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聚英》~ 卷一上 (3)
卷一上 (3)
1.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
白話文:
手陽明經的脈,起於食指的末端,沿著食指上緣,出現在合谷穴即大拇指和食指相交的骨頭之間,然後向上進入到兩條肌腱之間。
大指之次指。謂食指也。手陽明大腸經也。凡經脈之道。陰脈行手足之裡。陽脈行手足之表。此經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商陽穴。受手太陰之交。行於陽之分也。由是循指之上廉。歷二間、三間。以出合谷兩骨之間。復上入陽谿兩筋之中。
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循臑外前廉上肩。
白話文:
大指旁邊的一根指頭,就是食指。屬於足陽明大腸經。所有經絡的走向,陰脈運行在手腳的內側,陽脈運行在手腳的外側。這條經絡從大拇指和食指相連的商陽穴開始,接受手太陰經的交接,沿著陽脈的部分運行。從這裡開始沿著食指的上側,經過第二關節、第三關節,從合谷穴兩塊骨頭間出來。然後再向上進入陽谿穴兩條肌腱之間。
自陽谿而上。循臂上廉之偏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入肘外廉之曲池。循臑外前廉。歷肘髎、五里、臂臑。絡臑會。上肩至肩髃穴也。
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
白話文:
從「陽谿穴」向上。沿著手臂上外側的偏歷、溫溜、下廉、上廉穴、三里穴。進入肘關節外側的曲池穴。沿著前臂外側的前緣。經過肘髎穴、五里穴、臂臑穴。連接在肘部內側的臑會穴。向上到肩膀的肩髃穴。
肩端兩骨間為髃骨。肩胛上際會處為天柱骨。出髃骨前廉。循巨骨穴。上出柱骨之會上。會於大椎。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
白話文:
肩頭兩塊骨頭之間的是髃骨。肩胛骨上方交會的地方是天柱骨。從髃骨前緣出來,經過巨骨穴。向上走到天柱骨交會的地方,會合於大椎穴。向下進入缺盆穴,連接肺部以下的膈肌,屬於大腸經。
自大椎而下入缺盆。循足陽明經脈外。絡繞肺臟。復下膈。當天樞之分。會屬於大腸也。
其支別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縫中。
白話文:
從大椎穴向下進入缺盆。沿著足陽明胃經的脈絡向外。纏繞在肺部周圍。再向下穿過膈肌。到達天樞的位置。與大腸相連。
它的分支則是從缺盆向上到頸部,穿過面頰,進入下牙齒的縫隙中。
頭莖為頸。耳以下曲處為頰。口前小者為齒。其支別者。自缺盆上行於頸。循天鼎、扶突。上貫於頰。入下齒縫中。
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白話文:
頭部與頸部連接的地方叫頸。耳朵以下彎曲的部分叫頰。嘴前面小的部分叫牙齒。牙齒的分支從缺盆(口腔)向上延伸到頸部。沿著天鼎穴、扶突穴,向上穿過頰部。進入下牙縫中。
唇口上。鼻柱下。為人中。既入齒縫。復出夾兩口吻。相交於人中之分。左脈之右。右脈之左。上挾鼻孔。循禾髎、迎香而終。以交於足陽明也。
白話文:
人中位於嘴脣上方、鼻樑下方。從齒縫延伸而出,位於兩側嘴角中間。在人中的分界處,左右脈絡相交。右脈位於左邊,左脈位於右邊。向上延伸至鼻孔,經過禾髎穴和迎香穴,最終與足陽明經相交。
