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洲

《針灸大成》~ 卷二 (17)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7)

1. 金針賦(楊氏注解)

嗟夫!軒歧吉遠,盧扁久亡,此道幽深,非一言而可盡,斯文細密,在久習而能通。豈世上之常辭,庸流之泛術,得之者若科之及第,而悅於心;用之者如射之發中,而應於目。述自先聖,傳之後學,用針之士,有志於斯,果能洞造玄微,而盡其精妙,則世之伏枕之疴,有緣者遇針,其病皆隨手而愈矣。

白話文:

唉!軒轅黃帝、岐伯的醫學早已遠去,盧扁二氏也過世很久了,這針灸之道深奧難懂,並非一句話就能說清楚。這針灸的學問細緻精微,需要長期學習才能掌握。那些市面上常見的、膚淺的針灸方法,懂了它就像考試及格一樣,只讓人心裡高興;用了它就像射箭射中靶心一樣,只讓人眼前一亮,治標不治本。 我們應該學習前代聖賢的醫術,將其傳授給後學。 有志於從事針灸的醫生,如果能真正洞悉針灸的奧妙,精通其精華,那麼世上那些臥床不起的病人,只要有緣遇到這樣的醫生,他們的病就能很快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