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九 (23)
卷九 (23)
1. 醫案(楊氏)
壬申歲,四川陳相公長孫,患胸前突起,此異疾也。人皆曰:『此非藥力所能愈。』錢誠翁堂尊,推余治之,余曰:『此乃痰結肺經,而不能疏散,久而愈高,必早針俞府、膻中,後擇日針,行六陰之數,更灸五壯,令貼膏,痰出而平。』乃翁編修公甚悅之。
辛未,武選王會泉公亞夫人,患危異之疾,半月不飲食,目閉不開久矣。六脈似有如無,此疾非針不蘇。同寅諸公,推余即針之,但人神所忌,如之何?若待吉日良時,則淪於鬼籙矣。不得已,即針內關二穴,目即開,而即能食米飲,徐以乳汁調理而愈。
同寅諸君,問此何疾也?余曰:『天地之氣,常則安,變則病,況人稟天地之氣,五運迭侵於外,七情交戰於中,是以聖人嗇氣,如持至寶,庸人妄為,而傷太和,此軒歧所以論諸痛皆生於氣,百病皆生於氣,遂有九竅不同之論也。而子和公亦嘗論之詳矣。然氣本一也,因所觸而為九,怒、喜、悲、恐、寒、熱、驚、思、勞也。
蓋怒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逆上矣。怒則陽氣逆上,而肝木乘脾,故甚嘔血及飧泄也。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和,故氣緩矣。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恐則精神上,則上焦閉,閉則氣逆,逆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
熱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勞則喘息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流而不行,故氣結矣。』
抑嘗考其為病之詳,變化多端,如怒氣所致,為嘔血,為飧泄,為煎厥,為薄厥,為陽厥,為胸滿痛,食則氣逆而不下,為喘渴煩心,為肥氣,為目暴盲,耳暴閉,筋緩,發於外為癰疽也。喜氣所致,為笑不休,為毛髮焦,為肉病,為陽氣不收,甚則為狂也。悲氣所致,為陰縮,為筋攣,為肌痺,為脈痿,男為數弱,女為血崩,為酸鼻辛頤,為目昏,為少氣不能息,為泣,為臂麻也。恐氣所致,為破慄脫肉,為骨酸痿厥,為暴下清水,為面熱膚急,為陰痿,為懼而脫頤也。
驚氣所致,為潮涎,為目寰,為癲癇,為不省人事僵仆,久則為痿痺也。勞氣所致,為嗌噎,為喘促,為嗽血,為腰痛骨痿,為肺鳴,為高骨壞,為陰痿,為唾血,為瞑目,為耳閉,男為少精,女為不月,衰甚則潰潰乎若壞,汩汩乎不可上也。思氣所致,為不眠,為嗜臥,為昏瞀,為中痞,三焦閉塞,為咽嗌不利,為膽癉嘔苦,為筋痿,為白淫,為不嗜食也。寒氣所致,為上下所出水液澄清冷,下痢青白等症也。
熱氣所致,為喘嘔吐酸,暴注下迫等病也。
竊又稽之《內經》治法,但以五行相勝之理,互相為治。如怒傷肝,肝屬木,怒則氣並於肝,而脾土受邪,木太過則肝亦自病。喜傷心,心屬火,喜則氣並於心,而肺金受邪,火太過,則心亦自病。悲傷肺,肺屬金,悲則氣並於肺,而肝木受邪,金太過則肺亦自病。恐傷腎,腎屬水,恐則氣並於腎,而心火受邪,水太過,則腎亦自病。
白話文:
醫案(楊氏)
