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八 (5)
卷八 (5)
1. 霍亂門
霍亂:陰陵承山解谿太白。
霍亂吐瀉:關衝支溝尺澤三里太白先取太谿,後取太倉。
霍亂嘔吐轉筋:支溝。
逆數:關衝陰陵承山陽輔太白大都中封解谿丘墟公孫。
白話文:
中醫古代文字:
霍亂:陰陵承山解谿太白。
霍亂吐瀉:關衝支溝尺澤三里太白先取太谿,後取太倉。
霍亂嘔吐轉筋:支溝。
逆數:關衝陰陵承山陽輔太白大都中封解谿丘墟公孫。
**霍亂:**按摩陰陵泉、承山穴、解谿穴、太白穴等穴位。
**霍亂吐瀉:**按摩關衝穴、支溝穴、尺澤穴、三里穴、太白穴。先按壓太谿穴,再按壓太倉穴。
**霍亂嘔吐轉筋:**按摩支溝穴。
**逆數:**按摩關衝穴、陰陵泉穴、承山穴、陽輔穴、太白穴、大都穴、中封穴、解谿穴、丘墟穴、公孫穴等穴位。
2. 瘧疾門
瘧疾:百會經渠前谷。
溫瘧:中脘大椎。
痎瘧:腰俞。
瘧疾發寒熱:合谷液門商陽。
痰瘧寒熱:後谿合谷。
瘧疾振寒:上星丘墟陷谷。
頭痛:腕骨。
寒瘧:三間。
心煩:神門。
久瘧不食:公孫內庭厲兌。
久瘧:中渚商陽丘墟。
熱多寒少:間使三里。
脾寒發瘧:大椎間使乳根。
白話文:
瘧疾相關穴位
- 百會、經渠、前谷
溫瘧(寒中帶熱)
- 中脘、大椎
痎瘧(高燒抽搐)
- 腰俞
瘧疾發作寒熱
- 合谷、液門、商陽
痰瘧寒熱
- 後谿、合谷
瘧疾振寒(發作前極度寒冷)
- 上星、丘墟、陷谷
頭痛
- 腕骨
寒瘧
- 三間
心煩
- 神門
久瘧不食
- 公孫、內庭、厲兌
久瘧
- 中渚、商陽、丘墟
熱多寒少
- 間使、三里
脾寒發瘧
- 大椎、間使、乳根
3. 腫脹門(附:紅疸黃疸)
渾身浮腫:曲池合谷三里內庭行間三陰交。
水腫:列缺腕骨合谷間使陽陵陰谷三里曲泉解谿陷谷復溜公孫厲兌衝陽陰陵胃俞水分神闕。
四肢浮腫:曲池通里合谷中渚液門三里三陰交。
風浮身腫:解谿。
腫水氣脹滿:復溜神闕。
腹脹脅滿:陰陵泉。
遍身腫滿,食不化:腎俞(百壯)。
鼓脹:復溜公孫中封太白水分。
消癉:太谿。
傷飽身黃:章門。
紅疸:百會曲池合谷三里委中。
黃疸:百勞腕骨三里湧泉中脘膏肓大陵勞宮太谿中封然谷太衝復溜脾俞。
白話文:
全身浮腫:曲池、合谷、足三里、內庭、行間、三陰交。
水腫:列缺、腕骨、合谷、間使、陽陵泉、陰谷、足三里、曲泉、解谿、陷谷、復溜、公孫、厲兌、衝陽、陰陵泉、胃俞、水分、神闕。
四肢浮腫:曲池、通裏、合谷、中渚、液門、足三里、三陰交。
風浮身腫:解谿。
腫脹滿腹:復溜、神闕。
腹脹脅滿:陰陵泉。
遍身腫脹,食不化:腎俞(百壯)。
鼓脹:復溜、公孫、中封、太白、水分。
消瘦:太谿。
傷飽身黃:章門。
紅疸:百會、曲池、合谷、足三里、委中。
黃疸:百勞、腕骨、足三里、湧泉、中脘、膏肓、大陵、勞宮、太谿、中封、然谷、太衝、復溜、脾俞。
4. 汗門
多汗:先瀉合谷,次補復溜。
少汗:先補合谷,次瀉復溜。
自汗:曲池列缺少商崑崙衝陽然谷大敦湧泉。
無汗:上星啞門風府風池支溝經渠大陵陽谷腕骨然骨中渚液門魚際合谷中衝少商商陽大都委中陷谷厲兌俠谿。
汗不出:曲澤魚際少澤上星曲泉復溜崑崙俠谿竅陰。
白話文:
多汗:先放血於合谷穴,再補氣於復溜穴。
