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洲

《針灸大成》~ 卷一 (20)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0)

1. 難經

老臥不寐,少寐不寤,系乎榮衛血氣之有餘,不足也。

四十七難曰:人面獨能耐寒者,何也?然,人頭者,諸陽之會也,諸陰脈皆至頸胸中而還,獨諸陽脈皆上至頭耳,故令面耐寒也。

四十九難曰:有正經自病,有五邪所傷,何以別之?然,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上而不下,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是正經之自病也。

何謂五邪?然,有中風,有傷暑,有飲食勞倦,有傷寒,有中濕,此之謂五邪。

謝氏曰:『飲食勞倦,自是二事,飲食得者,飢飽失時,此外邪傷也。勞倦得者,勞形力而致倦怠,此正經自病也。』

假令心病,何以知中風得之?然,其色當赤。何以言之?肝主色,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故知肝邪入心當赤色。其病身熱脅下滿痛,其脈浮大而弦。

何以知傷暑得之?然,當惡臭。何以言之?心主臭,自入為焦臭,入脾為香臭,入肝為臊臭,入腎為腐臭,入肺為腥臭。故知心病當惡臭。其病身熱而煩,心痛,其脈浮大而散。

何以知飲食勞倦得之?然,當喜苦味也。虛為不欲食,實為飲食。何以言之?脾主味,入肝為酸,入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鹹,自入為甘,故知脾邪入心,為喜苦味也。其病身熱而體重嗜臥,四肢不收,其脈浮大而緩。

何以知傷寒得之?然,當譫言妄語。何以言之?肺主聲,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脾為歌,入腎為呻,自入為哭,故知肺邪入心,為譫言妄語也。其病身熱,洒洒惡寒,甚則喘咳,其脈浮大而澀。

何以知中濕得之?然,當喜汗出不可止。何以言之?腎主濕,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自入為唾。故知腎邪入心,為汗出不可止也。其病身熱而少腹痛,足脛寒而逆。其脈沉濡而大,此五邪之法也。

此篇越人蓋言陰陽臟腑經絡之偏虛偏實者也。由偏實也,故內邪得而生;由偏虛也,故外邪得而入。

五十難曰:病有虛邪,有實邪,有微邪,有賊邪,有正邪,何以別之?然,從後來者為虛邪,從前來者為實邪,從所不勝來者為賊邪,從所勝來者為微邪,自病者為正邪。

何以言之?假令心病,中風得之為虛邪,傷暑得之為正邪,飲食勞倦得之為實邪,傷寒得之為微邪,中濕得之為賊邪。

五行之道,生我者休,其氣虛也,居吾之後而來為邪,故曰虛邪;我生者相,氣方實也,居吾之前而來為邪,故曰實邪。正邪,則本經自病者也。

五十一難曰:病有欲得溫者,有欲得寒者,有欲得見人者,有不欲得見人者,而各不同,病在何臟腑也?然,病欲得寒而欲見人者,病在腑也;病欲得溫而不欲見人者,病在臟也。何以言之?腑者陽也,陽病欲得寒,又欲見人;臟者陰也,陰病欲得溫,又欲閉戶獨處,惡聞人聲,故以別知臟腑之病也。

白話文:

[難經]

睡眠問題,老年人睡不好,年輕人睡得多卻醒不來,都跟人體的榮衛、血氣盛衰有關。

人臉為什麼特別耐寒?因為頭部是諸陽之會,所有陰經都到達頸胸後迴轉,而所有陽經都上達頭面耳部,所以臉部耐寒。

如何區分是臟腑本身的疾病還是外邪入侵所致?憂愁思慮傷心;受寒飲冷傷肺;憤怒氣逆,向上不向下,傷肝;飲食過度勞累傷脾;久坐潮濕之地或用力下水傷腎,這些都是臟腑本身的疾病。

什麼是五邪?中風、中暑、飲食勞倦、傷寒、中濕,這五種就是五邪。

謝氏說:飲食勞倦其實是兩件事,飲食失調(飢飽失常)是外邪,勞累過度導致倦怠是臟腑本身的疾病。

如果心臟有病,怎麼知道是中風引起的?症狀是面色發赤。為什麼?因為肝主顏色,肝邪入心則呈紅色(肝色青,入心則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所以知道是肝邪入心,面色才會發紅。患者會有身體發熱、脅肋下脹痛,脈象浮大而弦急。

怎麼知道是中暑引起的?會感到惡臭。為什麼?因為心主臭,心邪入心則為焦臭(心主焦臭,入脾為香臭,入肝為臊臭,入腎為腐臭,入肺為腥臭)。所以知道是心臟有病,會感到惡臭。患者會有身體發熱煩躁、心痛,脈象浮大而散。

怎麼知道是飲食勞倦引起的?會喜歡吃苦味。虛證是不想吃東西,實證則相反。為什麼?因為脾主味,脾邪入心則喜食苦味(脾主甘味,入肝為酸,入心為苦,入肺為辛,入腎為鹹)。所以知道是脾邪入心,才會喜歡吃苦味。患者會有身體發熱但身體沉重嗜睡,四肢無力,脈象浮大而緩。

怎麼知道是傷寒引起的?會胡言亂語。為什麼?因為肺主聲音,肺邪入心則會胡言亂語(肺主聲音,入肝為呼,入心為言,入脾為歌,入腎為呻,自入為哭)。所以知道是肺邪入心,才會胡言亂語。患者會有身體發熱、渾身發冷,嚴重時會喘咳,脈象浮大而澀。

怎麼知道是中濕引起的?會不停地出汗。為什麼?因為腎主濕,腎邪入心則會不停出汗(腎主濕,入肝為泣,入心為汗,入脾為涎,入肺為涕,自入為唾)。所以知道是腎邪入心,才會不停地出汗。患者會有身體發熱、下腹部疼痛、小腿寒冷而發麻,脈象沉濡而大。以上是五邪的表現。

這段文字主要是說明陰陽、臟腑、經絡的偏盛偏衰。偏盛則內邪滋生,偏衰則外邪入侵。

如何區分虛邪、實邪、微邪、賊邪、正邪?從後方來的是虛邪,從前方來的是實邪,從所不勝之方來的是賊邪,從所勝之方來的是微邪,自身生病的是正邪。

舉例說明,如果心臟有病,中風是虛邪,中暑是正邪,飲食勞倦是實邪,傷寒是微邪,中濕是賊邪。

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生我的五行是休,其氣虛弱,從我之後而來為邪,故稱虛邪;我所生的五行是相,其氣正盛,從我之前而來為邪,故稱實邪。正邪則是臟腑本身的疾病。

什麼樣的症狀表示疾病在臟還是腑?想要寒冷又想見人,病在腑;想要溫暖而不願見人,病在臟。為什麼?腑屬陽,陽病則喜寒,又喜見人;臟屬陰,陰病則喜溫,又喜歡關閉門窗獨處,不願聽到人聲,以此區分臟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