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三 (4)
卷三 (4)
1. 玉龍歌(楊氏注解)
扁鵲授我玉龍歌,玉龍一試絕沉疴,玉龍之歌真罕得,流傳千載無差訛。
我今歌此玉龍訣,玉龍一百二十穴,醫者行針殊妙絕,但恐時人自差別。
補瀉分明指下施,金針一刺顯明醫,傴者立伸僂者起,從此名揚天下知。
凡患傴者,補曲池,瀉人中;患僂者,補風池,瀉絕骨。
中風不語最難醫,髮際頂門穴要知,更向百會明補瀉,即時蘇醒免災危。
頂門即顖會也,禁針,灸五壯。百會先補後瀉,灸七壯,艾如麥大。
鼻流清涕名鼻淵,先瀉後補疾可痊,若是頭風並眼痛,上星穴內刺無偏。
上星穴流涕並不聞香臭者,瀉俱得氣補。
頭風嘔吐眼昏花,穴取神庭始不瘥,孩子慢驚何可治,印堂刺入艾還加。
神庭入三分,先補後瀉。印堂入一分,沿皮透左右攢竹,大哭效,不哭難。急驚瀉,慢驚補。
頭項強痛難回顧,牙疼並作一般看,先向承漿明補瀉,後針風府即時安。
承漿宜瀉,風府針不可深。
偏正頭風痛難醫,絲竹金針亦可施,沿皮向後透率谷,一針兩穴世間稀。
偏正頭風有兩般,有無痰飲細推觀,若然痰飲風池刺,倘無痰飲合谷安。
風池刺一寸半,透風府穴,此必橫刺方透也,宜先補後瀉,灸十一壯。合谷穴針至勞宮,灸二七壯。
口眼喎斜最可嗟,地倉妙穴連頰車,喎左瀉右依師正,喎右瀉左莫令斜。
灸地倉之艾,如綠豆,針向頰車,頰車之針,向透地倉。
不聞香臭從何治?迎香兩穴可堪攻,先補後瀉分明效,一針未出氣先通。
耳聾氣閉痛難言,須刺翳風穴始痊,亦治項上生瘰癧,下針瀉動即安然。
耳聾之症不聞聲,痛癢蟬鳴不快情,紅腫生瘡須用瀉,宜從聽會用針行。
偶爾失音言語難,啞門一穴兩筋間,若知淺針莫深刺,言語音和照舊安。
眉間疼痛苦難當,攢竹沿皮刺不妨,若是眼昏皆可治,更針頭維即安康。
攢竹宜瀉,頭維入一分,沿皮透兩額角,疼瀉,眩暈補。
兩睛紅腫痛難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睛明、魚尾穴,太陽出血自然消。
睛明針五分,後略向鼻中,魚尾針透魚腰。太陽即童子髎,俱禁灸。如虛腫不宜去血。
眼痛忽然血貫睛,羞明更澀最難睜,須得太陽針血出,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兩眼紅,迎香穴內刺為通,若將毒血搐出後,目內清涼始見功。
內迎香二穴,在鼻孔中,用蘆葉或竹葉,搐入鼻內,出血為妙,不愈再針合谷。
強痛脊背瀉人中,挫閃腰酸亦可攻,更有委中之一穴,腰間諸疾任君攻。
委中禁灸,四畔紫脈上皆可出血,弱者慎之。
腎弱腰疼不可當,施為行止甚非常,若知腎俞二穴處,艾火頻加體自康。
白話文:
玉龍歌(楊氏注解)
扁鵲傳授給我玉龍歌的針灸方法,只要用玉龍歌的方法一試,就能治癒沉重的疾病。這套玉龍歌的針灸法非常罕見,流傳千年,從未出現錯誤。
我現在來吟唱這玉龍訣,玉龍歌包含一百二十個穴位,醫生運用它行針,效果奇特絕妙,只是恐怕現代人難以區分穴位的準確位置和施針的輕重緩急。