少汗:先補氣於合谷穴,再放血於復溜穴。
自汗:在曲池穴、列缺穴、商陽穴、崑崙穴、衝陽穴、然谷穴、大敦穴、湧泉穴放血。
無汗:在上星穴、啞門穴、風府穴、風池穴、支溝穴、經渠穴、大陵穴、陽谷穴、腕骨穴、然骨穴、中渚穴、液門穴、魚際穴、合谷穴、中衝穴、少商穴、商陽穴、大都穴、委中穴、陷谷穴、厲兌穴、俠谿穴放血。
汗不出:在曲澤穴、魚際穴、少澤穴、上星穴、曲泉穴、復溜穴、崑崙穴、俠谿穴、竅陰穴放血。
5. 痺厥門
風痺:尺澤陽輔。
積痺痰痺:膈俞。
寒厥:太淵液門。
痿厥:丘墟。
尸厥如死及不知人事:灸厲兌(三壯)。
身寒痺:曲池列缺環跳風市委中商丘中封臨泣。
逆厥:陽輔臨泣章門如脈絕,灸間使,或針復溜。
尸厥:列缺中衝金門大都內庭厲兌隱白大敦。
四肢厥:尺澤小海支溝前谷三里三陰交曲泉照海太谿內庭行間大都。
白話文:
**風痺:**尺澤、陽輔。
**積痺痰痺:**膈俞。
**寒厥:**太淵、液門。
**痿厥:**丘墟。
**屍厥如死及不知人事:**灸厲兌(三壯)。
**身寒痺:**曲池、列缺、環跳、風市、委中、商丘、中封、臨泣。
**逆厥:**陽輔、臨泣、章門(症狀如脈絕),灸間使,或針復溜。
**屍厥:**列缺、中衝、金門、大都、內庭、厲兌、隱白、大敦。
**四肢厥:**尺澤、小海、支溝、前谷、三里、三陰交、曲泉、照海、太谿、內庭、行間、大都。
6. 腸痔大便門
腸鳴:三里陷谷公孫太白章門三陰交水分神闕胃俞三焦俞。
腸鳴而瀉:神闕水分三間。
食泄:上廉下廉。
暴泄:隱白。
洞泄:腎俞。
溏泄:太衝神闕三陰交。
泄不止:神闕。
出泄不覺:中脘。
痢疾:曲泉太谿太衝丹田脾俞小腸俞。
便血:承山復溜太衝太白。
大便不禁:丹田大腸俞。
大便不通:承山太谿照海太衝小腸俞太白章門膀胱俞。
大便下重:承山解谿太白帶脈。
閉塞:照海太白章門。
泄瀉:曲泉陰陵然谷束骨隱白三焦俞中脘天樞脾俞腎俞大腸俞。
五痔:委中承山飛揚陽輔復溜太衝俠谿氣海會陰長強。
腸風:尾閭骨盡處,灸百壯即愈。
大小便不通:胃脘(灸三百壯)。
腸癰痛:太白陷谷大腸俞。
脫肛:百會尾閭(七壯)臍中(隨年壯)。
白話文:
腸鳴:足三里穴、陷谷穴、公孫穴、太白穴、章門穴、三陰交穴、水分穴、神闕穴、胃俞穴、三焦俞穴。
腹瀉伴隨腸鳴:神闕穴、水分穴、三間穴。
消化不良導致腹瀉:上廉穴、下廉穴。
暴發性腹瀉:隱白穴。
持續腹瀉:腎俞穴。
稀便腹瀉:太衝穴、神闕穴、三陰交穴。
持續腹瀉不止:神闕穴。
腹瀉無知覺:中脘穴。
痢疾:曲泉穴、太谿穴、太衝穴、丹田穴、脾俞穴、小腸俞穴。
便血:承山穴、復溜穴、太衝穴、太白穴。
大便失禁:丹田穴、大腸俞穴。
大便不通:承山穴、太谿穴、照海穴、太衝穴、小腸俞穴、太白穴、章門穴、膀胱俞穴。
大便下墜感:承山穴、解谿穴、太白穴、帶脈穴。
便祕:照海穴、太白穴、章門穴。
腹瀉:曲泉穴、陰陵泉穴、然谷穴、束骨穴、隱白穴、三焦俞穴、中脘穴、天樞穴、脾俞穴、腎俞穴、大腸俞穴。
痔瘡:委中穴、承山穴、飛揚穴、陽輔穴、復溜穴、太衝穴、俠谿穴、氣海穴、會陰穴、長強穴。
腸脹氣:尾閭骨盡頭處,灸百壯即可痊癒。
大小便不通:胃脘穴(灸三百壯)。
腸癰疼痛:太白穴、陷谷穴、大腸俞穴。
脫肛:百會穴、尾閭穴(灸七壯)、臍中穴(根據年齡灸壯)。
7. 陰疝小便門
