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四 (4)
卷四 (4)
1. 補訣直說
凡人有疾,皆邪氣所湊,雖病人瘦弱,不可專行補法。經曰:『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如患赤目等疾,明見其為邪熱所致,可專行瀉法。其餘諸疾,只宜平補平瀉,須先瀉後補,謂之先瀉邪氣,後補真氣,此乃先師不傳之秘訣也。如人有疾,依前用手法催氣取氣,瀉之既畢,卻行補法,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轉針。
白話文:
當人患病時,都是因為邪氣聚集所致。即使病人身體虛弱,也不可以只用進補的方法治療。經典中說:「邪氣聚集的地方,一定會造成氣虛。」例如患了紅眼病等疾病,明顯是由邪熱造成的,可以專門使用瀉法治療。
其他各種疾病,都應該先瀉後補,也就是先把邪氣瀉掉,然後再補養正氣。這是古人留下的祕訣。如果有人生病,按照前面的手法催氣取氣,瀉完之後,再用補法,讓病人吸一口氣,邊吸邊轉動針具。
如針左邊,捻針頭轉向右邊,以我之右手大指、食指持針,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後,仍捻針深入一二分,使真氣深入肌肉之分。如針右邊,捻針頭轉向左邊,以我之左手大指、食指持針,以食指向前,大指向後,仍捻針深入一二分。如有數穴,依此法行之。既畢,停少時,卻用手指於針頭上,輕彈三下,如此三次,仍用我左手大指、食指持針,以大指連搓三下(謂之飛)。將針深進一二分,以針頭向左邊,謂之一進三飛。
白話文:
如果要針灸身體的左邊,就將針頭轉向右邊,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針,食指在前,大拇指在後,持續捻轉針頭並將針刺入一到兩分深,讓真氣深入肌肉中。
如果要針灸身體的右邊,就將針頭轉向左邊,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針,食指在前,大拇指在後,持續捻轉針頭並將針刺入一到兩分深。
如果有好幾個穴位需要針灸,就按照這個方法一個一個來。扎完針後,停一會兒,然後用手指在針頭上輕輕彈三下,這樣重複三次。
接下來,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針,大拇指連續搓動針身三下(稱為「飛」)。同時,將針深入一到兩分,針頭指向左邊,這種手法稱為「一進三飛」。
依此法行至五六次,覺針下沉緊,或針下氣熱,是氣至足矣。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出針,急以手按其穴,此謂之補法也。
白話文:
按照這種方法操作五到六次,感覺針往下沉陷得很緊,或針下有熱氣,這時氣已經充足了。讓病人吸一口氣,隨著吸氣拔出針,並立即用手按住穴位,這就是所謂的補法。
凡針背腹兩邊穴,分陰陽經補瀉。針男子背上中行,左轉為補,右轉為瀉。腹上中行,右轉為補,左轉為瀉。女人背中行,右轉為補,左轉為瀉。腹中行,左轉為補,右轉為瀉。蓋男子背陽腹陰,女子背陰腹陽,故也。
白話文:
在針灸背部和腹部兩側的穴位時,要區分陰經和陽經,進行補瀉操作。
針灸男子的背部中行穴,左轉為補,右轉為瀉。腹部中行穴,右轉為補,左轉為瀉。
針灸女子的背部中行穴,右轉為補,左轉為瀉。腹部中行穴,左轉為補,右轉為瀉。
這是因為男子的背部屬陽,腹部屬陰;女子的背部屬陰,腹部屬陽。
2. 南豐李氏補瀉
《圖注難經》云:『手三陽,從手至頭,針芒從外,往上為隨,針芒從內,往下為迎。足三陽,從頭至足,針芒從內,往下為隨,針芒從外,往上為迎。足三陰,從足至腹,針芒從外,往上為隨,針芒從內,往下為迎。手三陰,從胸至手,針芒從內,往下為隨,針芒從外,往上為迎。
白話文:
根據《圖注難經》記載:
- 手三陽經:從手部到頭部,針刺時從外往內刺,向上提針為「隨」,從內往外刺,向下提針為「迎」。
- 足三陽經:從頭部到足部,針刺時從內往外刺,向下提針為「隨」,從外往內刺,向上提針為「迎」。
- 足三陰經:從足部到腹部,針刺時從外往內刺,向上提針為「隨」,從內往外刺,向下提針為「迎」。
- 手三陰經:從胸部到手部,針刺時從內往外刺,向下提針為「隨」,從外往內刺,向上提針為「迎」。
大要以子午為主,左為陽(從子至午,左行為補),右為陰(從午至子,右行為瀉,陽主進,陰主退),手為陽(左手為純陽),足為陰(右足為純陰)。左手陽經,為陽中之陽,左手陰經,為陽中之陰。右手陽經,為陰中之陽,右手陰經,為陽中之陰。右足陰經,為陰中之陰,右足陽經,為陰中之陽。
