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聚英》~ 卷一上 (4)
卷一上 (4)
1. 足陽明胃經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
白話文:
足陽明胃經脈,起於鼻子,交會於額部中央,旁邊約束太陽經脈,向下沿鼻子外側,上至牙齒中,再回到口外側,環繞嘴脣,向下交會於承漿穴。
第四,下疳:這是發生在生殖器上的瘡。由於肝經濕熱或因性行為不潔,導致邪毒之氣侵蝕成瘡。治療應疏肝導濕。可用龍膽瀉肝湯,或防風通聖散加減使用外搽藥。
這條支脈,從肺部分出絡心,注入胸中。
兩乳間為胸部。這條支脈從心包別出,繞心,注入胸中膻中部位,與手厥陰心包經交會。
這條經絡多血少氣,酉時(下午5-7點)時氣血流注於此。接受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
總共有二十七個穴位,左右兩側合計五十四個穴位。針刺深度二分,留針時間為兩次呼吸。
方見於傷寒門,用於治療少陽經病寒熱交作。治療溫瘧感受時氣,先熱後寒,需加減使用。
從踝骨上八寸處,交出太陰經後方,向上沿膕內側。
從中封穴開始向上過踝骨,經過三陰交,經過蠡溝、中都穴,再向上一寸,交出太陰經之後,向上沿膕內側,到達膝關、曲泉穴。
沿着大腿進入陰部,環繞生殖器,抵達小腹,挾着胃屬肝絡膽。
這路支脈,從目系下行到頰裏,環於脣內。
在此之前連接目繫上出額頭,這路支脈從目系下行在任脈之外,本經的裏面,下至頰裏,交環繞於脣口之內。
這路支脈,再從肝臟別出貫穿膈肌,向上注入肺。
頞、鼻莖也。鼻山根為頞。足陽明起於鼻兩旁迎香穴。由是而上。左右相交於頞中。過睛明之分。下循鼻外。歷承泣、四白、巨髎。入上齒中。復出循地倉。挾口兩吻。環繞唇下。左右相交於承漿之分也。
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
白話文:
頞:鼻根,即兩眼之間的鼻樑。足陽明經脈起於鼻兩旁的迎香穴,從那裡向上,左右兩側在鼻樑中間相交,經過晴明(眼睛上方)的分界線,向下沿著鼻外側,經過承泣穴、四白穴、巨髎穴,進入上牙膛,再出來沿著地倉穴,包圍住口角,繞著脣下,左右兩側在承漿穴的分界線相交。
腮下為頷。頷中為頤。囟前為髮際。髮際前為額顱。自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歷下關。過客主人。循髮際。行懸釐、頷厭之分。經頭維。會於額顱之神庭。
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
白話文:
腮幫子下面是下巴。下巴中間是頦。前額頂部是髮際線。髮際線前面是額頭。從承漿穴沿著下巴後緣往下走。經過大迎穴。沿著顴骨。上到耳前。經過下關穴。越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線。行經懸釐穴、頷厭穴的分界線。經過頭維穴。會合於額頭的神庭穴。
胸兩傍高處為膺。膺上橫骨為巨骨。巨骨上陷中為缺盆。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歷水突、氣舍。入缺盆。行足少陰俞府之外下膈。當上脘、中脘之分。屬胃絡脾。
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衝中。
白話文:
胸部兩側較高的地方叫「膺」。膺的上方橫著的骨頭叫「巨骨」。巨骨上方凹陷的地方叫「缺盆」。它的分支從大迎穴往前面下方走,進入人迎穴。沿著喉嚨,經過水突穴、氣舍穴,進入缺盆。走向足少陰俞府穴之外,向下進入膈肌,正好位於上脘與中脘的分界處。歸屬於胃經,聯繫脾臟。
直行者。從缺盆而下。下乳內廉。循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下挾臍。歷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諸穴而入氣衝中也。
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裡。下至氣衝中而合。
白話文:
直行的氣:從缺盆穴往下走。沿著乳房內側邊緣。循著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這些穴位。向下挾著臍走。經過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等穴位,進入氣衝中穴。
胃下口。下脘之分。難經云。太倉下口。為幽門者是也。自屬胃處。起胃下口。循腹裡。過足少陰肓俞之外。本經之裡。下至氣衝中。與前之入氣衝者合。
以下髀關。抵伏兔。下入膝臏中。下循䯒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外間。(䯒、戶當切。)
白話文:
胃的下口,在中脘的下方。難經上說,太倉的下口就是幽門。它起源於胃的下口,沿著腹腔內部運行,經過足少陰經的肓俞穴的外側。然後經由本經的裡面,往下到達氣衝穴中部,與之前從氣衝穴進入的經脈會合。
抵、至也。股外為髀。髀前膝上起肉處為伏兔。伏兔後交文為髀關。挾膝解中為臏。脛骨為䯒。跗、足面也。既相合氣衝中。乃下髀關。抵伏兔。歷陰市、梁丘。下入膝臏中。經犢鼻。下循跗之衝陽、陷谷。入中指外間之內庭。至歷兌而終也。
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別。以下入中指外間。
白話文:
抵,到達。大腿外側稱為髀。髀前膝蓋上方隆起的肌肉處稱為伏兔。伏兔後方交會的紋路稱為髀關。膝蓋內側的凹陷處稱為臏。脛骨稱為 クルーベ。跗,足背。氣血匯聚於此。然後氣從髀關流下,抵達伏兔,經過陰市、梁丘,下入膝蓋臏骨中,經過犢鼻,向下沿足背的衝陽、陷谷穴,進入中指外側的內庭穴。最後到歷兌穴結束。
此支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別下。歷上廉、條口、下廉、豐隆、解谿、衝陽、陷谷。以至內庭、厲兌而合也。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白話文:
這條經絡從膝蓋下三寸處開始,沿著三里穴的旁邊向外另走。經過膝蓋外側、條口穴、膝蓋內側、豐隆穴、解谿穴、衝陽穴、陷谷穴。直到內庭穴、厲兌穴才與足三里相交接。
