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洲

《針灸大成》~ 卷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2)

1. 手太陰肺經考正穴法

◎中府(一名膺俞):

白話文:

◎中府(又名膺俞):

雲門下一寸六分,乳上三肋間,動脈應手陷中,去胸中行各六寸。肺之募募猶結募也,言經氣聚此。手足太陰二脈之會。針三分,留五呼,灸五壯。

白話文:

在人體的雲門穴下,約一寸六分,在乳頭上方第 3 根肋骨之間,有一個動脈,用手指按壓時可以感覺到凹陷。從這個穴位垂直向下,分別通往胸腔內的左右肺部,各約六寸。肺部經絡的氣血在此聚集,所以稱為「募穴」。這裡是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陰脾經交會的部位。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時間約五個呼吸,然後灸五壯。

主腹脹,四肢腫,食不下,喘氣胸滿,肩背痛,嘔啘,咳逆上氣,肺系急,肺寒熱,胸悚悚,膽熱嘔逆,咳唾濁涕,風汗出,皮痛面腫,少氣不得臥,傷寒胸中熱,飛尸遁疰,癭瘤。

◎雲門:

白話文:

主要症狀:腹脹,四肢浮腫,飲食困難,呼吸急促,胸悶,肩背疼痛,嘔吐,咳嗽逆氣,氣往上衝,肺部緊張,肺部寒熱交加,胸部疼痛,膽熱導致嘔吐,咳出濁痰,出汗,皮膚疼痛面部浮腫,氣喘無法平躺,傷寒導致胸中發熱,身體虛弱,痄腮。

◎雲門:

循氣和脈,審察色澤,洞悉病情之所在。

運用針灸,通經活絡,疏通氣血之運行。

推拿導引,調節氣息,平衡陰陽之和諧。

藥物治療,調理臟腑,祛除疾病之侵擾。

巨骨下,俠氣戶旁二寸陷中,動脈應手,舉臂取之,去胸中行各六寸。《素注》針七分,《銅人》針三分,灸五壯。

白話文:

在巨骨的下緣,與肚臍旁二寸的凹陷處,動脈搏動明顯,抬起手臂取針,沿著胸膛下行六寸。

《素問註解》提到針刺深度為七分,《銅人針灸經》則建議刺入三分,並灸五壯。

主傷寒四肢熱不已,咳逆,喘不得息,胸脅短氣,氣上衝心,胸中煩滿,脅徹背痛,喉痺,肩痛臂不舉,癭氣。

◎天府:

腋下三寸,肘腕上五寸,動脈中,用鼻尖點墨,到處是穴。禁灸,針四分,留七呼。

主暴痺,口鼻衄血,中風邪,泣出,喜忘,飛尸惡疰,鬼語,喘息,寒熱瘧,目眩,遠視䀮䀮,癭氣。

◎俠白:

天府下,去肘五寸動脈中。針三分,灸五壯。

主心痛,短氣,乾嘔逆,煩滿。

◎尺澤:

肘中約紋上,動脈中,屈肘橫紋,筋骨罅陷中。手太陰肺脈所入為合水,肺實瀉之。針三分,留三呼,灸五壯。

白話文:

天府穴

位於腋下三寸,肘關節上方五寸,動脈上。用鼻尖沾墨點示,到處都是穴位。禁止灸,針刺深度為四分,留針七次深呼吸。

主治:半身不遂,口鼻出血,中風,流淚,健忘,遺尿遺精,鬼上身,氣喘,寒熱瘧疾,眩暈,遠視模糊,癭氣。

俠白穴

位於天府穴下方,距離肘關節五寸,動脈上。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五壯。

主治:心痛,氣短,乾嘔,胸悶。

尺澤穴

位於肘關節中間紋路上方,動脈上。彎曲肘關節,在橫紋、肌腱和骨頭之間的凹陷處。屬於手太陰肺經,肺氣過盛時瀉之。針刺深度為三分,留針三次深呼吸,艾灸五壯。

主肩臂痛,汗出中風,小便數,善嚏,悲哭,寒熱風痺,臑肘攣,手臂不舉,喉痺,上氣嘔吐,口乾,咳嗽唾濁,痎瘧,四肢暴腫,心疼臂寒,短氣,肺膨脹,心煩悶,少氣,勞熱,喘滿,腰脊強痛,小兒慢驚風。

白話文:

適用於肩臂疼痛、盜汗、中風、小便頻繁、容易打噴嚏、悲傷哭泣、風寒痺痛、手肘彎曲緊縮、手臂無法舉起、喉嚨疼痛、氣逆嘔吐、口渴、咳嗽帶痰、瘧疾、四肢突然腫脹、心臟疼痛手臂冰冷、呼吸急促、肺臟擴張、心煩悶熱、氣喘吁吁、腰背劇烈疼痛、小兒驚風。