白話文:
中醫以一天中的子時和午時為基準,將身體分為左右兩部分。左邊屬陽(從子時到午時,左邊進行補益),右邊屬陰(從午時到子時,右邊進行瀉法,陽氣主上升,陰氣主下降)。
手部屬陽(左手為純陽),足部屬陰(右足為純陰)。左手的陽經,是陽經中的陽經;左手的陰經,是陽經中的陰經。右手的陽經,是陰經中的陽經;右手的陰經,是陰經中的陰經。右足的陰經,是陰經中的陰經;右足的陽經,是陰經中的陽經。
左足陰經,為陽中之陰,左足陽經,為陰中之陽。今細分之,病者左手陽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進前(鹽指退後),呼之為隨(午後又以大指退後為隨,進前即經之從外,退後即經之從內),退後吸之為迎。病者左手陰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退後,吸之為隨,進前呼之為迎。病者右手陽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退後,吸之為隨,進前呼之為迎。
白話文:
左腿上的陰經,是陽氣中屬陰的經脈;左腿上的陽經,是陰氣中屬陽的經脈。如果仔細區分的話,病人左手上的陽經,醫生右手的大拇指要前進(無名指後退),發出「呼」的音,稱為「隨」(過了午時,就將大拇指後退為「隨」,前進則為經脈從外向內,後退則為經脈從內向外);後退時發出「吸」的音,稱為「迎」。病人左手上的陰經,醫生右手的大拇指要後退,發出「吸」的音稱為「隨」,前進時發出「呼」的音稱為「迎」。病人右手上的陽經,醫生右手的大拇指要後退,發出「吸」的音稱為「隨」,前進時發出「呼」的音稱為「迎」。
病人右手陰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進前,呼之為隨,退後吸之為迎。病者右足陽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進前,呼之為隨,退後吸之為迎。病者右足陰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退後,吸之為隨,進前呼之為迎。病者左足陽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退後,吸之為隨,進前呼之為迎。病者左足陰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進前,呼之為隨,退後吸之為迎。
男子午前皆然,午後與女人反之。手上陽進陰退,足上陽退陰進,合六經起止故也。
白話文:
病人右手陰經: 醫生用右手大拇指向前按壓,呼氣時前進,叫做「隨」。退後時吸氣,叫做「迎」。
病人右足陽經: 醫生用右手大拇指向前按壓,呼氣時前進,叫做「隨」。退後時吸氣,叫做「迎」。
病人右足陰經: 醫生用右手大拇指向後按壓,吸氣時前進,叫做「隨」。向前時呼氣,叫做「迎」。
病人左足陽經: 醫生用右手大拇指向後按壓,吸氣時前進,叫做「隨」。向前時呼氣,叫做「迎」。
病人左足陰經: 醫生用右手大拇指向前按壓,呼氣時前進,叫做「隨」。退後時吸氣,叫做「迎」。
男子午前精神旺盛,午後則萎靡不振,與女子相反。手上陽氣逐漸增強,陰氣逐漸減弱;足上陽氣逐漸減弱,陰氣逐漸增強,這是因為六條經絡起止的時間點不同所致。
凡針起穴,針芒向上,氣順行之道。凡針止穴,針芒向下,氣所止之處。左外右內,令氣上行,右外左內,令氣下行。或問午前補瀉,與午後相反,男子補瀉,與女人相反。蓋以男子之氣,早在上而晚在下,女人之氣,早在下而晚在上,男女上下,平腰分之故也。至於呼吸,男女人我皆同,何亦有陰陽之分耶?蓋有自然之呼吸,有使然之呼吸,入針出針,使然之呼吸也。轉針如待貴人,如握虎尾,候其自然呼吸。
白話文:
針刺時,針尖朝上,這是氣運行通暢的途徑。結束針刺時,針尖朝下,這是氣停留的地方。
左邊的外針和右邊的內針,可以使氣向上運行。右邊的外針和左邊的內針,可以使氣向下運行。
有人問:上午補氣瀉火,下午相反,男性補瀉,與女性相反。這是因為男性的氣,早上在上,晚上在下;女性的氣,早上在下,晚上在上,男女氣的上下位置,以腰為界分開。
至於呼吸,男女都是一樣的,為什麼也有陰陽之分呢?有自然呼吸,有促使呼吸,下針出針,就是促使呼吸的方式。旋轉針灸,要像等待尊貴的客人,就像握著老虎尾巴,等待它自然呼吸。
若左手足候其呼而先轉,則右手足,必候其吸而後轉之;若右手足候其吸而先轉,則左手足必候其呼而後轉之,真陰陽一升一降之消息也。故男子陽經午前以呼為補,吸為瀉。陰經以吸為補,呼為瀉,午後反之。女人陽經午前以吸為補,呼為瀉,陰經以呼為補,吸為瀉,午後亦反之。
