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二 (13)
卷二 (13)
1. 標幽賦(《楊氏注解》)
此言無針大寒、大熱、大風、大陰雨、大飢、大飽、大醉、大勞,凡此之類,決不可用針,實大忌也。
望不補而晦不瀉,弦不奪而朔不濟。
望,每月十五日也。晦,每月三十日也。弦有上、下弦,上弦或初七、或初八,下弦或廿二、廿三也。朔,每月初一日也。凡值此日,不可用針施法也。如暴急之疾,則不拘矣。
精其心而窮其法,無灸艾而壞其皮;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針而失其位。
此言灸也,勉醫者宜專心究其穴法,無誤於著艾之功,庶免於犯於禁忌,而壞人之皮肉矣。
此言針也,勉學者要明其針道之理,察病之原,則用針不失其所也。
避灸處而加四肢,四十有九;禁刺處而除六腧,二十有二。
禁灸之穴四十五,更加四肢之井,共四十九也。禁針之穴二十二,外除六腑之腧也。
抑又聞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闕而後蘇;太子暴死為厥,越人針維會而復醒。肩井、曲池,甄權刺臂痛而復射;懸鐘、環跳,華佗刺足而立行。秋夫針腰俞而鬼免沉,王纂針交俞而妖精立出。取肝俞與命門,使瞽士視秋毫之末;刺少陽與交別,俾聾夫聽夏蚋之聲。
此引先師用針,有此立效之功,以勵學者用心之誠。
嗟夫!去聖逾遠,此道漸墜。或不得意而散其學,或愆其能而犯禁忌。愚庸智淺,難契於玄言,至道淵深,得之者有幾?偶述斯言,不敢示諸明達者焉,庶幾乎童蒙之心啟。
白話文:
標幽賦(《楊氏注解》)
文中指出,嚴寒、酷熱、大風、暴雨、極度飢餓、飽食、醉酒、過度勞累等情況下,絕對不可針灸,這是大忌。
每月十五(望)、三十(晦)、初七或初八(上弦)、廿二或廿三(下弦)、初一(朔)等日子,也不宜針灸,除非是病情危急的情況。
施灸需專心致志,熟練掌握穴位和方法,避免因操作失誤而灼傷皮膚。
施針需明瞭針灸原理,找出病根,才能準確下針,不至於針灸失誤。
應避開45個禁灸穴位,再加上四肢的井穴,共49個穴位禁用灸法;應避開22個禁針穴位,再除去六腑的腧穴。
古代名醫例如李氏針灸巨闕穴治癒高祖的疾病;越人針灸維會穴救活暴死的太子;甄權針灸肩井、曲池穴治療臂痛;華佗針灸懸鐘、環跳穴治療足疾;秋夫針灸腰俞穴驅除鬼魅;王纂針灸交俞穴驅除妖精;還有運用肝俞、命門、少陽、交別等穴位使盲人復明,聾人復聽的例子。
這些都是前輩名醫針灸成功的案例,以此勉勵後學要用心學習。
隨著時間推移,針灸技藝日漸衰落,有些人因不得其法而放棄學習,有些人則因技藝不精而犯禁忌。許多人因愚笨或才疏學淺,難以領悟針灸的精髓。因此,謹以此文作為入門指引,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