此支自跗上衝陽穴別行。入大指間。斜出足厥陰行間穴之外。循大指下出其端。以交於足太陰。此經多血多氣。辰時氣血注此。受手陽明之交。凡四十五穴。左右共九十穴。足陽明。五臟六腑之海也。其脈大。血多氣盛。壯熱。不深不散。不留不瀉。刺深六分。留六呼。
白話文:
這條經絡從腳背上的「跗上」穴向上走,經過「陽穴」,然後分出一條支脈,進入大腳趾間的「行間」穴。再斜著從「行間」穴外側出來,沿著大腳趾下面,一直到腳趾尖,與足太陰經相交。這條經絡血氣充盈,清晨7-9點時,氣血會湧入此經。它與手陽明經相交,共有45個穴位,左右兩側加起來總共有90個穴位。足陽明經是五臟六腑的氣血之海,它的脈搏大,血氣充足旺盛,具有強壯熱能的特性。它不深不散,不留不洩。針刺時,深度為0.6寸,持續6次呼吸。
承泣,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陽蹺脈、任脈、胃脈之會。銅人。灸三壯。禁針。針之令人目烏色。明堂。針四分半。不宜灸。灸後令人目下大如拳。息肉日加如桃。至三十日。定不見物。資生云。當不灸不針。東垣曰。魏邦彥夫人目翳。自下侵上者。自陽明來也。主目冷淚出。
白話文:
承泣穴
位置:下眼眶七分。正對著瞳孔陷下去的地方。
經絡:陽蹺脈、任脈、胃脈交會處。
方法:灸三壯。
禁針。 針刺會導致眼睛變烏黑。
明堂穴
位置:針刺四分半。
說明:不宜灸。灸後會導致眼睛腫大如拳頭,息肉日漸增大如桃子一般。持續三十天,則會導致完全失明。
資生大師說:不灸不針。
東垣說:魏邦彥的夫人患有眼膜混濁,由下向上蔓延。這是由於陽明經氣血不足引起的,症狀為眼睛發冷並流淚。
上觀。瞳子癢。遠視䀮䀮。昏夜無見。目瞤動。與項口相引。口眼喎斜。口不能言。面葉葉牽動。眼赤痛。耳鳴耳聾。
白話文:
上觀:
眼珠發癢。
遠視䀮䀮:
看遠處的東西模糊不清。
昏夜無見:
夜晚看不見東西。
目瞤動:
眼皮跳動。
與項口相引:
眼睛和脖子、嘴巴相互牽扯。
口眼喎斜:
嘴巴和眼睛歪斜。
口不能言:
不能說話。
面葉葉牽動:
臉部肌肉抽動不已。
眼赤痛:
眼睛發紅疼痛。
耳鳴耳聾:
耳朵嗡嗡響,聽不見聲音。
四白,目下一寸。直瞳子。令病人正視取之。素注。針四分。甲乙、銅人。灸七壯。針三分。凡用針。穩當方得下針。刺太深。令人目烏色。主頭痛。目眩目赤痛。僻淚不明。目癢目膚翳。口眼喎噼不能言。
白話文:
四白穴 ,位於眼晴下方一寸處。與瞳孔垂直的下方。讓病人正視前方,取穴針刺。留針時間四分。甲乙銅人針刺七壯。針刺深度三分。針刺前要穩住穴位,再進行針刺。刺入過深,會使眼睛變烏黑。主治頭痛、眼花、眼睛紅痛、淚水異常不清。眼睛發癢、眼睛蒙上一層薄膜。口眼歪斜,不能說話。
巨髎,俠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溝。蹺脈、足陽明之會。銅人。針三分。得氣即瀉。灸七壯。明下。灸七七壯。主瘛瘲。唇頰腫痛。口喎噼。目障無見。青盲無見。遠視䀮䀮。淫膚白膜。翳覆瞳子。面風鼻䪼腫。癰痛。招搖視瞻。腳氣膝腫。
白話文:
巨髎穴 ,位於鼻孔旁八分,對準瞳孔的直線,與地倉穴平行。是膽經、足陽明經的交匯穴位,銅人像上標示的穴位。針入三分深,得氣後立即瀉針。灸七壯,有益於明目。灸七七壯,可以治療癉腫、脣頰腫痛、口角歪斜、視力模糊、青光眼、遠視、白內障、瞳孔被翳膜遮蓋、面部浮腫、鼻子腫脹、癰瘡劇痛、視物搖晃、腳氣病導致膝蓋腫脹。
地倉,俠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脈微動。手足陽明、任、蹺脈之會。銅人。針三分。明堂。三分半。留五呼。得氣即瀉。日可灸二七壯。重者七七壯。炷如粗釵股腳大。炷若大。口轉喎。灸承漿七七壯即愈。主偏風口喎。目不得閉。腳腫。失音不語。飲水不收。水漿漏落。
白話文:
地倉穴位於口角旁外四分處,靠近下顎,可觸摸到微弱的脈搏跳動。此穴為手足陽明經、任脈、蹺脈交會之處。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灸法則為三分半。留針時間為五個呼吸,得氣後即行瀉法。每天可灸二七壯,病情嚴重者則灸七七壯。灸艾條粗細如粗釵的股腳大小,若灸的太大,會導致口歪。灸承漿穴七七壯則可治愈。主治偏風口歪、目不能閉合、腳腫、失音、飲水不收、水漿漏落等症狀。
眼瞤動不止。瞳子癢。遠視䀮䀮。昏夜無見。病左治右。病右治左。宜頻針灸。以取盡風氣。口眼喎斜者。以正為度。
白話文:
- 眼皮不停跳動。瞳孔發癢。遠看模糊不清。在昏暗中看不清。左側出現問題,治療右側。右側出現問題,治療左側。應經常針灸,以徹底祛除風氣。
- 口眼歪斜的人,以端正為準。
大迎,曲頷前一寸三分骨陷中動脈。又以口下當兩肩是穴。素注。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風痙口喑啞。口噤不開。唇吻瞤動。頰腫牙疼。寒熱。頸痛瘰癧。舌強舌緩不收。不能言。目痛不得閉。
白話文:
大迎穴
曲頜骨(下顎骨)前一寸三分的骨頭凹陷處,有動脈搏動。又以口下正對兩肩的地方為穴位。古醫書記載:針刺三分深,留針七個呼吸的時間。艾灸三壯。
主治:
- 風痙導致口不能說話、聲音嘶啞。
- 口緊閉打不開。
- 嘴脣、嘴角抽動。
- 臉頰腫脹、牙齒疼痛。
- 寒熱交替。
- 頸部疼痛、淋巴結腫大。
- 舌頭僵硬、活動緩慢或無法收回。
- 無法說話。
- 眼睛疼痛、無法閉合。
頰車(一名機關,一名曲牙),耳下曲頰端近前陷中。開口有空。銅人。針四分。得氣即瀉。日灸七壯止七七壯。明堂。灸三壯。素注。針三分。主中風牙關不開。口噤不語。失音。牙關痛。頷頰腫。牙不可嚼物。頸強不得回顧。口眼喎。
白話文:
頰車(又稱機關或曲牙):位於耳下,頬骨彎曲處的凹陷中,有開口和空腔。
銅人取穴法: 針刺四分深。得氣後立即出針。每日以艾灸七壯,連續灸七天。
明堂取穴法: 灸三壯。
素注取穴法: 針刺三分深。
主治:
- 中風導致牙關緊閉,無法說話。
- 失語症。
- 牙關疼痛。
- 腮部和臉頰腫脹。
- 牙齒無法咀嚼食物。
- 脖子僵硬,無法回頭。
- 口眼歪斜。
下關,客主人下。耳前動脈下廉。合口有空。開口則閉。閉口有穴。足陽明、少陽之會。素注。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銅人。針四分。得氣即瀉。禁灸。又不得久留針。針經云。刺之則欠不能㰦。耳中有干聹摘之。不得灸。主失欠。牙車脫臼。目眩齒痛。偏風口眼喎斜。耳鳴耳聾。耳痛膿汁出。
白話文:
下關穴
- **位置:**耳前動脈下方。
- **特徵:**合嘴時有凹陷,張嘴時消失。閉嘴時有凹陷。
