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六 (6)
卷六 (6)
1. 足太陰脾經考正穴法
◎隱白:
足大趾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脾脈所出為井木。《素注》針一分,留三呼。《銅人》針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隱白:
在腳的大拇指內側邊緣,距離指甲角處,大約像一片韭菜葉的寬度。這是脾經的井穴,屬於木行。
《素問注釋》記載,針刺時深度為一分,留針的時間為三呼。《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記載,針刺時深度為三分,灸法為三壯。
主腹脹,喘滿不得安臥,嘔吐食不下,胸中熱,暴泄,衄血,尸厥不識人,足寒不能溫,婦人月事過時不止,小兒客忤,慢驚風。
白話文:
主要症狀:腹脹、呼吸困難、無法平躺入睡、嘔吐、食不下嚥、胸中灼熱、腹瀉、流鼻血、昏厥不省人事、腳底發冷且無法回溫、女性月經不調、小兒驚風或受驚嚇後抽搐。
◎大都:
足大趾本節後,內側陷中,骨縫赤白肉際。脾脈所溜為滎火。脾虛補之。《銅人》針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大都:
腳的大拇指本節後面,內側陷進去的地方,骨縫處露出紅白肌肉。這是脾脈所經過的地方,稱為「滎火」。若脾虛,就要補之。《銅人》中記載,針灸此處宜針三針,灸三壯。
主熱病汗不出,不得臥,身重骨疼,傷寒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腰痛不可俯仰,繞踝風,胃心痛,腹脹胸滿,心蛔痛,小兒客忤。
◎太白:
足大趾內側,內踝前核骨下陷中。脾脈所注為俞土。《銅人》針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 主熱病汗不出,不得臥,身重骨疼:治療熱性疾病時,患者出不了汗,無法入睡,身體沉重,骨頭疼痛。
- 傷寒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治療傷寒時,患者手腳冰冷,腹部脹滿,容易嘔吐,煩躁不安,胸悶氣短。
- 吐逆目眩,腰痛不可俯仰:治療患者嘔吐、頭暈,腰痛嚴重,無法彎腰或仰頭。
- 繞踝風:治療沿着腳踝吹襲的風邪所引起的疾病。
- 胃心痛:治療胃部和胸部疼痛。
- 腹脹胸滿:治療腹部和胸部脹滿。
- 心蛔痛:治療心臟周圍疼痛。
- 小兒客忤:治療小兒被異物噎住或侵入身體所致的疾病。
◎太白穴:
位於腳大拇指內側,內腳踝前端的骨頭下陷處。脾經所循行的脈絡彙集於此,為脾俞穴。《銅人腧穴鍼灸圖經》記載:針灸深度三分,灸三壯。
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泄瀉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腸鳴,膝股䯒酸轉筋,身重骨痛,胃心痛,腹脹胸滿,心痛脈緩。
◎公孫:
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內踝前。足太陰絡脈,別走陽明胃經。《銅人》針四分,灸三壯。