是經氣血俱多。卯時氣血注此。受手太陰之交。凡二十穴。左右共四十穴。手之陰陽。其受氣之道近。其氣之來疾。刺深無過二分。其留無過一呼。過此者。則脫氣。
白話文:
這是一種氣血都很多的經絡。卯時,氣血會流注到這條經絡上。這條經絡與手太陰經有交會,共有 20 個穴位,左右兩邊加起來共有 40 個穴位。手部的陰經和陽經,彼此接受氣的方式很相近,氣到來的速度很快。扎針深度不要超過二分,停留時間不要超過一次吸氣的時間。超過這些時間,就會導致氣不足。
商陽(一名絕陽)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手陽明大腸脈所出為井。金。銅人。灸三壯。針一分。留一呼。主胸中氣滿。喘咳支腫。熱病汗不出。耳鳴耳聾。寒熱痎瘧。口乾頤頷腫。齒痛。惡寒。肩背急。相引缺盆中痛。目青盲。灸三壯。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立已。
白話文:
商陽穴(又名絕陽穴),位於手上大拇指和食指內側。從指甲角開始,向內延伸,形狀就像韭菜葉。屬於手陽明大腸經的井穴,屬金。位於人形銅像上,可灸三壯。針刺深度為一寸,留針一呼吸時間。主治胸中氣滿、喘咳、支腫、熱病汗不出、耳鳴耳聾、寒熱瘧疾、口乾舌燥、腮腺腫脹、牙痛、惡寒、肩背僵硬、腋下疼痛、眼睛青盲。灸三壯,左側取穴灸右側,右側取穴灸左側。就像吃東西那麼快,立馬見效。
二間(一名間谷),食指本節前內側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溜為滎。水。大腸實瀉之。銅人。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主喉痹。頷䪼腫。肩背臑痛。振寒。鼻鼽衄血。多驚。齒痛。目黃。口乾口喎。急食不通。傷寒水結。東垣曰。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深取陽明、少陰之滎俞二間、三間。
白話文:
二間穴(又名間谷穴):位於食指第一個關節內側的凹陷處。
經絡歸屬: 手陽明大腸經,屬於滎穴。水穴性質,主治大腸實證。
銅人經穴定位: 針刺深度三分,留針六次呼吸時間。艾灸三壯。
主治病症:
- 喉嚨腫痛
- 下巴腫脹
- 肩背疼痛
- 發抖怕冷
- 鼻子出血
- 經常驚嚇
- 牙痛
- 眼睛發黃
- 口乾口歪
- 急性進食不暢
- 傷寒水結
東垣醫書補充:
如果病氣在手臂或腳部,取穴時應先避開血脈,然後深刺陽明經和少陰經的滎俞穴,即二間穴和三間穴。
三間(一名少谷),食指本節後內側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注為俞。木。銅人。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主喉痹。咽中如梗。下齒齲痛。嗜臥。胸腹滿。腸鳴洞泄。寒熱瘧。唇焦口乾。氣喘。目眥急痛。吐舌。戾頸。喜驚。多唾。急食不通。傷寒氣熱。身寒結水。
白話文:
三間穴(又稱少谷穴)
位置:食指第一個關節後的內側凹陷處。
屬性:手陽明大腸經上的穴位。
功能:
- 治療喉嚨腫痛,咽喉有異物感。
- 緩解下牙齲齒疼痛。
- 改善嗜睡。
- 緩解胸悶腹脹。
- 減輕腸鳴和腹瀉。
- 治療寒熱瘧疾。
- 去除口乾舌燥。
- 緩解氣喘。
- 緩解眼睛乾澀疼痛。
- 治療吐舌頭。