- **歸屬經脈:**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
- 適應症:
- 失音(不能說話)
- 牙齒脫臼
- 頭暈目眩
- 牙痛
- 面部神經麻痺(偏風),導致口眼歪斜
- 耳鳴耳聾
- 耳痛伴有膿液流出
針灸方法:
- 針刺:
- 素問:針刺0.45釐米,留針7次呼吸。
- 銅人:針刺0.6釐米,得氣後立即瀉針。
- 注意:不能久留針。
- **艾灸:**三壯。
- **注意事項:**不能艾灸耳中有化膿的腫塊。
頭維,額角入髮際。本神旁一寸五分。神庭旁四寸五分。足少陽、陽明二脈之會。銅人。針三分。素注。針五分。禁灸。主頭痛如破。目痛如脫。目瞤。目風淚出。偏風。視物不明。
白話文:
頭維穴位於額角髮際處,距離神庭穴旁一寸五分,神庭穴旁四寸五分,是足少陽、陽明二脈交匯之處。針刺深度為三分,也可使用針灸手法,但禁止灸灼。主治頭痛如頭要裂開般疼痛、眼睛疼痛欲脫落、眼皮跳動、目風導致淚水流出、偏風、視物不清等症狀。
人迎(一名五會),頸大脈動應手。俠結喉兩旁一寸五分。仰而取之。以候五臟氣。足陽明、少陽之會。滑氏曰。古以俠喉兩旁為氣口、人迎。至晉、王叔和直以左右手寸口為人迎、氣口。銅人。禁針。明堂。針四分。素注。刺過深殺人。主吐逆霍亂。胸中滿。喘呼不得息。咽喉癰腫。瘰癧。
白話文:
人迎穴(又名五會穴)
位於頸部,大動脈在這裡跳動明顯。從喉結兩側一寸五分的位置往上取穴。用來觀察五臟的氣機。足陽明經和少陽經在此會合。
滑氏說:
古代將喉結兩側稱為氣口和人迎穴。到了晉朝,王叔和直接將左右手的寸口脈稱為人迎穴和氣口穴。
銅人記載:
此穴禁止針灸。
明堂記載:
針刺四分深。
《素注》記載:
針刺過深會危及生命。
主治疾病:
嘔吐、霍亂、胸悶、喘息不停、咽喉腫痛、淋巴結腫大。
水突(一名水門),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咳逆上氣。咽喉癰腫。呼吸短氣。喘息不得臥。
白話文:
水突穴(又稱水門穴)
位置:頸部,位於頸動脈前緣。
順著人迎穴向下直線取穴,位於氣舍穴上方。
手法:
- 針灸深度:三分(約0.5公分)
- 艾灸壯數:三壯
主治:
- 咳嗽逆氣
- 咽喉腫痛
- 呼吸短促困難
- 喘息不止,無法平躺
氣舍,頸直人迎下。俠天突陷中。銅人。灸五壯。針三分。主咳逆上氣。肩腫不得顧。喉痹哽噎。咽腫不消。食飲不下。癭瘤。
白話文:
氣舍穴位於頸部,與人迎穴相接。俠穴與天突穴的中央有塊陷下去的地方,稱為銅人穴。
灸法:
在銅人穴上灸五壯。
針灸:
在氣舍穴針刺三分。
主治病症:
- 咳嗽、氣逆上衝
- 肩膀腫痛,不能回頭
- 喉嚨疾病,導致喉嚨堵塞
- 咽喉腫痛,不能消退
- 難以吞嚥食物和飲料
- 脖子上有腫瘤
缺盆(一名天蓋),肩下橫骨陷中。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素注。針二分。留七呼。不宜太深。深則使人逆息。素問。刺缺盆。中內陷。氣泄令人喘咳。主息奔胸滿。喘急水腫。瘰癧喉痹。汗出寒熱。缺盆中腫。外㿉則生。胸中熱滿。傷寒胸中熱不已。
白話文:
缺盆穴(另稱天蓋穴),位於肩胛骨下方的橫骨凹窩中。
灸法: 灸三壯。
針法: 針刺三分深。
- (素注)針刺二分深。
- (素問)針刺不宜太深。太深會導致呼吸困難。
主治:
- 氣息逆亂,導致喘咳。
- 胸悶,喘急,水腫。
- 瘰癧(淋巴結炎),喉嚨疾病。
- 出汗,發冷發熱。
- 缺盆穴處腫脹。
- 胸中發熱發滿。
- 傷寒導致胸中發熱不止。
氣戶,巨骨下。俞府兩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去中行各四寸。去膺窗四寸八分。銅人。針三分。灸五壯。主咳逆上氣。胸背痛。咳逆不得息。不知味。咳嗽。胸脅支滿。喘息。
白話文:
氣戶穴,位於肩胛骨頂點下方。俞府穴的兩側各兩寸的凹陷處。仰臥取穴。距離中線各四寸。距離膺窗穴四寸八分。(註:膺窗穴在鎖骨中點旁開一寸五分的地方)銅人針灸經記載,針刺氣戶穴深度三分。艾灸五壯。
主治:
- 咳嗽氣逆,上氣
- 胸背疼痛
- 咳嗽不止,不能休息
- 味覺喪失
- 咳嗽
- 胸脅滿痛
- 氣喘
庫房,氣戶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銅人。灸五壯。針三分。主胸脅滿。咳逆上氣。呼吸不至息。唾膿血濁沫。
白話文:
庫房穴位:位於氣戶穴下方一寸六分凹陷處。從中央向兩側各延伸四寸。仰臥取穴。用銅人模型定位。灸五壯,針刺三分。
功效:主治胸脇脹滿,咳嗽逆氣上衝,氣息不通暢。吐出膿血或濁沫。
屋翳,庫房下一寸六分陷中。氣戶下三寸二分。去中行各四寸。巨骨下四寸八分。仰而取之。素注。針四分。銅人。灸五壯。針二分。主咳逆上氣。唾血多濁沫膿血。痰飲。身體腫。皮膚痛不可近衣。淫濼。瘛瘲不仁。
白話文:
屋翳穴
此穴位於庫房穴下方一寸六分處凹陷中。
氣戶穴
此穴位於屋翳穴下方三寸二分處。
巨骨穴
此穴位於屋翳穴兩側各四寸處。
孔喘穴
此穴位於巨骨穴下方四寸八分處。
取穴方法: 仰頭取穴。
針刺方法:
- 素問記載:刺入四分。
- 銅人記載:灸五壯。
- 金針刺法:刺入二分。
主治:
- 咳嗽逆氣,氣往上衝。
- 咳血,痰液帶有大量白色泡沫和膿血。
- 痰飲。
- 身體腫脹。
- 皮膚疼痛,無法穿衣服。
- 遺尿遺精。
- 瘛瘲麻木。
膺窗,屋翳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銅人。針四分。灸五壯。主胸滿短氣不得臥。腸鳴注泄。乳癰寒熱。
白話文:
在膺窗穴(位於胸骨下約 1.6 公分凹陷處),以銅人針刺入 0.4 公分,施灸五壯。主治:胸悶氣短,無法躺平;腸鳴腹瀉不停;乳房腫熱疼痛。
乳中,當乳中是。銅人。微刺三分。禁灸。灸則不幸生蝕瘡。瘡中有膿血清汁可治。瘡中有息肉。若蝕瘡者死。素問云。刺乳上。中乳房。為腫根蝕。丹溪曰。乳房陽明胃所經。乳頭厥陰肝所屬。乳(去聲)子之母。不知調養。忿怒所逆。鬱悶所遏。厚味所釀。以致厥陰之氣不行。
白話文:
乳房的穴位,在乳房的中間位置。銅人針法中指出,針刺乳中時,深度應為三分,禁止施灸。如果施灸,不幸會導致潰爛傷口。傷口中有膿血清液的可以治癒。傷口中有息肉的,如果變成潰爛傷口,則會死亡。
《素問》中說:針刺乳房的上部,會導致乳房腫脹、潰爛。朱丹溪說:乳房屬於陽明胃經循行的地方,乳頭則屬於厥陰肝經。 乳房(去聲)是孩子的母親。如果不懂得調養,會導致忿怒逆行,鬱悶阻塞,厚味釀傷。從而導致厥陰之氣不通。