白話文:
如果左手足先於呼氣時動,右手足則必定要等到吸氣時再動;如果右手足先於吸氣時動,左手足則必定要等到呼氣時再動,這正是陰陽一升一降的奧妙。因此,對於男性而言,陽經在上午以呼氣為補,吸氣為瀉;陰經以吸氣為補,呼氣為瀉;下午相反。對於女性而言,陽經在上午以吸氣為補,呼氣為瀉;陰經以呼氣為補,吸氣為瀉;下午亦相反。
或者又曰:『補瀉必資呼吸,假令尸厥中風,不能使之呼吸者,奈何?』曰:『候其自然之呼吸而轉針,若當吸不轉,令人以手掩其口鼻,鼓動其氣可也。』
白話文:
有人說:「補瀉一定要靠呼吸,如果遇到中風昏厥不能呼吸的情況,該怎麼辦?」回答說:「觀察患者的自然呼吸,然後轉動針具。如果在應該吸氣的時候沒有轉動,就讓人用手捂住患者的口鼻,鼓動他的氣息。」
噫!補瀉提插,分男女早晚,其理深微,原為奇經,不拘十二經常度,故參互錯綜如是。若流注穴,但分左右陰陽可也。嘗愛《雪心歌》云:『如何補瀉有兩般,蓋是經從兩邊發,古人補瀉左右分,今人乃為男女別。男女經脈一般生,晝夜循環無暫歇,此訣出自梓桑君,我今授汝心已雪。』此子午兼八法而後全也。
白話文:
驚嘆啊!補瀉提插的方法,根據男女和早晚不同而有區別,其原理深奧微妙,原本屬於奇經八脈,不受十二經脈的時辰規律限制,所以它們可以相互交錯、錯綜複雜。至於流注穴,則只需要分為左右陰陽即可。我一向喜愛《雪心歌》所說:「補瀉的方法有兩種,這是因為經脈從身體兩側開始發出,古人將補瀉分為左右兩邊,而現在的人則根據男女來區分。男女的經脈都一樣,晝夜循環,永不停止,這個訣竅出自梓桑神君,我現在將它傳授給你,你的疑惑就解開了。」這種方法兼顧了子午流注八法,才能發揮完整的功效。
然補瀉之法,非必呼吸出內針也。有以淺深言者,經言:『春夏宜淺,秋冬宜深。』有以榮衛言者,經言:『從衛取氣,從榮置氣。』補則從衛取氣,宜輕淺而針,從其衛氣隨之於後,而濟益其虛也。瀉則從榮,棄置其氣,宜重深而刺,取其榮氣迎之於前,而瀉奪其實也。然補之不可使太實,瀉之不可使反虛,皆欲以平為期耳。
白話文:
不過,要進行補瀉治療,並不一定要用針刺的方式讓氣出入體內。
- 從針灸深淺來說:
《內經》上說:「春天和夏天適合淺刺,秋天和冬天適合深刺。」
- 從榮衛關係來說:
《內經》上說:「從衛氣取氣,從榮氣瀉氣。」
補虛的話,要從衛氣取氣,所以針刺宜用輕淺的手法,讓衛氣在後跟隨,來幫助虛弱的部位。瀉實的話,要從榮氣瀉氣,所以針刺宜用重深的手法,讓榮氣在前面迎接,來瀉除多餘的氣血。
不過,補虛不能補得太過,瀉實也不能瀉得太虛,都要以達到平衡為目標。
又男子輕按其穴,而淺刺之,以候衛氣之分。女子重按其穴,而深刺之,以候榮氣之分。有以虛實言者,經言:『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此迎隨之概也。凡針逆而迎奪,即瀉其子也。如心之熱病,必瀉於脾胃之分,針順而隨濟,即補其母也。如心之虛病,必補於肝膽之分。
飛經走氣,亦不外於子午迎隨。
白話文:
再者,治療男子的病症時,輕按其穴位,淺淺刺入,等待衛氣與營氣的分佈。治療女子的病症時,重按其穴位,深刺入,等待榮氣與營氣的分佈。有一種按虛實來治療的說法,經書中記載:「虛弱則補它的母位,實熱則瀉它的子位。」這就是順應變化的治療原則。凡是針刺與病邪相反的方向,就是瀉它的子位。例如治療心臟發熱的病症,必須瀉脾胃部位的分佈。針刺順應病邪的方向,就是補它的母位。例如治療心臟虛弱的病症,必須補肝膽部位的分佈。
氣血運行於經絡之中,不能偏離午時陽氣生發、子時陰氣收斂的規律。
凡言九者,即子陽也。六者,即午陰也。但九六數有多少不同,補瀉提插皆然。言初九數者,即一九也,少停又行一九,少停又行一九,三次共二十七數,或四九三十六數。言少陽數者,七七四十九數,亦每次七數,略停。老陽數者,九九八十一數,每次二十七數,少停,共行三次。
白話文:
所謂「九」是指陽氣旺盛的時期。「六」是指陰氣旺盛的時期。但是,「九」和「六」的數量有所不同,因此在補充或瀉落的治療方法上也會有所差別。
「初九數」是指「一九」這個數字。每過一段時間再進行「一九」,共進行三次,總共為二十七次。或者進行四次「一九」,總共為三十六次。
「少陽數」是指「七七」四十九次。每次進行「七」次治療,然後略作停頓。
「老陽數」是指「九九」八十一次。每次進行「二十七」次治療,然後略作停頓,共進行三次。
言初六數者,即一六也,少停又行一六,少停又行一六,三次共一十八數。言少陰數者,六六三十六數,每次一十八數,略停再行一次。言老陰數者,八八六十四數,每次八數,略停。或云:『子後宜九數補陽,午後宜六數補陰。陰日刺陽經,多用六數補陰。陽日刺陰經,多用九數補陽。
