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洲

《針灸大成》~ 卷三 (19)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9)

1. 穴有奇正策

所謂灸法之數,此非其仿佛者耶!夫有針灸,則必有會數法之全,有數法則必有所定之穴,而奇穴者,則又旁通於正穴之外,以隨時療症者也。而其數維何?吾嘗考之《圖經》,而知其七十有九焉,以鼻孔則有迎香,以鼻柱則有鼻準,以耳上則有耳尖,以舌下則有金津、玉液,以眉間則有魚腰,以眉後則有太陽,以手大指則有骨空,以手中指則有中魁;至於八邪、八風之穴,十宣、五虎之處,二白、肘尖、獨陰、囊底、鬼眼、髖骨、四縫、中泉、四關,凡此皆奇穴之所在。而九針之所刺者,刺以此也。灸法之所施者,施以此也。苟能即此以審慎之,而臨症定穴之餘,有不各得其當者乎?雖然,此皆跡也,而非所以論於數法奇正之外也。聖人之情,因數以示,而非數之所能拘,因法以顯,而非法之所能泥,用定穴以垂教,而非奇正之所能盡,神而明之,亦存乎其人焉耳。故善業醫者,苟能旁通其數法之原,冥會其奇正之奧,時可以針而針,時可以灸而灸,時可以補而補,時可以瀉而瀉,或針灸可並舉,則並舉之,或補瀉可並行,則並行之,治法因乎人,不因乎數,變通隨乎症,不隨乎法,定穴主乎心,不主乎奇正之陳跡。譬如老將用兵,運籌攻守,坐作進退,皆運一心之神以為之。而凡鳥占云祲、金版六韜之書,其所具載方略,咸有所不拘焉。則兵惟不動,動必克敵;醫惟不施,施必療疾。如是雖謂之無法可也,無數可也,無奇無正亦可也,而有不足以稱神醫於天下也哉!管見如斯,惟執事進而教之!』

白話文:

穴有奇正策

所謂灸法的數量,這並不是它的全部!針灸既然存在,就一定有完整的穴位數量法則,有數量法則就一定有固定的穴位,而奇穴則是在正穴之外,另辟蹊徑,用以隨時治療疾病。這些奇穴究竟有多少呢?我曾經考證《圖經》,知道有七十九個。例如,鼻孔有迎香穴,鼻樑有鼻準穴,耳上則有耳尖穴,舌下有金津、玉液穴,眉間有魚腰穴,眉後有太陽穴,手大拇指有骨空穴,手中指有中魁穴;至於八邪、八風穴,十宣、五虎穴,二白、肘尖、獨陰、囊底、鬼眼、髖骨、四縫、中泉、四關,這些都是奇穴。九針刺穴,灸法施治,都運用這些奇穴。如果能審慎地運用這些奇穴,並根據病情選擇穴位,那麼每次施治都能得到最佳效果。然而,這些都只是表面的跡象,並非用來論述穴位數量和奇正之分的全部。聖人的醫術,利用數量來指示,但並非被數量所拘束;利用法則來闡明,但並非被法則所束縛;用固定的穴位來傳授醫術,但並非奇正穴位所能完全涵蓋,精妙的醫術,最終還是取決於醫生本人。所以,精通醫術的人,如果能通曉穴位數量法則的根本,領悟奇正穴位的奧妙,就能在需要時用針灸,需要時用艾灸,需要時用補法,需要時用瀉法;可以同時用針灸,也可以同時用補瀉,治療方法依人而異,不依數量而定;變化通達隨病情而定,不隨法則而定;選擇穴位主要憑藉醫生的經驗和判斷,而不是拘泥於奇正穴位的既有記載。這就好比老練的將領用兵,運籌帷幄,進退攻守,都憑藉著一心一意的精明判斷。而像《鳥占》、《金版六韜》等兵書,所記載的策略,也都沒有拘泥於固定的法則。所以,用兵,不動則已,動則必勝;行醫,不施則已,施則必愈。這樣,即使被稱為沒有法則,沒有數量,沒有奇穴正穴,也足以稱得上是天下神醫了!我的淺見如此,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