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聚英》~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騎竹馬法

治癰疽惡瘡發背。男左女右。臂腕中橫紋起。用薄篾一條。量至中指齊肉盡處。不量爪甲截斷。次用薄篾。取前同身寸一寸則可。卻令病人脫去上下衣服。以大竹槓一條跨定。兩人隨徐扛起。足要離地五寸許。兩旁更以兩人扶定。毋令動搖不穩。卻以前量長篾。貼定竹槓豎起。

白話文:

治療惡性癰瘡和背上發作的膿瘡。男人在左邊,女人在右邊。手臂手腕處橫紋突出。用一根薄竹篾。量到中指齊平肉盡的地方。不包括指甲而截斷。然後再用一根薄竹篾。取前面同等身寸,一寸即可。讓病人脫去上衣和褲子。用一根大竹槓橫跨在病人身上。兩個人慢慢扛起病人。腳要離地約五寸。兩旁再用兩個人扶穩。不要讓病人搖晃不穩。然後用前面量過長度的篾條,貼著竹槓豎起來。

從尾骶骨。貼脊量至篾盡處。以筆點記。此不是穴。卻用後取同身寸篾。取兩寸平折。自中橫量兩頭各一寸。方是灸穴。可灸三壯。

白話文:

從尾骨頂端開始,沿著脊椎骨測量到竹尺的盡頭,用筆做記號。這不是穴位,卻可以用它來取穴,以同樣的長度再取一根竹尺,對折後,從中間橫向測量,兩邊各一寸,纔是灸穴的位置。可以在此穴位灸三壯。

依法量穴。在督脈脊中至陽、筋束二穴中外。太陽行背二行鬲俞、肝俞之內。非正當穴也。疑必後人傳訛。以三寸為二寸耳。豈有不得正穴。徒破好肉而能愈病哉。此不能無疑也。

白話文:

根據古法找出穴位。在督脈的脊骨正中至陽穴和筋束穴之間,太陽經循行在背部第二條線的鬲俞穴和肝俞穴內外。這些穴位並不在正穴上,我懷疑一定是後人傳錯了。把三寸當成二寸了。難道說找不著正穴,就只能亂紮好肉,才能治病嗎?這一點不能不令人懷疑。

2. 四花穴法

崔知悌云。灸骨蒸勞熱。灸四花穴。以稻稈心量口縫如何闊。斷其多少。以如此長。裁紙四方。當中剪小孔。別用長稻稈。踏腳下。前取腳大指為止。後取腳曲䐐橫紋中為止。斷了。卻環在結喉下垂向背後。看稻稈止處。即以前小孔紙當中安。分為四花灸紙角也。可灸七壯。

白話文:

崔知悌說,治療因骨折導致的發燒和虛熱,可以灸「四花穴」。用稻草芯,按照嘴縫開口的寬度裁剪,再根據長度裁剪出紙片。在紙片中央剪一個小孔。另準備一根長稻草,踩在腳下。前面從腳的大拇指開始,後面從腳部彎曲的橫紋處結束。斷開稻草,套在喉結下垂向後背。觀察稻草的末端,將之前的小孔紙片對準並固定在末端。將紙片分成四角,每個角灸七壯。

初疑四花穴。古人恐人不識點穴。故立此捷法。當必有合於五臟俞也。今依此法點穴。果合太陽行背二行鬲俞、膽俞四穴。難經曰。血會鬲俞。疏曰。血病治此。蓋骨蒸勞熱。血虛火旺。故取此以補之。膽者肝之府。藏血。故亦取是俞也。崔氏止言四花。而不言鬲俞、膽俞四穴者。

為粗工告也。今只依揣摸脊骨鬲俞、膽俞為正。然人口有大小。闊狹不同。故四花亦不準。

白話文:

起初懷疑四花穴。古人擔心人們不知道穴位的位置,所以設定這個簡便的方法。這個方法必然與五臟俞穴有對應關係。現在按照這種方法取穴,果然符合足太陽膀胱經背部的二行鬲俞、膽俞四個穴位。《難經》說:「血會於鬲俞穴。」《疏》說:「治療血病可以取此穴。」因為骨蒸勞熱這種病是血虛火旺導致的,所以取此穴來補充氣血。膽是肝臟的附屬器官,儲藏血液,所以也取它的俞穴。崔氏只提到四花穴,而不提鬲俞、膽俞四個穴位。

3. 灸癆穴法

資生經云。久癆。其狀手足心熱。多盜汗。精神困頓。骨節疼寒。初發咳嗽。漸吐膿血。肌瘦面黃。減食少力。令身正直。用草子。男左女右。自腳中指尖量過腳心下。向上至曲䐐大紋處截斷。卻將此草自鼻尖量。從頭正中(分開頭心發貼肉量)至脊。以草盡處用墨點記。別用草一條。

白話文:

《資生經》記載:久患肺癆,症狀有手足心熱、盜汗多、精神萎靡,骨節疼痛怕冷、初期咳嗽,逐漸咳出膿血、肌肉消瘦面色發黃、食量減少體力虛弱。

治療方法:

  1. 身體端正筆直,用一根草條測量。
  2. 男性左手,女性右手。
  3. 從腳中指尖量過腳心,向上到腳踝的大彎折處截斷。
  4. 再用這根草從鼻尖測量,從頭正中(把頭髮撥開貼著頭皮測量)到脊椎骨。
  5. 草條測量到盡頭的地方用墨跡做記號。
  6. 另外再用一根草條測量。

令病人自然合口量闊狹截斷。卻將此草於墨點上平折兩頭盡處量穴。灸時隨年多灸一壯。如年三十。灸三十一。累效。

依此量之。其穴合五椎兩旁三寸。心俞二穴也。豈心主血。故灸之歟。

白話文:

讓病人自然地合上嘴,測量縫隙寬度。然後用草藥平貼在墨點上,折成兩頭貼合洞口。施灸時,隨著年齡,每增加一歲就多灸一壯。例如,30 歲時灸 31 壯。經過多次施灸,效果顯著。

4. 取腎俞法

千金注云。凡取腎俞者。在平處立。以杖子約量至臍。又以此杖子。當背脊骨上量之。知是與臍平處也。然後相去各寸半取其穴。則腎俞也。

按此法以臍准腎俞雖似。然肥人腹垂則臍低。瘦人腹平則臍平。今不論肥瘦。均以杖量之。未有準也。

白話文:

《千金方》中記載:取腎俞穴的方法。人平站立後,用一根小棍子測量,從肚臍量起。再用這根小棍子,沿著背脊骨向上量,量到與肚臍等高的地方。然後從這個地方左右各量一寸半,就是腎俞穴。

5. 竇氏八穴

(或云。少室隱者之所傳。劉氏曰。八穴用為輔治。非拘於法取者也。)

公孫(足太陰脾。通衝脈。合於心胸。主治二十七證。)

白話文:

(有人說,這是少室山隱士所傳下來的。劉氏說,八個穴位可以用來輔助治療,並不是固定地按照一定的規則來取穴。)

公孫穴(位於足太陰脾經,與衝脈相通,影響心胸部位,主要可以治療二十七種症狀。)

九種心痛,心胃,痰鬲涎悶,心胸,臍腹痛脹,三焦胃,脅肋疼痛,心脾,產後血迷,心主氣隔食不下,小腸胃,泄瀉不止,大腸胃,痃氣疼痛,心胃,裡急後重,大腸,傷寒結胸小腸心,水隔酒痰,肝胃,中滿不快反胃嘔吐,胃,腹脅脹滿痛,脾胃,腸風下血,大腸包絡,脫肛不收(大人小兒),大腸肺,氣隔,心肺,食隔不下,胃脾,食積疼痛,胃脾,癖氣小兒食癖,小腸心主,兒枕痛(婦人血塊),小腸三焦,酒癖,胃三焦,腹鳴,小腸胃,血刺痛,肝脾,小兒脾瀉,脾腎,瀉腹痛,大腸胃,胸中刺痛,心,瘧疾心痛,心包絡

