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洲

《針灸大成》~ 卷一 (19)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9)

1. 難經

」《難經》引之以論三陰,三陽之脈者,以陰陽始生之淺深而言之也。』

十二難曰:經言五臟脈已絕於內,用針者反實其外,五臟脈已絕於外,用針者反實其內。內外之絕,何以別之?然,五臟脈已絕於內者,腎肝氣已絕於內也,而醫反補其心肺;五臟脈已絕於外者,其心肺脈已絕於外也,而醫反補其腎肝。陽絕補陰,陰絕補陽,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靈樞》云:『凡將用針,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又云:『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有留針以致陽氣,陽氣至則內重竭,重竭則死。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輸,有留針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

』此《靈樞》以脈口內外言陰陽也。越人以心、肺、腎、肝內外別陰陽,其理亦由是也。

二十二難曰:經言脈有是動,有所生病。一脈變為二病者,何也?然,經言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氣,氣為是動;邪在血,血為所生病。氣主昫之,血主濡之,氣留而不行,為氣先病,血壅而不濡,為血後病也,故先為是動,後所生也。

三十五難曰:五臟各有所腑,皆相近,而心、肺獨去大腸、小腸遠者,何謂也?然,經言心榮肺衛,通行陽氣,故居在上。大腸,小腸傳陰氣而下,故居在下,所以相去而遠也。

四十難曰:經言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聲,腎主液。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腎之候,而反聞聲,其義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於巳,巳者,南方火也,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腎者,北方水也。水生於申,申者,西方金,金者肺,肺主聲,故令耳聞聲。

四明陳氏曰:『臭者心所主,鼻者肺之竅,心之脈上肺,故令鼻能知香臭也。聲者肺所主,耳者腎之竅,腎之脈上肺,故令耳能聞聲也。愚按越人此說,蓋以五行相生之義而言,且見其相因而為用也。』

四十三難曰: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何也?然,人胃中當有留穀二斗,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中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飲七日而死者,水穀津液俱盡,即死矣。

水去則榮散,穀消則衛亡,榮散衛亡,神無所依,故死。

四十六難曰:老人臥而不寐,少壯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經言少壯者血氣盛,肌肉滑,氣道通,榮衛之行,不失於常,故晝日精,夜不寤也。老人血氣衰,肌肉不滑,榮衛之道澀,故晝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

白話文:

[難經]

《難經》以三陰三陽脈的淺深來論述陰陽的起源。

十二難:經書說五臟的脈氣已絕於內,針灸卻要補其外;五臟的脈氣已絕於外,針灸卻要補其內。內外脈絕,如何區別?五臟脈氣已絕於內,是指腎肝之氣已絕於內,醫生卻反過來補益心肺;五臟脈氣已絕於外,是指心肺脈氣已絕於外,醫生卻反過來補益腎肝。陽氣衰竭則補陰,陰氣衰竭則補陽,這叫做虛虛實實,損不足而益有餘。這樣治療導致病人死亡的,是醫生殺死的。

《靈樞》說:凡是用針灸,必須先診脈,觀察氣的盛衰輕重,然後才能治療。又說: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內,是指脈口氣息內虛不足,要反向取其外側的病處,與陽經相配合,留針以導入陽氣;陽氣到達後,內部精氣就會耗竭,精氣耗竭就會死亡。死亡的原因是沒有氣來推動,所以身體靜止;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外,是指脈口氣息外虛不足,要反向取四肢末端的經脈,留針以導入陰氣;陰氣到達後,陽氣就會逆行,逆行就會死亡。死亡的原因是陰氣過盛,所以身體躁動不安。

《靈樞》以此來解釋脈口內外與陰陽的關係。越人以心肺腎肝的內外來區別陰陽,其道理也是這樣。

二十二難:經書說脈象有些是氣的運動,有些是疾病的徵兆。一條脈絡出現兩種疾病,是什麼原因?經書說「是動」指的是氣,「所生病」指的是血。邪氣在氣,則氣出現異常的運動;邪氣在血,則血出現病變。氣主導肌膚的舒展,血主導肌膚的滋潤。氣滯不行,稱為氣先病;血瘀不濡,稱為血後病。所以先有氣的異常運動,後有血的病變。

三十五難:五臟各有相應的腑臟,都彼此相近,唯獨心肺與大腸小腸相距甚遠,這是為什麼?經書說心主血脈,肺主衛氣,通行陽氣,所以位置在上;大腸小腸傳導陰氣而下行,所以位置在下,因此彼此相距甚遠。

四十難:經書說肝主顏色,心主氣味,脾主口味,肺主聲音,腎主精液。鼻子是肺的竅位,卻能辨別香臭;耳朵是腎的竅位,卻能聽聲音,這是什麼道理?因為肺屬西方金,金生於南方火,火為心,心主臭,所以鼻子能辨別香臭;腎屬北方水,水生於西方金,金為肺,肺主聲,所以耳朵能聽聲音。

四明陳氏說:臭味是心所主,鼻子是肺的竅位,心的脈絡上通於肺,所以鼻子能辨別香臭;聲音是肺所主,耳朵是腎的竅位,腎的脈絡上通於肺,所以耳朵能聽聲音。我認為越人的這個說法,是以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來說的,並且闡明它們相互影響和作用的關係。

四十三難:人如果不吃不喝,七天就會死亡,這是什麼原因?因為人的胃裡應該有存留的穀物二斗,水一斗五升。一般人每天排便兩次,每次二升半,一天共五升,七天就是三十五升,穀物和水就消耗殆盡了。所以一般人如果不吃不喝七天就會死亡,是因為水穀津液都耗盡了。

水液耗盡則營養散失,穀物耗盡則衛氣衰亡,營養散失、衛氣衰亡,神氣就無依託,所以就會死亡。

四十六難:老年人躺下卻睡不着,年輕人睡着了卻不容易醒,這是什麼原因?經書說年輕人血氣旺盛,肌肉滑利,氣道通暢,榮衛運行正常,所以白天精神充沛,晚上睡得很熟;老年人血氣衰弱,肌肉不滑利,榮衛運行不暢,所以白天精神不足,晚上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