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六 (3)
卷六 (3)
1. 手陽明大腸經考正穴法
◎商陽(一名絕陽):
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陽明大腸脈所出為井金。《銅人》灸三壯,針一分,留一呼。
主胸中氣滿,喘咳支腫,熱病汗不出,耳鳴聾,寒熱痎瘧,口乾,頤頷腫,齒痛,惡寒,肩背急相引缺盆中痛,目青盲,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立已。
◎二間(一名間谷):
食指本節前內側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溜為滎水。大腸實瀉之。《銅人》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主喉痺,頷腫,肩背痛,振寒,鼻鼽衄血,多驚,齒痛,目黃,口乾,口喎,急食不通,傷寒水結。
◎三間(一名少谷):
食指本節後內側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注為俞木。《銅人》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
主喉痺,咽中如梗,下齒齲痛,嗜臥,胸腹滿,腸鳴洞泄,寒熱瘧,唇焦口乾,氣喘,目眥急痛,吐舌,戾頸,喜驚多唾,急食不通,傷寒氣熱,身寒結水。
東垣曰:『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深取手陽明之滎俞二間、三間。』
◎合谷(一名虎口):
手大指次指歧骨間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過為原。虛實皆拔之。《銅人》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
主傷寒大渴,脈浮在表,發熱惡寒,頭痛脊強,無汗,寒熱瘧,鼻衄不止,熱病汗不出,目視不明,生白翳,下齒齲,耳聾,喉痺,面腫,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開,偏風,風疹,痂疥,偏正頭痛,腰脊內引痛,小兒單乳鵝。
按:合谷,婦人妊娠可瀉不可補,補即墮胎,詳見足太陰脾經三陰交下。
◎陽谿(一名中魁):
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行為經火。《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主狂言喜笑見鬼,熱病煩心,目風赤爛有翳,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寒熱瘧疾,寒嗽嘔沫,喉痺,耳鳴,耳聾,驚掣,肘臂不舉,痂疥。
◎偏歷:
腕中後三寸。手陽明絡脈,別走太陰。《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下》灸五壯。
主肩膊肘腕酸疼,瞇目䀮䀮,齒痛,鼻衄,寒熱瘧,癲疾多言,咽喉乾,喉痺,耳鳴,風汗不出,利小便。實則齲聾,瀉之,虛則齒寒痺膈,補之。
◎溫溜(一名逆注,一名池頭):
腕後大士五寸,小士六寸。《明堂》在腕後五寸、六寸間。《銅人》針三分,灸三壯。
主腸鳴腹痛,傷寒噦逆噫,膈中氣閉,寒熱,頭痛,喜笑,狂言,見鬼,吐涎沫,風逆四肢腫,吐舌,口舌痛,喉痺。
◎下廉:
輔骨下,去上廉一寸,輔脫肉分外。《銅人》斜針五分,留五呼,灸三壯。
