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聚英》~ 卷二 (7)
卷二 (7)
1. 癩
感天地間殺厲之氣。聲啞者難治。
針委中出血二三合。黑紫疙瘩處亦去惡血。(以上見劉氏雜病治例)
白話文:
感受天地間的肅殺之氣所導致的疾病,聲音沙啞的患者難以治療。
可用針刺委中穴,使其出血約二到三合的量。如果身上有黑紫色的疙瘩,也應在那處放血,以去除惡血。(以上出自劉氏雜病治療案例)
2. 瘡瘍
河間曰。凡瘡瘍須分經絡部分。血氣多少。俞穴遠近。從背出者。當從太陽五穴。選用至陰、通谷、束骨、崑崙、委中。從鬢出者。當從少陽五穴。選用竅陰、夾谿、臨泣、陽輔、陽陵泉。從髭出者。當從陽明五穴。選用厲兌、內庭、陷谷、衝陽、解谿。從胸出者。則以絕骨一穴。
腸癰纂要云。千金灸法。曲兩肘。正肘頭銳骨灸百壯。下膿血而安。武按。河間瘡瘍止論足三陽。而手足三陰三陽未備。學者當引伸而觸類。
白話文:
河間學派認為,所有瘡瘍都必須區分是發生在哪些經絡部位、氣血的盛衰多寡、以及距離俞穴的遠近。如果瘡瘍長在背部,應該從足太陽膀胱經的五個穴位中選擇使用,例如至陰、通谷、束骨、崑崙、委中。如果瘡瘍長在鬢角,應該從足少陽膽經的五個穴位中選擇使用,例如竅陰、夾谿、臨泣、陽輔、陽陵泉。如果瘡瘍長在鬍鬚處,應該從足陽明胃經的五個穴位中選擇使用,例如厲兌、內庭、陷谷、衝陽、解谿。如果瘡瘍長在胸部,則可以使用絕骨穴。
《腸癰纂要》提到,千金方中有灸療方法,彎曲兩肘,在肘尖突起的骨頭處灸一百壯,可以排出膿血而痊癒。我認為,河間學派關於瘡瘍的論述只談到足部的三陽經,而沒有包括手部和足部的三陰經和三陽經,學習的人應該要加以延伸,觸類旁通。
3. 玉機微義針灸證治
4. 咳嗽
千金方曰。寒咳。肝咳。刺足太衝。心咳。刺手神門。脾咳。刺足太白。肺咳。刺手太淵。腎咳。刺足太谿。膽咳。刺足陽陵泉。厥陰咳。刺手大陵。劉氏曰。經有三焦而無心主。此有心主而無三焦。然已發其秘矣。惜乎胃、大小腸、膀胱咳及針治。皆略之而不議。千金云。
咳者。灸兩乳下黑白際。各數十壯即瘥。又以蒲當乳頭周匝圍身。令前後正中。當脊骨灸十壯。上氣咳逆。嗽。短氣氣滿。食不下。灸肺募五十壯。上氣咳逆。短氣。風勞病。灸肩井二百壯。上氣咳逆。短氣胸滿。多唾。唾惡冷痰。灸肺俞五十壯。
白話文:
《千金方》說:寒咳,扎足部的太衝穴;心咳,扎手部的神門穴;脾咳,扎足部的太白穴;肺咳,扎手部的太淵穴;腎咳,扎足部的太谿穴;膽咳,扎足部的陽陵泉穴;厥陰咳,扎手部的大陵穴。
劉氏說:經絡有三焦卻沒有心包,這裡說有心包卻沒有三焦,但已經點出了其中的奧秘了。可惜的是,胃咳、大腸咳、小腸咳、膀胱咳以及這些咳嗽的針灸治療方法,都省略了沒有討論。《千金方》又說:
咳嗽的人,灸兩乳下黑白皮膚交界處,各灸數十壯就會好。又用蒲草圍繞乳頭周圍,令前後正中對準脊椎骨,灸十壯。若是氣喘咳嗽、呼吸短促、胸悶、吃不下東西,就灸肺募穴五十壯。氣喘咳嗽、呼吸短促、風勞病,就灸肩井穴二百壯。若是氣喘咳嗽、呼吸短促、胸悶、多痰、吐出惡心寒痰,就灸肺俞穴五十壯。
