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六 (4)
卷六 (4)
1. 足陽明經穴主治
《內經》曰:『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又曰:『胃為黃腸。』
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原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
白話文:
《內經》說:「胃是儲藏食物的倉廩,五味(酸、苦、甘、辛、鹹)都從這裡產生。」又說:「胃是黃色的腸子。」
五味入口後,儲藏在胃中,用來滋養五臟的氣。胃是水穀(食物)的倉庫,是六腑的根本。因此,五臟六腑的氣味,都源自於胃。
2. 足陽明胃經穴歌
四十五穴足陽明,頭維下關頰車停,承泣四白巨髎經,地倉大迎對人迎。水突氣舍連缺盆,氣戶庫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滿梁門起,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存,水道歸來氣衝次,髀關伏兔走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連條口位,下巨虛跳上豐隆,解谿衝陽陷谷中,內庭厲兌經穴終(左右九十穴)。
此一經起於頭維,終於厲兌,取厲兌、內庭、陷谷、衝陽、解谿、三里,與井滎俞原經合也。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45個穴位:
- **頭部:**維道、下關、頰車
- **面部:**承泣、四白、巨髎
- **頸部:**地倉、大迎、人迎
- **前胸:**水突、氣舍、缺盆
- **腹部:**氣戶、庫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
- **胸部:**不容、承滿、梁門
- **心窩:**關門、太乙、滑肉門
- **腹部:**天樞、外陵、大巨
- **下肢:**水道、歸來、氣衝、髀關、伏兔、走陰市
- **膝部:**梁丘、犢鼻、足三里
- **小腿:**上巨虛、條口、下巨虛
- **足部:**豐隆、解谿、衝陽、陷谷、內庭、厲兌
此一條經脈起於頭部維穴,終於足部厲兌穴,取用厲兌、內庭、陷谷、衝陽、解谿、三里這幾個穴位,與井、滎、俞、原四個經穴相合為一條經脈。
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却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內廉,挾臍入氣衝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裡,下至氣衝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入膝臏中,下循腨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外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趾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以交於太陰也。多血多氣,辰時氣血注此。
白話文:
脈絡起源於鼻樑交會處,旁側著太陽經脈,向下沿著鼻子外部,向上進入牙齒內部,再出來環繞嘴巴,下連承漿穴,再沿著下巴後緣向下,出大迎穴,沿著臉頰上緣,上到耳前,經過過客穴和主人穴,沿著髮際到達額頭。
它的分支從大迎穴前面向下,到人迎穴,沿著喉嚨進入缺盆穴,下到膈肌,聯繫胃,絡屬於脾;正脈則從缺盆穴向下,到乳房內緣,沿著臍旁進入氣衝穴;它的分支從胃下方開始,沿著腹腔內部向下,直到氣衝穴匯合,再向下到大腿關節,抵達伏兔穴,向下進入膝蓋骨內部,向下沿著小腿外緣,到足踝,進入中趾外側;它的分支從膝蓋以下三寸處分出,向下進入中趾外側;它的分支從足踝上方分出,進入大腳趾中間,從腳趾頂端出來,與太陰經脈相交會。
氣血充沛的人,辰時(上午7-9點)氣血會充注此處。
戊土之腑,脈右關部。胃氣平調,五臟安堵。實則脈實,唇口乾而腋下腫疼,宜瀉胃土;虛則脈虛,腹痛鳴而面目虛浮,藥行溫補。驗實熱兮,必口內壅乾,瀉黃散而得效;審虛寒兮,須骨節皆痛,人參散而最奇。橘皮竹茹湯,治熱渴而頻頻嘔噦;烏藥沉香散,療寒痛而日日攢眉。
白話文:
脾臟屬戊土,脈象位於右關部位。脾胃運化正常,五臟器官就會安穩無恙。
脾胃實證:
- 脈象有力
- 嘴脣口舌乾燥,腋下腫脹疼痛
治療原則: 瀉脾清熱
脾胃虛證:
- 脈象虛弱
- 腹痛腹鳴,面部浮腫
治療原則: 溫補脾胃
驗證實熱證:
- 口腔會非常乾燥
- 可以使用瀉黃散來治療
辨別虛寒證:
- 骨節疼痛
- 可以使用人參散來治療
其他治療方劑:
- 橘皮竹茹湯:治療熱渴和頻繁嘔吐
- 烏藥沉香散:治療寒痛和麪部皺眉
人參治翻胃之良,豆蔻消積氣之冷,粥藥不停,藿葉人參橘皮;心脾刺痛,砂仁香附烏沉。胃冷生痰,半夏薑煎生附子;中寒停水,曲丸蒼朮久陳皮。芫花消症癖,丸共朱砂;黃耆治消渴,煎同甘草。硫汞結成砂子,吐逆立痊;參茱煎用棗薑,酸咽即可。霍亂轉筋肢逆冷,木瓜鹽炒吳茱萸;食瘕酒癖脅胸疼,莪朮芫棱同醋煮。
白話文:
人參治療噁心嘔吐效果很好,豆蔻消除積食寒氣。如果嘔吐不止,可用藿香、人參和橘皮;心脾疼痛,可用砂仁、香附和烏沉。胃寒生痰,可用半夏、生薑和生附子煎服;中寒水停,可用曲丸、蒼朮和久陳皮。芫花能消積導滯,與硃砂配合製成丸劑;黃耆用於治療消渴,與甘草一起煎服。硫磺和水銀變成硃砂,可立即止吐逆;人參和茱萸煎服,加入大棗和生薑,能緩解咽喉痠痛。霍亂導致肢體抽筋和寒涼,可將木瓜和吳茱萸用鹽炒服;飲食積滯、嗜酒導致脅胸疼痛,可將莪朮、芫花和藜蘆用醋煮服。
胃虛咳逆,人參甘草倍陳皮;胃實痰喘,藿葉丁皮增半夏。補虛降火,竹茹甘草橘皮紅,或加枳朮;扶弱驅寒,橘皮良薑丁半夏,參草薑苓。抑聞上部有脈,下部無脈者為食寒,點鹽湯探吐寬舒;倘或三部俱急,人迎帶數者號內壅,服靈丸瀉利便宜。調脾助胃之藥最難,熱則消於肌肉,須用中和飲子;變通加減之法不易,寒則減於飲食,要施仁義丹頭。如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正心為劑,口不謹兮,飲而不中其節,緘口良方。
須知病後能服藥,孰若病前能自防。
白話文:
胃虛弱導致咳嗽逆氣,可以用人參、甘草,份量加倍,再加陳皮;胃實熱導致痰喘,可以用藿葉、丁皮,份量增加一半,再加半夏。
要補虛降火,可以用竹茹、甘草、橘皮、紅棗,或加枳實、蒼朮;要扶弱驅寒,可以用橘皮、良薑、丁香、半夏、人參、甘草、生薑、茯苓。
聽說上部脈搏有力,下部脈搏微弱的人,是吃寒涼食物導致的,可以喝點鹽湯,用手指探吐,讓身體放鬆;如果三部脈搏都急促,人迎脈跳動很快,這就是內壅,可以服用靈丸,瀉利排毒比較好。
調整脾胃的藥物最難,熱證會消散在肌肉中,需要用中和的藥方;變通加減藥方也不容易,寒證會減少食物的消化吸收,要施用仁義丹。
如果心神不寧,吃飯時沒有味覺,要調整心神,才能治好疾病;如果說話不謹慎,飲食不節制,要約束言語,才能養好身體。
要知道,生病後才能吃藥,哪有比生病前就懂得預防更重要呢?