』此正理也,但見熱症即瀉,見冷症即補,權也,活法也。
白話文:
談到「初六」這個數字,指的是「一六」,停一下後再走「一六」,再停一下後再走「一六」,三次共走「一十八」個數字。
談到「少陰」這個數字,指的是「六六三十六」個數字,每次走「一十八」個數字,稍作停留後再走一次。
談到「老陰」這個數字,指的是「八八六十四」個數字,每次走「八」個數字,稍作停留。
有人說:「子時後宜採用『九數』補陽,午時後宜採用『六數』補陰。在陰日刺陽經時,多使用『六數』補陰。在陽日刺陰經時,多使用『九數』補陽。」
這就是正規的治療法則。只見到有熱證就瀉下,見到有寒證就補益,這是一種變通的法則,也是應對靈活的方法。
經言:『知為針者信其左,不知為針者信其右。』先將同身寸法比穴,以墨點記,後令患人飲食端坐,或偃臥,緩病必待天氣溫晴,則氣易行。急病如遇大雷雨,亦不敢針。夜晚非急病,亦不敢針,若空心立針必暈。當刺之時,必先以左手壓按所針滎俞之處。陽穴,以骨側陷處,按之酸麻者為真。陰穴,按之有動脈應手者為真。
白話文:
經典上說:「明白針灸的人會相信左邊的經絡,不明白針灸的人會相信右邊的經絡。」首先要把自己的身體尺寸與穴位相對照,用墨點記下,然後讓病人吃飽飯,端正地坐著或平躺。對於病勢緩和的,一定要等到天氣溫暖晴朗時才針灸,因為這時氣血容易運行。如果是急病,碰上大雷雨也不能針灸。晚上如果不是急病,也不能針灸。如果空腹針灸,病人必定會暈倒。針刺時,必須先用左手按壓要針灸的滎俞穴位。陽穴位於骨頭兩側凹陷的地方,按壓時有痠麻感的就是真穴。陰穴按壓時,會有脈搏在手指下跳動的就是真穴。
切而散之,爪而下之;切者,以手爪掐按其所針之穴,上下四旁,令氣血散。爪者,先以左手大指爪,重掐穴上,亦令氣血散耳。然後用右手鹽指頂住針尾,以中指、大指緊執針腰,以無名指略扶針頭,卻令患人咳嗽一聲,隨咳下針,刺入皮內,撒手停針十息,號曰天才。少時再進針,刺入肉內,停針十息,號曰人才。
白話文:
用指甲掐按所針的穴位,上下四面,讓氣血散開。用指甲先用左手大拇指,用力掐按穴位,也是讓氣血散開。然後用右手食指頂住針尾,中指和大拇指緊握針柄,無名指輕輕扶住針頭,讓病人咳嗽一聲,跟著咳嗽的動作將針刺入皮內,鬆手讓針固定十息,叫做「天才」。過一會兒再把針再刺入,刺入肉內,停針十息,叫做「人才」。
少時再進針至筋骨之間,停針十息,號曰地才。此為極處,再停良久,卻令患人吸氣一口,隨吸退至人部,審其氣至未,如針下沉重緊滿者,為氣已至。若患人覺痛則為實,覺酸則為虛。如針下輕浮虛活者,氣猶未至,後用彈努循捫引之,引之氣猶不至,針如插豆腐者死。凡除寒熱病,宜於天部行氣。
經絡病,宜於人部行氣。麻痺疼痛,宜於地部行氣。
白話文:
當針刺進入筋骨之間後,將針停留十次呼吸的時間,稱為「地才」。這是針刺到極處,再停留一段時間,然後讓患者吸一口氣,隨著吸氣的動作,將針退至體表,觀察患者的氣是否已經到達。如果針下有沉重、緊滿的感覺,表示氣已經到達。如果患者感到疼痛,表示實證;感到酸澀,表示虛證。如果針下感覺輕浮、空虛,表示氣還沒到達,這時需要運用彈動、按壓、撫摸的方法來引導氣。如果引導後氣還是沒有到達,表示針就像插在豆腐裡一樣,沒有效果。凡是治療寒熱病,都應該在天部進行行氣治療。
經絡有病痛,應以人形部位行氣治療。麻痺疼痛,應以地面部位行氣治療。
彈而努之,捫而循之;彈者補也,以大指與次指爪,相交而迭,病在上,大指爪輕彈向上;病在下,次指爪輕彈向下,使氣速行,則氣易至也。努者,以大指次指拈針,連搓三下,如手顫之狀,謂之飛。補者入針飛之,令患人閉氣一口,著力努之;瀉者提針飛之,令患人呼之,不必著力,一法二用,氣自至者,不必用此彈努。捫者,摩也,如痛處未除,即於痛處捫摩,使痛散也。
白話文:
彈和努:
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指甲,交叉交替地輕輕彈壓。病在上(穴位在上),用大拇指指甲向上輕彈;病在下(穴位在下),用食指指甲向下輕彈,使氣血快速流動,這樣氣血更容易到達患處。
努:
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針,連續搓動三次,就像手顫抖的樣子,稱為「飛」。針刺入後,做「飛」的動作,讓病人憋住一口氣,用力努動;拔針的時候也做「飛」的動作,讓病人呼氣,不必用力。這種方法一法兩用,如果氣血已經到達患處,就不必使用彈和努。
捫:
用手指按摩,如果疼痛處還沒有消除,就在疼痛處按摩,使疼痛散去。
