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洲

《針灸大成》~ 卷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

1. 寅、手太陰肺經

◎尺澤: 在肘中約紋上,兩筋間動脈。針三分,不宜深,灸五壯。

◎列缺: 在手側腕上寸半,以兩手交叉,食指盡處,兩筋骨罅中。針二分,灸七壯,至七七壯。

◎經渠: 在寸口陷中,動脈應手。針二分,禁灸。

◎太淵: 在掌後內側,橫紋頭動脈中。針二分,灸三壯。

◎魚際: 在大指本節後白肉際。針二分,禁灸。

◎少商: 在大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許。針一分,宜用鋒針出血,禁灸。

白話文:

◎尺澤: 在肘部正中部肌肉紋路的上面,兩條肌肉之間的動脈。針灸深度為三分,不可太深,灸灼五次。

◎列缺: 在手掌側面手腕上方一寸半處,雙手交叉,食指尖端所抵達的地方,兩條骨頭中間的縫隙中。針灸深度為二分,灸灼七次,最多可達七七四十九次。

◎經渠: 在寸口凹陷處,動脈清晰可見。針灸深度為二分,忌諱灸灼。

◎太淵: 在手掌後方內側,橫紋起始處的動脈中。針灸深度為二分,灸灼三次。

◎魚際: 在大拇指第一個關節的後面,白色肉邊處。針灸深度為二分,忌諱灸灼。

◎少商: 在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角約為韭菜葉的寬度。針灸深度為一分,宜使用鋒利的針頭出針時流出鮮血,忌諱灸灼。

2. 卯、手陽明大腸經

◎商陽: 在食指內側去爪角韭葉。針一分,灸三壯。

◎二間: 在食指本節前內側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三間: 在食指本節後內側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合谷: 在大指次指歧骨間陷中。針三分,灸三壯。孕婦不宜針。

◎陽谿: 在手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三里: 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銳肉端。針二分,灸三壯。

◎曲池: 在肘外輔骨屈肘橫紋頭陷中,以手拱胸取之。針七分,灸七壯,日可七壯,至二百壯。

白話文:

◎商陽: 食指內側指甲角旁的韭葉穴。針灸深度為一分,灸三壯。

◎二間: 食指第一關節前內側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灸三壯。

◎三間: 食指第一關節後內側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灸三壯。

◎合谷: 拇指和食指分開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灸三壯。懷孕婦女不宜針灸。

◎陽谿: 手腕中上兩條筋之間的凹陷中。針灸深度為三分,灸三壯。

◎三里: 肘橫紋下兩寸,按壓時肌肉隆起尖銳的部位。針灸深度為二分,灸三壯。

◎曲池: 肘外側骨頭處,彎曲手臂時橫紋頂部的凹陷中,用手抱著胸部取穴。針灸深度為七分,灸七壯,每天可灸七壯,一共灸至二百壯。

3. 辰、足陽明胃經

◎伏兔: 在陰市上三寸,起肉上,正跪坐取之。針五分,禁灸。

◎陰市: 在膝蓋上三寸,拜而取之。針三分,禁灸。

◎三里: 在膝蓋下三寸,䯒骨大筋內,坐取之。針八分,灸止百壯。

◎上廉: 在三里下三寸,兩筋骨罅宛宛中,蹲坐取之。

◎下廉: 在上廉下三寸,取法與上廉同。各針三分,灸七壯。

◎解谿: 在衝陽後寸半,腕上繫鞋處取之。針五分,灸三壯。

◎衝陽: 在足跗上去陷谷二寸,骨間動脈。針五分,灸三壯。

◎陷谷: 在足大趾次趾外間,本節後陷中,去內庭二寸。針五分,灸三壯。

◎內庭: 在足大趾次趾外間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厲兌: 在足大趾次趾端,去爪甲韭葉。針一分,灸一壯。

白話文:

◎伏兔: 在膝蓋上三寸處,起於肌肉上方,病人正襟危坐時取穴。針刺五分,禁止灸。

◎陰市: 在膝蓋上三寸處,病人跪拜式取穴。針刺三分,禁止灸。

◎三里: 在膝蓋下三寸處,小腿骨和大筋之間,病人坐姿取穴。針刺八分,灸至百壯。

◎上廉: 在三里穴下三寸處,兩條筋骨間的凹陷中,病人蹲坐取穴。

◎下廉: 在上廉穴下三寸處,取穴方法與上廉穴相同。各針刺三分,灸七壯。

◎解谿: 在衝陽穴後一寸半處,手腕繫鞋處取穴。針刺五分,灸三壯。

◎衝陽: 在腳背上方凹陷處兩寸處,骨間動脈處。針刺五分,灸三壯。

◎陷谷: 在腳大拇指和第二腳趾外側之間,第一個趾節後方的凹陷中,距內庭穴兩寸。針刺五分,灸三壯。

◎內庭: 在腳大拇指和第二腳趾的外側凹陷中。針刺三分,灸三壯。

◎厲兌: 在腳大拇指和第二腳趾前端,距趾甲一味葉的距離。針刺一分,灸一壯。

4. 巳、足太陰脾經

◎隱白: 在足大趾內側,去爪角韭葉。月事不止,刺之立愈。針二分,灸三壯。

◎大都: 在足大趾本節後,內側肉際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太白: 在足大趾內側,內踝前。核骨下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公孫: 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內踝前,針四分,灸三壯。

◎商丘: 在內踝下,微前陷中,前有中封,後有照海,其穴居中。針三分,灸三壯。

◎三陰交: 在內踝上,除踝三寸,骨下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隱白: 位於足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角約一韭葉寬。女性月經不止,針灸此穴可立即治癒。針灸深度為二分,艾灸三壯。

◎大都: 位於足大拇指第一節後方,內側肉際凹陷處。針灸深度為三分,艾灸三壯。

◎太白: 位於足大拇指內側,內踝骨前方。核骨下方凹陷處。針灸深度為三分,艾灸三壯。

◎公孫: 位於足大拇指第一節後方一寸,內踝骨前方。針灸深度為四分,艾灸三壯。

◎商丘: 位於內踝下方,稍靠前凹陷處。前面有中封穴,後面有照海穴,此穴位於兩穴之間。針灸深度為三分,艾灸三壯。

◎三陰交: 位於內踝上三寸,骨頭下方凹陷處。針灸深度為三分,艾灸三壯。

◎陰陵泉: 在膝內側輔骨下陷中,屈膝取之,膝橫紋頭下是穴,與陽陵泉相對,稍高一寸。針五分,灸七壯。

白話文:

**陰陵泉穴:**位於膝蓋內側,膝蓋彎曲時骨頭微凹處。膝蓋彎曲後,膝蓋橫紋上方約一寸處就是這個穴位,和陽陵泉穴相對應。針灸深度為五分,灸療艾炷七壯。

5. 午、手少陰心經

◎少海: 在肘內廉節後,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肘向頭取之。針三分,灸三壯。

◎靈道: 在掌後寸半。針三分,灸三壯。

◎通里: 在掌後一寸陷中。針三分,灸七壯。

◎神門: 在掌後銳骨端陷中。針三分,灸七壯。炷如小麥

◎少府: 在小指本節後,骨縫陷中,直勞宮。針二分,灸七壯。

◎少衝: 在小指內側,去爪角韭葉。針一分,灸一壯。

白話文:

◎少海穴: 位於手肘內側的骨縫外側,距離手肘尖端五分處。屈肘,向頭部取穴。針刺深度三分,灸三炷艾條。

◎靈道穴: 位於手掌後方,距離手掌根部一寸半處。針刺深度三分,灸三炷艾條。

◎通裏穴: 位於手掌後方,距離手掌根部一寸的凹陷處。針刺深度三分,灸七炷艾條。

◎神門穴: 位於手掌後方,靠近手腕處的骨縫凹陷中。針刺深度三分,灸七炷艾條。每炷艾條的大小如一粒小麥。

◎少府穴: 位於小指根部的骨縫凹陷中,正對著勞宮穴。針刺深度二分,灸七炷艾條。

◎少衝穴: 位於小指內側,距離指甲角約一韭葉的寬度處。針刺深度一分,灸一炷艾條。

6. 未、手太陽小腸經

◎少澤: 在小指外側,去爪角一分陷中。針一分,灸一壯。

◎前谷: 在小指外側,本節前陷中。針一分,灸三壯。

◎後谿: 在小指外側,本節後陷中。針一分,灸一壯。

◎腕骨: 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有起骨罅縫。針二分,灸三壯。

◎陽谷: 在手外側腕中,銳骨下陷中。針二分,灸三壯。

◎小海: 在肘外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屈肘向頭取之。針一分,灸二壯。

白話文:

◎少澤: 在小指外側,距離指甲角一分的地方,向內陷進去。針灸深度:針刺一分,艾灸一壯。

◎前谷: 在小指外側,第一個關節前的凹陷處。針灸深度:針刺一分,艾灸三壯。

◎後谿: 在小指外側,第一個關節後的凹陷處。針灸深度:針刺一分,艾灸一壯。

◎腕骨: 在手的外側,手腕前方凸起骨頭下的凹陷處,有骨縫。針灸深度:針刺二分,艾灸三壯。

◎陽谷: 在手的外側,手腕中間,尖銳骨頭下的凹陷處。針灸深度:針刺二分,艾灸三壯。

◎小海: 在肘的外側,大骨頭的外面,距離肘尖五分的地方,凹陷處。取穴時要屈肘,朝著頭的方向。針灸深度:針刺一分,艾灸二壯。

7. 申、足太陽膀胱經

◎委中: 在膕中央兩筋間約紋內,動脈應手。針八分,禁灸。

◎承山: 在腿肚尖下,分肉間陷中。針八分,灸止七七壯。

◎崑崙: 在足外踝後五分,跟骨上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申脈: 在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際,前後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軟骨,其穴居中。針三分。

◎金門: 在外踝下少後,丘墟後,申脈前。針一分,灸三壯。

◎京骨: 在足外側大骨下,赤白肉際陷中。針三分,灸七壯。

◎束骨: 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後肉際陷中。針三分,灸三壯。

◎通谷: 在足小趾外側本節前陷中。針二分,灸三壯。

◎至陰: 在足小趾外側,去爪角韭葉。針二分,灸三壯。

白話文:

◎委中: 在小腿肚中間兩條肌肉之間,動脈所在處。針刺深度為八分,禁止灸療。

◎承山: 在小腿肚尖端下方,肌肉分界處的凹陷中。針刺深度為八分,灸療至七七壯為止。

◎崑崙: 在外腳踝後方五分處,跟骨上的凹陷中。針刺深度為三分,灸療三壯。

◎申脈: 在外腳踝下方五分處的凹陷中,靠近指甲與白肉交界處,前後有筋,上方有踝骨,下方有軟骨,穴位位於中央。針刺深度為三分。

◎金門: 在外腳踝下方稍後方,申脈後方。針刺深度為一分,灸療三壯。

◎京骨: 在腳部外側大骨下方,赤肉與白肉交界處的凹陷中。針刺深度為三分,灸療七壯。

◎束骨: 在小腳趾外側第一個關節後方的凹陷中。針刺深度為三分,灸療三壯。

◎通谷: 在小腳趾外側第一個關節前面的凹陷中。針刺深度為二分,灸療三壯。

◎至陰: 在小腳趾外側,距指甲角約一韭菜葉寬度。針刺深度為二分,灸療三壯。

8. 酉、足少陰腎經

◎湧泉: 在足心,屈足蜷趾取之宛宛中白肉際。針五分,不宜出血,灸三壯。

◎然谷: 在內踝前,大骨下陷中。針三分,不宜見血,灸三壯。

◎太谿: 在內踝後五分,跟骨上,有動脈。針三分,灸三壯。

◎照海: 在內踝下四分,前後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軟骨,其穴居中。針三分,灸七壯。

◎復溜: 在內踝上,除踝一寸,踝後五分,與太谿相直。針三分,灸五壯。

◎陰谷: 在膝內輔骨後,大筋下,按之應手,屈膝乃得之。針四分,灸三壯。

白話文:

◎湧泉: 位於腳底心,蜷縮腳趾時,取穴位在腳趾彎曲處偏白的肉際上。針灸深度五分,不宜出出血,艾灸三壯。

◎然谷: 位於內腳踝前側,大骨頭下方凹陷處。針灸深度三分,不宜見血,艾灸三壯。

◎太谿: 位於內腳踝後方五分處,跟骨上,有動脈通過。針灸深度三分,艾灸三壯。

◎照海: 位於內腳踝下方四分處,前後有肌腱,上方有踝骨,下方有軟骨,穴位位於中間。針灸深度三分,艾灸七壯。

◎復溜: 位於內腳踝上方一寸,踝後五分處,與太谿穴相對稱。針灸深度三分,艾灸五壯。

◎陰谷: 位於膝蓋內側股骨後方,大肌腱下方,按壓時有反應,彎曲膝蓋才能找到穴位。針灸深度四分,艾灸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