◎孔最:

去腕上七寸,側取之。灸五壯,針三分。

主熱病汗不出,咳逆,肘臂厥痛屈伸難,手不及頭,指不握,吐血,失音,咽腫頭痛。

◎列缺:

白話文:

◎孔最:

距離手腕七寸的地方,從側面取穴。灸五壯,針刺三分深。

主治熱病不出汗,咳逆,肘和手臂厥冷疼痛,屈伸困難,手抬不到頭部,手指不能握拳,吐血,失聲,咽喉腫痛,頭痛。

◎列缺:

手太陰絡,別走陽明。去腕側上一寸五分,以兩手交叉,食指盡處,兩筋骨罅中。針二分,留五呼,瀉五吸,灸七壯。

白話文:

手太陰經的別絡連接到陽明經。從手腕側面向上取一寸五分,用雙手交叉,食指頂端所在的位置,兩根骨頭的縫隙中。針刺二分,留針五次呼吸、出針五次呼吸,灸七壯。

主偏風口面喎斜,手腕無力,半身不遂,掌中熱,口噤不開,寒熱瘧,嘔沫,咳嗽,善笑,縱唇口,健忘,溺血精出,陰莖痛,小便熱,癇驚妄見,面目四肢臃腫,肩痺,胸背寒慄,少氣不足以息,尸厥寒熱,交兩手而瞀。實則胸背熱,汗出,四肢暴腫;虛則胸背寒慄,少氣不足以息。

白話文:

這段話描述的病症主要包括:

  • 嘴角歪斜、半邊身體不遂

  • 手腕無力、手掌發熱

  • 口齒緊閉、無法說話

  • 身體發冷發熱、瘧疾

  • 嘔吐泡沫、咳嗽

  • 喜歡傻笑、嘴脣歪斜

  • 健忘、小便帶血

  • 陰莖疼痛、小便發熱

  • 癲癇發作、幻覺

  • 面部和四肢腫脹

  • 肩膀痠痛、胸背發冷

  • 呼吸短促、難以呼吸

  • 昏厥發熱,雙手交疊後感到眩暈

  • **實證:**胸背發熱、出汗、四肢嚴重腫脹

  • **虛證:**胸背發冷、呼吸短促、難以呼吸

《素問》曰:『實則手銳掌熱,瀉之。虛則欠呿,則便遺數,補之。』直行者謂之經,旁出者謂之絡。手太陰之支,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是列缺為太陰別走陽明之絡。人或有寸、關、尺三部脈不見,自列缺至陽谿脈見者,俗謂之反關脈。此經脈虛而絡脈滿。《千金翼》謂陽脈逆,反大於寸口三倍。惜叔和尚未之及,而況高陽生哉。

白話文:

《素問》中說:

  • 「實證」:手掌發尖發熱,需要瀉火。
  • 「虛證」:經常打哈欠,大便次數頻繁,需要補虛。

正向直行的經脈稱為「經」,旁出的經脈稱為「絡」。

手太陰肺經的支脈從手腕後面直出,沿著無名指內側通到指尖,這個穴位就是列缺穴,是手太陰肺經別走於手陽明大腸經的絡脈。

有些人會出現寸、關、尺三部脈都沒有,而從列缺穴到陽谿穴的脈搏清晰可見,民間稱之為「反關脈」。這說明經脈虛弱,而絡脈充盈。

《千金翼》中記載,陽脈逆行,逆行脈比寸口脈大三倍。可惜叔和沒有提到這種情況,更何況高陽生了。

◎經渠:

寸口動脈陷中。肺脈所行為經金。針入二分,留三呼,禁灸,灸傷神明。

主瘧寒熱,胸背拘急,胸滿膨,喉痺,掌中熱,咳逆上氣,傷寒,熱病汗不出,暴痺喘促,心痛嘔吐。

◎太淵(一名太泉,避唐祖諱):

白話文:

◎經渠:

寸口的動脈陷於中央。肺臟脈絡所通過的地方為經金。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三呼的時間,禁止灸,灸會傷及神明。

主治:瘧疾寒熱,胸背拘急,胸悶脹滿,喉嚨痹痛,手掌心發熱,咳嗽逆氣上衝,傷寒,熱病不出汗,暴發性中風喘息急促,心痛嘔吐。

◎太淵(又名太泉,避唐朝祖先之諱):