竅不得通。汁不得出。陽明之血沸騰。熱甚化膿。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滯痰。口氣焮熱。含乳而睡。熱氣所吹。遂生結核。初起時。便須忍痛揉令稍軟。吮令汁透。自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癰癤。若加以艾火兩三壯。其效尤捷。粗工便用針刀。卒惹拙病。若不得夫與舅姑。
白話文:
當奶水不通暢,無法排出時,陽明經脈的血氣就會沸騰,熱氣太過就會化膿。有些餵母乳的孩子,因為膈膜有痰滯,導致口氣灼熱,含著乳頭睡覺。熱氣吹拂,就會形成結核。結核剛開始時,必須忍痛按摩使結塊稍稍軟化,並讓奶水透出來,這樣才能消散。如果錯過這個時機,不加以治療,必定會形成癰瘡。如果再用艾灸治療兩到三次,效果會更顯著。粗劣的處理方式是用針刀,會立刻引發更嚴重的疾病。如果得不到父母親的幫助,就會造成這些問題。
憂怒鬱悶。脾氣消阻。肝氣橫逆。遂成結核如棋子。不痛不癢。十數年後為瘡陷。名曰奶岩。以此瘡形如嵌凹。似巖穴也。不可治矣。若於始生之際。便能消息病根。使心清神安。然後施治。亦有可安之理。
白話文:
憂鬱煩悶時,會導致脾氣受阻,肝氣橫逆。時間一久,會形成如棋子般大小的結核,沒有疼痛或瘙癢。數十年後,結核會潰爛成瘡,稱為「奶巖」。這種瘡凹凸不平,有如岩石的洞穴,難以治癒。
如果在結核早期就發現並治療,讓心靈平靜安定,然後施以治療,還有可能緩解症狀。
乳根,乳中下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各四寸。仰而取之。銅人。灸五壯。針三分。素注。針四分。灸三壯。主胸下滿悶。胸痛鬲氣。不下食。噎病。臂痛腫。乳痛乳癰。悽悽寒熱。痛不可按。咳逆。霍亂轉筋。四厥。
白話文:
乳根穴
位置: 乳頭正下方 1.6 寸的凹陷中。向外兩側各 4 寸。仰臥取穴。
取穴方法:
- 銅人針法:灸 5 壯。針刺深度 3 分。
- 素注針法:針刺深度 4 分。灸 3 壯。
主治:
- 胸部以下脹滿不暢。
- 胸痛、橫膈氣脹。
- 食慾不振、厭食。
- 噎嗝。
- 手臂疼痛腫脹。
- 乳房疼痛、乳癰。
- 發冷發熱、疼痛難忍。
- 咳嗽、嘔吐。
- 急性腸胃炎、抽筋。
- 四肢冰冷。
不容,幽門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去中行任脈各三寸。上脘兩旁各一寸。直四肋間。銅人。灸五壯。明堂。三壯。針五分。素注。針八分。主腹滿痃癖。唾血。肩脅痛。口乾。心痛與背相引。不可咳。咳則引肩痛。嗽喘疝瘕。不嗜食。腹虛鳴。嘔吐痰癖。
白話文:
不可容忍的痛點,在幽門旁。左右各距離一寸五分。距離胸骨中央的任脈各三寸。上脘兩側各一寸。垂直於四根肋骨之間。
針灸:
- 銅人:灸五壯
- 明堂:灸三壯
- 素注:針灸八分
主治:
- 腹脹腹痛
- 咳血
- 肩膀和肋部疼痛
- 口乾
- 心痛牽連到後背
- 無法咳嗽,一咳嗽就會引起肩痛
- 咳嗽、氣喘、疝氣、腫瘤
- 食慾不振
- 腹中空虛鳴叫
- 嘔吐痰液和異物
承滿,不容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銅人。針三分。灸五壯。明堂。三壯。主腸鳴腹脹。上氣喘逆。食飲不下。肩息唾血。
梁門,承滿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銅人。針二分。灸五壯。主脅下積氣。食飲不思。大腸滑泄。完穀不化。
白話文:
針肚臍,不要深過一寸。離開肚臍的中心分別三寸下針(即承滿左右三寸)。針銅人或灸腹部五壯。明堂穴(肚臍上四寸)灸三壯。主治腸鳴腹脹、上氣喘逆、食不下嚥、肩息或吐血。
關門,梁門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銅人。針八分。灸五壯。主善滿積氣。腸鳴卒痛。泄利。不欲食。腹中氣走。俠臍急痛。身腫。痰瘧振寒。遺溺。
太乙,關門下一寸。去中行各三寸。銅人。灸五壯。針八分。主心煩。癲狂吐舌。
白話文:
關門穴:在小腿內側,梁門穴下 1 寸。 梁門穴:在小腿內側,足三里穴下 3 寸。中行穴:在小腿內側,足三里穴下 3 寸。 取穴方法: 銅人:以銅製人體模型作為取穴標誌。 針法:刺入 8 分。 灸法:施灸 5 壯。 主治病症: 善滿積氣:腹脹氣滯。 腸鳴卒痛:腸鳴脹痛,發作突然。 泄利:腹瀉。 不欲食:食慾不振。 腹中氣走:腹中氣體亂串。 俠臍急痛:臍旁急痛。 身腫:全身浮腫。 痰瘧振寒:痰濕瘧疾,發作時寒戰。 遺溺:小便失禁。
滑肉門,太乙下一寸。下俠臍下一寸至天樞。去中行各三寸。銅人。灸五壯。針八分。主癲狂。嘔逆。吐血。重舌舌強。
白話文:
滑肉門穴 ,位於肚臍下三寸,天樞穴下一寸處。兩穴距離中心線各三寸。(出自《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治療方法:
- 灸法:灸五壯
- 針刺:針入八分
- 適應證:癲狂、嘔吐、吐血、舌頭沉重僵硬
天樞(一名長谿,一名谷門),去肓俞半寸。俠臍中兩傍各二寸陷中。大腸之募。銅人。灸五壯。濟生拔萃。灸百壯。針五分。留十呼。千金云。魂魄之舍。不可針。素注。針五分。留七呼。主奔豚。泄瀉。脹疝。赤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腫腹脹腸鳴。上氣衝胸。不能久立。
白話文:
天樞穴(又稱長谿、谷門),位於盲俞穴下方半寸處。在肚臍旁左右各兩寸的凹陷處。是結腸的募穴。銅人經認為,可以灸5壯。濟生拔萃則認為可以灸100壯。針灸深度5分,留針10次呼吸。千金要方記載,此穴是魂魄寄居之所,不宜針灸。素問注稱,針灸深度5分,留針7次呼吸。主治心悸、腹瀉、腹脹疝氣、赤痢白痢、水痢不止、食不下、水腫腹脹腸鳴、胸悶氣衝、不能久立。
久積冷氣。繞臍切痛。時上衝心。煩滿嘔吐。霍亂。冬月感寒泄利。瘧寒熱。狂言。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婦人女子癥瘕。血結成塊。漏下赤白。月事不時。
白話文:
長期累積寒氣,導致肚臍周圍疼痛,有時會上衝至心臟。會感到煩躁、脹滿、嘔吐。霍亂。冬天受寒引起的腹瀉。瘧疾的寒熱交替,出現狂言。傷寒喝太多水,導致腹脹、氣喘。女性的子宮疾病,包括癥瘕、血塊形成、月經不調。
外陵,天樞下一寸。去中行各二寸。素注一寸半。銅人。灸五壯。針三分。素注。針八分。主腹痛。心下如懸。下引臍痛。
白話文:
外陵穴:位於天樞穴正下方一寸處,與中行穴的距離各為二寸。
