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大成》~ 卷四 (2)
卷四 (2)
1. 暖針
《素問》遺篇注云:『用圓利針、長針,未刺之時,先口內溫針,暖而用之。』又曰:『毫針於人近體,暖針至溫方刺。』
白話文:
《素問》補遺中註解提到:
「使用圓利針或長針時,還沒刺入前,先在嘴裡溫熱針具,使其溫暖後再使用。」
又提到:
「毫針在人體附近時,應先溫熱針具至溫暖後再進行針刺。」
按:口體溫針,欲針入經絡,氣得溫而易行也。今或投針於熱湯中,亦此意耳。口溫與體溫微有不同,口溫者針頭雖熱,而柄尚寒,不若著身溫之,則針通身皆熱矣。
白話文:
注釋:用嘴將針溫熱,目的是為了讓針進入經絡時,針尖得到溫暖而容易疏通。現在有的人把針投進熱湯中,也是這個意思。口裡溫熱和身上溫熱稍微有些不同,口裡溫熱只是針尖熱,而針柄仍然是涼的,不如貼在身上溫熱,這樣針的全身都會溫熱。
2. 火針
火針即淬針,頻以麻油蘸其針,燈上燒令通紅,用方有功。若不紅,不能去病,反損於人。燒時令針頭低下,恐油熱傷手,先令他人燒針,醫者臨時用之,以免手熱。先以墨點記穴道,使針時無差。火針甚難,須有臨陣之將心,方可行針。先以左手按穴,右手用針,切忌太深,恐傷經絡,太淺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
白話文:
火針就是淬火後的針。使用時要經常蘸取麻油,在燈上燒至通紅才能見效。如果針沒有燒紅,無法治病,反而會傷身。燒針時要讓針頭朝下,以免油脂過熱燙傷手。先讓別人燒針,醫生臨時再使用,這樣可以避免手過熱。事先用墨汁點記穴位,這樣行針時就不會出錯。火針術很困難,必須像臨陣的將領一樣,才能正確操作。先用左手按住穴位,右手持針。針不可刺入太深,以免傷及經絡;但也不可太淺,否則無法治病。應靈活掌握針刺的深度。
凡行火針,必先安慰病人,令勿驚懼,較之與灸一般,灸則疼久,針則所疼不久,一針之後,速便出針,不可久留,即以左手速按針孔,則能止疼。人身諸處皆可行火針,惟面上忌之。
白話文:
凡是用火針治療,一定要先安撫病人,讓他們不要害怕。比起灸來說,灸的疼痛持續時間較長,而火針的疼痛不會持續太久。扎完一針後,就要迅速拔針,不可停留過久。然後用左手迅速按針孔,這樣就能止痛。人體的各個部位都可以進行火針治療,只有面部不能用。
火針不宜針腳氣,反加腫痛,宜破癰疽發背,潰膿在內,外面皮無頭者,但按毒上軟處以潰膿,其闊大者,按頭尾及中以墨點記,宜下三針,決破出膿,一針腫上,不可按之,即以手指從兩旁捺之。令膿隨手而出,或腫大膿多,針時須側身回避,恐膿射出污身也。
白話文:
火針不適合針灸腳氣病,反而會加重腫痛。
火針適合用來治療破壞性皮膚潰瘍和背部膿腫,如果膿液在皮膚內部,皮膚表面沒有開口,那麼就按壓毒素聚集、較柔軟的地方來引流膿液。
如果是面積較大的膿腫,就在膿腫的頂部、尾部和中間用墨水做上記號,然後刺下三針,讓膿液流出。
如果某個針孔部位出現腫脹,不要直接按壓,要用手指從兩側按壓,讓膿液隨著手指流出。
如果腫脹嚴重、膿液很多,刺針時需要側身迴避,以免膿液噴射出來弄髒衣服。
3. 溫針
王節齋曰:『近有為溫針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針穴上,以香白芷作圓餅,套針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然古者針則不灸,灸則不針。夫針而加灸,灸而且針,此後人俗法。此法行於山野貧賤之人,經絡受風寒致病者,或有效,只是溫針通氣而已。於血宜衍,於疾無與也。
白話文:
王節齋說:『最近有人推廣溫針法,這是楚國人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在穴位上扎針,用香的白芷做成圓餅,套在針上,然後用艾灸。這種方法常常有效。但是古代紮針就不灸,灸了就不紮針。既紮針又灸,既灸又紮針,這是後人傳下來的民間方法。這種方法適用於生活在山野中的貧窮百姓,由於經絡受了風寒而生病的,也許有效,只不過是通過溫針來通氣而已。如果血虛宜補,對疾病則沒有幫助。
古針法最妙,但今無傳,恐不得精高之人,誤用之則危拙出於頃刻。惟灸得穴,有益無害,允宜行之。近風衰弱之人,針灸並用,亦無妨。』
白話文:
古代針灸技術非常精妙,但現在已經失傳。如果沒有高水平的醫生使用,可能會立刻造成危險和危害。只有灸法能夠找準穴位,既有益處又沒有害處,非常值得推廣。對於體虛體弱的人,針灸並用也沒有什麼問題。
4. 治折針法
一用磁石(即吸鐵石)引其肉中,針即出。
一用象牙屑碾細,水和塗上即出。
一用車脂成膏子,攤紙上如錢大,日換三五次,即出。
一用鳥翎三五枝,火炙焦為末,好醋調成膏,塗上,紙蓋一二次,其針自出。
一用臘姑腦子,搗爛塗上即出。
一用硫黃研細,調塗上,以紙花貼定,覺癢時,針即出。
白話文:
方法一:磁石引針法
使用磁石將肉中的針吸出。
方法二:象牙屑外敷法
將象牙屑研磨成細粉,用水調和後塗抹在針孔處,即可將針取出。
方法三:車脂外敷法
將車脂子搗爛成膏狀,塗抹在紙上,大小如錢幣,每天更換三至五次,即可將針取出。
方法四:鳥翎外敷法
將三至五根鳥翎用火炙烤至焦黑,研成粉末後,用醋調和成膏狀,塗抹在針孔處,蓋上紙一至兩次,針就會自行排出。
方法五:臘姑腦外敷法
將臘姑腦子搗碎後塗抹在針孔處,即可將針取出。
方法六:硫黃外敷法
將硫磺研磨成細粉,用水調和後塗抹在針孔處,並用紙花貼緊,當感到搔癢時,針就會自行排出。
一用雙杏仁搗爛,以鮮脂調勻,貼針瘡上,針自出。倘經絡有傷,膿血不止,用黃耆、當歸、肉桂、木香、乳香、沉香,別研綠豆粉糊丸,每五十丸,熱水服之。
白話文:
先將兩顆杏仁搗碎,再用新鮮的油脂調勻,敷在針瘡上,針頭就會自動跑出來。如果經絡受傷,膿血不斷,可以用黃耆、當歸、肉桂、木香、乳香、沉香等中藥材研磨成粉,再加入綠豆粉糊製成丸劑,每次服用五十丸,用熱水送服。
5. 《內經》補瀉
帝曰:『余聞刺法,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
白話文:
帝曰:「我聽聞針灸術,當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
歧伯曰:『百病之生,皆有虛實,而補瀉行焉。瀉虛補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敗,謂之天命。補虛瀉實,神歸其室,久塞其空,謂之良工。
白話文:
歧伯說:「疾病的發生,都有虛實之分,治療方法也分為補瀉。瀉掉虛症,補實實症,這樣把神氣從錯誤的地方趕走,讓邪氣失去正道,真氣無法定住,身體會受到嚴重損傷,這是因為治療方法粗糙所致,稱為天命。補虛瀉實,讓神氣歸於正位,把空虛的地方填滿,這才稱得上是高明的醫術。
凡用針者,隨而濟之,迎而奪之,虛則實之,滿則瀉之,菀陳則除之,邪盛則虛之。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言實與虛,若有若無。察後與先,若存若亡。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補瀉之時,以針為之。瀉曰迎之,必持內之,放而出之,排陽得針,邪氣得泄。按而引針,是謂內溫,血不得散,氣不得出也。補曰隨之,隨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還,去如弦絕,令左屬右,其氣故止。外門已閉,中氣乃實,必無留血,急取誅之。
白話文:
使用針灸治療,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 虛弱的部位需要補強,* 滿盛的部位需要瀉除。
- 慢性病需要清除,* 邪氣盛的部位需要虛瀉。
- 針刺速度緩慢時可補強,* 針刺速度快時可瀉除。
- 補虛和瀉實的運用,需靈活掌握,若有若無。
- 前後脈搏的變化,需細緻觀察,若存若亡。
- 虛補和實瀉的針法,需準確把握,若得若失。
- 調和虛實,九種針法最為精妙。
- 補瀉的方法,以針灸為主。
- 瀉法:針刺後要內緊,隨後放開,拔出針時排放陽氣,邪氣即可排出。按住取針,稱為內溫,可以防止出血和氣散。
- 補法:針刺後要緩慢,輕按不動,像蚊子叮咬一樣。進退之間,猶如拉動琴絃,左手相應右手,令氣血運行通暢。外門已經關閉,中氣自然充實,務必立即拔針,防止留血。
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針有懸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養身,三曰知毒藥,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腑臟血氣之診。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虛者實之,滿者泄之,此皆眾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則地隨應而動,和之者若響,隨之者若影,道無鬼神,獨來獨往。』
帝曰:『願聞其道?』
白話文:
- 針灸時,如果扎針後卻沒有氣感,不論針了多少次,都要停止。如果扎針後有氣感,纔可以拔出針,不要再繼續扎。
- 針灸有五個重要的方面要掌握:
- 第一是治療疾病。
- 第二是保養身體。
- 第三是瞭解藥物的毒性。
- 第四是製作不同大小的針灸針。
- 第五是診斷內臟血氣的狀況。
- 這五個方面必須同時掌握,但各有所專。現在人們的針灸方法都是:虛症就補,實症就瀉,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常識。至於真正的針灸技術,就像順應天地運行而自然而然地做出反應,就像回聲回應聲音,影子追隨物體,不假借神鬼之力,自我完成一切。