復以飛針引之,除其痛也。又起針之時,以手按其穴,亦曰捫。循者,用手於所針部分,隨經絡上下循按之,使氣往來,推之則行,引之則至是也。
白話文:
再用飛針引導,消除疼痛。拔針時,用手按壓穴位,也叫「捫」。「循」是指用手在針刺部位,沿著經絡上下按壓,讓氣血流動,推動它則會運轉,引導它則會到達。
動而伸之,推而按之;動者轉動也,推者推轉也,凡轉針太急則痛,太慢則不去疾,所謂推動,即分陰陽左轉右轉之法也。伸者,提也,按者插也,如補瀉不覺氣行,將針提起空如豆許,或再彈二三下以補之。緊戰者,連用飛法三下,如覺針下緊滿,其氣易行,即用通法。若邪盛氣滯,卻用提插,先去病邪,而後通其真氣。
白話文:
動而伸之,推而按之
- 動:轉動
- 推:推動轉動
- 轉針速度太快會痛,太慢則無法消除疾病
- 推動手法要分清陰陽,向左轉或向右轉
伸者,提也,按者插也
- 伸:提起
- 按:插入
- 如果針灸後沒有感覺氣血運行,可以將針提起一點,空出少量空間,再彈動兩三次以補氣
- 如果針灸後感覺緊繃,可以連續使用彈撥手法三次,如果感覺針下緊脹感消失,氣血容易運行,就改用通針手法
- 如果邪氣盛行,氣血不通,先使用提插手法去除病邪,再用通針手法疏通正氣
提者自地部提至人部天部,插者自天部插至人部地部。病輕提插初九數,病重者或少陽數、老陽數,愈多愈好。或問:『治病全在提插,既云急提慢按如冰冷,慢提急按火燒身。』又云:『男子午前提針為熱,插針為寒;午後提針為寒,插針為熱。女人反之,其故何耶?』蓋提插補瀉,無非順陰陽也。
午前順陽性,提至天部則熱;午後順陰性,插至地部則熱。奇效良方,有詩最明。
白話文:
提起是從地部向上提到人部和天部,插入是從天部向下插入人部和地部。治療輕微的疾病,提插針灸幾次即可;治療嚴重的疾病,可以根據病情,多提插幾次。有人問:「治療疾病只靠提插針灸嗎?如果是這樣,快速提起而緩慢按壓時,會覺得像冰冷一樣;緩慢提起而快速按壓時,會覺得像灼燒一樣。」還有說法提到:「男人上午提針會發熱,插入針灸會感到寒冷;下午提針會感到寒冷,插入針灸會發熱。而女人則相反,這是為什麼呢?」總之,提插針灸主要是為了補充或瀉除,而這最終都是為了順應陰陽。
午前順陽性,提至天部則發熱。午後順陰性,插入地部則發熱。奇效良方,有詩歌說明最為明瞭。
補瀉提插活法:凡補針先淺入而後深入,瀉針先深入而後淺。凡提插急提慢按如冰冷,瀉也;慢提急按火燒身,補也,或先提插而後補瀉,或先補瀉而後提插,可也。或補瀉提插同用亦可也。
白話文:
補瀉提插活法
補針:
- 先淺刺入,再逐漸深入。
瀉針:
- 先深入刺入,再逐漸淺刺出。
提插:
- 急速提針,緩慢按針,有如「冰冷」感(瀉法)。
- 緩慢提針,急按針,有如「火燒身」感(補法)。
使用順序:
- 可以先提插再補瀉,或先補瀉再提插。
- 也可以同時使用補瀉提插。
◎燒山火(進氣法): 如治久患癱瘓,頑麻冷痺,遍身走痛及癩風寒瘧,一切冷症,先淺入針,而後漸深入針,俱補老陽數,氣行針下緊滿,其身覺熱帶補,慢提急按老陽數,或三九而二十七數,即用通法,扳倒針頭,令患人吸氣五口,使氣上行,陽回陰退,名曰進氣法,又曰燒山火。
白話文:
◎燒山火(補充元氣的方法):
針對患有長期的癱瘓、頑固麻木、寒冷僵硬、全身疼痛、麻風病、寒熱交替等各種寒證,先以淺刺針的方式治療,然後逐漸深入針刺,並針灸老陽穴數次。
讓氣血沿針路運行,緊密飽滿。患者會感覺到身體發熱,並補充元氣。緩慢提起,快速按壓老陽穴數次,或三九二七次。
接著按照一般的方法,拔出針頭,讓患者吸氣五口,使氣血上升,陽氣迴歸,陰氣消退。這種方法稱為「進氣法」,又稱「燒山火」。
◎透天涼: 治風痰壅盛,中風,喉風,癲狂,瘧疾,單熱,一切熱症,先深入針,而後漸淺退針,俱瀉少陰數,得氣覺涼帶瀉,急提慢按初六數,或三六一十八數,再瀉再提,即用通法,徐徐提之,病除乃止,名曰透天涼。
白話文:
◎透天涼針法:
用於治療因風痰阻滯引起的疾病,如中風、喉風、癲狂、瘧疾、單獨發熱等各種熱性疾病。刺針時先深刺,然後逐漸拔針,每次瀉少陰經絡,直到感覺涼意伴隨著瀉氣,然後快速提針、緩慢按壓六次或三六一八次,再次瀉針、提針,接著使用其他手法,緩慢拔針,直到病情痊癒為止。此法稱為透天涼。
◎龍虎交戰: 治瘧疾先寒後熱,一切上盛下虛等症,先淺入針,行四九三十六數,氣行覺熱,深入行三六一十八數。如瘧疾先熱後寒,一切半虛半實等症,先深入針,行六陰數,氣行覺涼漸退,針行九陽數,此龍虎交戰法,俾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也。蓋邪氣常隨正氣而行,不交戰,則邪不退而正不勝,其病復起。
白話文:
**龍虎交戰法:**針對先寒後熱的瘧疾、上盛下虛等症狀,先淺刺針,針刺36次,感到身體發熱後,再深刺針,針刺18次。對於先熱後寒的瘧疾、半虛半實等症狀,先深刺針,針刺六次,感到身體涼意漸退後,再針刺九次。這種「龍虎交戰」的方法,旨在使人體內既有陰氣,也有陽氣。因為邪氣常隨正氣而動,不讓它們交戰,邪氣就不會消退,正氣也無法戰勝,導致病情反覆發作。
◎留氣法: 治喎癖癥瘕氣塊,先針入七分,行老陽數,氣行便深入一寸,微伸提之,卻退至原處,不得氣,依前法再施,名曰留氣法。
白話文:
留氣法:
用於治療胃痛和腹塊等因氣血不通暢引起的疾病。首先將針插入七分深,沿著經絡循行;氣血通暢後,再將針深入一寸,輕輕提起並移至原處。如果沒有氣血通暢的感覺,則按照上述方法再次操作。這種方法稱為留氣法。
◎子午搗臼: 治水蠱膈氣脹滿,落穴之後,補瀉調氣均勻,針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轉之,千遭自平,名曰子午搗臼。
白話文:
◎子午搗臼: 治療水蠱、膈氣脹滿。在進行針刺後,調節氣血的虛實和氣機的運行,針上下左右移動,九次進針六次出針,左右轉動,病症即可自行平復,此法稱為子午搗臼。
◎龍虎交騰: 治損逆赤眼,癰腫初起,先以大指進前捻入左,後以大指退後捻入右,一左一右,三九二十七數,得氣向前,推轉內入,以大指彈其針尾,引其陽氣,按而提之,其氣自行,未應再施,此龍虎交騰法也。
白話文:
龍虎交騰:
治療損傷倒睫、發炎腫脹初期。
- 先用大拇指伸進,轉動按壓左眼。
- 接著用大拇指往後轉動按壓右眼。
- 一左一右轉動,重複二十七次。
- 按到有酸脹感後,向前推轉,按壓進內部。
- 用大拇指彈擊針尾,引導陽氣。
- 按住並向上提拉,讓氣血自然流動。
過程中不要重複施壓,此即為龍虎交騰法。
雜病單針一穴,即於得氣後行之,起針際行之亦可。通而取之。通者通其氣也,提插之後用之。如病人左手陽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進前九數,卻扳倒針頭,帶補以大指努力,針嘴朝向病處,或上或下,或左或右,執住,直待病人覺熱方停。若氣又不通,以龍虎龜鳳、飛經接氣之法,驅而運之。
白話文:
在治療雜病時,可以用單針刺穴。可以在得氣後進行,也可以在取針時進行。
通而取之:指針刺入後,提插針尖疏通氣血。
如病人左手陽經:具體指哪條經脈需根據個人情況而定。
以醫者右手大指進前九數:用右手拇指向前輕輕刺入九次。
卻扳倒針頭:用手掌將針頭扳倒。
帶補以大指努力:用手拇指用力將針嘴朝向病處。
直待病人覺熱方停:直到病人感到針刺處有熱感為止。
若氣又不通:如果氣血不通暢,可以用龍虎龜鳳、飛經接氣等方法疏通。
如病人左手陰經,以醫者右手大指退後九數,卻扳倒針頭,帶補以大指努力,針嘴朝病,執住,直待病人覺熱方停。右手陽經,與左手陰經同法。右手陰經,與左手陽經同法。左足陽經,與右手陽經同法。左足陰經,與右手陰經同法。右足陽經,與左手陽經同法。右足陰經,與左手陰經同法。
白話文:
如果病人在左手陰經上扎針,醫生就用右手大拇指退針九次,然後將針頭扳倒,用大拇指發力帶動針尖朝向病人,並按住針頭,直到病人感到發熱為止。
右手陽經、與左手陰經的針灸方法相同。
右手陰經、與左手陽經的針灸方法相同。
左足陽經、與右手陽經的針灸方法相同。
左足陰經、與右手陰經的針灸方法相同。
右足陽經、與左手陽經的針灸方法相同。
右足陰經、與左手陰經的針灸方法相同。
如退潮,每一次先補六,後瀉九,不拘次數,直待潮退為度。止痛同此法。癢麻虛補,疼痛實瀉,此皆先正推衍《內經》通氣之法,更有取氣、斗氣、接氣之法。取者,左取右,右取左,手取足,足取頭,頭取手足三陽,胸腹取手足三陰,以不病者為主,病者為應。如兩手蜷攣,則以兩足為應;兩足蜷攣,則以兩手為應。
白話文:
就像退潮一樣,每次先補氣六次,再瀉氣九次,重複進行,直到潮水退去為止。止痛的方法也相同。
針對虛弱部位進行補氣,而疼痛部位則進行瀉氣。這些方法都是根據《內經》通氣的原理,並進一步發展了取氣、鬥氣、接氣的方法。
取氣的方式:左取右,右取左,手取足,足取頭,頭取手足三陽經,胸腹取手足三陰經。以健康的部分為主,病痛的部分為應。例如:
- 兩手蜷縮,則用兩足做為應對方法。
- 兩足蜷縮,則用兩手做為應對方法。
先下主針,後下應針,主針氣已行,而後針應針,左邊左手,左足同手法,右邊亦然。先斗氣、接氣,而後取氣,手補足瀉,足補手瀉,如搓索然。久患偏枯蜷攣甚者,必用此法於提插之後。徐氏曰:『通氣、按氣之法,已有定息寸數,手足三陽,上九而下十四,過經四寸。
白話文:
先插入主要的針,之後再插應對的針。等到主要的針氣已經運行,再插入應對的針。左邊的手腳使用相同的方法,右邊也一樣。先連通氣脈、調和氣息,然後再拔針取氣。右手取補,左手取瀉;右腳取補,左手取瀉,就像搓繩索一樣。患有久年的偏癱蜷縮,症狀嚴重的,必須在針刺提插之後,使用這種方法。徐氏說:「調和氣脈、按氣的方法,已經有固定的呼吸次數和深度。手足三條陽經,氣運行九寸然後下降十四寸,經過經脈四寸。」
手足三陰,上七而下十二,過經五寸。在乎搖動出納,呼吸同法,上下通接,立時見功。』所謂定息寸數者,手三陰經,從胸走手,長三尺五寸;手三陽經,從手走頭,長五尺;足三陽經,從頭走足,長八尺;足三陰經,從足走腹,長六尺五寸;陰陽兩蹻,從足走目,長七尺五寸;督脈長四尺五寸;任脈長四尺五寸,人一呼,氣行三寸,一吸氣行三寸,一呼一吸,謂之一息。針下隨其經脈長短,以息計之,取其氣到病所為度。
白話文:
手腳的六條陰經,上面長七寸,下面長十二寸,超出經絡五寸。在於針的搖動、出入、呼吸相合,上下相接,立竿見影。所謂「定息寸數法」:
- 手三陰經:從胸部到手,長三尺五寸。
- 手三陽經:從手到頭,長五尺。
- 足三陽經:從頭到腳,長八尺。
- 足三陰經:從腳到腹部,長六尺五寸。
- 陰陽兩蹻:從腳到眼睛,長七尺五寸。
- 督脈:長四尺五寸。
- 任脈:長四尺五寸。
一個人一呼氣,氣行三寸;一吸氣,氣行三寸;一呼一吸,稱為一息。針刺時依據經脈的長度,以呼吸計量,直到氣到達病處為止。
一曰青龍擺尾: 以兩指扳倒針頭朝病,如扶舡舵,執之不轉,一左一右,慢慢撥動九數或三九二十七數,其氣遍體交流。
白話文:
一種手法叫做「青龍擺尾」:用兩根手指夾住針頭朝著病竈,就像扶船舵一樣,輕輕按著,不讓他轉動。先往左撥動九次,再往右撥動九次,總共二十七次。這樣氣血就能在全身流動。
二曰白虎搖頭: 以兩指扶起針尾,以肉內針頭輕轉,如下水舡中之櫓,振搖六數或三六一十八數,如欲氣前行,按之在後,欲氣後行,按之在前,二法輕病亦可行之,擺動血氣。蓋龍為氣,虎為血,陽日先行龍而後虎,陰日先行虎而後龍。
白話文:
第二種手法稱為「白虎搖頭」:
使用兩根手指輕輕托住針尾,讓針尖在肉中輕輕轉動,就像船槳在水中劃動一樣。根據需要,可以轉動六次、三十六次或一百零八次。如果想要氣往前行,就按住針尾,往後按;如果想要氣往後行,就按住針頭,往後按。這兩種方法對輕微疾病也很有效,可以幫助調整氣血。
在中醫理論中,龍代表氣,虎代表血。陽氣旺盛時,氣先行,血隨後;陰氣旺盛時,血先行,氣隨後。
三曰蒼龜探穴: 以兩指扳倒針頭,一退三進,向上鑽剔一下,向下鑽剔一下,向左鑽剔一下,向右鑽剔一下,先上而下,自左而右,如入土之象。
白話文:
第三招:烏龜探穴
用兩根手指捏住針頭,後退一步再前進三步,向上戳一下,向下戳一下,向左戳一下,向右戳一下。先上後下,從左到右,像烏龜在土裡鑽洞一樣。
四曰赤鳳迎源: 以兩指扶起針,插入地部,復提至天部,候針自搖,復進至人部,上下左右,四圍飛旋,如展翅之狀。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進之。又將大指爪從針尾刮至針腰,此刮法也。能移不忍痛,可散積年風,午後又從針腰刮至針尾。又云:『病在上刮向上,病在下刮向下。』有攣急者,頻宜刮切、循攝二法,須連行三五次,氣血各循經絡,飛走之妙,全在此處,病邪從此退矣。放針停半時辰久,扶起針頭,審看針下十分沉緊,則瀉九補六;如不甚緊,則瀉六補九,補瀉後針活,即搖而出之。攝者,用大指隨經絡上下切之,其氣自得通行。
白話文:
四曰『赤鳳迎源』針法:
用兩指扶起針灸針,插入「地部」(穴位下方),再提起到「天部」(穴位上方),等待針自我搖動,再前進到「人部」(穴位中心),前後左右旋轉,就像展翅飛翔一樣。疾病在上部時,吸氣後將針退回;疾病在下部時,呼氣後將針推進。還可以將大拇指的指甲從針灸針尾刮到針灸針腰,這稱為「刮法」。
能忍耐不適,可以散去累積多年的風氣;下午再從針腰刮到針尾。還說:「病在上部,向上刮;病在下部,向下刮。」如果肌肉痙攣,應經常使用刮法和「攝法」,連續進行三次到五次。氣血會沿著經絡運行,飛走的效果就在這裡,病邪會因此退散。
拔針後等半小時,扶起針頭,檢查針下是否很沉重緊繃,如果是,則瀉九分補六分;如果不那麼緊繃,則瀉六分補九分。補瀉後,針灸針動了,就搖動它取出來。「攝法」是:用大指沿著經絡上下切動,氣血自然就能通暢。
搖而出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搖者,退也。以兩指拿針尾,向上下左右各搖振五七下,提二七下,能散諸風,出針直待微鬆,方可出針豆許。如病邪吸針,正氣未復,再須補瀉停待;如再難,頻加刮切,刮後連瀉三下;次用搜法,不論數橫搜,如龍虎交騰,一左一右,但手更快耳,直搜一上一下,如捻法而不轉,瀉刮同前;次用盤法,左轉九次,右轉六次,瀉刮同前;次用子午搗臼,子後慢提,午後略快些,緩緩提插,搖出應針,次出主針,補者吸之,急出其針,便以左手大指,按其針穴,及穴外之皮,令針穴門戶不開,神氣內守,亦不致出血也。瀉者呼之,慢出其針,勿令氣泄,不用按穴。