足三里穴:針灸深度一寸半。
銅人穴:灸五壯。
素注穴:針刺深度三分。
足三里穴:針刺深度八分。
以上穴位主治腹痛,感覺心窩像東西懸吊著,往下牽引導致肚臍疼痛等症狀。
大巨,外陵下一寸。天樞下二寸。素注一寸。去中行各二寸。素注作一寸半。銅人。針五分。灸五壯。素注。針八分。主小腹脹滿。煩渴。小便難。㿉疝。偏枯。四肢不收。驚悸不眠。水道,大巨下二寸。素注三寸。去中行各二寸。銅人。灸五壯。針三分半。素注。針二分半。
白話文:
大巨穴
- 位置:在外陵穴下方一寸,天樞穴下方二寸。
- 溫灸:銅人針灸法中,用艾灸五壯;素注針灸法中,用八分針灸。
- 主治:小腹脹滿、煩渴、小便困難、疝氣、半身不遂、四肢拘攣、驚悸失眠。
水道穴
- 位置:在大巨穴下方二寸。
- 溫灸:銅人針灸法中,用艾灸五壯;素注針灸法中,用三分半針灸。
- 主治:與大巨穴相同。
主肩背痠疼。三焦、膀胱、腎中熱氣。婦人小腹脹滿。痛引陰中。月水至。則腰背痛。胞中瘕。子門寒。大小便不通。
白話文:
以肩背痠痛為主要症狀。三焦、膀胱和腎臟有熱氣。女性小腹脹滿,疼痛延伸至陰道。月經來潮時,腰背疼痛。子宮內有腫塊,子宮頸寒冷。大小便不通。
歸來,水道下二寸。素注三寸。去中行各二寸。銅人。灸五壯。針五分。素注。針八分。主奔豚。卵上入腹。引莖中痛。婦人血臟積冷。
白話文:
歸來穴
- 位置:水道穴下 2 寸處。
- 直刺深度:3 寸。
- 距中行穴各 2 寸。
- 使用銅人像:艾灸 5 壯。
- 針刺:刺入 5 分。
- 直刺深度:8 分。
- 主治:
- 奔豚病(一種心悸胸悶的病症)
- 卵巢下降入腹
- 陰莖牽引疼痛
- 婦女血虛寒積
氣衝(一名氣街),歸來下。素注。腹下俠臍相去四寸。鼠鼷上一寸。動脈應手宛宛中。衝脈所起。銅人。灸七壯。禁針。素問。刺氣街中脈。血不出。為腫鼠僕。明堂。針三分。留七呼。氣至即瀉。灸三壯。主腹滿不得正臥。㿗疝。大腸中熱。身熱腹痛。大氣石水。陰痿莖痛。
白話文:
氣衝穴(又名氣街) ,位於臍下四寸,鼠蹊部上方一寸。動脈在此處躍動明顯,為衝脈的起始點。
銅人針灸經: 灸七壯,禁針。
素問: 刺入氣衝穴的中脈,不出血,會導致腫鼠僕疾病。
明堂: 針入三分,留針七呼。氣至即瀉針。灸三壯。
主治:
- 腹脹無法平臥
- 腹股溝疝氣
- 大腸積熱
- 發燒腹痛
- 鼓脹、腹中積水
- 陰莖萎縮、疼痛
兩丸騫痛。小腹奔豚。腹有逆氣上攻心。腹脹滿。上搶心。痛不得息。腰痛不得俯仰。淫濼。傷寒胃中熱。婦人無子。小腹痛。月水不利。妊娠子上衝心。產難。包衣不出。東垣曰。脾胃虛弱。感濕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氣街以三稜針出血。又曰。吐血多不愈。以三稜針於氣街出血立愈。
白話文:
兩顆藥丸可以止痛。小腹疼痛劇烈,如奔馬。腹中有逆氣向上衝擊心臟。腹脹滿。逆氣上衝心臟,導致疼痛不止。腰部疼痛,無法彎腰或抬頭。淫慾過度。傷寒導致胃中發熱。婦人無子嗣。小腹疼痛。月經不調。懷孕子宮上衝心臟。難產。胎兒包裹物無法排出。東垣說:脾胃虛弱,受濕氣影響形成痿症。出汗過多,導致飲食受阻。用三稜針在足三里、氣街穴位放血。又說:吐血嚴重多無法治癒。用三稜針在氣街穴位放血,可以立即治癒。
髀關,膝上伏兔後交分中。銅人。針六分。灸三壯。主腰痛。足麻木。膝寒不仁。痿痹。股內筋絡急。不屈伸。小腹引喉痛。
白話文:
髀關穴:位於大腿根部,屈膝伏地,在膝蓋後面,膝窩中線。
穴位特性:
- 針灸深度:六分
- 艾灸壯數:三壯
主治病症:
- 腰痛
- 足部麻木
- 膝蓋寒冷,沒有知覺
- 肌肉萎縮、麻痺
- 大腿內側筋絡緊繃,無法彎曲伸展
- 小腹部疼痛延伸至喉嚨
伏兔,膝上六寸起肉。正跪坐而取之。一云。膝蓋上七寸。以左右各三指按捺。上有肉起如兔之狀。因以此名。此事難知。定癰疽死地分有九。伏兔居一。劉宗厚曰。脈絡所會也。主膝冷不得溫。風勞痹逆。狂邪。手攣縮。身癮疹。腹脹少氣。頭重腳氣。婦人八部諸疾。
白話文:
伏兔穴 ,位於膝蓋上方六寸(一說七寸),取穴時正跪著取穴。有人說,用左右兩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分別按住,在上部出現一個像兔子似的小肉包,因此得名。這個穴位很難找到,確定癰疽的致死部位分為九種,伏兔穴佔據其中一種。劉宗厚說,伏兔穴是脈絡會聚的地方,主治膝蓋寒冷不溫,風濕痹症、逆證、狂邪、手腳抽搐、身體發癢、腹部脹氣少氣、頭重腳氣、婦人八部(帶脈、胞脈、衝脈、任脈、督脈、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疾病。
陰市(一名陰鼎),膝上三寸。伏兔下陷中。拜而取之。銅人。針三分。禁灸。明堂。灸三壯。主腰腳如冷水。膝寒。痿痹不仁。不屈伸。卒寒疝。力痿少氣。小腹痛。脹滿。腳氣。腳以下伏兔上寒。消渴。
白話文:
陰市穴(別名陰鼎)
位於膝蓋上方三寸,在伏兔穴的下方。俯身下針定位。
針灸方法:
- 針刺:針入三分,不可艾灸。
- 艾灸:明堂穴,艾灸三壯。
功效:
- 腰腿如浸冷水
- 膝蓋寒冷
- 肌肉痿廢、麻木不仁
- 關節屈伸不利
- 急性寒疝
- 體力虛弱、氣短
- 小腹疼痛
- 腹部脹滿
- 腳氣
- 腳以下伏兔穴向上有寒氣
- 消渴症
梁丘,膝上二寸兩筋間。銅人。灸三壯。針三分。明堂。針五分。主膝腳腰痛。冷痹不仁。難跪。不可屈伸。足寒。大驚。乳腫痛。
白話文:
梁丘穴: 位於膝蓋上兩寸,兩條筋之間。
功效:
- 灸三壯。
- 針刺三分。
明堂穴: 位於膝蓋上兩寸,皮毛和肉交界處。
功效:
- 針刺五分。
主治:
- 膝蓋、腳、腰痛。
- 冷痹麻木。
- 膝蓋難以彎曲。
- 腿腳無法伸曲。
- 足部寒冷。
- 驚嚇過度。
- 乳房腫痛。
犢鼻,膝臏下。䯒骨上。俠解大筋陷中。形如牛鼻。故名。素注。針六分。銅人。針三分。灸三壯。素問。刺犢鼻出液為跛。主膝中痛不仁。難跪起。腳氣。膝臏腫。膝臏腫潰者。不可治。不潰可治。若犢鼻堅硬。不便攻。先洗熨。微刺之愈。
白話文:
犢鼻
位於膝蓋骨下方,大腿骨上方,在膝蓋內側大肌腱的凹陷處。形狀像牛鼻子,因此得名。
素問經注 記載,針灸犢鼻穴深度為六分。
銅人針灸圖經 記載,針灸犢鼻穴深度為三分。灸三壯。
素問經 記載,刺犢鼻穴出液會導致跛行。主治膝蓋內側疼痛、麻木,難以跪下或起身,腳氣病,膝蓋骨腫大。如果膝蓋骨腫大潰爛,不可治療。如果不潰爛,可以治療。如果犢鼻穴堅硬難攻,先洗滌熨燙後輕輕針刺,可以痊癒。
三里,膝下三寸。䯒骨外廉大筋內宛宛中。兩筋肉分間。舉足取之。極重按之。則趺上動脈止矣。又云。犢鼻下三寸。足陽明胃脈所入為合。土。素注。刺一寸。留一呼。灸三壯。銅人。灸三壯。針五分。明堂。針八分。留十呼。瀉七吸。日灸七壯止百壯。素注。刺一寸。千金。