壬申年,四川陳相公的長孫患了胸前突起的一種怪病。大家都說這病不是藥物所能治癒的。錢誠翁先生推舉我來治療,我說:「這是痰結在肺經,不能疏散,時間久了越來越高,必須儘快用針刺俞府、膻中穴位。之後擇吉日再針灸,針灸六陰之數,再灸五壯,並貼藥膏,痰排出後就會平復。」陳相公的父親(編修公)非常高興。
辛未年,武選王會泉公的次媳婦患了危急的怪病,半個月不吃不喝,眼睛長時間閉著。六脈幾乎摸不到,這種病非針灸不可痊癒。同僚們都推舉我立即針灸,但考慮到時間禁忌,該怎麼辦呢?如果等到吉日良時再施治,病人就沒救了。無奈之下,我立即針刺內關兩個穴位,她的眼睛立刻就睜開了,也能吃米粥了,再慢慢用乳汁調理,就痊癒了。
同僚們問我這是什麼病?我說:「天地之氣,平常就安穩,變化就生病。何况人體依賴天地之氣而生,五行運轉侵襲於外,七情交戰於內,所以聖人珍視元氣,如同珍寶一樣;庸人卻任意妄為,損傷了自身的平衡。所以《軒轅經》說所有疼痛都來自於氣,百病都來自於氣,於是有了九竅不同的說法。子和公也曾詳細論述過。其實氣本是相同的,只是由於觸犯的因素不同而產生九種不同的病症,分別是:怒、喜、悲、恐、寒、熱、驚、思、勞。」
大致來說,怒氣逆盛,就會嘔血或腹瀉,這是氣逆上衝。怒則陽氣逆上,肝木克脾土,所以會嚴重嘔血和腹瀉。喜則氣和志暢,氣血暢通,所以氣緩和。悲則心神急迫,肺氣鬱結,上焦不通,氣血不暢,熱氣鬱積於內,所以氣消沉。恐則精神緊張,上焦閉塞,閉塞則氣逆,氣逆則下焦脹滿,所以氣運行受阻。寒則毛孔閉塞,氣機運行受阻,所以氣收斂。
熱則毛孔開泄,氣血暢通,汗液大量排出,所以氣泄露。驚則心神無依,精神失常,思慮不定,所以氣紊亂。勞則喘息汗出,內外都耗損,所以氣虛耗。思則心有所想,精神集中,正氣運行受阻,所以氣鬱結。
我曾經仔細研究過這些病的詳細情況,變化多端。例如,怒氣導致的疾病有:嘔血、腹瀉、厥冷、胸悶疼痛、飲食後氣逆不降、喘渴煩躁、肥胖、目盲、耳聾、筋麻,外在表現為癰疽等。喜氣導致的疾病有:狂笑不止、毛髮焦枯、肌肉病變、陽氣不固,嚴重者會發狂。悲氣導致的疾病有:陰莖縮小、筋攣、肌肉麻痺、脈虛弱、男子性功能減退、女子月經崩漏、鼻酸面容憔悴、目眩、氣短、哭泣、手臂麻木等。恐氣導致的疾病有:戰慄、肌肉消瘦、骨酸痿厥、暴瀉清水、面紅膚緊、陽痿、驚嚇致使面部肌肉抽搐等。
驚氣導致的疾病有:流涎、眼球震顫、癲癇、神志不清、癱瘓,時間長了會變成痿痺。勞氣導致的疾病有:咽喉梗阻、呼吸急促、咳血、腰痛骨痿、肺鳴、骨質疏鬆、陽痿、吐血、閉目、耳聾,男子精少,女子月經不調,嚴重者會像潰爛一樣,像流水一樣無法止住。思氣導致的疾病有:失眠、嗜睡、神志不清、胃脘痞滿、三焦閉塞、咽喉不利、膽汁嘔吐、筋痿、白帶過多、厭食等。寒氣導致的疾病有:上下排出清冷的水液,下痢青白等症狀。
熱氣導致的疾病有:喘息、嘔吐酸水、下腹部墜脹等。
我還參考了《內經》的治療方法,都是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來治療。比如,怒傷肝,肝屬木,怒則氣鬱結於肝,脾土受邪,木氣過盛,則肝也會生病。喜傷心,心屬火,喜則氣鬱結於心,肺金受邪,火氣過盛,則心也會生病。悲傷肺,肺屬金,悲則氣鬱結於肺,肝木受邪,金氣過盛,則肺也會生病。恐傷腎,腎屬水,恐則氣鬱結於腎,心火受邪,水氣過盛,則腎也會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