黃帝說:「我想要聽聽這個方法?」
歧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臟已定,九候已備,後乃存針。眾脈不見,眾凶弗聞,外內相得,無以形先,可玩往來,乃施於人;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實勿遠。至其當發,間不容瞚。手動若務,針耀而勻,靜意視義,觀適之變,是謂冥冥,莫知其形。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其誰?伏如橫弩,起如發機。』
白話文:
歧伯說:「針灸虛症要先找到實穴,針灸實症要先找到虛穴。經氣到了,要謹慎守住,不要錯失。針灸深度由意念決定,遠近如一。就像臨近深淵,手握猛虎,精神專注,不受外界幹擾,信念堅定,一定能使精氣神正固。」 帝曰:『何如而虛?何如而實?』
歧伯曰:『刺虛者須其實,刺實者須其虛,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淺深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義無邪下,必正其神。
小針之要,易陳而難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門。未睹其疾,惡知其原?刺之微,在速遲。粗守關,上守機,機之動,不離其空。空中之機,清淨而微。其來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機之道者,不可掛以髮。不知機道,扣之不發。知其往來,要與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獨有之。往者為逆,來者為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迎而奪之,惡得無虛?隨而濟之,惡得無實?迎之隨之,以意和之,針道畢矣。
白話文:
小針的要領,容易說清楚但難以掌握。粗略地觀察形態,深層地觀察精神,精神中又蘊含著精神,像客人到訪一樣。還沒看到病症,怎麼知道病因?刺針的精妙之處,在於快慢。粗略地觀察關門處,深層地觀察機關,機關的運作,總在它的虛空中。虛空中的機關,清淨而微小。它的出現不可捉摸,它的消失不可追尋。懂得機關之道的人,不能執著於一絲一毫。不理解機關之道,敲打它也發不出聲音。掌握它的蹤跡,要準確地預測它。粗略地觀察它的變化。妙啊,只有熟練的針灸醫生才具備這種能力。過去的為逆,未來的為順,明辨逆順,正當用針不要猶豫,迎面奪取,怎麼會沒有虛?隨後補救,怎麼會沒有實?迎上去,隨上去,用意念與之配合,針灸之道就完成了。
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菀陳則除之,邪盛則虛之。大要曰:「持針之道,堅者為實。」正指直刺,無針左右。神在秋毫,屬意病者。審視血脈,刺之無殆。方刺之時,必在懸陽,及與兩衛。神屬勿去,知病存亡。血脈者在腧橫居,視之獨澄,切之獨堅。
白話文:
任何針灸治療,若是虛弱就針灸補充,滿盈就針灸疏洩,長期積聚的病症就清除,邪氣盛的就針灸減弱。
針灸的基本原理是:「針刺的方法,目標堅硬的部位。」指的是直刺入,不要針頭左右搖晃。
精神集中在細微之處,關心病患的病情。仔細觀察血脈,下針纔不會出差錯。
下針的時間,一定要在陽氣盛的時候,也就是早上和傍晚。
精神專注,不要分心,才能判斷病情的存亡。
血脈在腧穴橫向分佈,看起來清澈,觸摸起來堅硬。
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滿則泄之者,針下寒也。菀陳則除之者,出惡血也。邪盛則虛之者,出針勿按也。徐而疾則實者,徐出針而疾按之也。疾而徐則虛者,疾出針而徐按之也。言實與虛者,察血氣多少也。若有若無者,疾不可知也。察後與先者,知病先後也。若存若亡者,脈時有無也。為虛與實者,工勿失其法也。若得若失者,離其法也。虛實之要,九針最妙者,謂其各有所宜也。補瀉之時者,與氣開闔相合也。九針之名各有不同形者,針窮其所當補瀉也。刺實須其虛者,留針陰氣隆至,乃去針也。刺虛須其實者,陽氣隆至,針下熱,乃去針也。經氣已至慎守勿失者,勿變更也。淺深在志者,知病之內外也。遠近如一者,淺深其候等也。如臨深淵者,不敢墮也。手如握虎者,欲其壯也。神無營於眾物者,靜志觀病人,無左右視也。義無邪下者,欲端以正也。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自制其神,令氣易行也。
白話文:
刺虛則實之: 針灸時針尖刺入部位有熱感,這是因為氣血充實導致的熱氣。
滿則泄之: 針灸後針尖部位有寒意,表示氣血過盛,需要瀉去。
菀陳則除之: 排除瘀血,使其散去。
邪盛則虛之: 出針後不要按壓,讓邪氣排出。
徐而疾則實: 出針慢,按壓快,表示氣血充實。
疾而徐則虛: 出針快,按壓慢,表示氣血虛弱。
言實與虛者: 觀察血氣的多少,來判斷虛實。
若有若無者: 脈搏時有時無,難以判定虛實。
察後與先者: 觀察病情是先發還是後發。
若存若亡者: 脈搏時有時無。
為虛與實者: 醫師須掌握虛實的辨證方法,不可失誤。
若得若失者: 離開了辨證的方法。
虛實之要,九針最妙: 九種針法各有所長,適用於不同的虛實證。
補瀉之時: 隨著氣機的開合變化而進行補瀉。
九針之名各有不同形: 不同的針尖形狀,針對不同的部位補瀉。
刺實須其虛: 刺入實證部位,待陰氣上升至極點時拔針。
刺虛須其實: 刺入虛證部位,待陽氣上升至極點,針尖發熱時拔針。
經氣已至慎守勿失: 氣血到達針灸部位後,須注意保護,不可輕易改變。
淺深在志: 根據病變的深淺來選擇針刺深度。
遠近如一: 針刺深淺的程度一致。
如臨深淵: 拔針時要小心,避免傷害。
手如握虎: 握針的手要穩健有力。
神無營於眾物: 醫師專注於病人,不分心旁顧。
義無邪下: 持針端正,不可偏斜。
必正其神: 調整精神狀態,平穩氣息,以利針灸效果。
所謂易陳者,易言也。難入者,難著於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氣有餘不足,可補瀉也。神客者,正邪共會也。神者,正氣也。客者,邪氣也。在門者,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經之疾也。惡知其原者,先知何經之病,所取之處也。刺之微在速遲者,徐疾之意也。粗守關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氣正邪之往來也。上守機者,知守氣也。機之動不離其空中者,知氣之虛實,用針之徐疾也。空中之機清淨而微者,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其來不可逢者,氣盛不可補也。其往不可追者,氣虛不可瀉也。不可掛以髮者,言氣易失也。扣之不發者,言不知補瀉之意也。血氣已盡,而氣不下也。知其往來者,知氣之逆順盛虛也。要與之期者,知氣之可取之時也。粗之暗者,冥冥不知氣之微密也。妙哉,工獨有之者,盡知針意也。往者為逆者,言氣之虛而小,小者逆也。來者為順者,言形氣之平,平者順也。明知逆順正行無問者,言知所取之處也。逆而奪之者,瀉也。隨而濟之者,補也。所謂虛則實之者,氣口虛而當補之也。滿則泄之者,氣口盛而當瀉之也。菀陳則除之者,去血脈也。邪盛則虛之者,言諸經有盛者,皆瀉其邪也。徐而疾則實者,言徐內而疾出也。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而徐出也。言實與虛,若有若無者,言實者有氣,虛者無氣也。察後與先,若存若亡者,言氣之虛實,補瀉之先後,察其氣之以下與常存也。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者,言補者,超然若有所得也,瀉者,恍然若有所失也。
白話文:
所謂容易改變的,是指容易說話。難以進入的,是指難以被別人接受。粗略地守住形體的,是指只守住針刺的方法。上層守住神氣的,是指觀察人的血氣有餘不足,可以進行補瀉。神客相會,是指正邪相交。神,指正氣。客,指邪氣。在門戶的,是指邪氣循著正氣出入的地方。尚未看到疾病的徵兆,就能預知邪正哪經有疾。懂得疾病的根源,就能預知哪經有病,需要針灸的地方。刺針的快慢,在於刺針的緩急。粗略地守住關脈的,是指只守著四肢,卻不知道血氣正邪的往來。上層守住機制的,是指懂得守住氣。機制的活動不離開它的空隙,是指懂得氣的虛實,使用針刺的緩急。空隙中的機制清淨而細微,是指針灸得氣,密意守住氣,不要失去。邪氣盛大時,不可針補。邪氣虛弱時,不可針瀉。不可用細髮懸掛,是指氣容易散失。扣擊時不出聲,是指不知補瀉的意思。血氣已經耗盡,氣卻不下行。懂得氣的往來,就能知道氣的逆順盛虛。確定針灸時機,就能知道氣可取用的時候。不明察氣的細微,是指冥冥之中不知氣的精微。精妙啊,這是隻有工匠獨自擁有的技藝,就是完全瞭解針灸的意旨。向外發散為逆,是指氣虛弱而小,小則逆。向內收斂為順,是指形氣平衡,平衡則順。明白逆順正行無需追問,是指了解針灸的取穴部位。逆行時瀉,順行時補。所謂虛則補之,是指氣口虛弱時應針補。滿則瀉之,是指氣口盛大時應針瀉。阻塞凝滯時應去除,是指清除血脈。邪氣盛大時應虛之,是指各種經絡有盛盛者,都應瀉除其邪氣。緩慢而快速則實,是指緩慢內入而快速取出。快速而緩慢則虛,是指快速內入而緩慢取出。所謂實與虛,若有若無,是指實者有氣,虛者無氣。觀察後期與前期,若存若亡,是指氣的虛實,補瀉的先後,觀察氣的沉降與常存。虛與實,若得若失,是指補者,恍惚之間好像有所收穫,瀉者,恍惚之間好像有所損失。