白話文:
三里穴
三里穴位於膝蓋下三寸,在外側腓骨的外緣,大筋的內側,兩條肌肉的分界處。抬起腳,就能摸到這個穴位。用力按壓三里穴,可以止住腳踝上的動脈出血。
還有一種說法,犢鼻穴下三寸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屬土。
- 千金方:刺入一寸,留針一呼。
-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灸三壯。針刺五分。
- 明堂灸穴法:針刺八分,留針十呼,瀉氣七吸。每天灸七壯,最多灸一百壯。
- 千金翼方:刺入一寸。
灸五百壯。少亦一二百壯。主胃中寒。心腹脹滿。腸鳴。臟氣虛憊。真氣不足。腹痛食不下。大便不通。心悶不已。卒心痛。腹有逆氣上攻。腰痛不得俯仰。小腸氣。水氣蠱毒。鬼擊。痃癖。四肢滿。膝䯒痠痛。目不明。產婦血暈。不省人事。秦承祖云。諸病皆治。華佗云。
白話文:
進行灸療,使用五百支艾柱。如果艾柱不夠,也可以使用少於五百支,但至少要使用一百到二百支。
灸療主要治療以下症狀:胃寒、心腹脹滿、腸鳴、臟氣衰弱、真氣不足、腹痛導致無法進食、大便不通、心悶且無法緩解、突發心痛、腹中逆氣上湧、腰痛無法彎腰或仰頭、小腸氣、水腫蠱毒、鬼祟侵擾、痃癖(偏癱)、四肢浮腫、膝蓋痠痛、視力模糊、產婦血暈昏迷。
根據秦承祖的說法,灸療可以治療所有疾病。華佗也說過類似的觀點。
主五勞羸瘦。七傷虛乏。胸中瘀血。乳癰。千金翼云。主腹中寒。脹滿。腸中雷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腹痛。胸腹中瘀血。小腹脹皮腫。陰氣不足。小腹堅。傷寒熱不已。熱病汗不出。喜嘔口苦。壯熱。身反折。口噤鼓頷。腫痛不可回顧。顧而有所見。喜悲上下求之。
白話文:
主治五勞所致的身體虛弱消瘦、七情內傷導致的虛弱乏力、胸中鬱血、乳房腫痛化膿。
《千金翼》記載:主治腹中寒冷、腹脹腹滿、腸鳴雷動、氣往上衝至胸部、喘氣難以久站、腹痛、胸腹鬱血、小腹脹起且皮膚腫脹、陰氣不足、小腹堅硬、傷寒發熱不止、熱病不發汗、喜愛嘔吐且口苦、壯熱、身體抽搐、口不能說話、下巴腫脹、腫痛得不能回頭看、回頭時有幻視、喜怒無常、上上下下地尋找東西。
口噼。乳腫。喉痹不能言。胃氣不足。久泄利。食不化。脅下支滿。不能久立。膝痿寒熱。中消穀苦飢。腹熱身煩。狂言。乳癰。喜噫。惡聞食臭。狂歌妄笑。恐怒大罵。霍亂。遺失失氣。陽厥。悽悽惡寒。頭眩。小便不利。喜噦。腳氣。外臺秘要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
白話文:
- 口瘡腫痛。乳房腫脹。喉嚨腫痛,無法說話。胃氣虛弱。長期腹瀉和排便不暢。食物無法消化。肋骨下方感到堵塞和脹滿。無法長時間站立。膝蓋虛弱,時冷時熱。中氣不足,腹中飢餓。腹部發熱,身體煩躁。胡言亂語。乳癰。經常打嗝。厭惡聞到食物的氣味。胡亂唱歌和大笑。心懷恐懼、憤怒和辱罵。霍亂。失神失氣。陽氣衰竭。發抖怕冷。頭暈。小便困難。喜歡嘔吐。腳氣病。
《外臺祕要》中說:人到三十歲以上,如果不艾灸三里穴,
令人氣上衝目。東垣曰。飲食失節。及勞役形質。陰火乘於坤土之中。致穀氣、榮氣、清氣、胃氣、元氣不得上升。滋於六腑之陽氣。是五陽之氣。先絕於外。外者天也。下流入於坤土陰火之中。皆由喜、怒、悲、憂、恐為五賊所傷。而後胃氣不行。勞役飲食不節。繼之則元氣乃傷。
白話文:
會導致氣血上衝到眼睛。東垣說:飲食不節制,或者是過度勞累,陰火就會乘虛而入,積聚在坤土(胃)之中。這會導致穀氣、榮氣、清氣、胃氣、元氣無法上升,滋養六腑的陽氣。五種陽氣先在外絕,外指的是天。這些氣血接著向下流入坤土(胃)的陰火之中。這一切都因為喜、怒、悲、憂、恐這「五賊」的傷害。接著胃氣不通暢,飲食過度勞累,元氣就會受到損傷。
當於胃合三里穴中推而揚之。以伸元氣。又曰。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又曰。氣逆霍亂者。取三里。氣下乃止。不下復治。又曰。胃病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鬲噎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以補之。脾胃虛弱。感濕成痿。汗大泄。妨食。
白話文:
當胃氣不足時,按摩胃經上的三里穴,並向上推揚,以伸展元氣。
另外,氣在胃腸中時,可以取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的穴位。如果胃氣不降,可以取三里穴。
氣逆導致霍亂時,可以取三里穴。胃氣下降後,霍亂就會停止。如果不降,需要繼續治療。
胃病是指胃脘部(胃中上部)疼痛,向上延伸到兩側脅肋,咽喉梗塞不通,飲食不下。取三里穴來補益胃氣。
脾胃虛弱,感受濕邪,導致肌肉萎縮、大汗淋漓、妨礙飲食時,可以取三里穴治療。
三里、氣街以三稜針出血。若汗不減不止者。於三里穴下三寸上廉出血。禁酒濕面。又曰。六淫客邪。及上熱下寒。筋骨皮肉血脈之病。錯取於胃之合(三里)大危。又曰。有人年少氣弱。常於三里、氣海灸之。節次約五七十壯。至年老熱厥頭痛。雖大寒猶喜風寒。痛愈惡暖處及煙火。
皆灸之過也。
白話文:
三里穴、氣街穴
用三稜針出血。如果無法減輕流汗、且不會止住,則在三里穴下方三寸、上方的邊緣出血。禁止喝酒,濕敷。
又說,六淫外邪侵犯,以及上熱下寒,筋肉、皮肉、血脈的疾病,錯誤地針對胃經的合穴(三里穴)治療,會很危險。
又說,有人年輕時氣血虛弱,經常在三里穴、氣海穴灸之。分次灸大約五十到七十壯。到了老年時,熱性發作、頭痛,即使在大寒天也喜歡風寒。疼痛會因溫暖的地方和煙火而加劇。
巨虛上廉(一名上巨虛),三里下三寸。舉足取之。足陽明胃合手陽明大腸。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甄權。隨年為壯。明堂。針八分。得氣即瀉。灸日七壯。下至三壯。主藏氣不足。偏風腳氣。腰腿手足不仁。腳脛痠痛。屈伸難。不能久立。風水膝腫。骨髓冷疼。大腸冷。
白話文:
巨虛穴 ,位於上巨虛穴(又名上巨虛),距三里穴下方三寸處。取穴時抬起腳。屬於足陽明胃經,合手陽明大腸經。
銅人針灸法: 灸三壯,針刺深度三分。
甄權針灸法: 隨年齡增加施灸壯數。
明堂經針灸法: 針刺深度八分,得氣後立即出針。灸七壯,逐日遞減至三壯。
主治:
- 內臟氣血不足
- 偏頭痛和腳氣病
- 腰、腿、手、腳痠麻