- 改善脖子僵硬。
- 減輕驚嚇。
- 減少唾液分泌過多。
- 改善進食困難。
- 治療傷寒發熱,身體寒冷水腫。
合谷(一名虎口),手大指次指岐骨間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過為原。虛實皆拔之。銅人。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主傷寒大渴。脈浮在表。發熱惡寒。頭痛脊強無汗。寒熱瘧。鼻衄不止。熱病汗不出。目視不明。生白翳。頭痛。下齒齲。耳聾。喉痹。面腫。唇吻不收。喑不能言。
白話文:
合谷穴(別名虎口)
位置:手部大拇指和食指之間凹陷處。
屬性:手陽明大腸經上的原穴。
治療方法:無論是虛症還是實症,都可以按壓或針灸此穴。
針灸法:針刺深度三分,留針六次呼吸。
灸法:艾灸三壯。
主治疾病:
- 傷寒高熱口渴
- 脈浮於表,身體發熱惡寒
- 頭痛、背部僵硬,無汗
- 寒熱瘧疾
- 鼻血不止
- 熱病不出汗
- 目視模糊不清
- 白內障
- 頭痛
- 下顎牙齒蛀蝕
- 耳聾
- 喉嚨腫痛
- 臉部腫脹
- 嘴脣無法閉合
- 失聲
口噤不開。偏風。風疹痂疥。偏正頭痛。腰脊內引痛。小兒單乳蛾。按合谷婦人妊娠。可瀉不可補。補即墮胎。詳見足太陰脾經三陰交下。
白話文:
無法說話,偏向一邊。風疹,乾癬或疥瘡。偏頭痛或正頭痛。腰部或脊椎疼痛。小兒單側喉嚨發炎。按壓合谷穴會導致孕婦流產。只能瀉不能補。補會導致流產。詳見足太陰脾經上三陰交穴。
陽谿(一名中魁),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手陽明大腸脈所行為經。火。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主狂言喜笑見鬼。熱病煩心。目風赤爛有翳。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寒熱瘧疾。寒咳。嘔沫。喉痹。耳鳴耳聾。驚掣肘臂不舉。痂疥。
白話文:
陽谿穴(別名中魁)
位置:位於手腕上方、兩條肌腱之間的凹陷處。
經絡:屬於手陽明大腸經。
五行屬性:火。
針灸方法:
針刺深度:三分。 留針時間:七呼。 灸法:三壯。
主治疾病:
- 精神錯亂、喜笑不止、見鬼。
- 熱病心煩。
- 風熱性眼疾,眼睛紅腫疼痛,有翳障。
- 厥逆、頭痛。
- 胸悶氣短。
- 寒熱瘧疾。
- 寒性咳嗽。
- 嘔吐泡沫。
- 喉嚨腫痛。
- 耳鳴、耳聾。
- 抽搐、手臂無法舉起。
- 疥瘡。
偏歷,腕中後三寸。手陽明絡脈。別走太陰。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下。灸五壯。主肩膊肘腕痠疼。眯目䀮䀮。齒痛。鼻衄。寒熱瘧。癲疾多言。咽喉干。喉痹。耳鳴。風汗不出。利小便。實則齲聾。瀉之。虛則齒寒痹鬲。補之。
白話文:
偏歷穴
- 位置:手腕後方三寸處。
- 經絡歸屬:手陽明經絡脈。
- 另走太陰經。
- 針刺:針入三分。留針七次呼吸。
- 灸法:艾灸三壯。明下穴:艾灸五壯。
- 主治:
- 肩膀、手臂、肘部、腕部痠痛。
- 眼睛睜不開、昏昏欲睡。
- 牙痛。
- 鼻出血。
- 寒熱瘧疾。
- 癲癇、多言。
- 咽喉乾燥。
- 喉嚨痛。
- 耳鳴。
- 風熱不出汗。
- 小便不利。
- 實證:齲齒、耳聾。治療方法:瀉法。
- 虛證:牙齒冷痛、胸脅部氣滯。治療方法:補法。