補瀉要分明地運用在穴位上,金針一刺就能顯現出高明的醫術,駝背的人能站直,彎腰的人能挺起腰,從此名揚天下,為人所知。
凡是患有駝背的人,要補曲池穴,瀉人中穴;患有僂背(脊柱後彎)的人,要補風池穴,瀉絕骨穴。
中風不語最難治療,必須要知道髮際和頂門的穴位,更要明確在百會穴的補瀉方法,就能立即甦醒,免除危險。
頂門穴也就是顖會穴,禁針,灸五壯。百會穴先補後瀉,灸七壯,艾條如麥粒般大小。
鼻子流出清涕稱為鼻淵,先瀉後補就能痊癒。如果是頭痛和眼睛疼痛,就在上星穴刺針,針要準確。
上星穴治療流涕,若涕液沒有香臭味,瀉後要得氣,再補。
頭痛嘔吐,眼睛昏花,就要在神庭穴施針,才能治愈。小孩慢驚風難以治療,就在印堂穴刺針,再加艾灸。
神庭穴針刺入三分,先補後瀉。印堂穴針刺入一分,沿著皮膚刺向左右攢竹穴,孩子能大哭就有效,哭不出來就難說。急驚風要瀉,慢驚風要補。
頭項強痛,不能回頭,牙痛也用同樣的方法治療,先在承漿穴補瀉,然後針刺風府穴,就能立即痊癒。
承漿穴宜瀉,風府穴針刺不可太深。
偏正頭痛很難醫治,可以用絲竹金針來治療,沿著皮膚向後透刺率谷穴,一針刺入兩個穴位,這是世上罕見的針法。
偏正頭痛有兩種,是否有痰飲要仔細觀察。如果有痰飲,就刺風池穴;如果沒有痰飲,就在合谷穴施針。
風池穴刺入一寸半,透刺風府穴,這必須是橫刺才能透到風府穴,宜先補後瀉,灸十一壯。合谷穴針刺到勞宮穴,灸二七壯。
口眼歪斜令人惋惜,地倉穴是治療的妙穴,配合頰車穴一起使用。歪向左邊就瀉右邊,歪向右邊就瀉左邊,針刺要準確,不要讓它更歪。
灸地倉穴的艾條,如綠豆般大小;針刺向頰車穴,頰車穴的針要透向地倉穴。
鼻塞不通,聞不到氣味,怎麼辦?迎香穴可以攻治,先補後瀉,效果分明,針還沒拔出,氣就通了。
耳朵聾了,氣閉不通,疼痛難忍,必須刺翳風穴才能痊癒,也能治療頸部生長瘰癧(淋巴結腫大),瀉針後就能痊癒。
耳朵聾了,聽不見聲音,疼痛瘙癢,像蟬鳴一樣不舒服,紅腫生瘡就需要瀉,要在聽會穴行針。
偶然失音,說話困難,啞門穴位於兩個筋之間,如果知道針刺要淺,不要刺得太深,就能恢復說話,聲音和以前一樣。
眉間疼痛難以忍受,在攢竹穴沿著皮膚刺針,沒有關係。如果眼睛昏花也能治療,再針刺頭維穴就能康復。
攢竹穴宜瀉,頭維穴刺入一分,沿著皮膚透刺到兩個額角,疼痛就瀉,頭暈就補。
兩個眼睛紅腫疼痛難忍,怕光,眼睛發澀,只能刺睛明穴和魚尾穴,太陽穴出血,自然就能消腫。
睛明穴針刺五分,針尖略向鼻中,魚尾穴針刺透到魚腰穴。太陽穴也就是童子髎穴,都禁灸。如果是虛腫,不宜放血。
眼睛疼痛,突然出血,眼睛發澀,睜不開,必須在太陽穴放血,不用手術刀,就能很快痊癒。
心火上炎,兩個眼睛紅腫,在迎香穴刺針疏通,如果把毒血吸出來,眼睛就會清涼,就能見效。
內迎香穴在鼻孔內,用蘆葉或竹葉吸出血來最好,如果不好,再針刺合谷穴。
脊背強痛就瀉人中穴,腰部挫傷閃到腰,也可用這個方法治療。委中穴治療腰部各種疾病。
委中穴禁灸,四個紫色的脈絡上都可以放血,體弱的人要小心。
腎虛腰痛難忍,治療方法非常特別,如果知道腎俞穴的位置,經常艾灸,身體就能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