位艾灸到不痛為止,因為先灸尚未化膿的部分,所以會痛,等到將要化膿的時候,就不會痛了。」
不痛灸至痛而止,謂先及其㿉,所以不痛,次及良肉,所以痛也。此癰疽初發之治也。若諸瘡患久成漏者,常有膿水不絕,其膿不臭,內無歹肉,尤宜用附子浸透,切作大片,厚二三分,於瘡上著艾灸之,仍服內托之藥。隔三二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長滿矣。
白話文:
當疾病不痛時施灸,直到疼痛才會停止,因為灸條先接觸到壞死組織,所以不痛;之後接觸到健康的組織才會產生疼痛。這是治療癰疽初期的方法。
如果各種瘡患已經形成潰瘍且長期不愈,通常會有膿水不斷流出,但膿水不臭,潰瘍內部也沒有壞死的組織,特別適合使用附子浸泡後切成大片,厚度約為二到三分,敷在潰瘍上施灸。同時,也要服用內服藥物。每隔兩到三天施灸一次,五到七次之後,肌肉自然會長滿。
至有膿水惡物,漸潰根深者,郭氏治用白面、硫黃、大蒜三物一處搗爛,看瘡大小,捻作餅子,厚約三分,於瘡上用艾灸二十一壯,一灸一易餅子,後四五日,方用翠霞錠子,並信效錠子,互相用之,紝入瘡內,歹肉盡去,好肉長平,然後外貼收斂之藥,內服應病之劑,調理即瘥矣。』
白話文:
如果出現膿水和腐爛,潰瘍越來越深,郭氏治療時使用麵粉、硫磺和大蒜三種材料搗碎。根據潰瘍的大小,捏成約三分厚的餅狀物,放在潰瘍上用艾條灸二十一壯,每灸一次換一次餅狀物。四五天後,再使用「翠霞錠」和「信效錠」,交替使用,塞入潰瘍內,讓腐爛的肉全部脫落,長出新的健康肉。之後再使用收斂傷口的藥物敷在外部,並服用治療疾病的中藥,調整身體狀況,就能夠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