上病公孫悉主之。先取公孫。後取內關。

內關(手厥陰心包絡。通陰維。主治二十五證。)

白話文:

九種心痛,分別是心胃、痰鬲涎悶、心胸、臍腹痛脹、三焦胃、脅肋疼痛、心脾、產後血迷、心主氣隔食不下,以及小腸胃、泄瀉不止、大腸胃、痃氣疼痛、心胃、裡急後重、大腸、傷寒結胸小腸心、水隔酒痰、肝胃、中滿不快反胃嘔吐、胃、腹脅脹滿痛、脾胃、腸風下血、大腸包絡、脫肛不收(大人小兒)、大腸肺、氣隔、心肺、食隔不下、胃脾、食積疼痛、胃脾、癖氣小兒食癖、小腸心主、兒枕痛(婦人血塊)、小腸三焦、酒癖、胃三焦、腹鳴、小腸胃、血刺痛、肝脾、小兒脾瀉、脾腎、瀉腹痛、大腸胃、胸中刺痛、心、瘧疾心痛、心包絡。

遇到這些病症,都可用公孫穴治療,先取公孫穴,再取內關穴。

內關穴位於手厥陰心包絡經脈,通陰維脈,可以治療二十五種病症。

中滿不快,心胃,傷寒,心主,心胸痞滿,肝胃,吐逆不定,脾胃,胸滿痰隔,肺心,腹痛胃,泄瀉滑腸,大腸,酒痰隔痛,心主,米穀不化,胃,橫豎痃氣,肝胃,小兒脫肛,大腸肺,九種心痛,心主胃,脅肋痛,肝膽,婦人血刺痛,心肝,腸鳴,大腸,積塊痛,肝,男子酒癖,脾肺,二膈並心下痞痛,心脾胃,氣膈食不下,胃心肺,腹肋脹痛,脾胃心主,腸風下血,大腸,傷寒結胸,胃,裡急後重,小腸,食膈不下食,心主胃

白話文:

  1. 胸悶不適:心、胃
  2. 傷寒:心
  3. 胸口痞滿:心、胸
  4. 肝鬱、胃熱:肝、胃
  5. 嘔吐反胃不定:脾、胃
  6. 胸悶痰多:肺、心
  7. 腹痛、胃脹:胃
  8. 腹瀉、腸滑:大腸
  9. 酒後痰多胸痛:心
  10. 飲食不消化:胃
  11. 經絡不通、氣滯:肝、胃
  12. 小兒脫肛:大腸、肺
  13. 九種心痛:心、胃
  14. 脅肋疼痛:肝、膽
  15. 婦女經痛:心、肝
  16. 腸鳴:大腸
  17. 腫塊痛:肝
  18. 男性飲酒失控:脾、肺
  19. 胸口以下痞痛、膈食不通:心、脾、胃
  20. 腹肋脹痛:脾、胃、心
  21. 腸風出血:大腸
  22. 傷寒胸悶:胃
  23. 裡急後重:小腸
  24. 食管不通、不能吞嚥:心、胃

痎瘧寒熱(新添有驗)

上病證。內關悉主之。

臨泣(此足臨泣也。足少陽膽經。通帶脈。合於目。上走耳後頰頸缺盆胸鬲。主治二十五證。)

白話文:

痎瘧和寒熱的症狀,這個新的療法經過驗證是有效的。

上述的病證,都可以通過刺激內關穴來調理。

臨泣穴,這裡指的是足部的臨泣穴,它屬於足少陽膽經,連通帶脈,向上到達眼部,再往上走到耳後、頰部、頸部、缺盆、胸部和膈肌。它可以治療二十五種症狀。

足趺腫痛,胃,手足麻,小腸三焦,手指顫掉,肝心主,赤眼冷淚,膀胱,咽喉腫痛,三焦手足攣急,肝腎,脅肋痛,膽,牙齒痛,胃大腸,手足發熱,胃心主,解利傷寒,膀胱,腿胯痛,膽,腳膝腫痛,胃肝,四肢不遂,膽,頭風腫,膀胱,頭頂腫,膀胱,浮風瘙癢,肺,身體腫,腎胃,身體麻,肝脾,頭目眩,膀胱,筋攣骨痛,肝胃,頰腮痛,大腸,雷頭風,膽,眼目腫痛,肝心,中風手足不舉,腎,耳聾,腎膽

