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聚英》~ 卷一下 (1)
卷一下 (1)
1. 卷一下
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狀如石,而附著於脊之十四椎,當胃下兩旁。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谿。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其應四時,上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其液唾,其色黑。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骨髓生肝,腎生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臟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濕勝寒。咸傷血。甘勝咸。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為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腎之合骨也,其榮發也,其主脾也。[內經]
臟各有一,腎獨有兩者何也?然,兩者非皆腎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命門者,謂精神之所舍,原氣之所繫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故知腎有二也。
程可久曰:「北方常配二物,故易惟坎加習。於物為龜為蛇;於方為朔為北;於太玄為玄為冥。」
滑氏曰:「腎雖有左右命門之分,其氣相通,實皆腎也。合而觀之,謂之五臟五腑可也,六臟六腑亦可也。」
七節之旁,中有小心。
心為火,腎為相火,故曰小心。七節自尾骶數上。又心胞絡為腎之配。
腎氣通於耳,耳和則知五音矣。
腎氣虛,則夢見舟船溺人。得其時,則夢伏水中,若有所畏恐。
腎色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炭色。
腎氣絕,即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溫於骨髓。骨髓不溫,則肉不著骨;骨肉不相親,即肉濡而卻。故齒長而枯,發無潤澤,骨先死。戊日篤,己日死。原病式曰:「仙經云:『先生左腎則為男,先生右腎則為女。』」丹溪曰:「錢仲陽云:『腎有補無瀉。』又曰:『主閉臟者腎也,施疏泄者肝也。』」
二臟皆有火,而其繫上屬於心。心者君火也,為物所感,則易動。心動則相火翕然而隨,雖不交會,亦暗流而疏泄矣。又曰:「火有二:曰君火,曰相火。以名而言,形質相生,配於五臟,故謂之君;以位而言,守位稟命,故謂之相。人有此生而恆於動者,以相火助之也。見於天者,出於龍雷,則木之氣;出於海,則水之氣。具於人者,寄於肝腎。肝屬木而腎屬水。人非此火不能以有生。天之火出於木而本於地。故雷非蟄,海非附於地,則不能鳴、不能飛、不能波也。鳴也、飛也、波也,動而主火者也。肝腎之陰,悉具相火,人而同乎天也。」
王節齋曰:「古方滋補藥,皆兼補右尺命門相火(如八味丸之類)。不知左腎原虛,右腎原王。若兩腎平補,依舊火勝於水。只補其左制其右(錢氏六味地黃丸、丹溪虎潛、補陰之類),庶得水火相平也。」
白話文:
腎臟有兩個,每個重約一斤一兩,形狀像石頭,附著在脊椎的第十四節附近,位於胃的下方兩側。
北方對應黑色,黑色之氣通入腎臟,腎的開竅在大小便處,腎臟儲藏精氣。因此,腎臟的疾病會表現在骨頭的空隙處,它的味道是鹹的,屬於五行中的水,對應的家畜是豬,它對應四季的變化,在天上對應辰星,所以可以知道骨頭的疾病與腎有關。腎的音是羽,對應的數字是六,氣味是腐朽的,分泌的液體是唾液,顏色是黑色。
北方產生寒冷,寒冷產生水,水產生鹹味,鹹味滋養腎臟,腎臟產生骨髓,骨髓滋養肝臟。腎臟的開竅在耳朵。在天空中對應寒冷,在地上對應水,在身體中對應骨頭,在臟腑中對應腎臟,在顏色中對應黑色,在聲音中對應羽,在發聲中對應呻吟,在肢體變動中對應顫抖,在孔竅中對應耳朵,在味道中對應鹹味,在意志中對應恐懼。恐懼會傷害腎臟,思慮可以克服恐懼;寒冷會傷害血液,濕氣可以克服寒冷;鹹味會傷害血液,甘甜可以克服鹹味。腎臟是負責強健身體的器官,技藝技巧也由此而出。
腎臟主管冬眠,是封藏精氣的根本,也是精氣儲藏的地方。腎氣的表現在頭髮,充養在骨頭,屬於陰中少陰,與冬季的氣息相通。腎臟與骨骼相合,其光澤表現在頭髮,主管脾臟(這段內容出自《黃帝內經》)。
其他臟腑都只有一個,為何腎臟卻有兩個呢?其實,這兩個腎並不完全相同。左邊的才是真正的腎,右邊的則稱為命門。命門是指精神所寄託的地方,也是元氣的所在。男性用來儲藏精液,女性用來繫連子宮,所以說腎有兩個。
程可久說,北方通常配對兩物,所以《易經》中坎卦會重複(習坎),在物方面對應龜和蛇,在方位上對應北方和冬季,在《太玄經》中對應玄和冥。
滑氏認為,腎臟雖然有左右和命門之分,但它們的氣是相通的,其實都是腎臟。如果把它們合在一起看,可以說成五臟五腑,也可以說成六臟六腑。
第七節脊椎骨的旁邊,有一個叫做小心的地方。
心屬火,腎為相火,所以稱之為小心。第七節是從尾骶骨向上數。心包絡也與腎相配。
腎氣與耳朵相通,耳朵聽力正常,就能分辨五音。
腎氣虛弱時,會夢見船隻和溺水的人;腎氣旺盛時,會夢見自己伏在水中,或者感到害怕恐懼。
腎臟的正常顏色是像塗了重漆的黑色,不應該像炭一樣的黑色。
腎氣衰竭時,骨頭就會枯萎。少陰經脈是冬季的脈象,潛藏在身體內部,溫養骨髓。骨髓不溫暖,肌肉就無法附著在骨頭上,骨頭和肌肉不能相互依附,肌肉就會鬆軟脫落,導致牙齒變長而枯槁,頭髮沒有光澤,骨頭會先衰亡。戊日病情加重,己日死亡。原病式中記載,仙經說先長出左腎就會生男孩,先長出右腎就會生女孩。丹溪認為,錢仲陽說腎臟只能補不能瀉,還說負責封藏的器官是腎臟,負責疏通排泄的器官是肝臟。
心臟和腎臟都有火,而它們的聯繫都向上延伸到心臟。心臟的火屬於君火,容易受到外界影響而產生變動。心火一旦動了,相火也會隨之湧動,即使不交合,相火也會暗中流動而外洩。又說,火有兩種,一種是君火,一種是相火。從名稱來說,形體和性質相生,與五臟相配,所以稱為君火。從位置來說,君火守衛著自己的位置,稟承天命,所以稱為相火。人之所以能有生命和持續的活動,是因為有相火的輔助。表現在天象方面,雷鳴閃電屬於木的氣息,海水的波濤屬於水的氣息。體現在人身上,就寄託在肝臟和腎臟。肝臟屬木,腎臟屬水。人沒有這把火就不能生存。天上的火出自樹木,而根源於大地,所以雷電不潛藏,海水不依附大地,就不能發出雷鳴、閃電和波濤。雷鳴、閃電、波濤都是運動,而主導它們的是火。肝腎的陰氣中都包含著相火,這與天道是相同的。
王節齋說,古代的滋補藥,都會同時補益右尺的命門相火(例如八味丸)。他們不知道左腎原本就虛,右腎原本就旺盛,如果同時補益兩個腎,就會導致火仍然旺盛而水不足。應該只補益左腎,來抑制右腎(例如錢仲陽的六味地黃丸、丹溪的虎潛丸、補陰之類的藥方),這樣才能使水火達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