3. 足陽明胃經考正穴法
◎頭維:
白話文:
◎頭維:
頭維,又稱「頭風」,指頭部區域出現的疼痛症狀。
額角入髮際,本神旁一寸五分,神庭旁四寸五分。足陽明、少陽二脈之會。《銅人》針三分。《素注》針五分,禁灸。
主頭痛如破,目痛如脫,目瞤,目風淚出,偏風,視物不明。
◎下關:
白話文:
額角靠近髮際,由神庭旁邊向外一寸五分,由神庭旁邊向後四寸五分。屬於足陽明脈和足少陽脈的交會點。《銅人經》中記載針灸深度為三分。《針灸甲乙經》中記載針灸深度為五分,並且禁止施灸。
頭痛如破: 頭痛劇烈如頭顱破裂。
目痛如脫: 眼睛疼痛劇烈,宛如眼球脫出。
目瞤: 眼睛睜不開,眨眼困難。
目風淚出: 眼睛因受風寒或其他刺激而流淚。
偏風: 頭部一側偏頭痛,多見於顱內疾患或耳鼻喉科疾病。
視物不明: 視力模糊,看不清東西。
客主人下,耳前動脈下廉,合口有空,開口則閉,側臥閉口取之。足陽明、少陽之會。《素注》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銅人》針四分,得氣即瀉,禁灸。
白話文:
客主人穴位於耳朵前面的頸動脈下緣,嘴張開時穴位會凹陷,嘴閉上時穴位會鼓起。側著睡,嘴閉上後取穴。這個穴位是足陽明胃經和足少陽膽經的交匯點。
《素問注釋》說:針刺三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再灸三次壯。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說:針刺四分,得氣後立刻出針,禁止灸。
主聤耳有膿汁出,偏風口目喎,牙車脫臼,牙齦腫處,張口以三稜針出膿血,多含鹽湯,即不畏風。
◎頰車(一名機關,一名曲牙):
白話文:
◎頰車(又稱機關或曲牙):
耳朵上有膿汁流出,偏頭痛、眼睛和嘴巴歪斜,牙齒脫臼,牙齦腫脹疼痛,此時張開嘴巴,用三稜針刺出膿血,常含鹽水漱口,就不怕偏頭痛了。
耳下八分,曲頰端近前陷中,側臥開口有空取之。《銅人》針四分,得氣即瀉;日灸七壯,止七七壯,炷如麥大。《明堂》灸三壯。《素注》針三分。
白話文:
耳下八分:在耳垂下方八分的位置,曲面的末端靠近面部有一個凹陷的地方,側臥時開口,有空隙可以針灸。
《銅人》 :針灸四分深,感到氣感後立即出針;每天艾灸七壯,止住後連續艾灸七七壯,艾柱大小如麥粒。
《明堂》 :艾灸三壯。
《素注》 :針灸三分深。
主中風牙關不開,口噤不語,失音,牙車疼痛,頷頰腫,牙不開嚼物,頸強不得回顧,口眼喎。
◎承泣:
白話文:
承泣穴:
- 主治:中風牙關緊閉、不能言語、失聲、牙車疼痛、頰部腫脹、牙齒無法開闔咀嚼、頸部僵硬無法回頭、口面歪斜。
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足陽明、陽蹻脈、任脈之會。《銅人》灸三壯;禁針,針之令人目烏色。《明堂》針四分半;不宜灸,灸後令人目下大如拳,息肉日加如桃,至三十日定不見物。《資生》云:『當不灸不針。』
東垣曰:『魏邦彥夫人目翳綠色,從下侵上者,自陽明來也。』
白話文:
眼睛凹陷,約有七分深。足陽明經、陽蹻經、任脈在此交會。《銅人經》說在這裡灸三壯;禁用針灸,針刺會導致眼睛發黑。《明堂經》說在這裡針刺四分半;不宜灸,灸後眼睛會腫得像拳頭那麼大,肉瘤會像桃子一樣逐漸增大,三十天後就會失明。《資生經》說:「這個部位不可灸,也不可針。」
東垣說:「魏邦彥夫人的眼睛被綠色的翳膜遮住,從下方逐漸侵犯到上方,這是從陽明經來的。」
主目冷淚出,上觀,瞳子癢,遠視䀮䀮,昏夜無見,目瞤動與項口相引,口眼喎斜,口不能言,面葉葉牽動,眼赤痛,耳鳴耳聾。
◎四白:
白話文:
眼睛發冷流淚,向上看時,瞳孔發癢,看遠處時模糊不清,夜晚看不見東西,眼睛抽搐並牽扯到脖子和嘴巴,嘴巴和眼睛歪斜,說不出話來,臉部肌肉不斷抽搐,眼睛發紅疼痛,耳朵出現耳鳴和耳聾。
◎四白:
以蔥白、薤白、薑白、豆腐白四味為之,主治病後虛勞,脾胃氣虛,消化不良、虛寒腹痛。
目下一寸,直瞳子,令病人正視取之。《素注》針四分。《甲乙》、《銅人》針三分,灸七壯。凡用針穩當,方可下針;刺太深,令人目烏色。
主頭痛,目眩,目赤痛,僻淚不明,目癢目膚翳,口眼喎斜不能言。
◎巨髎:
白話文:
眼睛下方一寸的地方,正對著瞳孔,讓病人直視並確認位置。
《素問 注釋》中記載:針灸深度為四分。
《針灸甲乙經》和《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中記載:針灸深度為三分,灸法灸七壯。
使用針灸時務必小心謹慎,只有確認了位置才能下針;扎針太深會導致視力模糊。
◎巨髎:
- 主治頭痛、目眩、目赤痛、流淚不清、目癢、眼睛皮膚生翳、口眼歪斜不能說話。
俠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溝,手足陽明、陽蹻脈之會。《銅人》針三分,得氣即瀉;灸七壯。《明堂》灸七七壯。
白話文:
鼻翼兩側,往外八分處,瞳孔正中,兩眼平視,手足陽明經和足陽明脈相交的地方。《銅人》針灸方法:針入三分,得氣後立即出血;灸法:灸七壯。《明堂》灸法:灸七七壯。
主瘛瘲,唇頰腫痛,口喎斜,目障無見,遠視䀮䀮,淫膚白膜,翳覆瞳子,面風鼻䪼腫臃痛,招搖視瞻,腳氣膝腫。
◎地倉:
白話文:
主治抽筋、抽搐,嘴脣和臉頰腫痛,嘴歪斜,眼睛看不清楚,視力模糊不清,皮膚分泌過多,白膜覆蓋瞳孔,面部受風,鼻子腫痛,視線不穩定,腳氣,膝蓋腫脹。
◎ 地倉:
俠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脈微動。手足陽明、陽蹻脈之會。《銅人》針三分。《明堂》針三分半,留五呼,得氣即瀉;日可灸二七壯,重者七七壯,炷如粗釵股腳大,艾炷若大,口轉喎,卻灸承漿七七壯,即愈。
白話文:
嘴脣旁邊四分之一處,如果接近邊緣,摸起來有脈動。手足陽明經和足陽明經交會於此處。《銅人》針灸書上記載,在此處針入三分。《明堂》針灸書上記載,針入三分半,讓病患呼氣五次,取得氣感後就出針;可以每日灸壯艾條二到七次,病情嚴重者灸七到七七次,艾炷的大小像粗大的釵子腳那樣,如果艾炷太大的話,嘴巴會歪斜,這時改灸承漿穴七到七七次,就可以治癒。
主偏風口喎,目不得閉,腳腫,失音不語,飲水不收,水漿漏落,眼瞤動不止,瞳子癢,遠視䀮䀮,昏夜無見,病左治右,病右治左,宜頻針灸,以取盡風氣;口眼喎斜者,以正為度。
白話文:
針對偏頭痛、嘴巴歪斜、眼睛無法閉上、腳腫、失聲無法說話、喝水嗆到、水流出嘴角、眼睛不停跳動、瞳孔發癢、視力模糊、夜晚看不見的情況,治療左側時要扎右側,治療右側時要扎左側,應頻繁針灸,直到去除體內的風氣為止。如果嘴巴或眼睛歪斜,則以端正為標準。
◎大迎:
曲頷前一寸二分,骨陷中動脈。又以口下當兩肩是穴。《素注》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大迎穴:
從下巴正前方一寸二分處,骨頭凹陷中,按壓會有動脈搏動。另可用口朝下,與雙肩平齊時所對應的位置。
- 《素問注》記載:針刺此穴三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灸三壯。
主風痙,口噤不開,唇吻瞤動,頰腫牙疼,寒熱頸痛瘰癧,口喎,齒齲痛,數欠氣,惡寒,舌強不能言,風壅面浮腫,目痛不得閉。
◎人迎(一名五會):
白話文:
主治風濕痙攣,嘴巴緊閉無法張開,嘴脣和口角抽動,臉頰腫脹牙齒疼痛,寒熱交替,頸部疼痛,瘰癧(脖子上的腫塊),嘴巴歪斜,牙齒蛀牙疼痛,頻頻打哈欠,怕冷,舌頭不靈活無法說話,風邪導致面部浮腫,眼睛疼痛無法閉上。
◎人迎(別名五會):
頸大動脈應手,俠結喉兩旁一寸五分,仰而取之,以候五臟氣。足陽明、少陽之會。滑氏曰:『古以俠喉兩旁為氣口,人迎。至晉王叔和直以左右手寸口為人迎、氣口。』《銅人》禁針。《明堂》針四分。《素注》刺過深殺人。
白話文:
頸部的動脈可以觸摸到,位於喉嚨兩旁一寸五分處。仰起頭取穴,以觀察五臟的氣息。這是足陽明經和少陽經交會的地方。
滑氏說:「古代將喉嚨兩旁稱為氣口,也就是人迎穴。到了晉朝的王叔和才直接將左右手的寸口脈稱為人迎、氣口。」
《銅人腧穴圖》禁止針刺此穴。《明堂》中記載針刺深度為四分。《素問註解》指出,針刺過深會致人死亡。
主吐逆霍亂,胸中滿,喘呼不得息,咽喉臃腫,瘰癧。
◎水突(一名水門):
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銅人》針三分,灸三壯。
主咳逆上氣,咽喉臃腫,呼吸短氣,喘息不得臥。
◎氣舍:
頸直人迎下,俠天突陷中。《銅人》灸三壯,針三分。
主咳逆上氣,頸項強不得回顧,喉痺哽噎,咽腫不消,癭瘤。
◎缺盆(一名天蓋):
白話文:
◎水突(又稱水門):
位於頸部前面大條筋脈之前,直達人迎穴之下,氣息由此處上行。《銅人針灸經》記載:針刺三分,灸三壯。
主治:咳嗽、嘔吐、氣息急促,咽喉腫脹,呼吸短促,喘息不得平臥。
◎氣舍:
位於頸部直人迎穴之下,靠近天突穴的凹陷處。《銅人針灸經》記載:灸三壯,針刺三分。
主治:咳嗽、嘔吐、氣息急促,頸項僵硬不能轉動,喉嚨疼痛、吞嚥困難,咽喉腫脹不消,癭瘤。
◎缺盆(又稱天蓋):
肩下橫骨陷中。《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素注》針二分,留七呼,不宜太深,深則使人逆息。《素問》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咳。
白話文:
肩胛骨以下的橫骨凹陷處,根據《銅人》典籍,進行灸法三次,針灸深度為三分。《素注》中記載,針灸深度應為二分,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不宜過深,過深會導致患者呼吸困難。《素問》中記載,針刺患處凹陷處,如果氣息泄漏,會導致喘咳。
主息奔,胸滿,喘急,水腫,瘰癧,喉痺,汗出寒熱,缺盆中腫,外㿉則生,胸中熱滿,傷寒胸熱不已。
◎氣戶:
巨骨下,俞府兩旁各二寸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銅人》針三分,灸五壯。
主咳逆上氣,胸背痛,咳不得息,不知味,胸脅支滿,喘急。
◎庫房:
氣戶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銅人》灸五壯,針三分。
主胸脅滿,咳逆上氣,呼吸不至息,唾膿血濁沫。
◎屋翳:
庫房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素注》針四分。《銅人》灸五壯,針三分。
主咳逆上氣,唾血多濁沫膿血,痰飲,身體腫,皮膚痛不可近衣,淫濼,瘛瘲不仁。
◎膺窗:
屋翳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銅人》針四分,灸五壯。
主胸滿短氣臥不安,唇腫,腸鳴注泄,乳癰寒熱。
◎乳中:
白話文:
◎氣戶:
鎖骨下方,俞穴兩側各兩寸的凹陷處,距離中線各四寸,仰著頭取穴。《銅人經》針刺三分,灸五壯。
主治咳嗽氣逆,胸背疼痛,咳嗽不止,味覺異常,胸脅脹滿,呼吸急促。
◎庫房:
氣戶下一寸六分凹陷處,距離中線各四寸。《銅人經》灸五壯,針刺三分。
主治胸脅脹滿,咳嗽氣逆,呼吸困難,咳出膿血濁沫。
◎屋翳:
庫房下一寸六分凹陷處,距離中線各四寸,仰著頭取穴。《素注》針刺四分。《銅人經》灸五壯,針刺三分。
主治咳嗽氣逆,咳出大量濁沫膿血,痰飲,全身浮腫,皮膚疼痛不堪衣物,淫水不止,瘛瘡麻木不仁。
◎膺窗:
屋翳下一寸六分凹陷處,距離中線各四寸。《銅人經》針刺四分,灸五壯。
主治胸悶氣短,臥不安,嘴脣腫脹,腸鳴腹瀉,乳房腫痛寒熱。
◎乳中:
當乳中是。《銅人》微刺三分,禁灸,灸則生蝕瘡,瘡中有膿血清汁可治;瘡中有息肉若蝕瘡者死。《素問》云:『刺乳上,中乳房為腫根蝕。』
白話文:
在乳房之中。
《銅人》記載:不得刺傷超過三分,且不能灸,否則會導致潰爛的傷口。傷口中有膿血或清澈分泌物,可以治療;如果傷口中有肉芽組織或類似潰爛的傷口,患者將會死亡。
《素問》說:「刺傷乳房的上部,會導致乳房腫脹並形成根狀的潰瘍。」
丹溪曰:『乳房陽明胃所經,乳頭厥陰肝所屬。乳(去聲)子之母,不知調養,忿怒所逆,鬱悶所遏,厚味所釀,以致厥陰之氣不行,竅不得通,汁不得出,陽明之血沸騰,熱甚化膿。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滯痰,口氣焮熱,含乳而睡,熱氣所吹,遂生結核。初起時,便須忍痛,揉令稍軟,吮令汁透,自可消散。
白話文:
丹溪說:『乳房屬於陽明胃經,乳頭則屬於厥陰肝經。乳房是孩子的母親,如果母親不懂得調養身體,加上經常生氣憤怒、鬱悶不暢、過度進補辛辣油膩的食物,就會導致厥陰肝氣運行不暢,乳腺管不通,乳汁無法排出,陽明胃氣血沸騰,熱氣過盛化膿。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的孩子在吸母乳時,由於母親隔膜有痰,口氣燥熱,熱氣吹向乳房,就會造成乳腺結核。乳腺結核初期,一定要忍痛,用手指揉搓使腫塊稍軟,再讓孩子吮吸,把乳汁吸出來,這樣腫塊自然就能消散。』
失此不治,必成癰癤。若加以艾火兩三壯,其效尤捷。粗工便用針刀,卒惹拙病。若不得夫與舅姑,憂怒鬱悶,脾氣消沮,肝氣橫逆,遂成結核如棋子,不痛不癢,十數年後為瘡陷,名曰奶岩。以瘡形如嵌凹,似岩穴也,不可治矣。若於始生之際,能消息病根,使心清神安,然後醫治,庶有可安之理。
白話文:
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機而不治療,必定會形成癰疽。如果再用艾灸兩三次,效果會更好。粗心的醫生會直接使用針刀,最終會引發不好的病症。如果得不到丈夫和公婆的關懷,憂愁憤怒鬱悶,脾氣消沉,肝氣過盛,就會形成像棋子一樣的結塊,既不痛也不癢。十幾年後會發展成潰爛,叫做「奶巖」。是因為潰瘍的形狀像凹陷的巖穴一樣,所以無法治療。如果在剛開始發病的時候,能夠瞭解疾病的根源,讓心情平靜精神安穩,然後再進行治療,這樣纔有痊癒的可能。
』
◎乳根:
乳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銅人》灸五壯,針三分。《素注》針四分,灸三壯。
主胸下滿悶,胸痛膈氣,不下食,噎病,臂痛腫,乳痛,乳癰,淒慘寒痛,不可按抑,咳逆,霍亂轉筋,四厥。
◎不容:
幽門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去中行各三寸。《銅人》灸五壯。《明堂》灸三壯,針五分。《素注》針八分。
主腹滿痃癖,吐血,肩脅痛,口乾,心痛,胸背相引痛,喘咳,不嗜食,腹虛鳴,嘔吐,痰癖,疝瘕。
◎承滿:
不容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銅人》針三分,灸五壯。《明堂》三壯。
主腸鳴腹脹,上氣喘逆,食飲不下,肩息唾血。
◎梁門:
承滿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銅人》針三分,灸五壯。
主脅下積氣,食飲不思,大腸滑泄,完穀不化。
◎關門:
梁門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銅人》針八分,灸五壯。
主善滿積氣,腸鳴卒痛,泄利,不欲食,腹中氣走,俠臍急痛,身腫,痰瘧振寒,遺溺。
◎太乙:
關門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銅人》灸五壯,針八分。
主癲疾狂走,心煩吐舌。
◎滑肉門:
太乙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銅人》灸五壯,針八分。
主癲狂,嘔逆,吐舌,舌強。
◎天樞(一名長谿,一名穀門):
白話文:
◎乳根:
乳頭正下方一寸六分處的凹陷中,左右各四寸遠的地方,仰身取穴。《銅人經》灸五壯,針刺三分。《素問注》針刺四分,灸三壯。
主治胸悶、胸痛、膈氣上逆、食不下咽、噎症、手臂痠痛腫脹、乳房疼痛、乳癰、寒痛劇烈、按壓疼痛、咳嗽、霍亂轉筋、四肢厥冷。
◎不容:
幽門附近,左右各一寸五分處,左右各三寸遠的地方。《銅人經》灸五壯。《明堂灸法》灸三壯,針刺五分。《素問注》針刺八分。
主治腹部脹滿、痃癖、吐血、肩頸疼痛、口乾、心痛、胸背相引痛、氣喘、咳嗽、厭食、腹部鳴響、嘔吐、痰癖、疝氣、腫塊。
◎承滿:
不容穴下一寸處,左右各三寸遠的地方。《銅人經》針刺三分,灸五壯。《明堂灸法》灸三壯。
主治腸鳴腹脹、上氣喘逆、食飲不進、肩息唾血。
◎梁門:
承滿穴下一寸處,左右各三寸遠的地方。《銅人經》針刺三分,灸五壯。
主治脅下積氣、厭食、大腸泄瀉、穀物不消化。
◎關門:
梁門穴下一寸處,左右各三寸遠的地方。《銅人經》針刺八分,灸五壯。
主治腹部脹滿、積氣、腸鳴腹痛、泄瀉、厭食、腹中氣走動、臍周急痛、身體浮腫、痰瘧發作、遺尿。
◎太乙:
關門穴下一寸處,左右各三寸遠的地方。《銅人經》灸五壯,針刺八分。
主治癲癇發作、胡言亂語、心煩吐舌。
◎滑肉門:
太乙穴下一寸處,左右各三寸遠的地方。《銅人經》灸五壯,針刺八分。
主治癲狂、嘔吐反酸、吐舌、舌僵。
◎天樞(又名長谿、穀門):
去肓俞一寸,俠臍中兩旁各二寸陷中。乃大腸之募。《銅人》灸百壯,針五分,留七呼。《千金》云:『魂魄之舍不可針。』《素注》針五分,留一呼。