白話文:
症狀包括:
- 發熱、煩躁、精神不振
- 腹部脹氣、消化不良
- 嘔吐、腹瀉膿血
- 腰痛、大便困難
- 氣息不順暢
- 腹痛劇烈(霍亂)
- 腸鳴
- 膝蓋和腿部痠痛、抽筋
- 身體沉重、骨頭疼痛
- 胃痛、心痛
- 腹部脹氣、胸悶
- 心痛、脈搏緩慢
◎公孫穴:
位於足部大拇指第一個關節之後一寸,內踝骨的前方。屬於足太陰脾經絡脈,特別連通於陽明胃經。《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記載,針刺深度為四分,灸療法施灸三壯。
主寒瘧,不嗜食,癇氣,好太息,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喜嘔,嘔已乃衰。頭面腫起,煩心狂言,多飲,膽虛,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瀉之,虛則鼓脹補之。
◎商丘:
白話文:
主要治療寒性間歇熱(瘧疾),不愛吃東西,癲癇,經常歎氣,經常出現寒熱交替和盜汗,發病時喜歡嘔吐,嘔吐後虛弱無力。頭面浮腫,心煩意亂,愛喝水,膽氣虛弱,陽氣上升則腹瀉,陽氣不足則腹脹,需要用補藥治療。
◎商丘:
主治:腳氣浮腫,小便不利,口渴,筋脈拘急,腰痛腳軟,受風寒濕,赤腫疼痛。
足內踝骨下微前陷中,前有中封,後有照海,其穴居中。脾脈所行為經金,脾實瀉之。《銅人》灸三壯,針三分。
白話文:
在腳踝骨內側前下方凹陷處,前面是中封穴,後面是照海穴,這穴位位於中間。脾經的脈氣屬金,脾臟有實熱時可瀉之。根據《銅人經》記載,可用灸法補三壯,針刺深度三分。
主腹脹,腸中鳴,不便,脾虛令人不樂,身寒善太息,心悲,骨痺,氣逆,痔疾,骨疽蝕,魘夢,癇瘛,寒熱好嘔,陰股內痛。氣壅,狐疝走上下,引小腹痛、不可俯仰、脾積痞氣,黃疸,舌本強痛,腹脹,寒瘧,溏瘕泄水,面黃,善思善味,食不消,體重節痛,怠惰嗜臥,婦人絕子,小兒慢風。
◎三陰交:
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陰少陰厥陰之會。《銅人》針三分,灸三壯。
白話文:
主治範圍:
- 腹脹,腸鳴,便祕
- 脾氣虛弱,導致鬱悶不樂,身體怕冷,常嘆息,心胸悲傷
- 骨頭麻痺疼痛,氣息逆流,痔瘡
- 骨頭感染化膿,惡夢,癲癇發作
- 寒熱交替,嘔吐,腹股溝疼痛
- 氣血鬱滯,疝氣在上下移動,導致小腹疼痛,不能俯仰
- 脾氣鬱結,導致氣脹,黃疸
- 舌頭根部疼痛,腹脹,瘧疾
- 腹瀉,面黃,思慮過多,貪食,消化不良
- 身體肥胖,關節疼痛,倦怠嗜睡
- 女性不孕,小兒慢性腹瀉
◎三陰交穴:
位於內腳踝往上三寸,骨頭內側凹陷處。此穴為足太陰脾經、少陰腎經、厥陰肝經三條經絡交會處。《銅人經》記載:針灸此穴,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
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脾痛身重,四肢不舉,腹脹腸鳴,溏泄食不化,痃癖,腹寒,膝內廉痛,小便不利,陰莖痛,足痿不能行,疝氣,小便遺,膽虛,食後吐水,夢遺失精,霍亂,手足逆冷,呵欠,頰車蹉開,張口不合,男子陰莖痛,元臟發動,臍下痛不可忍,小兒客忤,婦人臨經行房,羸瘦,癥瘕,漏血不止,月水不止,妊娠胎動橫生,產後惡露不行,去血過多,血崩暈,不省人事。