寒疝腹痛:陰市太谿肝俞。
疝瘕:陰蹻(此二穴,在足內踝陷中。主卒疝,小腹疼痛,左取右,右取左,灸三壯。女人月水不調,亦灸)。
卒疝:丘墟大敦陰市照海。
頹疝:曲泉中封太衝商丘。
痃癖(小腹下痛):太谿三里陰陵曲泉脾俞三陰交。
疝瘕:陰陵太谿丘墟照海。
腸癖,㿉疝,小腸痛:通谷(灸百壯)束骨大腸俞。
偏墜水腎:歸來大敦三陰交。
陰疝:太衝大敦。
痃瘕膀胱小腸:燔針刺五樞氣海三里三陰交氣門(百壯)。
陰腎偏,大小便數,或陰入腹:大敦。
陰腫:曲泉太谿大敦腎俞三陰交。
陰莖痛:陰陵曲泉行間太衝陰谷三陰交大敦太谿腎俞中極。
陰莖痛,陰汗濕:太谿魚際中極三陰交。
轉胞不溺,淋瀝:關元。
腎臟虛冷,日漸羸瘦,勞傷,陰疼凜凜,少氣遺精:腎俞。
遺精白濁:腎俞關元三陰交。
夢遺失精:曲泉(百壯)中封太衝至陰膈俞脾俞三陰交腎俞關元三焦俞。
寒熱氣淋:陰陵泉。
淋癃:曲泉然谷陰陵行間大敦小腸俞湧泉氣門(百壯)。
小便黃赤:陰谷太谿腎俞氣海膀胱俞關元。
小便五色:委中前谷。
小便不禁:承漿陰陵委中太衝膀胱俞大敦。
小便赤如血:大陵關元。
婦人胞轉,不利小便:灸關元(二七壯)。
遺溺:神門魚際太衝大敦關元。
陰痿丸騫:陰谷陰交然谷中封大敦。
陰挺出:太衝少府照海曲泉。
白話文:
寒疝腹痛:陰市、太谿、肝俞
疝瘕:陰蹻(這個穴位在足內踝中。主治疝氣發作,小腹疼痛,左小腹痛取右腳穴位,右小腹痛取左腳穴位,灸三壯。女性月水不調,也可灸這個穴位)
卒疝:丘墟、大敦、陰市、照海
頹疝:曲泉、中封、太衝、商丘
痃癖(小腹下痛):太谿、三里、陰陵、曲泉、脾俞、三陰交
疝瘕:陰陵、太谿、丘墟、照海
腸癖,㿉疝,小腸痛:通谷(灸百壯)、束骨、大腸俞
偏墜水腎:歸來、大敦、三陰交
陰疝:太衝、大敦
痃瘕膀胱小腸:用燒熱的針刺五樞、氣海、三里、三陰交、氣門(百壯)
陰腎偏,大小便數,或陰入腹:大敦
陰腫:曲泉、太谿、大敦、腎俞、三陰交
陰莖痛:陰陵、曲泉、行間、太衝、陰谷、三陰交、大敦、太谿、腎俞、中極
陰莖痛,陰汗濕:太谿、魚際、中極、三陰交
轉胞不溺,淋瀝:關元
腎臟虛冷,日漸羸瘦,勞傷,陰疼凜凜,少氣遺精:腎俞
遺精白濁:腎俞、關元、三陰交
夢遺失精:曲泉(百壯)、中封、太衝、至陰、膈俞、脾俞、三陰交、腎俞、關元、三焦俞
寒熱氣淋:陰陵泉
淋癃:曲泉、然谷、陰陵、行間、大敦、小腸俞、湧泉、氣門(百壯)
小便黃赤:陰谷、太谿、腎俞、氣海、膀胱俞、關元
小便五色:委中、前谷
小便不禁:承漿、陰陵、委中、太衝、膀胱俞、大敦
小便赤如血:大陵、關元
婦人胞轉,不利小便:灸關元(二七壯)
遺溺:神門、魚際、太衝、大敦、關元
陰痿丸騫:陰谷、陰交、然谷、中封、大敦
陰挺出:太衝、少府、照海、曲泉
疝氣偏墜:以小繩量患人口兩角,為一分,作三折,成三角,如△樣,以一角安臍心,兩角在臍下兩旁,盡處是穴。患左灸右,患右灸左,二七壯立愈。二穴俱灸亦可。
白話文:
偏墜疝氣:
- 以細繩測量患者嘴巴兩角之間的距離,等於一分。
- 將繩子折成三等分,形成一個三角形,類似於「△」的形狀。
- 三角形的一角放在肚臍中心,另外兩個角分別位於肚臍下方的兩側,繩子末端就是穴位。
- 如果左側疝氣,灸右側穴位;如果右側疝氣,灸左側穴位。
- 灸27次後,病情立愈。
- 也可以同時灸兩個穴位。