溫溜(一名逆注,一名池頭),腕後大士五寸。小士六寸。明堂。在腕後五寸六寸間。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腸鳴而痛。傷寒噦逆噫。鬲中氣閉。寒熱頭痛。喜笑狂言見鬼。吐涎沫。風逆四肢腫。吐舌口舌痛。喉痹。
白話文:
溫溜穴(別名:逆注、池頭)
- **位置:**手腕後方,尺骨下端的延長線上
- 手腕後方五寸為大士穴
- 手腕後方六寸為小士穴
- **明堂穴:**位於大士穴和小士穴之間
- **刺灸方法:**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三壯
主治病症:
- 腸鳴腹痛
- 傷寒惡心嘔吐、噯氣
- 胸膈氣閉
- 寒熱頭痛
- 喜笑狂言、見鬼
- 吐口水
- 風邪逆襲引起的四肢腫脹
- 吐舌、口舌疼痛
- 喉嚨腫痛
下廉,輔骨下。去上廉一寸。輔銳肉分外。銅人。斜針五分。留二呼。灸三壯。主飧泄。勞瘵。小腹滿。小便黃。便血。狂言。偏風熱風。冷痹不遂。風濕痹。小腸氣不足。面無顏色。痃癖。腹痛若刀刺不可忍。飧泄。腹脅痛滿。狂走。俠臍痛。食不化。喘息不能行。唇乾涎出。乳癰。
白話文:
下廉穴位於輔骨下方,距離上廉穴約一寸。位於銳肉外側。在銅人像上取穴,斜刺入五分,留針兩呼。灸三壯。主治以下症狀:
- 飧泄
- 勞瘵
- 小腹滿脹
- 小便發黃
- 便血
- 胡言亂語
- 偏風熱風
- 冷痺不遂
- 風濕痺痛
- 小腸氣不足
- 面色蒼白
- 痃癖(四肢拘攣)
- 腹痛劇烈如刀刺
- 飧泄
- 腹脅疼痛脹滿
- 狂走
- 臍旁疼痛
- 食而不化
- 喘息不能行走
- 嘴脣乾燥流涎
- 乳癰
上廉,三里下一寸。其分獨抵陽明之會外。銅人。斜針五分。灸五壯。主小便難、黃赤。腸鳴。胸痛。偏風半身不遂。骨髓冷。手足不仁。喘息。大腸氣。腦風頭痛。
白話文:
上廉穴:位於三里穴下一寸。其分支獨通於陽明經會穴之外。施術時,根據銅人圖示,斜針五分。艾灸五壯。主治小便困難、小便黃赤。腸鳴。胸痛。半身不遂。骨髓寒冷。手足麻木不仁。氣喘。大腸脹氣。腦風頭痛。
三里(一名手三里),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銳肉之端。銅人。灸三壯。針二分。主霍亂遺失。失音。齒痛。頰頷腫。瘰癧。手臂不仁。肘攣不伸。中風口噼。手足不隨。
白話文:
三里穴(又稱手三里穴)
位置:曲池穴下方兩寸。
按壓時:肌肉會隆起。在肌肉隆起的頂端。
針灸方式:艾灸三壯。針刺深度二分。
主要功效:
- 治療霍亂失禁
- 失音
- 牙痛
- 兩頰下巴腫脹
- 頸部淋巴結腫大
- 手臂麻木
- 手肘彎曲無法伸直
- 中風導致口齒不清
- 手腳無法靈活活動
曲池,肘外輔骨。屈肘兩骨之中。以手拱胸取之。手陽明大腸脈所入為合。土。素注。針五分。留七呼。銅人。針七分。得氣先瀉後補之。灸三壯。明堂。日灸七壯至二百壯。且停十餘日。更灸止二百。主繞踝風。手臂紅腫。肘中痛。偏風半身不遂。惡風邪氣。泣出。喜忘。
白話文:
曲池
位置: 肘關節外側的骨縫中。屈肘時,兩塊骨頭之間的凹陷處。用手抱住胸口,就可以觸摸到。
歸屬經絡: 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
**五行屬性:**土
傳統記載: 針灸深度五分。留針七個呼吸。
銅人記載: 針灸深度七分。得氣後,先瀉氣後補氣。艾灸三壯。
明堂記載: 每日艾灸七壯,最多二百壯。暫停十幾天,再繼續艾灸至二百壯。
主治疾病:
- 踝關節周圍疼痛
- 手臂紅腫
- 肘關節疼痛
- 偏癱(半身不遂)