是故工之用針也,知氣之所在,而守其門戶,明於調氣補瀉所在,徐疾之意,所取之處。瀉必用圓,切而轉之,其氣乃行,疾而徐出,邪氣乃出,伸而逆之,搖大其穴,氣出乃疾。補必用方,外引其皮,令當其門,左引其樞,右推其膚,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靜,堅心無解,欲微以留氣,氣下而疾出之,推其皮,蓋其外門,神氣乃存,用針之要,無忘其神。
白話文:
因此,針灸醫師在使用針灸時,必須瞭解氣血流動的位置,並守護其出入的門戶。懂得調節氣血的補瀉,把握施針的緩急,以及針刺取穴的部位。
瀉法必須使用圓形針具,柔和地在穴位上移動,讓氣血通暢;緩慢而靈活地取出針具,邪氣才會散去。針刺時朝氣血流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推動,並大力搖動腧穴,氣血排出就會快速。
補法必須使用方形針具,向外拉扯皮膚,使針尖抵達穴位,左手拉動樞穴,右手推動肌肉。施針時輕輕旋轉並緩慢推入,針柄必須端正,施針時靜心不動,全神貫注。目的在於輕微留住氣血,並在氣血下行時快速取出針具,推動肌肉並覆蓋針孔,才能留住神氣。
針灸的精髓在於心神專注,不可讓神氣散失。
瀉必用方者,以氣方盛也,以月方滿也,以日方溫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內針;乃復候其方吸而轉針,乃復候其方呼而徐引針,故曰瀉必用方,其氣而行焉。補必用圓者,圓者行也;行者移也。刺必中其榮,復以吸排針也,故圓與方非針也。
白話文:
施行瀉法一定要用方針,這是因為:
- 氣候正是旺盛的時候。
- 月亮正處於滿月期。
- 天氣正處於溫暖時節。
- 人體狀態正處於平穩期。
- 病人正處於吸氣階段,可以內刺。
然後再等待病人吸氣時轉動針具,再等待病人呼氣時慢慢拔出針具,所以說施行瀉法一定要用方針,這樣氣血才能順利運行。
施行補法一定要用圓針,因為:
- 圓針具有運行作用。
- 運行就意味著移動。
刺針時一定要刺中經脈榮穴,然後在病人吸氣時拔出針具,所以圓針和方針不是針具本身,而是指施行針灸的時機和方法。
瀉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實,搖大其道,如利其路,是謂大瀉。必切而出,大氣乃出,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孔四塞,精無從出,方實而疾出針,氣入針出,熱不得還,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動氣候時,近氣不失,遠氣乃來,是謂追之。
白話文:
瀉實,就是用針刺入身體內,針與氣一起向內刺,目的是打開身體的門戶,就像打開窗戶一樣。針與氣一起刺出,避免傷及精氣,邪氣就會排出。外門不關閉,讓實氣排出,就像拓寬道路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大瀉。
必須果斷刺入和取出,才能讓大氣排出。持針不動,以穩定氣血。觀察呼氣狀況,氣出時針刺入,針孔會堵塞,精氣無處可出。當實氣充足時,迅速取出針,氣入針出,熱氣無法迴流。關閉門戶,邪氣消散,精氣得以保存。
觀察氣血運行,抓住時機,讓近氣不散失,遠氣來匯聚。這就是所謂的追針。
吸則內針,無令氣忤,靜以久留,無令邪布。吸則轉針,以得氣為故,候呼引針,呼盡乃去,大氣皆出,故命曰瀉。捫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彈而努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門,以閉其神,呼盡內針,靜以久留,以氣至為故,如待所貴,不知日暮,其氣已至,適而自護,候吸引針,氣不得出,各在所處,推闔其門,令神氣存,大氣留止,故命曰補。
白話文:
瀉法:
吸氣時將針刺入,不要讓氣逆反,靜心留針較長時間,不要讓邪氣擴散。吸氣時轉動針,以得到氣為準則,等到呼氣時拔針,呼氣結束後將針拔出,大氣(邪氣)全部排出了,所以稱之為「瀉」。觸摸並循著經絡按摩,按壓並分散邪氣,推拿並按壓,彈撥並按揉,指爪用力按壓,通暢並取出邪氣,在外引導打開人體之門(穴位),以封閉邪神,呼氣時將針刺入,靜心留針較長時間,以氣到達為準則,好像等待尊貴的客人,不知日已西沉,氣已經到達,適時自我保護,等到吸氣時拔針,氣無法排出,各歸其位,推合人體之門(穴位),讓神氣存留,大氣(正氣)停留,所以稱之為「補」。
補瀉弗失,與天地一。經氣已至,慎守勿失,淺深在志,遠近如一,如臨深淵,手如握虎,神無營於眾物。
白話文:
適當補充和瀉放,與自然界協調一致。當經氣運行到位的時刻,小心守住不要失控,淺行深走取決於心意,遠近都如在眼前,就好像面對深淵一樣謹慎,手像握住老虎一樣有力,精神不執著於外物。
持針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靜,先知虛實,而行疾徐,左手執骨,右手循之,無與肉裹。瀉欲端以正,補必閉膚,輔針導氣,邪得淫泆,真氣得居。』
白話文:
掌握針灸的方法,要求針尖端正,持針時要保持穩定。事先了解局部的虛實情況,然後進行針刺,進針速度要適當。左手握住骨骼,右手沿著骨骼走向上針刺,避免針尖刺入肌肉。瀉針時要保持針尖端正,補針時必須將皮膚封閉。
輔助針灸導引氣血,邪氣得到宣洩,真氣得以運行。
帝曰:『捍皮開腠理奈何?』
歧伯曰:『因其分肉,左別其膚,微內而徐端之,適神不散,邪氣得去。
白話文:
黃帝說:『刮除皮屑,疏通毛孔的方法是怎樣的呢?』
歧伯答道:『順著皮肉生長的方向,用刀片從左側割開皮膚,稍微深入一點,慢慢地剝離,精神集中不分散,邪氣就能夠去除。
知其氣所在,先得其道,稀而疏之,稍深以留,故能徐入之。大熱在上,推而下之,從上下者引而去之,視先痛者常先取之。大寒在外,留而補之。入於中者,從合瀉之。上氣不足,推而揚之。下氣不足,積而從之。寒入於中,推而行之。
白話文:
如果能夠瞭解病氣所在的位置,就能夠先掌握治療方法。如果是稀疏的氣,就疏散它,讓它不要太密集;如果是較深的氣,就稍微深入一點,讓它停留,這樣纔能夠徐徐地將它導引出來。如果大熱在上部,就將它推散到下部;如果病氣在上下流動,那就從頭和腳兩端同時引導它離開;觀察哪個部位先疼痛,就先從那裡治療。如果大寒在體表,就將它滯留下來,並加以補充。如果病氣深入體內,就疏通相關部位,讓它排出體外。如果上氣不足,就將它推動起來,讓它上升;如果下氣不足,就將它聚積起來,並讓它通暢。如果寒氣進入體內,就將它推動起來,讓它運行。
夫實者,氣入也。虛者,氣出也。氣實者,熱也。氣虛者,寒也。入實者,左手開針孔也。入虛者,右手閉針孔也。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盛也,急瀉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此陰陽俱不足也,不可刺;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血氣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陰陽俱有餘也,急瀉其邪,調其虛實。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故曰刺不知逆順,真邪相搏,滿而補之,則陰陽四溢,腸胃充郭,肝肺內䐜,陰陽相錯;虛而瀉之,則經脈空虛,血氣竭枯,腸胃嵸辟,皮膚薄者,毛腠夭焦,子知死期。
白話文:
使用針灸等方法,主要是為了調理氣血。氣血積聚在胃部,可以疏通人體的榮衛之氣,讓它們各行其道,讓宗氣聚集於下丹田。下行的氣血注入氣衝穴,直行的氣血循著呼吸道運行。因此,當人出現厥逆(氣血不順)時,宗氣無法下降,脈中的血液凝結滯留,如果不通過艾灸等方法調理,則無法恢復氣血運行。 凡用針之類,在於調氣。氣積於胃,以通榮衛,各行其道,宗氣留於海。其下者,注於氣衝,其直者,走於息道。故厥在於足,宗氣不下,脈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調,弗能取之。
散氣可收,聚氣可布,深居靜處,占神往來,閉戶塞牖,魂魄不散,專意一神,精氣之分,毋聞人聲,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針。淺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氣至乃休。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白話文:
要散開氣,就可以收斂;要聚攏氣,就可以散佈。在安靜的地方靜坐,思慮空靈,關閉門窗,讓魂魄安定,專註於一個念頭,讓精神和氣分開。不要聽見人聲,以聚斂精神,一定要專注於一個念頭,讓意念集中在針灸上。針灸時要下針淺,留針時間長;提針時要輕柔,浮出皮膚。運針以牽引氣血,達到氣到病除的目的。針刺男性時,針尖朝內;針刺女性時,針尖朝外。針灸時,堅決不動,謹慎把守,不要讓氣進出,這就叫做「得氣」了。
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針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刺之要。氣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風之吹雲明乎若見蒼天,刺之道畢矣。
