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洲

《針灸大成》~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標幽賦(《楊氏注解》)

拯救之法,妙用者針。

劫病之功,莫捷於針灸。故《素問》諸書,為之首載,緩、和、扁、華,俱以此稱神醫。蓋一針中穴,病者應手而起,誠醫家之所先也。近世此科幾於絕傳,良為可嘆!經云:『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砭石者,不可與言至巧。』此之謂也。又語云:『一針、二灸、三服藥。』則針灸為妙用可知。業醫者,奈之何不亟講乎?

察歲時於天道,定形氣於余心。

夫人身十二經,三百六十節,以應一歲十二月,三百六十日。歲時者,春暖、夏熱、秋涼、冬寒,此四時之正氣。苟或春應暖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暖,是故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必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上逆而咳。歧伯曰:『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焉。

是故天溫日陽,則人血淖液而衛氣浮,故血易瀉,氣易行;天寒日陰,則人血凝泣而衛氣沉。月始生,則氣血始清,衛氣始行;月廓滿,則氣血實,肌肉堅;月廓空,則肌肉減,經絡虛,衛氣去,形獨居。是以因天時而調血氣也。天寒無刺,天溫無灸,月生無瀉,月滿無補,月廓空無治,是謂得天時而調之。

若月生而瀉,是謂臟虛;月滿而補,血氣洋溢;絡有留血,名曰重實。月廓空而治,是謂亂經。陰陽相錯,真邪不別,沉以留止,外虛內亂,淫邪乃起。』又曰:『天有五運,金水木火土也;地有六氣,風寒暑濕燥熱也。』

經云:『凡用針者,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必先定其血脈,而後調之。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形氣相得者生,不調者病,相失者死。』是故色脈不順而莫針。戒之戒之!

春夏瘦而刺淺,秋冬肥而刺深。

經云:『病有沉浮,刺有淺深,各至其理,無過其道,過之則內傷,不及則外壅,壅則賊邪從之,淺深不得,反為大賊。內傷五臟,後生大病。』故曰:『春病在毫毛腠理,夏病在皮膚。故春夏之人,陽氣輕浮,肌肉瘦薄,血氣未盛宜刺之淺;秋病在肉脈,冬病在筋骨,秋冬則陽氣收藏,肌肉肥厚,血氣充滿,刺之宜深。』又云:『春刺十二井,夏刺十二滎,季夏刺十二俞,秋刺十二經,冬刺十二合。

』以配木火土金水,理見子午流注。不窮經絡陰陽,多逢刺禁。

經有十二,手太陰肺,少陰心,厥陰心包絡,太陽小腸,少陽三焦,陽明大腸,足太陰脾,少陰腎,厥陰肝,太陽膀胱,少陽膽,陽明胃也。絡有十五,肺絡列缺,心絡通里,心包絡內關,小腸絡支正,三焦絡外關,大腸絡偏歷,脾絡公孫,腎絡大鐘,肝絡蠡溝,膀胱絡飛揚,膽絡光明,胃絡豐隆,陰蹻絡照海,陽蹻絡申脈,脾之大絡大包,督脈絡長強,任脈絡尾翳也。陰陽者,天之陰陽,平旦至日中,天之陽,陽中之陽也。

白話文:

拯救疾病的方法,最妙的是針灸。

針灸治療疾病,效果最快捷。所以《素問》等醫書都將其列在首位,古代名醫扁鵲、華佗等,都以針灸聞名。因為只要針刺到正確穴位,病人就能立即見效,這確實是醫生首先應該掌握的技能。但現代社會,針灸技法幾乎失傳,實在令人惋惜!經書說:「拘泥於鬼神的人,不能和他談論高深的醫德;厭惡砭石(古代醫療工具)的人,不能和他談論精湛的技藝。」這就是這個道理。還有話說:「一針、二灸、三服藥。」由此可見針灸的妙用。從事醫術的人,怎麼能不努力學習呢?