- 惡風寒
- 流淚
- 健忘
風癮疹。喉痹不能言。胸中煩滿。臂膊疼痛。筋緩捉物不得。挽弓不開。屈伸難。風痹。肘細無力。傷寒餘熱不盡。皮膚乾燥。瘛瘲癲疾。舉體痛癢如蟲齧。皮脫作瘡。皮膚痂疥。婦人經脈不通。
肘髎,肘大骨外廉陷中。銅人。灸三壯。針三分。主風勞嗜臥。臂痛不舉。肩重腋急。肘臂麻木不仁。
白話文:
風癮疹
皮膚過敏,喉嚨疼痛說不出話,胸中煩悶脹滿。手臂疼痛,筋軟無力握不住東西。拉弓拉不開,屈伸困難。
風痹
風濕痹痛,肘部纖細無力。
傷寒餘熱未盡
傷寒後餘熱未消,皮膚乾燥。
瘛瘲癲疾
全身疼痛瘙癢,像蟲子咬一樣。皮膚脫落成瘡。
皮膚痂疥
皮膚長了疥瘡。
婦人經脈不通
女性經絡不通暢。
五里,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脈中央。銅人。灸十壯。素問。大禁針。主風勞驚恐。吐血咳嗽。肘臂痛。嗜臥。四肢不得動。心下脹滿。上氣。身黃。時有微熱。瘰癧。
白話文:
五里穴位:位於手肘上三寸處。走向上為經絡大脈的中心。按照銅人腧穴,灸十壯。出自《素問》,被列為大禁針穴位。主要治療風勞、驚恐、吐血、咳嗽、肘臂疼痛、嗜睡、四肢麻痺、心腹脹滿、氣往上逆、身體發黃、偶爾有輕微發熱、瘰癧。
臂臑,肘上七寸䐃肉端。肩髃下一寸。兩筋兩骨罅陷宛宛中。平手取之。手陽明絡。手足太陽、陽維之會。銅人。灸三壯。針三分。明堂。宜灸不宜針。日灸七壯至二百壯。若針不得過三五分。主臂細無力。臂痛不得向頭。瘰癧。頸項拘急。
白話文:
臂臑穴
- 位於肘部上方七寸,肌肉凹陷的邊緣處。
- 從肩髃穴向下取穴,約一寸的距離。
- 位於兩條筋和兩塊骨頭的凹陷處。
- 取穴時手臂伸直。
- 屬於手陽明經絡。
- 手足太陽經、陽維經的交會穴。
- 銅人針灸圖記載:灸三壯,針刺三分。
- 明堂針灸圖記載:宜灸,不宜針。
- 灸法:每日灸七壯,灸至二百壯。
- 針刺法:不能超過三至五分。
- 主治:手臂瘦弱無力,手臂疼痛不能朝向頭部,瘰癧(淋巴結腫大),頸項拘急(頸部僵硬)。
肩髃(一名中肩井,一名扁骨),膊骨頭肩端上。兩骨罅間陷者宛宛中。舉臂取之。有空。足少陽、陽蹺之會。銅人。灸七壯至二七壯。以瘥為度。若灸偏風。灸七七壯。不宜多。恐手臂細。若風病。筋骨無力。久不瘥。灸不畏細。刺即泄肩臂熱氣。明堂。針八分。留三呼。
白話文:
肩髃(別名中肩井、扁骨)位於肩部骨頭的最上方。兩塊骨頭之間的凹陷處,中央稍微隆起。抬起手臂就能找到它。這裡有一個空腔。它是足少陽膽經和陽蹺脈的交會點。
根據銅人指引,灸此穴位,可以灸 7 至 27 壯,以治癒為準。如果灸治偏頭痛,可以灸 77 壯。不宜灸太多,以免手臂變細。
如果患有風病,導致筋骨無力,久治不癒,灸此穴位可以不害怕手臂變細。
針刺此穴位,可以瀉出肩臂的熱氣。針刺深度為八分,留針三口氣。
瀉五吸。灸不及針。以平手取其穴。灸七壯增至二七。素注。針一寸。灸五壯。又云針六分。留六呼。主中風手足不隨。偏風風瘓風𤸷風病。半身不遂。熱風肩中熱。頭不可回顧。肩臂疼痛。臂無力。手不可向頭。攣急。風熱癮疹。顏色枯焦。勞氣泄精。傷寒熱不已。四肢熱。
諸癭氣。唐、魯州刺史厙狄欽風痹。不得挽弓。甄權使欽彀弓矢向堋立。針肩髃。針進即可射。
白話文:
瀉五吸 :針刺五穴(即:風池、風府、肩井、曲池、合谷),同時進行瀉血治療。
灸不及針 :灸法效果不如針法好。
以平手取其穴 :用平直的手指取中穴位。
灸七壯增至二七 :開始灸七壯,逐漸增加到二十一壯(即每穴七壯)。
素注:
針一寸 :針刺深度為一寸。
灸五壯 :灸五壯。