- 小腿痠痛,屈伸困難,難以久站
- 風邪水氣導致膝蓋腫脹
- 骨髓冷痛
- 大腸虛寒
食不化。飧泄。勞瘵。夾臍腹脅痛。腸中切痛雷鳴。氣上衝胸。喘息不能行。不能久立。傷寒胃中熱。東垣曰。脾胃虛弱。濕痿。汗泄。妨食。三里、氣街出血。不愈。於上廉出血。
白話文:
飲食無法消化。腹瀉。勞累損傷。肚臍周圍、腹部、脅肋疼痛。腸中劇烈絞痛,如雷鳴般作響。氣往上沖到胸部。呼吸困難,無法行走。無法長時間站立。傷寒引起胃熱。東垣說:脾胃虛弱。濕熱消瘦。出虛汗。妨礙進食。三里穴、氣街穴出血。久治不愈。從上腹部出血。
條口,下廉上一寸。舉足取之。銅人。針五分。明堂。八分。灸三壯。主足麻木。風氣。足下熱。不能久立。足寒膝痛。脛寒濕痹。腳痛胻腫。轉筋。足緩不收。
白話文:
條口穴:位於足內踝尖上1寸處。抬起腳取穴。銅人穴:針刺深度為5分。明堂穴:針刺深度為8分。灸壯3次。主治:腳麻木、風氣、足底發熱、不能久站、足寒膝痛、小腿寒濕麻痺、腳痛大腿腫脹、抽筋、腳步沉緩無法收回。
巨虛下廉(一名下巨虛),上廉下三寸。蹲地舉足取之。足陽明胃與手太陽小腸合。銅人。針八分。灸三壯。素注。針三分。明堂。針六分。得氣即瀉。甲乙。灸日七七壯。主小腸氣不足。面無顏色。偏風腿痿。足不履地。熱風冷痹不遂。風濕痹。喉痹。腳氣不足、沉重。唇乾涎出不覺。
白話文:
巨虛穴,又稱下巨虛,位於上廉穴下方三寸處。身體下蹲、抬起腳時取穴。屬於足陽明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
針灸方法:
- 針刺深度八分。
- 艾灸三壯。
- 素注:針刺深度三分。
- 明堂:針刺深度六分。得氣後即可瀉針。
- 甲乙:艾灸,每日艾灸七壯。
主治病症:
- 小腸氣血不足。
- 面色蒼白。
- 偏風導致腿部麻痺。
- 雙腳無法站立於地面。
- 風熱或風寒痺導致身體不遂。
- 風濕痺。
- 喉嚨痺。
- 腳氣導致身體虛弱、沉重。
- 嘴脣乾裂、流口水不自覺。
不得汗出。毛髮焦肉脫。傷寒胃中熱。不嗜食。泄膿血。胸脅小腹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小指次指之間熱痛暴驚狂。言語非常。女子乳癰。足跗不收。跟痛。
白話文:
不得汗出 :無法發汗。
毛髮焦肉脫 :毛髮灼傷,皮膚脫落。
傷寒胃中熱 :傷寒導致胃中發熱。
不嗜食 :不想吃東西。
泄膿血 :排出膿血。
胸脅小腹控睪而痛 :胸脅、小腹和睪丸疼痛。
時窘之後 :腰部疼痛之後。
當耳前熱 :耳前發熱。
若寒甚 :如果寒氣很重。
若獨肩上熱甚 :如果只有一側肩部發熱很嚴重。
及小指次指之間熱痛暴驚狂 :小指和小指旁邊的手指間發熱疼痛,導致發狂。
言語非常 :說話異常。
女子乳癰 :女性乳房化膿。
足跗不收 :腳背無法向上彎曲。
跟痛 :腳後跟疼痛。
豐隆,外踝上八寸。下䯒外廉陷中。足陽明絡別走太陰。銅人。針三分。灸三壯。明下。七壯。主厥逆。大小便難。怠惰。腿膝酸。屈伸難。胸痛如刺。腹若刀切痛。風痰頭痛。風逆四肢腫。足清身寒濕。喉痹不能言。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見鬼。好笑。氣逆則喉痹卒喑。實則癲狂。瀉之。虛則足不收。脛枯。補之。
白話文:
豐隆穴
位於外踝骨上方八寸處,足陽明經的絡脈在此會與太陰經相通。
取穴方法:
- 沿著外踝骨下緣的凹陷處向上八寸。
針刺方法:
- 針刺深度三分。
艾灸方法:
- 艾灸三壯。
明下法:
- 艾灸七壯。
主治疾病:
- 厥逆(四肢冰冷、脈搏微弱)
- 大小便困難
- 疲倦懶惰
- 腿膝痠痛
- 屈伸困難
- 胸痛刺痛
- 腹痛如刀割
- 風痰頭痛
- 風濕導致四肢腫脹
- 寒濕引起的足部清冷、身體不適
- 喉嚨腫痛不能言語
- 登高唱歌後身體不適
- 棄衣奔跑
- 見鬼
- 愛笑
- 氣逆導致喉嚨腫痛、失聲
- 氣血實證則導致癲狂
- 瀉之(放血)可治療
- 氣血虛證則導致雙腳無力、小腿瘦弱
- 補之(艾灸)可治療
解谿,衝陽後一寸五分。腕上陷中。足大指次指直上。跗上陷者宛宛中。足陽明胃脈所行為經。火。胃虛補之。銅人。灸三壯。針五分。留三呼。主風面浮腫。顏黑。厥氣上衝。腹脹。大便下重。瘈驚。膝股胻腫。轉筋目眩。頭痛癲疾。煩心悲泣。霍亂。頭風。面赤目赤。眉攢疼不可忍。
白話文:
解谿穴
位置:手腕後方,從衝陽穴向下約一寸五分。
針灸方法:腕部下陷處,大拇指和食指向上直線延伸。跗骨(腳背骨)上部下陷處,也就是胃經循行的位置。
功效:
- 灸:3壯
- 針:5分,留針3次呼吸時間
主治:
- 風濕性顏面浮腫
- 面色黝黑
- 胸中氣血上逆
- 腹脹
- 大便艱難
- 驚風
- 膝、股、臀部腫脹
- 肌肉抽筋,頭暈目眩
- 頭痛、癲癇
- 心煩意亂,悲傷哭泣
- 霍亂
- 頭風
- 面紅目赤
- 眉毛劇烈疼痛難忍
衝陽,足跗上五寸。去陷谷三寸骨間動脈。足陽明胃脈所過為原。胃虛實皆拔之。素注。針三分。留十呼。素問。刺足跗上動脈。血出不止死。銅人。針五分。灸三壯。主偏風口眼喎。跗腫。齒齲。發寒熱。腹堅大。不嗜食。傷寒病振寒而欠。久狂。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足緩履不收。身前痛。
白話文:
衝陽穴
在足背上,距腳踝骨上方五寸。從陷谷穴往下三寸,在骨頭之間找到跳動的動脈,刺入此處。它是足陽明胃經的原穴。
無論胃部虛弱或實熱,都可以刺激這個穴位。
針灸方法:
- 素注:針刺三分,留針十次呼吸
- 素問:針刺足背上的動脈,若出血不止會死亡
- 銅人:針刺五分,灸三壯
主治疾病:
- 偏頭痛,口眼歪斜
- 足背腫脹
- 牙痛
- 發燒、畏寒
- 腹脹大,食慾不振
- 傷寒病,發冷打寒戰,時而打哈欠
- 長期發狂
- 登高唱歌,脫光衣服亂跑
- 走路緩慢,無法提腳
- 身體前部疼痛
陷谷,足大指次指外間。本節後陷中。去內庭二寸。足陽明胃脈所注為俞。木。素注。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主面目浮腫。及水病善噫。腸鳴腹痛。熱病無度。汗不出。振寒瘧疾。東垣曰。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陽明、少陰之滎俞內庭、陷谷深取之。
白話文:
陷谷穴位於足部大拇指和相鄰第二根腳趾的外緣。本穴在後節陷中,距離內庭穴兩寸。足陽明胃經循行於此,陷谷穴為俞穴。
施術方法:
- 針灸深度五分。
- 留針七口氣的時間。
- 艾灸三壯。
主治:
- 面部浮腫
- 水腫
- 善於打嗝
- 腸鳴腹痛
- 熱病發作嚴重
