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三 (14)
卷三 (14)
1. 回陽九針歌
啞門勞宮三陰交,湧泉太谿中脘接,環跳三里合谷並,此是回陽九針穴。
白話文:
啞門穴、勞宮穴、三陰交穴,接著是湧泉穴、太谿穴和中脘穴,然後是環跳穴、足三里穴和合谷穴,這就是能夠使人恢復陽氣的九個重要穴位。
2. 針內障秘歌(楊氏)
內障由來十八般,精醫明哲用心看,分明一一知形狀,下手行針自入玄。
察他冷熱虛和實,多驚先服鎮心丸,弱翳細針粗撥老,針形不可一般般。
病虛新瘥懷妊月,針後應知將息難,不雨不風兼吉日,清齋三日在針前。
安心定志存真氣,念佛親姻莫雜喧,患者向明盤膝坐,醫師全要靜心田。
有血莫驚須住手,裹封如舊勿頻看,若然頭痛不能忍,熱茶和服草烏煙。
七月解封方視物,花生水動莫開言,還睛圓散堅心服,百日冰輪徹九淵。
白話文:
內障的成因多種多樣,總共有十八種,高明的醫生要仔細用心觀察,清楚地分辨每一種的形狀,這樣才能準確下針,達到神妙的療效。
要仔細辨別病情的寒熱虛實,如果病人容易驚慌,要先服用鎮心丸來安神。對於比較輕微的翳障,可以使用細針;比較嚴重的,可以使用粗針撥開,針的形狀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情況調整。
如果病人身體虛弱、剛痊癒、或是懷孕期間,針後更要特別注意調養休息。選擇沒有風雨的好日子,在針灸前三天要齋戒。
要讓自己心情平靜,專注於真氣的運行,並避免喧嘩,可以念佛。患者要面向光亮,盤腿坐好,醫生也要保持心境平和。
如果下針時有出血,不要驚慌,先停止動作,用敷料包紮好,不要頻繁打開查看。如果頭痛難忍,可以喝熱茶,並使用草烏煙熏緩解。
大約七個月後才能打開包紮看東西。眼睛剛能看見時,不要讓眼睛接觸到閃爍的光線,也不要大聲說話。如果眼睛恢復的形狀不夠圓潤,或是散光,要堅定信心,繼續調養,大約一百天後,就能徹底恢復視力。
3. 針內障要歌
內障金針針了時,醫師治法要精微。綿包黑豆如球子,眼上安排慢熨之。
頭邊鎮枕須平穩,仰臥三朝莫厭遲。封後或然微有痛,腦風摔動莫狐疑。
或針或熨依前法,痛極仍將火熨宜。鹽白梅含止咽吐,大小便起與扶持。
高聲叫喚私人欲,驚動睛輪見雪飛。三七不須湯洗面,針痕濕著痛微微。
五辛酒麵周年慎,出戶升堂緩步移。雙眸了了康寧日,狂客嗔余泄聖機。
白話文:
治療內障(眼疾)使用金針時,醫師的治療手法必須非常精細。用棉花包裹著像小球般的黑豆,慢慢地在眼睛上熨燙。
頭部旁邊的枕頭要放平穩,病患要仰臥三天,不要覺得厭煩。封針後,或許會稍微感到疼痛,不要懷疑是腦風震盪引起的。
可以依照之前的方式進行針刺或熨燙,如果疼痛劇烈,仍然可以用火熨治療。口含鹽白梅可以止住噁心想吐,大小便時需要有人攙扶。
如果大聲叫喊或有其他慾望,可能會驚動眼球,導致眼前出現雪花般的景象。針刺後三天之內,不要用湯水洗臉,針孔沾濕可能會感到微微的疼痛。
一整年都要小心避免食用五辛(蔥、蒜等辛辣食物)、酒和麵食,出門或上階梯時要慢慢走。當眼睛變得清晰明亮、恢復健康時,那些輕視我的人才會知道我洩漏了神祕的醫術。
4. 補瀉雪心歌(《聚英》)
行針補瀉分寒熱,瀉寒補熱須分別。拈指向外瀉之方,拈指向內補之訣。
瀉左須當大指前,瀉右大指當後曳。補左次指向前搓,補右大指往上曳。
如何補瀉有兩般,蓋是經從兩邊發。補瀉又要識迎隨,隨則為補迎為瀉。
古人補瀉左右分,今人乃為男女別。男女經脈一般生,晝夜循環無暫歇。
兩手陽經上走頭,陰經胸走手指輟。兩足陽經頭走足,陰經上走腹中結。
隨則針頭隨經行,迎則針頭迎經奪。更為補瀉定吸呼,吸瀉呼補真奇絕。
補則呼出卻入針,要知針用三飛法。氣至出針吸氣入,疾而一退急捫穴。
瀉則吸氣方入針,要知阻氣通身達。氣至出針呼氣出,徐而三退穴開禁。
此訣出自梓桑君,我今授汝心已雪。正是補瀉玄中玄,莫向人前輕易說。
白話文:
針灸的補瀉方法要根據寒熱來區分,瀉寒要用瀉法,補熱要用補法。撚轉針柄時,針尖向外轉是瀉法,針尖向內轉是補法。
要瀉左邊的穴位,針尖要在大拇指前方撚轉;要瀉右邊的穴位,針尖要在大拇指後方撚轉。要補左邊的穴位,要用食指向前搓動針柄;要補右邊的穴位,要用大拇指向上推動針柄。
為什麼會有兩種不同的補瀉方法呢?那是因為經絡是從身體兩側發出的。補瀉還要了解經脈的走向,順著經脈走向是補法,逆著經脈走向是瀉法。
古人是根據左右來區分補瀉,現代人則是根據男女來區分。男女的經脈其實都一樣,晝夜不停地循環運行。
兩手的陽經向上走到頭部,陰經從胸部走到手指尖。兩足的陽經從頭部走到足部,陰經向上走到腹部。
順著經脈走向下針是補法,逆著經脈走向下針是瀉法。還要根據呼吸來決定補瀉,吸氣時用瀉法,呼氣時用補法,這真是非常奧妙的方法。
補法是在呼氣時下針,要了解用針的三個飛針技巧。當氣感到達後就出針,同時吸氣,快速退針並按住針孔。
瀉法是在吸氣時下針,要使氣阻滯的部位通暢。當氣感到達後就出針,同時呼氣,慢慢退針三次,使穴位開通。
這個訣竅是出自梓桑君,我現在傳授給你,我的心已經像雪一樣明亮了。這正是補瀉的奧妙之處,千萬不要輕易在別人面前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