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九 (26)
卷九 (26)
1. 醫案(楊氏)
壬申歲,行人虞紹東翁,患膈氣之疾,形體羸瘦,藥餌難愈。召余視之,六脈沉澀,須取膻中,以調和其膈,再取氣海,以保養其源,而元氣充實,脈息自盛矣。後擇時針上穴,行六陰之數,下穴行九陽之數,各灸七壯,遂全愈。今任揚州府太守。庚辰過揚,復睹形體豐厚。
壬申夏,戶部尚書王疏翁,患痰火熾盛,手臂難伸,余見形體強壯,多是濕痰流注經絡之中,針肩髃,疏通手太陰經與手陽明經之濕痰,復灸肺俞穴,以理其本,則痰氣可清,而手臂能舉矣。至吏部尚書,形體益壯。
辛未歲,浙撫郭黃厓公祖,患大便下血,愈而復作,問其致疾之由?余對曰:『心生血,而肝藏之,則脾為之統。』《內經》云:『飲食自倍,腸胃乃傷,腸癖而下血。』是皆前聖之言而可考者。殊不知腸胃本無血,多是痔疾,隱於肛門之內,或因飲食過傷,或因勞欲怒氣,觸動痔竅,血隨大便而出。先賢雖有遠血、近血之殊,而實無心、肺、大腸之分。
又有所謂氣虛腸薄,自榮衛滲入者,所感不同,須求其根。於長強穴針二分,灸七壯,內痔一消而血不出。但時值公冗,不暇於針灸,逾數載,升工部尚書,前疾大作,始知有痔隱於肛門之內,以法調之愈。至己卯復會於汶上云,不發矣。是歲公子箕川公長愛,忽患驚風,勢甚危篤,灸中衝、印堂、合谷等穴,各數十壯,方作聲。若依古法而止灸三五壯,豈能得愈?是當量其病勢之輕重而已。
己卯歲,因磁州一同鄉,欠俸資往取,道經臨洛關,會舊知宋憲副公,云:『昨年長子得一痞疾,近因下第抑鬱,疾轉加增,諸藥不效,如之奈何?』余答曰:『即刻可愈。』余即針章門等穴,飲食漸進,形體清爽,而腹塊即消矣。歡洽數日,偕親友送至呂洞賓度盧生祠,不忍分袂而別。
庚辰夏,工部郎許鴻宇公,患兩腿風,日夜痛不能止,臥床月餘。寶源局王公,乃其屬官,力薦余治之。時名醫諸公,堅執不從。許公疑而言曰:『兩腿及足,無處不痛,豈一二針所能愈?』余曰:『治病必求其本,得其本穴會歸之處,痛可立而止,痛止即步履,旬日之內,必能進部。』此公明爽,獨聽余言,針環跳、絕骨,隨針而愈。
不過旬日,果進部,人皆駭異。假使當時不信王公之言,而聽旁人之語,則藥力豈能及哉?是惟在乎信之篤而已,信之篤,是以獲其效也。
己巳歲,張相公得肛門忽腫之疾,戎政王西翁,推余診視,命之曰:『元老之疾,非常人比,宜精思殫力調治,以副吾望!』余謁,診右寸浮數,是肺金受風熱,移於大腸之中。然肛門又居下之地,而飲食糟粕,流至於此,若無七情四氣所干,則潤澤而下。或濕熱內蘊,邪氣所加,則壅滯而作腫痛。
白話文:
醫案(楊氏)
壬申年,虞紹東(時任某官,後任揚州府太守)患膈氣,身體消瘦,服藥無效。我診脈發現脈象沉澀,便在膻中穴施針,調理其膈部;又在氣海穴施針,以補益元氣。元氣充盈後,脈象自然強盛。之後,選取適當時機,在穴位上施針,行六陰之數,下穴行九陽之數,每個穴位灸七壯,病人痊癒。庚辰年,我在揚州見到他,身體已十分健壯。
壬申年夏天,王疏(時任戶部尚書,後任吏部尚書)翁患痰火旺盛,手臂抬不起來。我見他身體強壯,判斷是濕痰流注經絡所致,便針刺肩髃穴,疏通手太陰經和手陽明經中的濕痰,並灸肺俞穴,調理其根本。這樣,痰氣得以清除,手臂也能抬起來了。後來他官至吏部尚書,身體更加強壯。
辛未年,浙江巡撫郭黃厓公祖患便血,時好時壞。我問他致病原因,回答說:「心主血,肝藏血,脾統血。」《內經》說:「飲食過度,腸胃受損,腸道阻塞就會便血。」這些都是前輩醫家總結的經驗,可以參考。但是,腸胃本身並無血液,多數是痔瘡隱藏在肛門內,可能是飲食不節,或勞累、情志不暢,刺激痔瘡,導致出血。古人雖然區分遠血、近血,但實際上並無心、肺、大腸之分。
還有一些人因氣虛腸薄,導致營衛之氣滲入而致病,病因不同,必須找到病根。我在長強穴施針二分,灸七壯,內痔消退,出血停止。但當時他公務繁忙,無暇繼續針灸治療。幾年後,他升任工部尚書,舊疾復發,才明白是肛門內有痔瘡,用針灸方法治療痊癒。己卯年,我在汶上遇到他,病情再未發作。同年,他的兒子箕川公長愛突然患驚風,病情危急,我灸中衝、印堂、合谷等穴,每個穴位灸數十壯,他才發出聲音。如果按照古法只灸三五壯,恐怕無法痊癒。施灸的壯數,應根據病情輕重而定。
己卯年,一位磁州同鄉欠俸,我去討要,路過臨洛關,遇到舊友宋憲副公。他說他長子患痞塊,因考試落第鬱鬱寡歡,病情加重,服藥無效,不知如何是好。我說:「馬上就能治好。」我針刺章門等穴,他飲食漸漸恢復正常,身體清爽,腹塊也消失了。我們相處幾天,他的親友送我到呂洞賓度盧生祠,依依不捨才告別。
庚辰年夏天,工部郎許鴻宇公患腿風,日夜疼痛難忍,臥床一個多月。寶源局王公是他的屬官,力薦我治療。當時一些名醫都不肯治療。許公懷疑地說:「兩腿和腳都痛,怎麼可能用一兩針就能治好?」我說:「治療疾病必須找到根本原因,找到病位的根本穴位,疼痛就能立即止住,疼痛止住就能行走,十天之內,一定能去上班。」許公頭腦清醒,只聽我的話,針刺環跳、絕骨穴,隨即疼痛痊癒。
不到十天,他果然去上班了,大家都感到驚奇。如果當時他不相信王公的話,而聽信旁人的話,藥物治療怎麼可能有效呢?這完全在於是否相信,相信就能收到效果。
己巳年,張相公患肛門腫脹。戎政王西翁讓我診治,並囑咐我:「元老的疾病,不同於常人,應該精心竭力治療,以不負我的期望!」我診脈發現右寸脈浮數,這是肺金受風熱,傳移到大腸。但肛門在下部,飲食糟粕在此聚集,如果沒有七情六慾的影響,就會潤滑排出。如果濕熱內蘊,邪氣入侵,就會阻塞而引起腫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