5. 便血
寶鑑曰。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不和則血留之。結陰之病。陰氣內結。不得外行。無所稟。滲入腸間。故便血。灸中脘、三里、氣海等穴。便血不止。灸勞宮、太白、會陽。
白話文:
《寶鑑》這本書說,邪氣侵犯五臟,就會導致陰脈不協調。陰脈不協調,血液就會滯留在體內。這是屬於陰氣凝結的疾病。因為陰氣在體內凝結,無法向外運行,沒有地方可以依靠,所以滲入腸道之間,導致大便出血。可以用艾灸中脘穴、足三里穴、氣海穴等穴位來治療。如果大便出血不止,可以再灸勞宮穴、太白穴、會陽穴。
6. 咳逆
丹溪曰。氣逆也。氣自臍下直衝。上出於口。而作聲也。人之陰氣。依胃為養。胃土傷損。則木氣侮之。陰為火乘。不得內守。木挾相火乘之。故直衝清道而上出。言胃弱者。陰弱也。嚴氏曰。灸乳下一指。男左女右。與乳相直問陷中。灸三壯。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寶鑑曰。病甚者。灸二七壯。武按。此穴名乳根也。
白話文:
朱丹溪說,咳逆是因為氣向上逆行。氣從肚臍下方直接往上衝,從口中發出聲音。人體的陰氣,是依靠胃來滋養的。如果胃的土氣受到損傷,那麼肝木之氣就會欺侮它。陰氣被火氣所侵擾,無法固守在體內。肝木挾帶著相火之氣,因此直衝清道(指呼吸道)而向上衝出。所以說,胃氣虛弱的人,陰氣也虛弱。嚴氏說,可以灸療乳頭下一指的地方,男性灸左邊,女性灸右邊,與乳頭平行的凹陷處,灸三壯。婦女的灸法,是將乳頭向下彎曲,末端的位置。寶鑑書中說,病情嚴重的人,可以灸十四壯。我認為,這個穴位名叫乳根穴。
7. 癘風
丹溪曰。是人受得天地間殺厲之風。以其酷烈暴悍可畏也。不外乎陽明一經。病機云。灸承漿七壯。灸瘡輕。再灸。瘡愈。三灸之。劉氏曰。陽明、任脈之會。所以宣通血脈。以散風也。內經云。數刺腫上出血。子和曰。刺其面大脈。出血如墨。刺三次。血色變。每刺自額至頤。針上下俱刺。每隔一日一刺。刺至二十餘日方已。劉氏曰。委中皆可出血。同汗也。
白話文:
朱丹溪說,這種病是因為人感受了天地間強烈凶猛的邪風,這種風非常猛烈可怕。這種病不外乎是侵犯陽明經脈。根據病機的說法,在承漿穴施灸七次,灸瘡會比較輕微,再灸幾次,瘡會痊癒,灸三次就能治好。劉氏說,承漿穴是陽明經和任脈交會的地方,所以能夠疏通血脈,以驅散風邪。《內經》說,在腫脹的部位多次針刺放血。張子和說,針刺臉上大的血管,放出的血像墨汁一樣黑,刺三次後,血的顏色就會改變。每次針刺從額頭到下巴,針的上下都要刺到,每隔一天刺一次,刺到二十多天才能停止。劉氏說,委中穴也可以放血,效果和發汗一樣。
8. 癇
劉氏曰。此疾與中風顛狂。小兒急慢驚相類。原其所由。或在母腹中受驚。或因聞大驚而得。蓋小兒神氣尚弱。驚則神不守舍。舍空則涎歸之。或飲食失節。脾胃有傷。積為痰飲。迷心竅。治法必當尋火尋痰而治。丹溪曰。不必分六畜牛馬雞犬。大率主痰火。