凡針起速,及針不停久待暮者,其病即復。
白話文:
搖動針灸後拔出,輕輕拉動針孔邊緣,讓病情不要復發。搖動針灸是指輕輕地用手指拿住針柄,前後左右各搖動 5-7 下,提拉 2-7 下。這樣做可以分散風邪,待針身微微鬆動時才能拔出,拔出的長度大約為一粒豆子的大小。
如果病邪吸附在針頭,正氣尚未恢復,需要再次補瀉或停針等待;如果針孔周圍過於緊實,可以反覆刮針,刮針後連續瀉針 3 次;接著採用搜針法,不論橫向或直向,都像龍虎交錯一般,左右交替,但手法要更快;接著搜針時,一次上提,一次下壓,就像搓針法但不轉動;瀉針和刮針的方法同上;接著採用盤針法,向左旋轉 9 次,向右旋轉 6 次,瀉針和刮針的方法同上;接著採用子午搗臼法,先慢慢上提(子刻),再稍快些下壓(午後),緩緩提插,搖動後拔出應針,再拔出主針。如果是補針,拔針速度要快,並用左手大拇指按壓針孔和針孔周圍的皮膚,使針孔閉合,氣血內存,也不容易出血。如果是瀉針,拔針速度要慢,不要讓氣血洩出,也不需要按壓針孔。
如果施針起針太快,或者針停滯很久才拔除,病症會復發。
一:凡針暈者,神氣虛也,不可起針,急以別針補之,用袖掩病人口鼻回氣,內與熱湯飲之,即蘇,良久再針。甚者,針手膊上側,筋骨陷中,即蝦蟆肉上惺惺穴,或足三里穴,即蘇。若起針,壞人。
白話文:
凡是針灸後暈倒的人,是神氣虛弱所致。不能拔針,應立即用另一枚針補刺。用袖子遮蓋病人口鼻幫助迴氣,並給病人內服熱湯,就會甦醒。過一陣子再針灸。情況嚴重的,可在手臂側面,肌肉骨骼陷下的部位,也就是「蝦蟆肉」上的「惺惺穴」,或「足三里穴」進行針灸,就會甦醒。如果拔針,會導致病人死亡。
二:凡針痛者,只是手粗,宜以左手扶住針腰,右手從容補瀉。如又痛者,不可起針,令病人吸氣一口,隨吸將針捻活,伸起一豆即不痛,如伸起又痛,再伸起又痛,須索入針,便住痛。
三:凡斷針者,再將原針穴邊復下一針,補之即出,或用磁石引針出,或用藥塗之。
白話文:
二:凡是針灸感到疼痛的,通常是因為手法粗糙。應該用左手扶住針柄,右手從容地進行補瀉。如果還是疼痛,不要拔針,讓病人吸一口氣,同時隨著病人吸氣,轉動針頭,向上抬起一點,這樣就不會痛了。如果抬起後仍然疼痛,再抬起一點,仍然疼痛,就需要將針再插入一些,疼痛就會停止。
凡是斷針在裡面,再把原針在斷針旁再下第二針,把它補出來,或者用磁石把針吸出來,或者用藥塗在斷針上。
嗟夫!神針肇自上古,在昔歧伯已嘆失其傳矣,況後世乎?尚賴竇、徐二氏,能因遺文,以究其意,俾來學有所悟,而識其梗概,括為四段,聊為初學開關救危之用,尚期四方智者裁之(此補瀉一段,其雜病穴法一段,見三卷。十四經穴歌一段,見六、七卷。治病要穴一段,見七卷)!
白話文:
唉!神針之術源自上古,從前岐伯就嘆息過這套技藝失傳了,何況是後世呢?幸好多虧了竇氏和徐氏兩位名家,他們能夠從留存下來的文獻中鑽研其精髓,讓後學者有所領悟,瞭解其梗概。將針灸學分為四個部分,且作為初學者的入門指南,期盼四方賢者能予以評定修正。(這裡指補瀉的部分,其餘雜病穴法部分參照第三卷。十四經穴歌部分參照第六和第七卷。治療要穴部分參照第七卷。)
補瀉一段,乃廬陵歐陽之後所授,與今時師不同。但考《素問》,不曰針法,而曰針道,言針當順氣血往來之道也。又曰:『凡刺者,必別陰陽。』再考《難經圖注》及徐氏云:『左與右不同,胸與背有異。』然後知其源流有自。蓋左為陽,為升、為呼、為出、為提、為午前、為男子之背;右為陰,為降、為吸、為入、為插、為午後、為男子之腹。
所以女人反此者,女屬陰,男屬陽,女人背陰腹陽,男子背陽腹陰,天地男女陰陽之妙,自然如此。
白話文:
補瀉理論是出自廬陵的歐陽先生之後所傳授的,與現在的醫生見解不同。但是考《素問》,並沒有提到「針法」,而是說「針道」,意思是針灸要遵循氣血往來的規律。書中又說:「凡是刺穴,一定要辨別陰陽。」再看《難經圖注》和徐氏的說法:「左邊和右邊不同,胸部和背部也有差異。」由此可知,補瀉理論是有根有據的。概括來說,左邊屬陽,具有升、呼、出、提、上午、男性背部的特徵;右邊屬陰,具有降、吸、入、插、下午、男性腹部的特徵。
所以女性的情況正好相反,女性屬陰,男性屬陽,女性背部屬陰,腹部屬陽,男性背部屬陽,腹部屬陰,天地間男女陰陽的奧妙,自然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