要根據季節和天時變化,來判斷人體的氣血狀況。

人體有十二經脈,三百六十個穴位,與一年十二個月、三百六十天相應。春暖、夏熱、秋涼、冬寒,這是四季正常的氣候。如果春天該暖和卻反而寒冷,夏天該炎熱卻反而涼爽,秋天該涼爽卻反而炎熱,冬天該寒冷卻反而溫暖,就會出現問題。例如冬天受寒,春天就會得溫病;春天受風,夏天就會腹瀉;夏天受暑,秋天就會得瘧疾;秋天受濕,就會向上逆衝而咳嗽。歧伯(古代醫學家)說:「凡是施針,一定要觀察日月星辰和四季八正之氣,氣候穩定後才能施針。」

所以,天氣溫暖陽光充足,人的血液就流動順暢,衛氣也浮在體表,因此血液容易排出,氣血也容易運行;天氣寒冷陰暗,人的血液就凝滯,衛氣也下沉。月球剛開始生長,氣血開始清淨,衛氣開始運行;月球圓滿,氣血充盈,肌肉堅實;月球虧缺,肌肉消瘦,經絡虛弱,衛氣不足,身體就虛弱。所以要根據天時來調節氣血。天氣寒冷不施針,天氣溫暖不灸療,月球初生不瀉血,月球圓滿不補氣,月球虧缺不治療,這就是順應天時來調節人體。

如果月球初生就瀉血,就是臟腑虛弱;月球圓滿就補氣,氣血就會充盈;經絡中有瘀血停滯,就叫做血瘀。月球虧缺就治療,就叫做經絡紊亂。陰陽失調,真邪難辨,氣血停滯,外虛內亂,邪氣就會入侵。又說:「天有五運,即金、水、木、火、土;地有六氣,即風、寒、暑、濕、燥、熱。」

經書說:「凡是用針灸的人,必須首先衡量病人的體型胖瘦,來判斷其氣的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必須先確定其血脈的運行狀況,然後再進行調節。體型壯實但脈細弱,呼吸氣弱的人很危險;體型消瘦但脈大,胸中氣多的人會死。形體和氣血調和的人才能活,不調和就生病,失調就死亡。」所以,面色和脈象不順暢就不要施針。一定要謹慎!

春夏體瘦針刺淺,秋冬體胖針刺深。

經書說:「疾病有深淺,針刺也有深淺,都要恰到好處,不能超過規範,超過了就會內傷,不到位就會外邪入侵,淺深不當,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內傷五臟,以後會生大病。」所以說:「春天的病在毛髮腠理,夏天的病在皮膚。所以春夏季節,陽氣輕浮,肌肉瘦薄,血氣尚未充盈,針刺宜淺;秋天的病在肌肉筋脈,冬天的病在筋骨,秋冬季節,陽氣內斂,肌肉肥厚,血氣充盈,針刺宜深。」又說:「春天刺十二井穴,夏天刺十二滎穴,季夏刺十二俞穴,秋天刺十二經穴,冬天刺十二合穴。」

這與五行木火土金水相配,符合子午流注的規律。如果不了解經絡和陰陽,很容易犯刺針禁忌。

經脈有十二條,分別是手太陰肺經、少陰心經、厥陰心包絡經、太陽小腸經、少陽三焦經、陽明大腸經、足太陰脾經、少陰腎經、厥陰肝經、太陽膀胱經、少陽膽經、陽明胃經。絡脈有十五條,分別是肺經絡脈列缺、心經絡脈通里、心包絡經絡脈內關、小腸經絡脈支正、三焦經絡脈外關、大腸經絡脈偏歷、脾經絡脈公孫、腎經絡脈大鐘、肝經絡脈蠡溝、膀胱經絡脈飛揚、膽經絡脈光明、胃經絡脈豐隆、陰蹻脈絡脈照海、陽蹻脈絡脈申脈、脾經大絡脈大包、督脈絡脈長強、任脈絡脈尾翳。陰陽指天之陰陽,從早晨到中午是天的陽氣,是陽中之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