掌後內側橫紋頭,動脈中。肺脈所注為俞土。肺虛補之。《難經》曰:『脈會太淵。』疏曰:『脈病治此。』平旦寅時,氣血從此始,故曰寸口者,脈之大要會,手太陰之動脈也。灸三壯,針二分,留三呼。

白話文:

手掌內側橫紋的頭端,是動脈的位置。肺經的氣血在此處會合,所以稱為俞土。肺氣虛弱時,可以針灸此處進行補益。《難經》中提到:「脈氣會合於太淵穴。」註疏解釋說:「治療脈病,可以針灸此處。」早上寅時(早上五點至七點),氣血從此處開始流動,因此稱為「寸口」,是脈絡最重要的交會處,屬於手太陰肺經的動脈。針灸時灸三壯,針刺深度為二分,留針三息時間。

主胸痺逆氣,善噦,嘔飲食,咳嗽,煩悶不得眠,肺脹膨,臂內廉痛,目生白翳,眼痛赤,乍寒乍熱,缺盆中引痛,掌中熱,數欠,肩背痛寒,喘不得息,噫氣上逆,心痛,脈澀,咳血嘔血,振寒,咽乾,狂言,口噼,溺色變,卒遺矢無度。

白話文:

主要針對胸痛阻氣、善於噁心、嘔吐飲食、咳嗽、煩悶失眠、肺脹隆起、腋下疼痛、眼睛生白翳、眼痛發紅、忽冷忽熱、頸後引帶疼痛、手掌發熱、頻繁打哈欠、肩背疼痛寒冷、喘息不停、氣逆上衝、心痛、脈象澀滯、咳血嘔血、寒顫、咽喉乾燥、胡言亂語、口脣乾裂、小便色澤改變、突然大便失禁不止。

◎魚際:

大指本節後,內側白肉際陷中。又云:『散脈中。』肺脈所溜為滎火。針二分,留二呼,禁灸。

白話文:

◎魚際:

大拇指關節後方的內側,白肉陷下去的部位。又稱「散脈」,肺經氣血流經這裡形成滎火。針刺深度兩分,留針的時間為兩呼氣,禁止艾灸。

主酒病,惡風寒,虛熱,舌上黃,身熱頭痛,咳嗽,噦,傷寒汗不出,痺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心煩少氣,腹痛不下食,肘攣肢滿,喉中乾燥,寒慄鼓頷,咳引尻痛,溺血嘔血,心痺悲恐,乳癰。東垣曰:『胃氣下溜,五臟氣皆亂,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魚際,足少陰俞。』

白話文:

此藥方主治酒後不適,畏寒怕冷,虛熱感,舌苔泛黃,身體發熱頭痛,咳嗽,嘔吐,受寒不出汗,身體痠麻、胸背疼痛不止,頭暈目眩,心煩氣短,腹痛進食困難,手臂彎曲、肢體拘緊,喉嚨乾燥,寒顫頷下鼓起,咳嗽導致臀部疼痛,小便有血、嘔吐有血,心臟病發作、心悸恐懼,乳房膿腫。

東垣曰:「胃氣下行不順,五臟之氣混亂,若發生在肺上,取手太陰經上的魚際穴,以及足少陰經上的俞穴。」

◎少商:

大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肺脈所出為井木。宜以三稜針刺之,微出血,泄諸臟熱,湊不宜灸。

白話文:

◎少商:

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邊緣如韭葉寬的地方。肺經的井穴,屬木。適合用三稜針刺血,微量出血即可,可瀉除臟腑熱氣,不宜灸。

主頷腫喉閉,煩心善噦,心下滿,汗出而寒,咳逆,痎瘧振寒,腹滿,唾沫,唇乾引飲,食不下,膨膨,手攣指痛,掌熱,寒慄鼓頷,喉中鳴,小兒乳鵝。

白話文:

  • 頭部腫大、喉嚨阻塞。
  • 心煩、噁心。
  • 心窩脹滿。
  • 出汗但感覺寒冷。
  • 咳嗽、呃逆。
  • 間歇性發冷發熱的瘧疾。
  • 腹部脹滿。
  • 口水多。
  • 嘴脣乾裂、口渴。
  • 飲食困難。
  • 腹脹、腹部發熱。
  • 手抽筋、手指疼痛。
  • 手掌發熱。
  • 畏寒發抖、頭部擺動。
  • 喉嚨發出咕嚕聲。
  • 小兒得鵝口瘡。

唐刺史成君綽,忽頷腫,大如升,喉中閉塞,水粒不下三日。甄權以三稜針刺之,微出血,立愈,瀉臟熱也。《素注》留一呼。《明堂》灸三壯。《甲乙》灸一壯。

白話文:

唐朝刺史成君綽,突然下巴腫大,像升斗一樣,喉嚨阻塞,三天無法進食。甄權用三稜針刺入他的下巴,微微出血後,立刻痊癒。這是因為刺針排除了臟腑的熱氣。

《素注》記載:按壓一下。 《明堂》記載:灸三壯。 《甲乙經》記載:灸一壯。

2. 手陽明經穴主治

《內經》曰:『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又云:『大腸為白腸。』

白話文:

《內經》說:「大腸是傳輸食物的官員,負責消化吸收。」又說:「大腸也被稱為白腸。」

3. 手陽明大腸經穴歌

手陽明穴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陽谿偏歷溫溜長,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當,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號迎香(左右四十穴)。

此一經起於商陽,終於迎香,取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曲池,與井滎俞原經合也。

白話文:

手陽明經的穴道從商陽穴開始,二間和三間穴在合谷穴的旁邊,陽谿穴偏向後方通過溫溜穴和長穴,下廉和上廉穴靠近手三里穴,曲池、肘髎、五里穴距離較近,臂臑、肩髃穴在較大的骨頭上,天鼎穴、扶突穴和禾髎穴相連,鼻腔旁五分處稱作迎香穴(左右兩側總共有四十個穴道)。

此條經絡,起始於商陽穴,終止於迎香穴,與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曲池等穴位相連,屬於肺經的井、滎、俞、原等經穴組成的經絡。

其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循禾髎,迎香而終,以交於足陽明也。是經氣血俱多,卯時氣血注此,受手太陰之交。

白話文:

這個經脈從大拇指和食指指尖開始,沿著手指外側向上,經過合谷穴兩骨之間,上升進入兩條肌肉之間,沿著手臂外側向上,進入肘關節外側,再向上沿著前臂外側前面向上,經過肩膀,從肩胛骨前外側上緣出來,向上經過柱骨之間的交點,往下進入缺盆穴,聯繫肺部,往下到橫膈膜,屬於大腸經;它的一個分支,從缺盆穴往上經過脖子,貫穿臉頰,進入下齒槽內,再從嘴角出來,與人中穴相交,左邊的與右邊相交,右邊的與左邊相交,向上沿著鼻孔,沿著迎香穴附近的穴位向上,最後與足陽明經相交。這條經脈氣血都很充足,早上六點到七點氣血灌注到這裡,接受手太陰經的聯繫。

庚金之腑,脈詳右寸。實則脈實,傷熱而腸滿不通,辛溫可瀉。虛則脈虛,傷寒而腸鳴泄痛,補必酸涼。蒸黃連而解酒毒,炒厚朴而止便紅。腸風妙川烏荊芥,臟毒奇卷柏黃耆。痢中六神丸,宜調則調;帶下百中散,可止則止。潤腸通秘,麻仁丸果有神效,行滯推堅,六磨湯豈無奇功。

白話文:

肺部屬金,其脈象應在右寸脈上。如果脈象有力,表示肺部實熱,可能出現腸道脹滿不通,可以用辛溫瀉下藥物。如果脈象微弱,表示肺部虛寒,可能出現腹瀉、腸鳴腹痛,需要用酸涼補益藥物。

蒸黃連可以解酒毒,炒厚朴可以止血便。腸風可以用川烏、荊芥治療,臟毒可以用卷柏、黃耆治療。痢疾可以使用六神丸,需要調整劑量;帶下可以使用百中散,需要止住。

麻仁丸可以潤腸通便,具有奇效;六磨湯可以行氣推堅,功效顯著。

痔瘡熱痛,腦麝研入蝸牛,膽冰磨敷井水;痢疾腹痛,薑茶煎治出坡仙,梅蜜飲方書登父,腸內生癰,返魂湯而加減隨宜,十宣散去增適可。嘗聞食石飲水,可作充腸之饌;餌松食柏,亦成清腑之方。是以療飢者不在珍饈,調腸者何煩異術,能窮針裡陰陽,自獲殊常效驗。

白話文:

痔瘡發熱疼痛,將麝香研磨後放入蝸牛中,膽汁磨碎後塗抹在井水中;

痢疾腹痛,用薑茶煎服出坡仙,梅子蜂蜜一起飲用;

腸道生了膿瘡,使用返魂湯並根據情況加減用藥,十宣散可以適當增加服用次數。

曾經聽說過,將石頭磨碎服用,可以當作充飢的食物;吃松子和柏子,也能清腸排毒。

因此,治療飢餓的不一定要是珍貴的食物,調養腸胃也不需要繁瑣的方法,只要能透徹理解針灸中的陰陽變化,自然能獲得與眾不同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