白話文:
針刺時,若氣血不通暢,不必計較針刺次數,繼續針刺直至氣血通暢為止,然後拔針,不再重複針刺。不同的穴位適用於不同的針刺手法,因此針具的形狀各有不同,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針具是針刺治療的關鍵。當氣血通暢達到治療效果後,治療效果的顯著性猶如風吹散烏雲後的天空,清晰可見,此時針刺治療就完成了。
用針者,必先察其經絡之虛實,切而循之,按而彈之,視其應動者,乃復取之而下之。六經調者謂之不病,雖病謂之自己,一經上實下虛而不通者,此必有橫絡盛加於大經,令之不通,視而瀉之,此所謂解結也。上寒下熱,先刺其項太陽久留之,已刺即熨項與肩胛令熱下合乃止,此所謂推而上之者也。上熱下寒,視其脈虛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止,此所謂引而下之者也。大熱遍身,狂而妄見、妄聞、妄語,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虛者補之,血而實者瀉之。因其偃臥,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俠按頸動脈,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復止如前,熱去乃止,此所謂推而散之者也。
白話文:
岐伯說:精神有過多或不足,氣也有過多或不足,血也有過多或不足,形體也有過多或不足,志向也有過多或不足。這十種因素如果配合得當,氣就會平衡。 帝曰:『余聞刺法言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何謂有餘?何謂不足?』
歧伯曰:『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問?』
帝曰:『願盡聞之。』
歧伯曰:『神有有餘,有不足,氣有有餘有不足,血有有餘有不足,形有有餘有不足,志有有餘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
帝曰:『人有精氣津液,四肢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虛實。今夫子乃言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白話文:
黃帝問:「人的身體裡有精氣、津液、四肢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個關節,這些都可以引起疾病。而疾病的發生,既有虛症,也有實症。現在您說有餘有五,不足也有五,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歧伯曰:『皆生於五臟也。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形五臟。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帝曰:『神有餘不足何如?』
白話文:
歧伯說:「(五臟)都是從五臟中產生。心的功能是儲存神志,肺的功用是儲存氣,肝的功用是儲存血液,脾的功用是儲存肌肉與血脈,腎的功能是儲存意志。這些結合起來形成了人體。意志和氣血相通,並聯繫到骨髓,而形成五臟。五臟的機能都源於經脈,通過經脈運轉血氣。血氣失調,各種疾病就會變化產生,所以要保持經脈暢通。」
黃帝問:「(人之)精神過度或不足,究竟如何?」
歧伯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邪客於形,洒淅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
帝曰:『補瀉奈何?』
白話文:
歧伯說:『精神太旺盛,就會忍不住笑個不停;精神不足,就會悲傷。氣血不調和,五臟安然無恙,邪氣侵犯身體,從細小的汗毛入侵,還未進入經絡中。所以我們稱之為精神的微弱表現。』
黃帝問道:「補益和瀉下的方法如何?」
歧伯曰:『神有餘則瀉其小絡之穴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
白話文:
歧伯說:「神氣過盛,就讓出它的小絡穴出血。不要刺入太深,不要傷到它的主經絡,這樣神氣才會平順。神氣不足的,觀察它虛弱的絡脈,輕按並持續施壓,再用針刺通利它。不要放它出血,不要洩漏它的氣,這樣才能疏通經絡,神氣就會平順。」
帝曰:『刺微奈何?』
歧伯曰:『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
帝曰:『氣有餘不足奈何?』