上列病證。臨泣悉主之。先取臨泣。後取外關。外關(手少陽三焦經。通陽維。主治二十七證。)

白話文:

足部

  • 足部腫脹疼痛:脾胃
  • 手腳麻木:小腸、三焦
  • 手指顫抖:肝、心

眼睛

  • 眼睛發紅、流淚:膀胱
  • 咽喉腫痛:三焦、手少陽經
  • 眼睛浮腫,伴有風疹:肺

其他

  • 肋骨疼痛:膽
  • 牙齒疼痛:脾胃、大腸
  • 手腳發熱:脾胃、心
  • 腹瀉,傷寒:膀胱
  • 大腿根部疼痛:膽
  • 膝蓋、小腿腫痛:脾胃、肝
  • 四肢癱瘓:膽
  • 頭痛、腫脹:膀胱
  • 頭頂腫脹:膀胱
  • 全身腫脹:腎、脾胃
  • 全身麻木:肝、脾
  • 頭暈目眩:膀胱
  • 抽筋、骨頭疼痛:肝、脾胃
  • 腮幫子疼痛:大腸
  • 雷頭風:膽
  • 眼部腫痛:肝、心
  • 中風,手腳不能動:腎
  • 耳聾:腎、膽

肢節腫痛,腎,腎膊冷痛,三焦,鼻衄,肺,手足發熱,三焦,手指節痛不能屈伸,三焦,眉稜中痛,膀胱,手足疼痛,胃,產後惡風,腎胃,傷寒自汗,胃肺,頭風,膀胱,四肢不遂,膽胃,筋骨疼痛,肝腎,迎風淚出,肝,赤目疼痛,肝心,腰背腫痛,腎,手足麻痛並無力,胃,眼腫,心,頭風掉眩痛,膀胱,傷寒表熱,膀胱,破傷風,肝胃,手臂痛,大腸三焦,頭項痛,小腸,盜汗,心主,目翳或隱澀,肝,產後身腫,胃腎,腰胯痛,腎,雷頭風,膽

白話文:

肢體關節腫痛、肩臂冰冷疼痛、鼻子流血、手腳發熱、手指關節疼痛難以伸屈、眉心疼痛、手腳疼痛、產後怕風、傷寒發汗、頭疼、四肢癱瘓、筋骨疼痛、迎風流淚、眼睛紅腫疼痛、腰背腫痛、手腳麻木無力、眼睛腫脹、頭疼頭昏眼花、傷寒發熱、抽搐、手臂疼痛、頭頸疼痛、盜汗、眼睛有障礙、產後身體水腫、腰胯疼痛、頭痛。

上病證。外關悉主之。

後谿(手太陽小腸經。通督脈。合於內眥。走頭項耳戶膊小腸膀胱。主治二十四證。)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病症,外关穴都可以主治。

后溪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与督脉相通,连接内眼角,影响头部、颈部、耳朵、肩臂和小肠、膀胱,可以主治二十四种症状。

手足攣急,肝,手足顫掉,肝三焦,頭風痛,三焦膀胱,傷寒不解,膀胱,盜汗不止,肺心中風不語,經絡肝,牙齒痛,胃大腸,癲癇吐沫,胃,腰背強痛,腎,筋骨痛,肝胃,咽喉閉塞,腎肺胃,頰腮腫痛,胃小腸,傷寒項強或痛,膀胱,膝脛腫痛,腎,手足麻,胃,眼赤腫,肝心,傷寒頭痛,膀胱,表汗不出,肺胃,迎風淚下,肝膽,破傷風搐,肝,產後汗出惡風,肺,喉痹,肺肝,腳膝腿疼,胃,手麻痹,大腸