如經脈塞閉不通,瀉之立通。經脈虛耗不行者,補之,經脈益盛則通。
白話文:
主要症狀:
- 脾胃虛弱
- 心腹脹滿
- 食慾不振
- 脾臟疼痛,身體沉重
- 四肢無力
- 腹脹伴有腸鳴
- 大便稀溏,食物不能消化吸收
- 痃癖(指腹部有腫塊)
- 腹中寒冷
- 膝蓋內側疼痛
- 小便困難
- 陰莖疼痛
- 雙腳無力,不能行走
- 疝氣
- 小便失禁
- 膽虛
- 飯後吐水
- 夢遺遺精
- 霍亂(腹瀉伴有嘔吐)
- 手腳冰冷
- 哈欠連連
- 顴骨向上抬高
- 不能閉合嘴巴
- 男性陰莖疼痛
- 元臟(指腎)功能失調
- 肚臍下方疼痛難忍
- 小兒受到驚嚇
- 婦女在經期或產後行房
- 消瘦
- 腫瘤或腫塊
- 出血不止
- 月經持續不停
- 懷孕時胎動異常
- 產後惡露排出不暢
- 失血過多
- 血崩暈厥,失去知覺
經脈阻塞不通,瀉下立通。經脈虛弱運行不暢者,補之,經脈強健則通。
按宋太子出苑,逢妊婦,診曰:『女。』徐文伯曰:『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欲視。文伯瀉三陰交,補合谷,胎應針而下,果如文伯之診。後世遂以三陰交、合谷為妊婦禁針。然文伯瀉三陰交,補合谷而墮胎,今獨不可補三陰交,瀉合谷,而安胎乎?蓋三陰交、腎肝脾三脈之交會,主陰血,血當補不當瀉;合谷為大腸之原,大腸為肺之腑,主氣,當瀉不當補。文伯瀉三陰交,以補合谷,是血衰氣旺也。
白話文:
據說宋朝太子出遊時遇到一名孕婦,診脈後說道:「是個女孩子。」徐文伯說:「是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太子性子急,想要立刻驗證。文伯瀉了孕婦的三陰交穴,補了合谷穴,胎兒果然應針而下,完全符合文伯的診斷。後世因此將三陰交、合谷這兩個穴位列為孕婦的禁針穴位。然而,文伯瀉三陰交,補合谷而墮胎,現在卻只禁止補三陰交,瀉合谷,就能保胎嗎?這是因為三陰交是腎肝脾三條經脈交會的地方,主掌陰血,陰血應該補充而不應該瀉掉;合谷是大腸的原穴,大腸是肺臟的腑,主掌氣,應該瀉掉而不應該補充。文伯瀉三陰交,補充合谷,導致陰血不足、氣旺盛。
今補三陰交,瀉合谷,是血旺氣衰矣。故劉元賓亦曰:『血衰氣旺定無妊,血旺氣衰應有體。』
◎漏谷(一名太陰絡):
內踝上六寸,䯒骨下陷中。《銅人》針三分,禁灸。
主腸鳴,強欠,心悲逆氣,腹脹滿急,痃癖冷氣,食飲不為肌膚,膝痺足不能行。
◎地機(一名脾舍):
膝下五寸,膝內側輔骨下陷中,伸足取之。足太陰郄,別走上一寸有空。《銅人》灸三壯,針三分。
主腰痛不可俯仰,溏泄,腹脅脹,水腫腹堅,不嗜食,小便不利,精不足,女子癥瘕,按之如湯沃股內至膝。
◎陰陵泉:
白話文:
**現在補足三陰交、瀉合谷穴,是因為氣血旺盛、氣衰弱。**因此,劉元賓也說:「氣血衰弱,一定不會懷孕;氣血旺盛,氣衰弱,應該有懷孕 跡象。」
◎漏谷穴(又名太陰絡)
位於內踝上方六寸,位於小腿骨下方的凹陷處。《銅人》記載:針灸深度三分,禁止灸療。
主治:腸鳴,哈欠連連,心悸反胃,腹脹疼痛,陰寒之氣導致的腹痛,飲食無法滋養皮膚,膝蓋麻木無法行走。
◎地機穴(又名脾舍)
位於膝蓋下方五寸,膝蓋內側腓骨下方的凹陷處,伸直腳找穴位。屬於足太陰脾經的郄穴,再向上取一寸有一個空隙。《銅人》記載:灸療三壯,針灸深度三分。