白話文:
在肚臍上方一寸處,肚臍兩側各兩寸的凹陷處。這是大腸的交會穴位。
根據《銅人灸經》,艾灸100壯,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七個呼吸。《千金要方》說:「魂魄的住所不能針刺。」《素問注》說,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一個呼吸。
主賁豚,泄瀉,脹疝,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腫腹脹腸鳴,上氣衝胸,不能久立,久積冷氣,繞臍切痛,時上衝心,煩滿嘔吐,霍亂,冬月感寒泄利,瘧寒熱狂言,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婦人女子癥瘕,血結成塊,漏下赤白,月事不時。
白話文:
治療嘔吐、腹瀉、脹氣和疝氣,以及赤白痢疾、水痢不止,食慾不佳,水腫腹脹、腸鳴,上氣衝胸,無法久站,長期積聚寒氣,繞著肚臍疼痛,時常往上衝擊心臟,煩悶嘔吐,霍亂,冬天受寒引起的腹瀉,瘧疾發作時神志不清,傷寒時喝太多水導致腹脹氣喘,婦女經血凝結成塊,月經不正常。
◎外陵:
天樞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銅人》灸五壯,針三分。
主腹痛,心下如懸,下引臍痛。
◎大巨:
外陵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銅人》針五分,灸五壯。《素注》針八分。
主小腹脹滿,煩渴,小便難,頹疝,偏枯,四肢不收,驚悸不眠。
◎水道:
大巨下三寸,去中行各二寸。《銅人》灸五壯,針三分半。《素注》針二分半。
主腰骨強急,膀胱有寒,三焦結熱,婦人小腹脹滿,痛引陰中,胞中瘕,子門寒,大小便不通。
◎歸來:
水道下二寸,去中行各二寸。《銅人》灸五壯,針五分。《素注》針八分。
主小腹賁豚,卵上入腹,引莖中痛,七疝,婦人血臟積冷。
◎氣衝(一名氣街):
白話文:
◎外陵:
在天樞穴下方一寸,離中行穴各兩寸。《銅人》針灸書上記載,灸五壯,針刺三分。
主治腹部疼痛,心下懸吊感,疼痛往下牽拉到肚臍。
◎大巨:
在外陵穴下方一寸,離中行穴各兩寸。《銅人》針灸書上記載,針刺五分,灸五壯。《素注》針灸書上記載,針刺八分。
主治小腹部脹滿,煩渴,小便困難,睪丸墜脹,半身不遂,四肢抽搐,驚悸失眠。
◎水道:
在大巨穴下方三寸,離中行穴各兩寸。《銅人》針灸書上記載,灸五壯,針刺三分半。《素注》針灸書上記載,針刺二分半。
主治腰部脊椎僵硬疼痛,膀胱有寒,三焦發熱,婦女小腹脹滿,疼痛蔓延到陰部,子宮內有腫塊,子宮寒冷,大小便不通暢。
◎歸來:
在水道穴下方二寸,離中行穴各兩寸。《銅人》針灸書上記載,灸五壯,針刺五分。《素注》針灸書上記載,針刺八分。
主治小腹腫脹疼痛,睪丸上縮至腹部,導致陰莖疼痛,七種疝氣,婦女生殖器官出血瘀積寒冷。
◎氣衝(別名氣街):
歸來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動脈應手宛宛中,衝脈所起。《銅人》灸七壯,炷如大麥,禁針。《素問》:『刺中脈,血不出,為腫鼠仆。』《明堂》針三分,留七呼,氣至即瀉,灸三壯。
白話文:
在歸來的下方一寸處,距離中線左右各二寸,可以觸摸到跳動的動脈,這就是衝脈的起始點。
《銅人經》記載,可以灸七壯,每一壯的大小如大麥粒,但禁止針刺。《素問經》說:「針刺中脈,不出血,就會導致腫脹和跌倒。」
《明堂經》記載,針刺三分深,停留在穴位七次呼吸的時間,氣至就瀉出,灸三壯。
主腹滿不得正臥,頹疝,大腸中熱,身熱腹痛,大氣石水,陰痿莖痛,兩丸騫痛,小腹賁豚,腹有逆氣上攻心,腹脹滿上搶心,痛不得息,腰痛不得俯仰,淫濼,傷寒胃中熱,婦人無子,小腸痛,月水不利,妊娠子上衝心,生難胞衣不出。
白話文:
- 腹脹滿,無法平躺
- 腹股溝疝氣
- 大腸熱,身體發熱腹痛
- 尿頻、尿急
- 隱睾,陰莖疼痛
- 兩側睾丸乾癟疼痛
- 小腹部脹痛
- 腹中有逆氣上衝至心臟
- 腹脹滿,氣往上頂至心臟,疼痛不息
- 腰痛,無法彎腰或仰頭
- 性慾過盛
- 傷寒引起胃熱
- 女性不孕
- 小腸疼痛
- 月經不調
- 懷孕子宮上衝心臟,分娩困難
- 胎衣無法排出
東垣曰:『脾胃虛弱,感濕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氣街以三稜針出血。』又曰:『吐血多不愈,以三稜針於氣街出血,立愈。』
白話文:
東垣說:「脾胃虛弱,感受濕氣導致身體萎軟,出大量汗液,食慾不振,可以在三里穴和氣街穴用三稜針放血。」又說:「吐血多半難以痊癒,可以在氣街穴用三稜針放血,立即就能痊癒。」
◎髀關:
伏兔後交叉中。《銅人》針六分,灸三壯。
主腰痛,足麻木,膝寒不仁,痿痺,股內筋絡急,不屈伸,小腹引喉痛。
◎伏兔:
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而取之。《銅人》針五分,禁灸。以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之狀,因以此名。
《此事難知》:『定癰疽死地分有九,伏兔居一。』劉宗厚曰:『脈絡所會也。』
主膝冷不得溫,風勞痺逆,狂邪,手攣縮,身癮疹,腹脹少氣,頭重腳氣,婦人八部諸疾。
◎陰市(一名陰鼎):
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拜而取之。《銅人》針三分,禁灸。
主腰腳如冷水,膝寒,痿痺不仁,不屈伸,卒寒疝,力痿少氣,小腹痛,脹滿,腳氣,腳以下伏兔上寒,消渴。
◎梁丘:
膝上二寸兩筋間。《銅人》灸三壯,針三分。《明堂》針五分。
主膝腳腰痛,冷痺不仁,跪難屈伸,足寒,大驚,乳腫痛。
◎犢鼻:
白話文:
◎髀關:
膝蓋後方,小腿屈曲交叉時的中央。針灸六分,灸三壯。
主治:腰痛、腳麻木、膝蓋寒冷不靈活、癱軟無力、大腿內側筋絡緊繃、無法屈伸、小腹疼痛傳至喉嚨。
◎伏兔:
膝蓋上方六寸處隆起的肌肉,正跪坐時取穴。針灸五分,禁止灸。用左右各三指按壓,若有肌肉隆起如兔形,故名。
《此事難知》:「確定癰疽死亡位置有九處,伏兔佔一。」劉宗厚說:「這是氣脈交會處。」
主治:膝蓋冰冷無法回溫、風濕痺逆、狂躁邪氣、手抽筋、身上有癮疹、腹脹、氣短、頭重、腳氣、婦科疾病。
◎陰市(又名陰鼎):
膝蓋上方三寸,伏兔下方凹陷處,作揖時取穴。針灸三分,禁止灸。
主治:腰腳冰冷如泡冷水、膝蓋寒冷、癱軟無力、無法屈伸、突然發作的疝氣、體力虛弱、氣短、小腹痛、脹滿、腳氣、腳以下至伏兔以上處寒冷、消渴。
◎梁丘:
膝蓋上方二寸,兩條筋之間。灸三壯,針三分。《明堂》針灸五分。
主治:膝蓋、腳、腰痛、寒冷、麻痺、不靈活、無法屈伸、腳寒冷、大受驚嚇、乳房腫痛。
◎犢鼻:
膝臏下,䯒骨上,俠解大筋陷中,形如牛鼻,故名。《素注》針六分。《銅人》針三分,灸三壯。《素問》刺犢鼻出液為跛。
白話文:
膝蓋骨下方、大腿骨上方,肌肉交接處有條大筋陷在其中,形狀像牛鼻子,所以叫「犢鼻穴」。
《素問註解》記載,針刺犢鼻穴深度為六分。
《銅人經》記載,針刺犢鼻穴深度為三分,灸三壯。
《素問》記載,刺破犢鼻穴,出水就會跛腳。
主膝中痛不仁,難跪起,腳氣,膝臏潰者不可治,不潰者可治。若犢鼻堅硬,勿便攻,先洗熨,微刺之愈。
◎三里:
白話文:
◎三里:
膝中疼痛麻木,跪起困難,腳氣,膝蓋骨潰爛的不可治療,沒有潰爛的可以治療。如果膝蓋骨硬而有腫塊,不要急著攻治,先用溫水洗滌熨燙,稍微刺破它就能治癒。
膝下三寸,䯒骨外廉大筋內宛宛中,兩筋肉分間,舉足取之。極重按之,則跗上動脈止矣。足陽明胃脈所入為合土。《素注》刺一寸,灸三壯。《銅人》灸三壯,針五分。《明堂》針八分,留十呼,瀉七吸,日灸七壯,止百壯。《千金》灸五百壯。少亦一、二百壯。
白話文:
膝蓋下方三寸處,腓骨外側大筋內側凹陷處,兩條肌腱分開的縫隙中。抬起腳就能找到這個穴位。用力按壓,會導致腳背上的動脈停止跳動。這個穴位屬於足陽明胃經,合土。
《素問》記載:針刺深度一寸,灸三壯。《銅人經》記載:灸三壯,針刺深度五分。《明堂經》記載:針刺深度八分,留針十次呼吸,出針後再放血七次呼吸,每天灸七壯,一共灸止於一百壯。《千金方》記載:灸五百壯。最少也要灸一到二百壯。
主胃中寒,心腹脹滿,腸鳴,臟氣虛憊,真氣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悶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氣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腸氣,水氣蠱毒,鬼擊,痃癖,四肢滿,膝䯒酸痛,目不明,產婦血暈。
白話文:
針對胃部寒冷、心腹脹滿、腸鳴聲不斷、內臟氣虛無力、元氣不足、腹痛無法進食、大便不通、心悸難耐、突然心痛、腹部氣體逆行上衝、腰痛無法彎腰或仰頭、小腸有氣、水腫毒氣發作、惡鬼侵襲、癲癇發作、四肢腫脹、膝蓋僵硬痠痛、視力模糊、產婦血暈。
秦承祖云:『諸病皆治。』華佗云:『主五勞羸瘦,七傷虛乏,胸中瘀血,乳癰。』《千金翼》云:『主腹中寒脹滿,腸中雷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腹痛,胸腹中瘀血,小腸脹皮腫,陰氣不足,小腹堅,傷寒熱不已,熱病汗不出,喜嘔口苦,壯熱,身反折,口噤鼓頷,腫痛不可回顧。
白話文:
秦承祖說:「它可以治療各種疾病。」華佗說:「它主要治療身體虛弱、瘦削、勞累過度、氣血虛弱、胸中瘀血、乳腺炎。」《千金翼方》說:「它可以治療腹部寒涼、腹脹、腹中雷鳴作響、氣往上衝到胸部、喘息無法長時間站立、腹痛、胸腹瘀血、小腸脹大浮腫、陰氣不足、小腹堅硬、傷寒發熱不止、熱病不出汗、喜歡嘔吐口發苦、身體發熱、身體反覆抽搐、口部緊閉、頷骨鼓脹、腫痛無法回頭看。」
口噼,乳腫,喉痺不能言,胃氣不足,久泄利,食不化,脅下支滿,不能久立,膝痿寒熱,中消穀苦飢,腹熱身煩狂言,乳癰,喜噫,惡聞食臭,狂歌妄笑,恐怒大罵,霍亂,遺尿失氣,陽厥,淒淒惡寒,頭眩,小便不利,喜噦,腳氣。』《外臺秘要》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衝目。
白話文:
口瘡、乳房腫脹、喉嚨阻塞無法說話、胃氣不足、長期腹瀉、食物消化不良、肋骨下疼痛脹滿、無法站立太久、膝蓋無力又冷又熱、腹部消瘦飢餓感強烈、腹部發熱、身體煩躁說胡話、乳房化膿、喜歡打嗝、厭惡食物的氣味、胡言亂語大笑、恐懼憤怒破口大罵、腹瀉亂吐、尿失禁、陽氣衰竭、寒顫、頭暈、小便不通暢、喜歡咳嗽、腳氣。
《外臺祕要》說:「人年滿三十歲,如果不灸承山穴,會導致氣往上衝到眼睛。」
』東垣曰:『飲食失節及勞役形質,陰火乘於坤土之中,致穀氣、榮氣、清氣、胃氣、元氣不得上升,滋於六腑之陽氣,是五陽之氣,先絕於外。外者天也,下流入於坤土陰火之中;皆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賊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繼之則元氣乃傷;當於三里穴中,推而揚之,以伸元氣。』又曰:『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
白話文:
李東垣說:「飲食不規律,過度勞累,陰火會上升到胃裡,導致穀氣、營養物質、清氣、胃氣、元氣不能上升,滋養身體的各個器官。因此,身體的五陽之氣最先從外在部分消失。外在部分是指頭部,陽氣下沉到胃裡的陰火中;這些都是因為喜怒哀樂恐懼這五種「邪氣」所傷,導致胃氣不暢通。接著又因為勞累和飲食不節,元氣就受損了。這時應該按摩足三里穴,向外推向上揚,以促進元氣暢通。」
李東垣又說:「胃氣在腸胃裡,可以從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取穴治療。如果胃氣往下走,則從足三里穴取穴。」
』又曰:『氣逆霍亂者取三里,氣下乃止,不下復治。』又曰:『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噎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以補之。』又曰:『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錯取於胃之合(三里穴),大危。』又曰:『有人年少氣弱,常於三里、氣海灸之,節次約五七十壯,至年老熱厥頭痛,雖大寒猶喜風寒,痛愈惡暖處及煙火,皆灸之過也。』
◎上廉(一名上巨虛):
白話文:
還有記載說:「氣逆導致霍亂時,取足三里穴,氣順了就停止,氣不順再繼續治療。」
還有記載說:「胃脘感到心痛,痛感向上延伸至兩肋,膈肌阻塞不通,飲食無法下嚥,取足三里穴來補救。」
還有記載說:「六種外邪侵襲人體,導致上熱下寒,引起筋骨、皮膚、肌肉、血脈的疾病,誤取足三里穴(胃之合穴),會造成很大的危險。」
還有記載說:「有些人年輕氣虛,經常在足三里、氣海穴上灸,灸的次數大約五七十壯,到了年老時卻出現發熱、頭疼,即使是大寒天也喜歡風寒,疼痛在溫暖的地方和煙火旁會加劇,這都是灸治過度的緣故。」
◎上廉(又稱上巨虛):
三里下三寸,兩筋骨罅中,舉足取之。《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甄權隨年為壯。《明堂》針八分,得氣即瀉;灸日七壯。
白話文:
在膝蓋骨下三寸處,兩條骨縫中間,抬起腳就能找到這個穴位。《銅人經》記載要灸三壯,針灸深度三分。甄權認為灸壯的數量應隨著年紀而增減。《明堂》記載針灸深度八分,針感出現後立即出針;灸則每天灸七壯。
主臟氣不足,偏風腳氣,腰腿手足不仁,腳脛酸痛屈伸難,不久立,風水膝腫,骨髓冷疼,大腸冷,食不化,飧泄,勞瘵,夾臍腹兩脅痛,腸中切痛雷鳴,氣上衝胸,喘息不能行,不能久立,傷寒胃中熱。
白話文:
主要是臟腑氣不足,容易受風邪引起腿部水腫,腰腿手腳失去知覺,小腿痠痛難以伸展,無法長時間站立,風水導致膝蓋腫脹,骨髓寒冷疼痛,大腸受寒,食物無法消化,出現腹瀉,勞累虛弱,臍部和兩肋疼痛,腸道劇烈絞痛,氣往上衝到胸部,呼吸困難無法走路,無法長時間站立,患有傷寒且胃中熱。
東垣曰:『脾胃虛弱,濕痿,汗泄,妨食,三里、氣街出血,不愈,於上廉出血。』
◎條口:
下廉上一寸,舉足取之。《銅人》針五分。《明堂》針八分,灸三壯。
主足麻木,風氣,足下熱,不能久立,足寒膝痛,脛寒濕痺,腳痛䯒腫,轉筋,足緩不收。
◎下廉(一名下巨虛):
白話文:
東垣曰:『脾胃虛弱,身體濕熱,出汗過多,影響進食,足三里、氣街處出血,久治不癒,最後在足三里上方出血。』
◎條口:
位於足三里上方一寸處,抬腳取穴。《銅人》針入五分。《明堂》針入八分,艾灸三壯。
主治足部麻木,風氣,足底發熱、不能久站,足部寒冷膝蓋疼痛,小腿寒濕麻痺,腳痛腫脹,抽筋,足部伸展不收。
◎下廉(又稱下巨虛):
上廉下三寸,兩筋骨罅中,蹲地舉足取之。《銅人》針八分,灸三壯。《素注》針三分。《明堂》針六分,得氣即瀉。《甲乙》灸日七七壯。
白話文:
從上恥骨下三寸處,兩條骨溝之間。蹲在地上舉起腳來尋找它。《銅人》針刺八分,灸三壯。《素注》針刺三分。《明堂》針刺六分,得氣就瀉針。《甲乙經》灸七七壯。
主小腸氣不足,面無顏色,偏風腿痿,足不履地,熱風冷痺不遂,風濕痺,喉痺,腳氣不足,沉重,唇乾,涎出不覺,不得汗出,毛髮焦,肉脫,傷寒胃中熱,不嗜食,泄膿血,胸脅小腹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小指次指間熱痛,暴驚狂,言語非常,女子乳癰,足跗不收,跟痛。
白話文:
主治小腸氣虛,面色蒼白,偏風導致腿部癱軟,足不能著地,熱風導致冷痺,風濕痺痛,喉痺,腳氣腫脹無力,沉重,嘴脣乾裂,流口水而不自覺,不能出汗,毛髮焦枯,肌肉脫落,傷寒導致胃熱,食慾不振,腹瀉膿血,胸脅和小腹痛如被緊縛,有時在疲勞後,耳前發熱。如果寒邪嚴重,出現一側肩部發熱,小指和無名指之間發熱疼痛,暴發驚狂,言語錯亂,女子乳癰,足跗不能收縮,腳跟疼痛。
◎豐隆:
外踝上八寸,下䯒外廉陷中,足陽明絡別走太陰。《銅人》針三分,灸三壯。《明堂》灸七壯。
白話文:
◎豐隆穴:
位於外踝上八寸,足陽明經的別絡循行於太陰經的凹陷處。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記載:針刺深度三分,灸三壯。《明堂》記載:灸七壯。
主厥逆,大小便難,怠惰,腿膝酸,屈伸難,胸痛如刺,腹若刀切痛,風痰頭痛,風逆四肢腫,足青身寒濕,喉痺不能言,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見鬼好笑。氣逆則喉痺卒喑,實則癲狂,瀉之。虛則足不收,脛枯,補之。
◎解谿:
白話文:
主治暈眩逆氣,大小便困難,精神萎靡不振,腿膝痠軟無力,屈伸困難,胸部疼痛如針刺,腹內疼痛劇烈如刀割,風痰導致頭痛,風逆導致四肢腫脹,腳部發青,身體怕冷發濕,喉嚨阻塞無法言語,登高唱歌,脫衣逃跑,見到鬼怪發笑。
氣逆時會導致喉嚨阻塞,突然失聲;實證則會導致癲狂,需要瀉火。虛證則會導致雙腳無法站立,小腿肌肉萎縮,需要補氣血。