歧伯曰:『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息利少氣,血氣未並,五臟安定,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泄。』
帝曰:『補瀉奈何?』
歧伯曰:『氣有餘則瀉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血,無泄其氣。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出其氣。』
帝曰:『刺微奈何?』
白話文:
黃帝說:『(針刺)微針療法應該怎麼運用?』
歧伯回答:『按摩後不要馬上放開,針灸後不要急著拔針,把氣血移到不足的地方,這樣神氣才能恢復。』
黃帝說:『氣有餘、不足的現象如何?』
歧伯回答:『氣有餘就會喘咳、上氣,不足就會呼吸急促、氣少,氣血不充實,五臟安定,皮膚有輕微病症,這種情況稱為“白氣微泄”。』
黃帝說:『補瀉的原則是什麼?』
歧伯回答:『氣有餘就瀉其經絡,但不要傷及經絡,不出其血,不泄其氣。不足就補其經絡,不出其氣。』
黃帝說:『(針刺)微針療法應該怎麼運用?』
歧伯曰:『按摩勿釋,出針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無所休息,氣泄腠理,真氣乃相得。』
白話文:
歧伯說:『進行針灸時不要鬆動針灸,拔針後觀察病情,他說:「我將深入治療。」病人會適應治療,精氣自動平伏,邪毒之氣就會消散,無處安身,元氣會隨著汗液排出,真氣於是得到調和。
帝曰:『血有餘不足奈何?』
歧伯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血氣未並,五臟安定,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
帝曰:『補瀉奈何?』
白話文:
黃帝問:「血有過多或不足,該如何處理?」
岐伯回答:「血過多就會發怒,血不足就會恐懼。如果血氣充足,五臟就會安定,脈絡暢通,身體健康。但是如果孫絡(脈絡的末梢支脈)水液過多,就會導致經脈留血。」
黃帝接著問:「那麼如何補血或瀉血?」
歧伯曰:『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其血;不足則補其虛經,內針其脈中,久留而視,脈大疾出其針,無令血泄。』
白話文:
歧伯說:「血過多就瀉出過多的經脈,放出血液;血不足就補虛弱的經脈,在脈搏中扎針,持續一段時間後觀察,脈搏跳動很強勁時取出針,不要讓血流出。」
帝曰:『刺留血奈何?』
歧伯曰:『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
帝曰:『形有餘不足奈何?』
白話文:
黃帝問:『針刺後留下淤血該怎麼辦?』
歧伯答:『觀察血脈走向,將淤血刺出,不要讓壞血進入經絡,形成疾病。』
黃帝問:『身體虛實不平衡該怎麼辦?』
歧伯曰:『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血氣未並,五臟安定,肌肉蠕動,命曰微風。』
白話文:
歧伯說:「身體有餘的表現是腹部脹滿,大便小便不通暢;身體不足的表現是四肢無力,氣血不足,五臟安定,肌肉自行蠕動,稱之為『微風』。
帝曰:『補瀉奈何?』
歧伯曰:『形有餘則瀉其陽經,不足則補其陽絡。』
帝曰:『刺微奈何?』
歧伯曰:『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復,邪氣乃索。』
帝曰:『志有餘不足奈何?』
歧伯曰:『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骨節有動。』
帝曰:『補瀉奈何?』
歧伯曰:『志有餘則瀉然骨之前出血,不足則補其復溜。』
帝曰:『刺未並奈何?』
歧伯曰:『即取之,無中其經,邪乃立虛。』
血清氣滑,疾瀉之則氣易竭;血濁氣澀,疾瀉之則經可通。
白話文:
黃帝問:「如何進行補瀉?」
歧伯答:「身體有餘,則瀉陽經;不足,則補陽絡。」
黃帝問:「針刺的部位如何確定?」
歧伯答:「選擇肌肉較多的地方,避開經絡,不傷及絡脈,這樣衛氣恢復,邪氣就會消散。」
黃帝問:「志氣有餘或不足的情況如何處理?」
歧伯答:「志氣有餘則會腹脹、腹瀉;不足則會導致厥證,血氣不通暢,五臟不安定,骨節會疼痛。」
黃帝問:「針對志氣有餘或不足,如何進行補瀉?」
歧伯答:「志氣有餘則在骨頭前面放血,不足則補復溜穴(足太陽膀胱經)。」
黃帝問:「血氣不通暢的情況如何針刺?」
歧伯答:「立即進行針刺,避開經絡,這樣邪氣就會離開,血氣就會通暢。」
血氣通暢,則針刺瀉血容易導致氣虛;血濁氣滯,針刺瀉血可以通經活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