主治:腰痛無法俯仰,腹瀉,腹脅脹痛,水腫腹硬,食慾不佳,小便不順,精氣不足,女性經絡不通引起的疾病,按壓此穴有如熱湯澆灌股內側至膝蓋。
◎陰陵泉
膝下內側輔骨下陷中,伸足取之;或屈膝取之。在膝橫紋頭下,與陽陵泉穴相對,稍高一寸。足太陰脾脈所入為合水。《銅人》針五分。
白話文:
膝蓋內側靠近小腿的骨頭凹陷處,伸直腿取穴;或者彎曲膝蓋取穴。在膝蓋橫紋上方,與陽陵泉穴相對,高出約一寸的位置。足太陰脾經的經脈進入此處,稱為合水穴。《銅人經》記載針刺五分深。
主腹中寒不嗜食,脅下滿,水脹腹堅,喘逆不得臥,腰痛不可俯仰,霍亂,疝瘕,遺精,尿失禁不自知,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節,陰痛,胸中熱,暴泄飧泄。
白話文:
主要表現為腹中寒冷,沒有食慾,兩脅脹滿,腹部脹大且堅硬,氣喘、呼吸困難,無法躺下,腰部疼痛,無法彎腰或仰頭,霍亂、疝氣、遺精、尿失禁而不自知,小便困難,氣淋,寒熱交替,陰部疼痛,胸中灼熱,以及暴瀉和久瀉。
◎血海:
膝臏上內廉,白肉際二寸半。《銅人》針五分,灸三壯。
主氣逆腹脹,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
白話文:
◎血海穴:
在膝蓋上內側邊緣,白肉邊緣往上兩寸半的地方。《銅人針灸經》記載,針灸此穴針刺深度五分,灸 ثلاثة壯。
此穴主要治療以下症狀:氣逆腹脹,女性經期前後出血、月經不調等。
東垣曰:『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暴崩不止,多下水漿之物,皆由飲食不節,或勞傷形體,或素有氣不足,灸太陰脾經七壯。』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女性月經帶有血塊,月經不正常,崩漏不停,白帶增多,這些都是因為飲食不節制、或過度勞累、或本來氣血虛弱造成的。治療方法是艾灸脾經的太陰穴,每次七壯。」
◎箕門:
魚腹上越筋間,陰股內動脈應手。一云股上起筋間。《銅人》灸三壯。
主淋小便不通,遺溺,鼠鼷腫痛。
◎衝門(一名上慈宮):
府舍下一寸,橫骨兩端約中動脈,去腹中行各四寸半。《銅人》針七分,灸五壯。
主腹寒氣滿,腹中積聚疼,癃,淫濼,陰疝,婦人難乳,妊娠子衝心,不得息。
◎府舍:
白話文:
◎箕門:
在小腹部的魚腹肌上,直線連接肚臍和恥骨上緣,在肌肉間動脈跳動處。另一種說法是位於大腿內側起點的肌肉間。《銅人針灸經》用艾灸三壯。
主治小便不通、遺尿、鼠蹊腫痛。
◎衝門(又名上慈宮):
在肚臍下約一寸處,橫骨兩端的中央動脈,從腹中部到兩側各約四寸半。《銅人針灸經》針刺七分,艾灸五壯。
主治腹部寒冷氣滯、腹中積聚疼痛、小便困難、陰部濕疹、陰囊腫大、婦女乳汁不通、懷孕後胎兒壓迫心臟,導致呼吸困難。
◎府舍:
腹結下三寸,去腹中行各四寸半。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三脈上下一一入腹,絡脾肝,結心肺,從脅上至肩,此太陰郄,三陰陽明之別。《銅人》灸五壯,針七分。
白話文:
腹部的結點位於肚臍下方三寸,從肚臍量過去各四寸半。它是足太陰經、足厥陰經和陰維脈的交會處。三條經脈分別向上、向下、平行的穿過腹部,連接脾、肝、心和肺,從肋骨向上延伸至肩部。這是足太陰經的郄穴,將三陰經和陽明經分開。《銅人》記載,艾灸五壯,針刺七分。
