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聚英》~ 卷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二 (8)

1.

元戎云。凡人初覺發背欲結未結。赤熱腫痛。先濕紙覆其上。立視候之。其紙先干處即是結。癰頭也。取大蒜切成片。如當三錢厚薄。安於頭上。用大艾炷灸三壯。即換一蒜片。痛者灸至不痛。不痛灸至痛時方佳。最要早覺早灸為上。一日二日。十灸七活。三日四日。六七活。

五六日。三四活。過七日。則不可灸。若有十數頭作一處生者。即用大蒜研成膏。作薄餅鋪其上。聚艾於蒜餅上燒之。亦能活也。若背上初發赤腫一片。中間有一片黃粟米頭子。便用獨蒜切去兩頭。取中間半寸厚。正安於瘡上。著艾灸十四壯。多至四十九壯。又曰。灸而不痛。

痛而後止其灸。灸而不痛者。先及其㿉。所以不痛。而後及良肉。所以痛也。灸而痛。不痛而後止其灸。灸而痛者。先及其未㿉。所以痛。次及將㿉。所以不痛也。劉氏曰。此謂癰疽初發。宜灸之也。然諸瘡患久成漏者。常有膿水不絕。其膿不臭。內無歹肉。尤宜用附子浸透。

切作大片。厚二三分。於瘡上著艾灸之。仍服內托之藥。隔三二日再灸之。不五七次。自然肌肉長滿矣。至有膿水惡物漸潰根深者。郭氏治用白麵、硫黃、大蒜。三物一處搗爛。著瘡大小。捻作餅子。厚約三分。於瘡上用艾炷灸二十一壯。一灸一易。後隔四五日。方用翠霞錠子信效錠子

互相用之。紝入瘡內歹肉盡處。好肉長平。然後外貼收斂之藥。內服應病之劑。調理即瘥矣。蓋不止宜灸於瘡之始發也。大抵始發宜灸。要汗下補養之藥對證。至灸冷瘡。亦須內托之藥切當。設有反逆。不唯不愈。恐致轉生他病也。元好問記云。素飲酒。於九月中。患腦之下。

項之上。出小瘡。後數日。腦項麻木。腫勢外掀。瘍醫遂取五香連翹。至八日不下。而云不可速療。十八日得膿。俟膿出。用藥或砭刺。三月乃可平。四月如故。予記醫經云。凡瘡見膿九死一生。果如其言。則有束手待斃之悔矣。乃請東垣診視。且謂膏粱之變。不當投五香。

五香已無及。當先用火攻之。然後用藥。以大艾炷如兩核許者。攻之至百壯。乃覺痛。次為處方云。是足太陽膀胱之經其病逆。當急治以黃連消毒丸。身面疣瘤。寶鑑云。艾炷灸十壯。即用醋摩雄黃塗紙上。剪如螺螄靨大。貼灸處。用膏藥重貼。二日一易。候癢折出。紙如豆粉愈。

2. 水氣

內經謂經脈滿。則脈絡溢。絡脈溢。則謬刺之。以調其絡脈。使形容如舊而不腫。故曰謬刺其處。以復其形。謹按。謬刺謂不分俞穴而刺之也。水熱穴論。刺水穴分大法。水溢於表。或腹脹。或四肢雖腫。而氣稍實。脈浮洪者。宜行此。至病氣孤危。脈微弱而四肢小。氣盛實者。今人往往謬刺之。禍不旋踵。蓋不審經言脈滿絡溢謬刺之理也。

3. 腳氣

孫真人云。古人無此疾。自永嘉南渡。衣冠之人多有之。濕流足脛。房事所致。發明曰。北方人飲潼酪濕熱之物所致。有道以來。有道以去。治之以灸焫為佳。以導引濕氣出外。又察足之三陰、三陽。是何經絡所起。楊太受云。腳氣是為壅疾。當治以宣通之劑。使氣不成壅。既成而盛者。砭惡血而去其腫勢。經曰。畜則腫熱。砭射之也。

4. 喉痹

原病式曰。痹、不仁也。俗作閉。閉、壅也。火主腫脹。故熱客上焦而咽嗌腫脹也。張戴人曰。手少陰、少陽二脈。並於喉。氣熱則內結腫脹。痹而不通則死。後人強立八名。曰。單乳蛾、雙乳蛾、單閉喉、雙閉喉、子舌脹、木舌脹、纏喉風、走馬喉閉。熱氣上行。故傳於喉之兩旁。

近外腫作。以其形似。是謂乳蛾。一為單。一為雙也。其比乳蛾差小者。名閉喉熱結。舌下復生一小舌。名子舌脹。熱結於舌中為之腫。名木舌脹。木者。強而不柔和也。熱結於咽喉。腫繞於外。且麻且癢。腫而大者。名曰纏喉風。暴發暴死者。名走馬喉痹。八名雖詳。皆歸之火。

微者咸軟之。大者下散之。至於走馬喉痹。生死人在反掌間。砭刺出血。則病已。嘗治一婦人。木舌脹。其舌滿口。令以䤵針銳而小者砭之五七度。三日方平。計所出血幾盈斗。劉氏曰。傷寒少陰病。咽痛及生瘡。不能言。聲不出者。用甘苦辛溫制其標病。以通咽喉。至若傷寒伏氣內發。

咽痛兼下利清穀。裡寒外熱。面赤脈微弱者。用辛熱之藥攻其本病。以順陰陽。利止則水升火降而咽痛自無也。此非雜病一陰一陽結為喉之比。不可妄施針砭。及寒涼之藥。上是火熱喉痹。急用吹藥點。刺少商、合谷、豐隆、湧泉、關衝等穴。

5. 淋閉

原病式曰。淋。小便澀痛也。熱客膀胱。鬱結不能滲泄故也。嚴氏曰。氣淋者。小便澀。常有餘瀝。石淋者。莖中痛。尿不得卒出。膏淋。尿似膏出。勞淋者。勞倦即發。痛引氣衝。血淋。過熱即發。甚則溺血。劉氏曰。大抵是膀胱蓄熱而成。灸法。炒鹽不拘多少。熱填滿病人臍中卻用箸頭大艾炷七壯。或灸三陰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