膀胱氣攻兩脅臍下,陰腎入腹:灸臍下六寸兩旁各一寸,炷如小麥大,患左灸右,患右灸左。
白話文:
膀胱氣攻入兩側肋骨和肚臍下方,導致陰腎進入腹腔:灸肚臍下方六寸兩邊各一寸,每柱艾灸要像小麥粒大小,左邊疼痛灸右邊,右邊疼痛灸左邊。
8. 頭面門
頭痛:百會上星風府風池攢竹絲竹空小海陽谿大陵後谿合谷腕骨中衝中渚崑崙陽陵。
頭強痛:頰車風池肩井少海後谿前谷。
頭偏痛:頭維。
腦瀉:顖會通谷。
頭風:上星前頂百會陽谷合谷關衝崑崙俠谿。
腦痛:上星風池腦空天柱少海。
頭風,面目赤:通里解谿。
頭風牽引腦頂痛:上星百會合谷。
偏正頭風:百會前頂神庭上星絲竹空風池合谷攢竹頭維。
醉後頭風:印堂攢竹三里。
頭風眩暈:合谷豐隆解谿風池垂手著兩腿,灸虎口內。。
面腫:水溝上星攢竹支溝間使中渚液門解谿行間厲兌譩譆天牖風池。
面癢腫:迎香合谷。
頭項俱痛:百會後頂合谷。
頭風冷淚出:攢竹合谷。
頭痛項強,重不能舉,脊反折,不能回顧:承漿(先瀉後補)風府。
腦昏目赤:攢竹。
頭旋:目窗百會申脈至陰絡卻。
面腫項強,鼻生息肉:承漿(三分,推上復下)。
頭腫:上星前頂大陵(出血)公孫。
頰腫:頰車。
頤頷腫:陽谷腕骨前谷商陽丘墟俠谿手三里。
風動如蟲行:迎香。
頸項強急:風府。
頭目浮腫:目窗陷谷。
眼瞼瞤動:頭維攢竹。
腦風而疼:少海。
頭重身熱:腎俞。
眉棱痛:肝俞。
毛髮焦脫:下廉。
面浮腫:厲兌。
面腫:灸水分。
頭目眩疼,皮腫生白屑:灸顖會。
白話文:
頭痛 百會穴、上星穴、風府穴、風池穴、攢竹穴、絲竹空穴、小海穴、陽谿穴、大陵穴、後谿穴、合谷穴、腕骨穴、中衝穴、中渚穴、崑崙穴、陽陵穴。
頭強痛 頰車穴、風池穴、肩井穴、少海穴、後谿穴、前谷穴。
頭偏痛 頭維穴。
腦瀉 顖會穴、通谷穴。
頭風 上星穴、前頂穴、百會穴、陽谷穴、合谷穴、關衝穴、崑崙穴、俠谿穴。
腦痛 上星穴、風池穴、腦空穴、天柱穴、少海穴。
頭風,面目赤 通裏穴、解谿穴。
頭風牽引腦頂痛 上星穴、百會穴、合谷穴。
偏正頭風 百會穴、前頂穴、神庭穴、上星穴、絲竹空穴、風池穴、合谷穴、攢竹穴、頭維穴。
醉後頭風 印堂穴、攢竹穴、三里穴。
頭風眩暈 合谷穴、豐隆穴、解谿穴、風池穴,垂手置於兩腿,灸虎口內。
面腫 水溝穴、上星穴、攢竹穴、支溝穴、間使穴、中渚穴、液門穴、解谿穴、行間穴、厲兌穴、譩譆穴、天牖穴、風池穴。
面癢腫 迎香穴、合谷穴。
頭項俱痛 百會穴、後頂穴、合谷穴。
頭風冷淚出 攢竹穴、合谷穴。
頭痛項強,重不能舉,脊反折,不能回顧 承漿穴(先瀉後補)、風府穴。
腦昏目赤 攢竹穴。
頭旋 目窗穴、百會穴、申脈穴、至陰穴、絡卻穴。
面腫項強,鼻生息肉 承漿穴(三分,推上復下)。
頭腫 上星穴、前頂穴、大陵穴(出血)、公孫穴。
頰腫 頰車穴。
頤頷腫 陽谷穴、腕骨穴、前谷穴、商陽穴、丘墟穴、俠谿穴、手三里穴。
風動如蟲行 迎香穴。
頸項強急 風府穴。
頭目浮腫 目窗穴、陷谷穴。
眼瞼瞤動 頭維穴、攢竹穴。
腦風而疼 少海穴。
頭重身熱 腎俞穴。
眉棱痛 肝俞穴。
毛髮焦脫 下廉穴。
面浮腫 厲兌穴。
面腫 灸水分。
頭目眩疼,皮腫生白屑 灸顖會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