又云針六分 :另一種說法是針刺深度為六分。
留六呼 :留針六次呼吸的時間。
主治:
- 中風,導致手足不靈活。
- 偏癱、風濕麻痺、風熱痹症、風病。
- 半身不遂。
- 熱風(即風熱邪氣)侵犯肩中,導致發熱。
- 頭部不能左右轉動。
- 肩臂疼痛。
- 臂力無力。
- 手臂無法舉向頭部。
- 攣急(即肌肉痙攣)。
- 風熱導致的癮疹。
- 膚色枯槁。
- 勞累後氣不足,精液耗竭。
- 傷寒熱症持續不退。
- 四肢發熱。
巨骨,肩尖端上行。兩叉骨罅間陷中。手陽明、陽蹺之會。銅人。灸五壯。針一寸半。明堂。灸三壯至七壯。素注。禁針。針則倒懸。一食頃乃得下針。針四分。瀉之勿補。針出始得正臥。明下。灸三壯。主驚癇。破心吐血。臂膊痛。胸中有瘀血。肩臂不得屈伸。
白話文:
巨骨:肩部最突出的骨頭,向上延伸。在兩塊叉骨之間的凹陷處。屬於手陽明經和陽蹺經的交會穴位。
銅人 :灸五次。針灸深度為一寸半。
明堂 :灸三到七次。
素注 :禁止針灸。如果針灸,會導致頭部朝下吊著的感覺。過一段時間才能把針取出來。針灸深度四分。只能洩氣,不能補氣。針取出來後才能平躺。
明下 :灸三次。主治驚癇、心悸吐血、胳膊疼、胸中有瘀血、肩臂不能屈伸。
天鼎,頸缺盆上。直扶突後一寸。素注。針四分。銅人。灸三壯。針三分。明堂。灸七壯。主喉痹嗌腫。不得息。飲食不下。喉鳴。
白話文:
天鼎穴
- 位置:頸部,缺盆穴上,直線距離扶突穴後方一寸。
- 刺法:垂直刺入四分。
- 人體銅像取穴:垂直刺入三分。
- 艾灸:三壯。
明堂穴
- 位置:頸部,和天鼎穴在同條經線上,天鼎穴下方。
- 艾灸:七壯。
主治
- 喉嚨發炎腫脹。
- 呼吸困難。
- 飲食困難。
- 喉嚨有聲音。
扶突(一名水穴),氣舍上一寸五分。在頸當曲頰下一寸。人迎後一寸五分。仰而取之。銅人。灸三壯。針三分。素注。針四分。主咳嗽多唾。上氣。咽引喘息。喉中如水雞聲。暴喑氣哽。
白話文:
-
扶突穴(又稱水穴):
-
氣血聚集於穴位上方1.5寸處。
-
位於頸部,彎曲的頰骨下方1寸,人迎穴後1.5寸。
-
仰頭可取穴。
-
銅人腧穴:
-
艾灸三壯。
-
針刺三分深。
-
素注腧穴:
-
針刺四分深。
主治:
- 咳嗽多痰
- 氣息上逆
- 咽喉緊塞,氣喘
- 喉嚨發出像水雞的聲音
- 聲音突然嘶啞,氣息阻塞
禾髎(一名長頰),鼻孔下。俠水溝旁五分。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屍厥及口不可開。鼻瘡息肉。鼻塞不聞香臭。鼽衄。
白話文:
禾髎穴(又名長頰穴),位於鼻孔下方,俠水溝(鼻翼兩側凹陷處)旁五分處。
針灸方法:針刺深度三分,艾灸三壯。
主治病症:
- 屍厥(昏厥)和開口困難
- 鼻瘡、息肉
- 鼻塞,聞不到香味或臭味
- 鼻出血
迎香,禾髎上一寸。鼻下孔旁五分。手陽明、足陽明之會。銅人。針三分。留三呼。不宜灸。主鼻塞不聞香臭。偏風口喎。面癢浮腫。風動葉葉。狀如蟲行。唇腫痛。喘息不利。鼻喎多涕。鼽衄有瘡。鼻有息肉。
白話文:
迎香穴
位置:禾髎穴上方約一寸,鼻孔旁約五分。
所屬經絡: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
銅人腧穴 :表示在前臂外側正中線上,肘橫紋上約三寸。
針灸方法 :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三口氣的時間。不宜艾灸。
主治:
- 鼻塞,聞不到氣味
- 半側顏面肌肉抽搐,嘴角歪斜
- 面部瘙癢、浮腫
- 顏面風動,狀如蟲子在爬