上病後谿穴主之。先取後谿。後取申脈。

申脈(足太陽膀胱經。通陽蹺。主治二十五證。)

白話文:

  • 手腳抽搐:肝
  • 手腳顫抖:肝、三焦
  • 頭痛:三焦、膀胱
  • 傷寒不解:膀胱
  • 盜汗不止:肺、心、中風(失語):經絡肝
  • 牙痛:胃、大腸
  • 癲癇吐沫:胃
  • 腰背僵痛:腎
  • 筋骨痛:肝、胃
  • 咽喉閉塞:腎、肺、胃
  • 腮腺腫痛:胃、小腸
  • 傷寒頸項強或痛:膀胱
  • 膝蓋脛骨腫痛:腎
  • 手腳麻木:胃
  • 眼睛紅腫:肝、心
  • 傷寒頭痛:膀胱
  • 沒有汗水排出:肺、胃
  • 遇風流淚:肝、膽
  • 破傷風痙攣:肝
  • 產後汗出怕風:肺
  • 喉嚨痛:肺、肝
  • 腳膝腿疼:胃
  • 手麻痺:大腸

腰背強痛,膀胱,肢節煩痛,腎肝,手足不遂,胃肺,傷寒頭痛,膀胱,身體腫滿,胃頭面自汗,胃,癲癇,肝,目赤腫痛,膀胱,傷風自汗,胃,頭風癢痛,膽,眉稜痛,膀胱,雷頭風,膽,手臂痛,大腸,臂冷,三焦,產後自汗,腎,鼻衄,肺,破傷風,肝,肢節腫痛,腎肝,腿膝腫痛,胃,耳聾,腎,手足麻,膽,吹奶,胃,洗頭風,膀胱,手足攣,肝腎,產後惡風,腎

白話文:

  • 腰背疼痛:膀胱、腎臟、肝臟
  • 四肢關節疼痛:腎臟、肝臟
  • 手腳麻痺:胃、肺
  • 發燒頭痛:膀胱
  • 身體浮腫:胃
  • 頭部自發性出汗:胃
  • 癲癇:肝臟
  • 眼睛紅腫疼痛:膀胱
  • 感冒自發性出汗:胃
  • 頭部發癢疼痛:膽囊
  • 眉骨疼痛:膀胱
  • 偏頭痛:膽囊
  • 手臂疼痛:大腸
  • 手臂發冷:三焦
  • 產後自發性出汗:腎臟
  • 鼻出血:肺臟
  • 破傷風:肝臟
  • 四肢關節腫痛:腎臟、肝臟
  • 腿部和膝蓋腫痛:胃
  • 耳聾:腎臟
  • 手腳麻痺:膽囊
  • 吹口哨:胃
  • 頭部濕疹:膀胱
  • 手腳抽筋:肝臟、腎臟
  • 產後怕風:腎臟

上病。申脈穴主之。先取申脈。後取後谿。

列缺(手太陰肺經。通任脈。合肺及肺系喉嚨胸鬲。主治三十一證。)

白話文:

上面的病症,可以通過申脈穴來治療。先按摩或針灸申脈穴,然後再處理後谿穴。

列缺穴屬於手太陰肺經,連通任脈,與肺及肺相關的喉嚨和胸膈部位相合,可以治療三十一種症狀。

寒痛泄瀉,脾,婦人血積痛或敗血,肝,咽喉腫痛,胃,死胎不出及胎衣不下,肝,牙齒腫痛,胃大腸,小腸氣撮痛,小腸,脅癖痛,肝肺,吐唾膿血,肺,咳嗽寒痰,肺,痃氣,胃食噎不下,胃,臍腹撮痛,脾,心腹痛,脾,腸鳴下痢,大腸,痔癢痛漏血,大腸,心痛溫痢,脾,產後腰痛,腎肝,產後發狂,心,產後不語,心包絡,米穀不化,脾,男子酒癖胃肝,乳癰腫痛,胃,婦人血塊,肝腎,溫病不瘥,膽,吐逆不止,脾胃,小便下血,小腸,小便不通,膀胱,大便閉塞,大腸,大便下血,大腸,胃腸痛病,心胃,諸積,心胃