◎ 解溪:
為了治療腳氣病,用針刺足三里、解谿兩穴,並且灸它們。針刺解谿時,應斜向外側刺入。
衝陽後一寸五分,腕上陷中,足大趾次趾直上跗上陷者宛宛中。足陽明胃脈所行為經火。胃虛補之。《銅人》灸三壯,針五分,留三呼。
白話文:
在腕關節後一寸五分,也就是手腕內側凹陷處上方,足部大拇指和第二拇趾直線向上,在跗骨上凹陷處中央。這是足陽明胃經走行的地方,具有溫陽作用。如果胃氣虛弱,可以用灸法或針灸來治療。《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中記載,可以灸三壯,針刺五分,留針三呼。
主風面浮腫,顏黑,厥氣上衝,腹脹,大便下重,瘛驚,膝股䯒腫,轉筋,目眩,頭痛,癲疾,煩心悲泣,霍亂,頭風面赤、目赤,眉攢疼不可忍。
◎衝陽:
白話文:
主要症狀:
- 風邪造成的浮腫
- 臉部發黑
- 虛氣上升,頭暈目眩
- 肚子脹氣
- 大便困難,排便沉重
- 失眠多夢
- 膝蓋和大腿腫脹
- 手腳抽筋
- 眼睛眩暈
- 頭痛
- 癲癇
- 心煩意亂,悲傷啜泣
- 腹瀉嘔吐
- 頭風,臉和眼睛發紅
- 眉毛疼痛劇烈,難以忍受
◎沖陽:
肝經氣盛,沖逆於上,發為熱病,頭面紅赤,目赤痛,口乾舌燥,大便不通或溏洩,脈弦數。
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二寸,骨間動脈。足陽明胃脈所過為原,胃虛實皆拔之。《素注》針三分,留十呼。《素問》刺足跗上動脈,血出不止死。《銅人》針五分,灸三壯。
白話文:
足背上五寸,距離陷谷穴二寸,肌肉之間有動脈。足陽明胃經循行的部位稱為原穴,不管胃氣虛或實,都可以針灸這個穴位。《素問注》說,針灸三針,停留十次呼吸的時間。《素問》說,刺足背上的動脈,血流不止會死亡。《銅人》說,針灸五分,艾灸三壯。
主偏風口眼喎,跗腫,齒齲,發寒熱,腹堅大,不嗜食,傷寒病振寒而欠,久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足緩履不收,身前痛。
◎陷谷:
白話文:
主要癥狀包括偏頭痛、嘴巴歪斜、腳背腫脹、牙齒蛀蝕、發燒發冷、腹部脹大、食慾不振、傷寒時發冷打噴嚏,長久發狂,登上高處唱歌,脫光衣服亂跑,走路緩慢步履蹣跚,身體前側疼痛。
◎陷谷:
此方為滋陰降火之劑。方中生地黃、沙參、白芍、當歸、地骨皮,滋陰清熱;丹皮、木通、生甘草,利尿通淋;車前子、澤瀉、茯苓,利水化濕;防己、知母,清熱涼血。全方共奏滋陰清熱,利尿通淋,涼血止血之功。用於熱淋、血淋、眼赤、口瘡、牙痛、咽痛等症。
足大趾次趾外間,本節後陷中,去內庭二寸。足陽明胃脈所注為俞木。《銅人》針三分。《素注》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
白話文:
在大腳趾和小腳趾外側,本節後凹陷處,距離內庭穴兩寸。該穴是足陽明胃經分佈的地方,被稱為俞木穴。
根據《銅人》記載,針刺深度為三分。而《素注》則記載,針刺深度為五分,留針七次呼吸後拔出,並灸三壯。
面目浮腫及水病善噫,腸鳴腹痛,熱病無度,汗不出,振寒瘧疾。
東垣曰:『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深取足陽明之滎俞:內庭、陷谷。』
◎內庭:
足大趾次趾外間陷中。足陽明胃脈所溜為滎水。《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十呼。
白話文:
面目浮腫及水病善噫,腸鳴腹痛,熱病無度,汗不出,振寒瘧疾
東垣說:「氣在於手臂,要從足部取得,先放血去脈,再深刺足陽明經的滎俞穴:內庭、陷谷。」
◎內庭穴:
位於足大拇指和第二個腳趾之間的凹陷中。屬於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流注於滎水。《銅人腧穴針灸經》記載,灸此穴三壯,針刺三分,留針十呼。
主四肢厥逆,腹脹滿,數欠,惡聞人聲,振寒,咽中引痛,口喎,上齒齲,瘧不嗜食,腦皮膚痛,鼻衄不止,傷寒手足逆冷,汗不出,赤白痢。
白話文:
四肢手腳發冷逆冷,腹部脹滿,老是打哈欠,討厭聽到人聲,發抖怕冷,喉嚨腫痛,嘴巴歪斜,上排牙齒蛀牙,得了瘧疾不想吃飯,頭部和皮膚疼痛,鼻血止不住,傷寒導致手腳冰冷,不出汗,紅白痢疾。
◎厲兌:
足大趾次趾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足陽明胃脈所出為井金。胃實瀉之。《銅人》針一分,灸一壯。
白話文:
◎厲兌穴:
腳上的大拇指和第二個腳趾的端點,除去指甲後,形狀就像韭葉。是足陽明胃經脈氣流發出的部位,歸屬於井金。胃氣過盛時可瀉之。《銅人針灸經》記載,針灸此穴針刺深度為一分,艾灸一壯。
主尸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脹滿,水腫,熱病汗不出,寒瘧不嗜食,面腫,足䯒寒,喉痺,上齒齲,惡寒鼻不利,多驚好臥,狂欲登高而歌,棄衣而走,黃疸,鼽衄,口喎唇疹,頸腫,膝臏腫痛,循胸、乳、氣膺、伏兔、䯒外廉、足跗上皆痛,消穀善飢,溺黃。
白話文:
此藥方主治:
- 屍厥:昏厥不醒,口不能言,呼吸微弱,狀似中毒。
- 心腹脹滿,水腫。
- 熱性病症,無汗。
- 寒瘧,食慾不振。
- 面部浮腫。
- 足部冰冷。
- 喉嚨腫痛。
- 上牙蛀蝕。
- 怕冷,鼻子不通。
- 多驚多疑,喜歡睡覺。
- 狂躁不安,想爬高唱歌,脫衣亂跑。
- 黃疸。
- 鼻出血。
- 口角歪斜,嘴脣起疹。
- 頸部腫大。
- 膝蓋疼痛。
- 胸部、乳房、前胸、腹部、大腿外側、腳背上部疼痛。
- 消化不良,容易飢餓。
- 小便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