主飧泄,勞瘵,小腹滿,小便黃,便血,狂言,偏風,熱風,冷痺不遂,風濕痺,小腸氣不足,面無顏色,痃癖,腹痛若刀刺不可忍,腹脅痛滿,狂走,俠臍痛,食不化,喘息不能行,唇乾涎出,乳癰。
◎上廉:
三里下一寸,其分獨抵陽明之會外。《銅人》斜針五分,灸五壯。
主小便難黃赤,腸鳴,胸痛,偏風,半身不遂,骨髓冷,手足不仁,喘息,大腸氣,腦風頭痛。
◎三里(一名手三里):
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銳肉之端。《銅人》灸三壯,針二分。
主霍亂遺矢,失音氣,齒痛,頰頷腫,瘰癧,手臂不仁,肘攣不伸,中風口喎,手足不隨。
◎曲池:
肘外輔骨,屈肘橫紋頭陷中,以手拱胸取之。手陽明大腸脈所入為合土。《素注》針五分,留七呼。《銅人》針七分,得氣先瀉後補,灸三壯。《明堂》日灸七壯,至二百壯,且停十餘日,更灸止二百壯。
主繞踝風,手臂紅腫,肘中痛,偏風,半身不遂,惡風邪氣,泣出喜忘,風癮疹,喉痺不能言,胸中煩滿,臂膊疼痛,筋緩捉物不得,挽弓不開,屈伸難,風痺,肘細無力,傷寒餘熱不盡,皮膚乾燥,瘛瘲癲疾,舉體痛癢如蟲嚙,皮脫作瘡,皮膚痂疥,婦人經脈不通。
◎肘髎:
肘大骨外廉陷中。《銅人》灸三壯,針三分。
主風勞嗜臥,肘節風痺,臂痛不舉,屈伸攣急,麻木不仁。
◎五里:
肘上三寸,行向裡大脈中央。《銅人》灸十壯。《素問》大禁針。
主風勞驚恐,吐血咳嗽,肘臂痛,嗜臥,四肢不得動,心下脹滿,上氣,身黃,時有微熱,瘰癧,目視䀮䀮,痎瘧。
◎臂臑:
肘上七寸,臑肉端,肩髃下一夫,兩筋兩骨罅陷宛宛中,舉臂取之。手陽明絡,手足太陽、陽維之會。《銅人》灸三壯,針三分。《明堂》宜灸不宜針;日灸七壯,至二百壯;若針,不得過三、五分。
主寒熱臂痛,不得舉,瘰癧,頸項拘急。
◎肩髃(一名中肩井,一名偏肩):
膊骨頭肩端上,兩骨罅間陷者宛宛中,舉臂取之有空。手陽明、陽蹻之會。《銅人》灸七壯,至二七壯,以瘥為度;若灸偏風,灸七七壯,不宜多,恐手臂細。若風病,筋骨無力,久不瘥,灸不畏細;刺即泄肩臂熱氣。《明堂》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不及針,以平手取其穴,灸七壯,增至二七壯。《素注》針一寸,灸五壯;又云:『針六分,留六呼。』
主中風手足不隨,偏風,風瘓,風痿,風病,半身不遂,熱風,肩中熱,頭不可回顧,肩臂疼痛臂無力,手不能向頭,攣急,風熱癮疹,顏色枯焦,勞氣泄精,傷寒熱不已,四肢熱,諸癭氣。
唐魯州刺史庫狄嶔風痹,不能挽弓,甄權針肩髃,針進即可射。
◎巨骨:
肩尖端上行,兩叉骨罅間陷中。手陽明、陽蹻之會。《銅人》灸五壯,針一寸半。《明堂》灸三壯至七壯。《素注》禁針。針則倒懸,一食頃,乃得下針,針四分,瀉之勿補,針出始得正臥,《明堂》灸三壯。
主驚癇,破心吐血,臂膊痛,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伸。
◎天鼎:
頸缺盆上,直扶突後一寸。《素注》針四分。《銅人》灸三壯,針三分,《明堂》灸七壯。
主暴喑氣哽,喉痺嗌腫,不得息,飲食不下,喉中鳴。
◎扶突(一名水穴):
氣舍上一寸五分,在頸當曲頰下一寸,人迎後一寸五分,仰而取之。《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素注》針四分。
主咳嗽多唾,上氣,咽引喘息,喉中如水雞聲,暴喑氣哽。
◎禾髎(一名長髎):
鼻孔下,挾水溝旁五分。手陽明脈氣所發。《銅人》針三分,禁灸。
主尸厥及口不可開,鼻瘡息肉,鼻塞不聞香臭,鼽衄不止。
◎迎香:
禾髎上一寸,鼻下孔旁五分。手足陽明之會。針三分,留三呼,禁灸。
主鼻塞不聞香臭,偏風口喎,面癢浮腫,風動葉落,狀如蟲行,唇腫痛,喘息不利,鼻喎多涕,鼽衄骨瘡,鼻有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