上病。列缺悉主之。先取列缺。後取照海。

照海(足少陰腎經。通陰蹺。主治二十七證。)

白話文:

  • 寒性疼痛、腹瀉:脾臟
  • 婦女血塊疼痛或敗血:肝臟
  • 咽喉腫痛:胃
  • 死胎不出或胎盤不下:肝臟
  • 牙齒腫痛:胃、大腸
  • 小腸氣痛:小腸
  • 脅肋疼痛:肝臟、肺臟
  • 吐出膿血:肺臟
  • 咳嗽帶寒痰:肺臟
  • 痃氣:胃
  • 噎膈食不下:胃
  • 肚臍和腹部疼痛:脾臟
  • 心腹疼痛:脾臟
  • 腹鳴、腹瀉:大腸
  • 痔瘡癢痛、出血:大腸
  • 心痛、溫熱痢疾:脾臟
  • 產後腰痛:腎臟、肝臟
  • 產後發狂:心臟
  • 產後失語:心包絡
  • 米穀不能消化:脾臟
  • 男性酒癮:胃、肝臟
  • 乳腺炎:胃
  • 婦女血塊:肝臟、腎臟
  • 溫病不癒:膽囊
  • 嘔吐不止:脾臟、胃
  • 小便帶血:小腸
  • 小便不通:膀胱
  • 大便不通:大腸
  • 大便帶血:大腸
  • 胃腸疼痛:心臟、胃
  • 各種積塊:心臟、胃

喉嚨閉塞,胃,小便冷痛,腎肝,小便淋澀不通,膀胱,婦人血暈,肝腎,膀胱氣痛,膀胱,胎衣不下,肝,臍腹痛,脾,小腹脹滿,小腸,腸澼下血,大腸,飲食不納反胃吐食,胃男子癖並酒積,肺肝,腸鳴下痢腹痛,大腸,中滿不快,胃,食不化,胃,婦人血積,腎心,兒枕痛,胃肝,難產,腎肝,泄瀉,脾,嘔吐,胃,酒積,脾,痃氣,胃,氣塊,脾肝腎,酒痹,胃肝,氣膈,心主,大便不通,大腸,食勞黃,脾胃,足熱厥,心主

上病。照海悉主之。先取照海。後取列缺。

白話文:

喉嚨閉塞 胃寒,小便冷痛,腎肝疼痛,小便淋漓不通

膀胱 婦女血暈,肝腎疼痛,膀胱氣痛

膀胱 胎盤不下,肝氣滯,臍腹疼痛,脾虛,小腹脹滿

小腸 腸道流血,大腸虛寒,飲食停滯,嘔吐

男子癖病酒積病(胃病),肺肝氣滯

大腸 腸鳴腹瀉,腹痛

中滿不適,食物不消化,婦人血積症(子宮出血)

腎心 兒童枕部疼痛,胃肝虛弱,難產

腎肝 泄瀉,脾虛,嘔吐,胃氣滯,酒積病(胃病)

痃氣(胃痛),胃中氣塊,脾肝腎虛弱,酒痹症 (關節疼痛)

胃肝 氣膈症 (胸悶),心臟虛弱,大便不通

大腸 食勞黃 (黃疸),脾胃虛弱,足部發熱抽搐,心臟虛弱

上法。先刺主證之穴。隨病左右上下所在取之。仍循捫道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合穴。未已則求之。須要停針待氣。使上下相接。快然無其所苦。而後出針。

按此八穴。治法溥博。亦許學士所謂廣絡原野。冀獲一免者也。

白話文:

上方(針法):

首先針刺主證的穴位。根據病情的左右、上下位置來選擇穴位。然後沿著經脈尋求,按照規定的手法祛除病邪。如果病情沒有好轉,一定要找出合適的穴位。病情未好轉就繼續尋找。需要停針等待氣血貫通,使上下相通。當患者感覺輕鬆無痛後,再拔出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