潔古云。晝發灸陽蹺。夜發灸陰蹺。各二七壯。千金方。驚癇按圖灸之。一小兒四歲。與長老唸咒摩頂受記發搐。後見皂衣人即發。羅謙甫先與灸兩蹺各二七壯。次服沉香天麻湯。
白話文:
劉氏說,這種病(癇症)和中風、癲狂、以及小兒的急驚風、慢驚風很相似。探究它的起因,有的是在母親懷孕時受到驚嚇,有的是因為聽到巨大的驚嚇而引起的。因為小孩子的精神氣力還很弱,受到驚嚇後精神就無法安定,精神不穩定,痰涎就會跑來。有的是因為飲食不節制,傷害了脾胃,累積成痰飲,迷亂了心竅。治療方法必須要從清火、化痰的方向來治療。朱丹溪說,不必區分是哪種動物(的驚嚇引起的),大致上主要都是因為痰火造成的。
張元素說,白天發作的就灸陽蹺穴,晚上發作的就灸陰蹺穴,各灸十四壯。《千金方》說,治療驚癇要按照圖示來灸。有一個四歲的小孩,因為跟著長老唸咒、摩頂受記後,開始抽搐,之後只要看到穿黑色衣服的人就會發作。羅謙甫先替他灸兩腳的陽蹺、陰蹺穴,各十四壯,接著再服用沉香天麻湯。
9. 傷寒
陰厥脈絕。氣海臟結。陰汗不止。腹脹腸鳴。面黑。指甲青。石關、關元。宜灸百壯。陽陵泉。潔古曰。煩滿囊縮者灸此。太谿灸七壯。治少陰皆利。手足不冷。反發熱。脈不至者。劉氏曰。大抵不可刺者。宜灸之。一則沉寒痼冷。二則無脈知陽絕也。三則腹皮急而陽陷也。
舍此三者。余皆不可灸。醫學發明云。陷下則灸之。天地間陰陽二氣而已。陽在外在上。陰在內在下。今言陷下者。陽氣下陷入陰血之中。是陰反居其上而覆其陽。脈證俱見寒在外者。則灸之。異法方宜論云。北方之人。宜灸焫也。為冬寒火旺。伏陽在內。皆宜灸之。以至理論。
則腎主臟。藏陽氣在內。冬三月。主閉藏是也。若太過則病。固宜灸焫。此陽明陷入陰水之中是也。難經曰。熱病在內。取會之氣穴。為陽陷入陰中。取陽氣通天之竅穴。以火引火而道之。此宜灸焫也。若將有病。一概灸之。豈不誤哉。如仲景云。微數之脈。慎不可灸。因火為邪。
則為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又云。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脈浮熱甚而灸之。此為實實而虛虛治。因火而動。必咽燥唾血。又云。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
七十九穴刺之為災。並中髓也。此仲景傷寒例。
按明堂針經條下。所說禁忌明矣。內經云。脈之所見邪之所在。脈沉者。邪氣在內。脈浮者。邪氣在表。世醫只知脈之說。而不知病證之禁忌。若表見寒證。身汗出常清。數慄而寒。不渴。欲覆厚衣。常惡寒。手足厥。皮膚乾枯。其脈必沉細而遲。但有一二證。皆宜灸之。陽氣陷故也。
若身熱惡熱。時見躁作。或面赤黃。咽乾嗌乾口乾。舌上黃赤。時渴。咽嗌痛。皆熱在外也。但有一二證。皆不宜灸。其脈必浮數。或但數亦不可灸。灸之災害立生。若有鼻不聞香臭。鼻流清涕。或欠或嚏。惡寒。其脈必沉。是脈證相應也。或輕手得弦緊者。是陰伏其陽也。
雖面赤宜灸之。不可拘於面赤色而禁之也。
白話文:
陰厥導致脈搏微弱到幾乎摸不到,氣海穴和內臟功能停滯,出現陰汗不止、腹脹腸鳴、臉色發黑、指甲發青等症狀。此時,應當在石關穴和關元穴艾灸一百壯,並在陽陵泉穴艾灸,潔古說,若是煩躁不安且陰囊萎縮,灸此穴有效。太谿穴艾灸七壯,能治療少陰經的疾病,使手腳不再冰冷,反而發熱,若脈搏微弱到幾乎摸不到,劉氏說,通常這種情況不適合針刺,應該用艾灸。原因有三:一是身體深層的寒冷頑固不散;二是摸不到脈搏代表陽氣衰竭;三是腹部皮膚緊繃,是陽氣下陷的徵兆。
除了這三種情況,其他都不適合艾灸。《醫學發明》說,如果陽氣下陷就應該用艾灸,天地間只有陰陽二氣,陽氣在外在上,陰氣在內在下。現在說的陽氣下陷,指的是陽氣陷入陰血之中,變成陰氣反而在上面壓制陽氣。如果脈象和症狀都顯示寒氣在外,就應該用艾灸。《異法方宜論》說,北方的人適合艾灸,因為冬天寒冷,陽氣潛藏在內,所以適合艾灸。從理論上來說,腎主內臟,將陽氣藏在體內,冬天三個月主閉藏,這是正常的。如果太過就會生病,所以應該艾灸,這就是陽明經的陽氣陷入陰水之中的情況。《難經》說,熱病在內,應該取會合之穴,這是因為陽氣陷入陰中,所以要取能使陽氣通達的穴位,用火來引導陽氣。這就是適合艾灸的情況。如果是有病沒病都亂用艾灸,豈不是會造成錯誤?像是張仲景說的,脈象微弱且快,絕對不可以艾灸,因為火會變成邪氣,導致煩躁不安。追逐虛弱而攻擊強壯,造成血脈散亂。火氣雖然微小,但對內臟的攻擊力很強,會燒傷骨頭和筋脈,使血氣難以恢復。還說,脈象浮盛應當用發汗的方式來解表,如果用艾灸,邪氣就無法排出,反而會因為火熱而更盛,導致腰部以下的疾病加重,甚至出現麻痹,這就叫做火逆。脈象浮盛且熱像很重卻用艾灸,這是用實補實,用虛瀉虛的錯誤治法,會因為火熱而使病氣擾動,導致咽喉乾燥,甚至咳血。還說,人體共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其中有三十個穴位艾灸會造成傷害,七十九個穴位針刺會帶來災禍,甚至傷及骨髓,這是張仲景在《傷寒論》中的告誡。
根據《明堂針經》的記載,這些禁忌都很明確。《內經》說,脈象所顯示的就是邪氣所在的位置,脈象沉的,邪氣在內;脈象浮的,邪氣在表。現在的醫生只知道脈象的說法,卻不知道病情的禁忌。如果外在出現寒證,身體出汗清冷,怕冷發抖,不口渴,想多穿衣服,常常怕冷,手腳冰涼,皮膚乾燥,脈象一定是沉細而遲。只要出現一兩種這樣的症狀,都適合艾灸,因為這是陽氣下陷的緣故。
如果身體發熱且怕熱,時常煩躁不安,或者臉色發紅發黃,咽喉乾燥,口乾舌燥,舌苔黃赤,時常口渴,咽喉疼痛,這些都是熱邪在外。只要出現一兩種這樣的症狀,都不適合艾灸。這時的脈象一定是浮數,或是只有數脈,也不可艾灸,艾灸會立即產生災害。如果鼻子聞不到香味或臭味,流清鼻涕,打哈欠或噴嚏,怕冷,脈象一定是沉。這是脈象和症狀相互應證的情況。如果輕按脈搏就感到弦緊,這是陰氣潛伏在陽氣之下的現象。
即使臉色發紅,也應該艾灸,不要因為臉色發紅就禁止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