主疝瘕,痺中急疼,循脅上下搶心,腹滿積聚,厥氣霍亂。
◎腹結(一名腸窟):
大橫下一寸三分,去腹中行各四寸半。《銅人》針七分,灸五壯。
主咳逆,繞臍痛,腹寒瀉利,上搶心,咳逆。
◎大橫:
腹哀下三寸五分,去腹中行各四寸半。足太陰、陰維之會。《銅人》針七分,灸五壯。
主大風逆氣,多寒善悲,四肢不可舉動,多汗洞痢。
◎腹哀:
日月下一寸五分,去腹中行各四寸半。足太陰、陰維之會。《銅人》針三分。
主寒中食不化,大便膿血,腹中痛。
◎食竇:
天谿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舉臂取之。《銅人》針四分,灸五壯。
主胸脅支滿,膈間雷鳴,常有水聲,膈痛。
◎天谿:
胸鄉下一寸六分陷中,去胸中行各六寸,仰而取之。《銅人》針四分,灸五壯。
主胸中滿痛,賁膺,咳逆上氣,喉中作聲,婦人乳腫㿉癰。
◎胸鄉:
周榮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仰而取之。《銅人》針四分,灸五壯。
主胸脅支滿,引胸背痛不得臥,轉側難。
◎周榮:
中府下一寸六分,去胸中行各六寸,仰而取之。《銅人》針四分。
主胸脅滿不得俯仰,食不下,喜飲。咳唾穢膿,咳逆,多淫。
◎大包:
淵液下三寸,布胸脅中出九肋間。脾之大絡,總統陰陽諸絡,由脾灌溉五臟。《銅人》灸三壯,針三分。
主胸脅中痛,喘氣,實則身盡痛,瀉之;虛則百節盡皆縱,補之。
白話文:
◎腹結(又名腸窟):
肚臍正下方一寸三分處,離腹中線各四寸半。《銅人》針灸:針七分,灸五壯。
主治:咳嗽反胃,肚臍周圍疼痛,腹中寒冷腹瀉,上竄至心臟,咳嗽反胃。
◎大橫:
肚臍正下方三寸五分處,離腹中線各四寸半。足太陰脾經和陰維脈交會處。《銅人》針灸:針七分,灸五壯。
主治:大風逆氣,多寒易悲傷,四肢無力,多汗腹瀉。
◎腹哀:
肚臍正下方一寸五分處,離腹中線各四寸半。足太陰脾經和陰維脈交會處。《銅人》針:針三分。
主治:寒氣腹中使食物不易消化,大便中有膿血,腹中疼痛。
◎食竇:
天谿穴下方一寸六分處,離胸中線各六寸,舉起手臂找到。《銅人》針灸:針四分,灸五壯。
主治:胸肋脹滿,橫膈膜發出雷鳴聲,經常有水聲,橫膈膜疼痛。
◎天谿:
胸骨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離胸中線各六寸,仰頭找到。《銅人》針灸:針四分,灸五壯。
主治:胸中脹痛,胸悶,咳嗽反胃,喉嚨發出聲響,婦女乳房腫脹疼痛。
◎胸鄉:
周榮穴下方一寸六分處,離胸中線各六寸,仰頭找到。《銅人》針灸:針四分,灸五壯。
主治:胸肋脹滿,引發胸背痛,無法躺下睡覺,翻身困難。
◎周榮:
中府穴下方一寸六分處,離胸中線各六寸,仰頭找到。《銅人》針:針四分。
主治:胸肋脹滿,無法彎腰或仰頭,食物無法吞嚥,愛喝水。咳嗽咳出帶有膿的痰液,咳嗽反胃,縱慾過度。
◎大包:
淵液穴下方三寸處,分佈在胸肋間延伸到九肋之間。脾經的大絡脈,貫通陰陽各絡脈,由脾臟灌溉五臟。《銅人》針灸:灸三壯,針三分。
主治:胸肋疼痛,氣喘,實證則全身疼痛,需瀉;虛證則百節鬆弛,需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