- 嘴脣腫痛
- 呼吸困難
- 鼻歪,鼻涕多
- 鼻衄帶血,鼻腔有潰瘍
- 鼻腔內長息肉
胃重二斤一兩。大一尺五寸。長二尺六寸。徑五寸。紆曲屈伸。盛谷二斗。水一斗五升。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胃為黃腸。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原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
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
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白話文:
胃的重量約為二斤一兩。寬度一尺五寸,長度二尺六寸,直徑五寸。它彎曲延伸,可盛放兩鬥穀物和一斗五升水。胃就好比倉庫,五種味道都由它而來。胃又稱「黃腸」,五味入口後,都儲存在胃裡,用來滋養五臟之氣。胃是水和穀物的匯聚處,也是六腑的根本。因此,五臟六腑的氣味都來源於胃。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腑。腑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白話文:
食物中的精氣進入胃中,雜質之氣歸於心臟,精氣散佈在脈絡裡,脈中的氣流經全身。經脈中的氣匯集於肺部,肺主導全身各脈,將精氣傳送到皮膚毛孔。皮膚毛孔吸收精氣,使氣運行於五臟六腑。五臟六腑得氣滋養,精神煥發。氣停留於四臟,最後聚集於「權衡」(調控全身氣機的臟器),權衡平衡,氣口大小合適,就能決定生死。
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白話文:
食物進入胃中,會化生出精氣,並向上輸送到脾臟。脾臟將精氣散佈全身,並向上歸於肺臟。肺臟調節水道,將水液向下輸送到膀胱。水液精氣四處分佈,五臟經絡同時運行。這些過程與四時五臟的陰陽變化相協調,保持身體的常態。
人胃中常有留谷二斗。(古鬥非今之比。斤兩尺寸亦然。)水一斗五升。故平人日再至圊。一行二升半。日行五升。七日。五七三斗五升而水穀盡矣。故平人不食。七日死也。
白話文:
人的胃裡通常貯藏著約兩鬥穀物(古代的鬥與現在的鬥不同。古時的斤兩尺寸也與現在不同)。但是胃裡水液約為一斗五升。因此,一般人每天會大便兩次。每次約排便二升半。一天共排便五升。七天的話,五乘以七等於三十五升,大約就是胃裡的水分和穀物排除乾淨的時候。所以如果一般人如果七天不進食,就會死亡。
東垣曰。飲食勞倦。內傷脾胃。則胃脘之陽。不能升舉。並心肺之氣。陷入中焦。用補中益氣湯。又曰。胃中元氣盛。多食不傷。過時不飢。胃火盛。則多食易飢。能食而大便溏者。胃熱善消。脾病不化也。又曰。脾胃不和。九竅不通。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過度飲食和勞累,會損傷脾胃。這時,胃脘的陽氣會升不上去,連帶心肺之氣都會陷到中焦。這時要服用補中益氣湯。又說:胃中的元氣旺盛,即使多吃也不會受傷,而且不會過時不餓。但是,如果胃火旺盛,就會多吃容易餓。而能吃東西但大便溏瀉的人,是胃熱容易消化,但脾臟不能消化。又說:脾胃不和,就會導致九竅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