- 汗不出
- 振寒瘧疾
東垣按: 氣血在手臂流動,但可從足部取穴治療。先避開血脈,取足陽明胃經和少陰腎經的滎俞穴,即內庭和陷谷穴,並深入取穴。
內庭,足大指次指外間陷中。足陽明胃脈所溜為滎。水。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留十呼。甲乙。留二十呼。主四肢厥逆。腹脹滿。數欠。惡聞人聲。振寒。咽中引痛。口喎。上齒齲。瘧不嗜食。腦皮膚痛。鼻衄不止。傷寒手足逆冷。汗不出。赤白痢。仲景曰。太陽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不傳則愈。
白話文:
內庭穴,位於足拇指和第二趾外側凹陷處。屬足陽明胃經滎穴,主水。
根據《銅人針灸甲乙經》,灸內庭穴三次。針刺深度三分,留針十次呼吸。甲乙經認為,留針二十次呼吸,可治療以下症狀:
- 四肢冰冷
- 腹脹腹滿
- 頻繁打哈欠
- 厭惡聽人聲
- 畏寒
- 咽喉疼痛
- 口齒歪斜
- 上牙齲齒
- 瘧疾不思飲食
- 頭皮痛
- 鼻血不止
- 傷寒導致手腳冰冷,汗不出
- 赤白痢疾
- 仲景認為,如果太陽經病症將要再次發作,應針刺足陽明經,使病邪不得傳遞,即可痊癒。
厲兌,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足陽明胃脈所出為井。金。胃實瀉之。銅人。針一分。灸一壯。一云三壯。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脹滿。水腫。熱病汗不出。寒瘧不嗜食。面腫。足胻寒。喉痹。上齒齲。惡寒鼻不利。多驚好臥。狂欲登高而歌。棄衣而走。
白話文:
厲兌穴,位於腳大拇指和二拇指的頂端。去除角質後,形狀像韭葉。屬於足陽明胃經的井穴。屬金行。胃氣太盛時,可在此穴瀉之。銅人針經記載,針刺厲兌穴深一寸。艾灸一壯。另一說法為三壯。
主治症狀:
- 屍厥(類似中風的症狀)
- 口不能張開,呼吸停止
- 形狀類似中毒
- 心腹脹滿
- 水腫
- 熱病不出汗
- 寒瘧而不思飲食
- 面部浮腫
- 腳腫冷
- 喉嚨腫痛
- 上排牙齒蛀牙
- 惡寒,鼻子不通氣
- 容易受驚,嗜睡
- 狂躁,喜歡登高唱歌
- 脫掉衣服亂跑
黃疸鼽衄。口喎唇胗。頸腫。膝臏腫痛。循胸乳氣街股伏兔胻外廉足跗上痛。消穀善飢。溺黃。
脾重二斤三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居脊之第十二椎。掩乎太倉。(胃)主裹血。溫五臟。
白話文:
黃疸、鼻塞流涕、鼻出血。口歪、嘴脣腫。脖子腫大。膝蓋腫痛。沿著胸部、乳房、氣沖、大腿前側、小腿外側到腳背疼痛。食慾旺盛但容易餓。小便顏色黃。
脾臟的重量是二斤三兩。形狀扁平寬廣,約三寸寬,五寸長。伴有半斤的散在脂肪。位於脊椎的第十二節椎骨處,覆蓋在太倉之上(胃)。脾臟主管包裹血液,溫暖五臟。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谷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宮。其數五。其臭焦。其液涎。其色黃。
白話文:
中心為黃色。通於脾臟。開竅於嘴巴。精氣藏於脾臟。因此舌頭基部的疾病與脾臟有關。其味道甘甜。其屬性為土。其飼養的動物為牛。其穀物為稷。其與四季相應。其對應的星宿為鎮星。因此可以知道,與肉體疾病相關。其音符為宮。其數字為五。其氣味為焦香。其液體為唾液。其顏色為黃色。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臟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脾之合肉也。其榮唇也。其主肝也。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白話文:
中央產生濕氣。濕氣滋生出土。土產生甘味。甘味滋養脾臟。脾臟產生肌肉。肌肉滋養肺臟。脾臟主管口腔。其在天上代表濕氣,在地下代表土壤,在身體中代表肌肉,在臟腑中代表脾臟。其顏色為黃色,音階為宮音,聲音為歌唱,在變化中表現為嘔吐,在孔竅中代表口腔,在味覺中代表甘味,在情緒中代表思慮。思慮傷及脾臟。憤怒可以剋制思慮。濕氣傷及肌肉。風氣可以剋制濕氣。甘味傷及肌肉。酸味可以剋制甘味。
脾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從滑氏改正)脾者。土也。孤臟以灌四旁。
白話文:
脾臟,是人體五臟之一,就像倉庫的根基,是營血生化的居所。
脾的精氣表現在脣部,有四個白點。脾的充盈程度表現在肌肉組織。脾屬至陰,與大自然的土氣相通。脾五行屬土,是孤獨的臟腑,通過運化水谷精微來滋養身體的四肢。
脾主四肢。為胃行其津液。(丹溪曰。脾具坤靜之德。而有乾健之用。易牝馬地類行地無強之意。)
脾主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獨主於時也。
脾氣通於口。口和則知穀味矣。
脾氣虛。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築垣牆蓋屋。(長夏及四季)
白話文:
脾臟主管四肢,負責將胃裡的水液輸送到全身。脾臟具有坤土的靜態之德,卻能發揮乾天的健運之用,就像母馬在地上行走,沒有強勁之力。脾臟居於身體的中央,經常隨著四季變化,輪流主導其他四臟,每種臟腑各佔十八天。脾臟不僅主宰時間,也負責維持身體的運作。脾氣通達於口,嘴巴和諧,就能辨別食物的味道。脾氣虛弱,就會夢到吃東西不夠,或者是在適當的季節夢到建造牆壁、蓋房子。
脾色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一云枳實)
白話文:
脾臟的顏色是黃色的。應該像包著雄黃的中藥羅布一樣黃,而不應該像黃土一樣黃。(又有人說像枳實)
脾氣絕。則脈不榮其唇口。唇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不滑澤。肌肉不滑澤。則肉滿。肉滿則唇反。唇反則肉先死。甲日篤。乙日死。
白話文:
脾氣虛弱衰敗時,氣血不能充盈嘴脣和口腔。嘴脣是肌肉的根本。氣血不能充盈,肌肉就會失去光澤。肌肉失去光澤,就會變厚。肌肉變厚,嘴脣就會外翻。嘴脣外翻,肌肉就會優先死亡。第一天出現這種徵兆,表示病情加重;第二天,則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