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聚英》~ 卷一下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下 (8)

1. 陽蹺脈

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其為病也。令人陰緩而陽急。兩足蹺脈。本太陽之別。合於太陽。其氣上行。氣並相還則為濡。目氣不營。則目不合。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當數者為經。不當數者為絡也。蹺脈長八尺。所發之穴。生於申脈。以附陽為郄。本於僕參。

白話文:

陽蹺脈

從腳後跟中央開始,沿外踝向上走行,進入風池穴。

發病症狀: 讓人陰氣運行緩慢,陽氣運行急促。

經絡與病理: 陽蹺脈是太陽經的別支,與太陽經相合。其氣血運行向上。如果氣血運行順暢,則稱之為「濡」。如果不順暢,則眼睛得不到濡養,就會出現閉合困難。

經絡與性別: 男性以陽經為主,女性以陰經為主。凡是經絡上應該出現的穴位,稱為經穴;不應該出現的,稱為絡穴。

經絡長度: 陽蹺脈長八尺。

經絡上的穴位: 陽蹺脈發出的穴位,都生長在申脈上。陽蹺脈附著於陽脈的穴位稱為郄穴。陽蹺脈起始於僕參穴。

與足少陽會於居髎。又與手陽明會於肩髃及巨骨。又與手足太陽、陽維會於臑俞。與手足陽明會於地倉。又與手足陽明會於巨髎。又與任脈、足陽明會於承泣。凡二十穴。

白話文:

與足少陽經在居髎穴交會。 與手陽明經在肩髃穴和巨骨穴交會。 與手足太陽經、陽維脈在臑俞穴交會。 與手足陽明經在地倉穴交會。 與手足陽明經在巨髎穴交會。 與任脈、足陽明經在承泣穴交會。 共計二十個穴位。

申脈(外踝下。屬足太陽經。),附陽(外踝上),僕參(跟骨上),居髎(章門下),肩髃(肩端),巨骨(肩端),臑俞(肩髎後。胛骨上廉。),地倉(口吻旁),巨髎(鼻兩旁),承泣(目下七分)

以上諸穴。陽蹺脈病者。宜刺之。

白話文:

  • 申脈:外腳踝下方,屬於足太陽經。
  • 附陽:外腳踝上方。
  • 僕參:腳跟骨上方。
  • 居髎:章門穴下方。
  • 肩髃:肩膀尖端。
  • 巨骨:肩膀尖端。
  • 臑俞:肩髎穴後方,肩胛骨上緣。
  • 地倉:嘴巴旁邊。
  • 巨髎:鼻子兩旁。
  • 承泣:眼睛下方七分處。

2. 陰蹺脈

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此為病者。令人陽緩而陰急。故曰蹺脈者。少陰之別。別於然谷之後。上內踝之上。直上陰。循陰股入陰。上循胸裡。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鼻。屬目內眥。合於太陽。女子以之為經。男子以之為絡。兩足蹺脈。長八尺。而陰蹺之郄在交信。陰蹺病者取此。

照海(足內踝下),交信(內踝上)

陰蹺脈病。取之二穴刺之。

白話文:

陰蹺脈:也起於腳跟中間。沿著內踝向上行至咽喉。與衝脈交會貫通。如果此脈出現病變,會導致陽氣虛弱,陰氣亢盛。所以稱之為蹺脈,是少陰經的分支。分支於然谷穴後方,向上經過內踝之上。直上至陰毛部位,沿著陰部進入腹中。向上經過胸部,進入缺盆穴。從人迎穴前外出,進入鼻中。與目內眥相連,與太陽經相合。女性以陰蹺脈為經脈,男性以陰蹺脈為絡脈。兩足的陰蹺脈長八尺。而陰蹺脈的郄穴在交信穴。治療陰蹺脈病變時,取此郄穴。

3. 衝脈

衝脈者。與任脈皆起於胞中。上循脊裡。為經絡之海。其浮於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故曰衝脈者。起於氣衝。並足少陰之經。俠臍上行。至胸中而散。此為病。令人逆氣而裡急。難經則曰。並足陽明之經。以穴考之。足陽明俠臍左右各二寸而上行。足少陰俠臍左右各五分而上行。

白話文:

衝脈和任脈都起源於子宮。向上沿着脊椎內側走行,是經絡的匯聚之地。其外浮的部分沿着腹部向上走行,匯合於咽喉,再分出經脈連接嘴脣和口腔。因此說衝脈是由氣衝激而成的,它與足少陰經並行,沿着肚臍兩側向上走行,到達胸腔後分散開來。如果衝脈出現問題,會導致氣機逆亂,出現裏急後重(肛門直腸有緊急排便感)的症狀。

《難經》中記載,衝脈與足陽明經並行。根據穴位來考證,足陽明經沿着肚臍兩側各兩寸向上走行,足少陰經則沿着肚臍兩側各五分向上走行。

針經所載。沖、任與督脈。同起於會陰。其在腹也。行乎幽門、通谷、陰都、石關、商曲、肓俞、中注、四滿、氣穴、大赫、橫骨。凡二十二穴。皆足少陰之分也。然則衝脈並足少陰之經明矣。

白話文:

《針經》記載的沖脈、任脈和督脈,都從會陰穴開始。這些經脈在腹中經過幽門穴、通谷穴、陰都穴、石關穴、商曲穴、肓俞穴、中注穴、四滿穴、氣穴穴、大赫穴、橫骨穴。總共有二十二個穴位,都屬於足少陰的範疇。因此,衝脈與足少陰經脈相並行是很明顯的。

幽門(巨闕旁),通谷(上脘兩旁),陰都(通谷下),石關(陰都下),商曲(石關下),肓俞(商曲下),中注(肓俞下),四滿(中注下),氣穴(四滿下),大赫(氣穴下),橫骨(大赫下)

逆氣裡急者。取諸此。

白話文:

幽門:巨闕穴旁 通谷:上脘穴兩旁 陰都:通谷穴下方 石關:陰都穴下方 商曲:石關穴下方 肓俞:商曲穴下方 中注:肓俞穴下方 四滿:中注穴下方 氣穴:四滿穴下方 大赫:氣穴穴下方 橫骨:大赫穴下方

4. 陽維脈

陽維。維於陽。其脈起於諸陽之會。與陰維皆維絡於身。若陽不能維於陽。則溶溶不能自收持。其脈氣所發。別於金門。以陽交為郄。與手足太陽及蹺脈會於臑俞。與手足少陽會於天髎。又會於肩井。其在頭也。與足少陽會於陽白。上於本神及臨泣。上至正營。循於腦空。下至風池。

其與督脈會。則在風府及啞門。難經云。陽維為病。苦寒熱。此陽維脈氣所發。凡二十四穴。

白話文:

陽維脈。位於陽經。它發源於各陽經相匯處。與陰維脈都環繞於身上。如果陽經不能固攝陽氣,陽氣就會消散而無法收斂。陽維脈流動的氣,別離開手少陽三焦經的金門穴。以陽交穴為郄穴,與手足太陽經以及蹺脈在臑俞穴會合;與手足少陽經在天髎穴會合;又在肩井穴會合。在頭部與足少陽經會合於陽白穴,向上行至本神穴和臨泣穴,向上到正營穴,經過腦空,向下至風池穴。

金門(足外踝下),陽交(外踝上七寸),臑俞(肩後胛上廉),天髎(缺盆上),肩井(肩頭上),陽白(眉上),本神(眉上),臨泣(眉上),正營(目窗後),腦空(缺盆上),風池(顳顬後),風府(髮際),啞門(風府後)

以上穴。苦寒熱者刺之。

白話文:

  • 金門:位於外踝下方
  • 陽交:位於外踝上方 7 寸處
  • 臑俞:位於肩胛骨上緣後方
  • 天髎:位於缺盆骨上緣
  • 肩井:位於肩頭上
  • 陽白:位於眉上
  • 本神:位於眉上
  • 臨泣:位於眉上
  • 正營:位於眼窩後方
  • 腦空:位於缺盆骨上緣
  • 風池:位於太陽穴下方
  • 風府:位於髮際
  • 啞門:位於風府後方

5. 陰維脈

陰維。維於陰。其脈起於諸陰之交。若陰不能維於陰。則悵然失志。其脈氣所發者。陰維之郄。名曰築賓。與足太陰會於腹哀、大橫。又與足太陰、厥陰會於府舍、期門。與任脈會於天突、廉泉。難經云。陰維為病。苦心痛。此陰維脈氣所發。凡十二穴。

白話文:

陰維脈。維繫於陰部。它的經脈起始於諸陰經交會之處。如果陰氣不能維持於陰部,就會感到失意沮喪。陰維脈氣所發出的部位,是陰維脈的郄穴,叫做築賓穴。築賓穴與足太陰脾經會合於腹哀穴、大橫穴。又與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會合於府舍穴、期門穴。與任脈會合於天突穴、廉泉穴。

《難經》中說,陰維脈發生疾病,會引起心痛。這是陰維脈氣所發出的症狀。陰維脈共有十二個穴位。

築賓(內踝上),腹哀(日月下),大橫(腹哀下),府舍(腹結下),期門(乳下),天突(結喉下),廉泉(結喉上)

以上穴。苦心痛者刺之。

白話文:

  • 築賓:位於內踝上方
  • 腹哀:位於肚臍正下方
  • 大橫:位於腹哀下方
  • 府舍:位於腹結下方
  • 期門:位於乳頭下方
  • 天突:位於喉結下方
  • 廉泉:位於喉結上方

6. 帶脈

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其為病也。腰腹縱容。如囊水之狀。其脈氣所發。在季脅下一寸八分。正名帶脈。以其回身一周如帶也。又與足少陽會於維道。此帶脈所發。凡四穴。

帶脈(在季脅下一寸八分),維道

以上穴。病如上證者刺之。

白話文:

帶脈:這條經脈起於兩肋下,繞身體一週。患此經絡病症時,腰腹部會虛鬆而下垂,就像裝滿水的袋子一樣。帶脈的氣血來源於兩肋下 1.8 寸的位置,其正式名稱為「帶脈」,因為它繞著身體一週,就像腰帶一樣。帶脈又與足少陽膽經在「維道」穴相交。帶脈共分佈有 4 個穴位。

7. 十五絡脈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

實則手銳掌熱。瀉之。虛則欠㰦。小便遺數。補之。

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

實則支滿。瀉之。虛則不能言。補之。

手心主之別。名曰內關。

實則心痛。瀉之。虛則頭強。補之。

手太陽之別。名曰支正。

實則節弛肘廢。瀉之。虛則生疣。小如指。痂疥。補之。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

實則齲聾。瀉之。虛則齒寒痹隔。補之。

手少陽之別。名曰外關。

實則肘攣。瀉之。虛則不收。補之。

足太陽之別。名曰飛揚。

實則鼽窒。頭背痛。瀉之。虛則鼽衄。補之。

足少陽之別。名曰光明。

實則厥。瀉之。虛則痿躄。坐不能起。補之。

足陽明之別。名曰豐隆。

氣逆則喉痹卒喑。實則狂癲。瀉之。虛則足不收脛枯。補之。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

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瀉之。虛則鼓脹。補之。

足少陰之別。名曰大鐘。

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癃。瀉之。虛則腰痛。補之。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

其病氣逆則睪丸卒痛。實則挺長。瀉之。虛則暴癢。補之。

任脈之別。名曰尾翳。

實則腹皮痛。瀉之。虛則癢瘙。補之。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

實則脊強。瀉之。虛則頭重。補之。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

實則身盡痛。瀉之。虛則百節盡皆縱。補之。

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虛則必下。視之不見。求之上下。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

白話文:

手太陰經的別絡叫做列缺,實證表現為手尖銳痛、手掌發熱,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打呵欠、小便頻數,需要補法治療。

手少陰經的別絡叫做通里,實證表現為肢體疼痛,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不能說話,需要補法治療。

手心主經的別絡叫做內關,實證表現為心痛,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頭痛,需要補法治療。

手太陽經的別絡叫做支正,實證表現為關節鬆弛、肘部無力,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生長疣子、皮膚乾燥、有痂疥,需要補法治療。

手陽明經的別絡叫做偏歷,實證表現為牙齒疼痛、耳聾,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牙齒寒冷、麻木、感覺遲鈍,需要補法治療。

手少陽經的別絡叫做外關,實證表現為肘部攣縮,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不能收縮,需要補法治療。

足太陽經的別絡叫做飛揚,實證表現為鼻塞、頭部和背部疼痛,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鼻出血,需要補法治療。

足少陽經的別絡叫做光明,實證表現為昏厥,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痿軟、行走困難、坐立不起,需要補法治療。

足陽明經的別絡叫做豐隆,氣逆則喉嚨阻塞、突然失聲,實證表現為狂躁、癲癇,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足部不能收縮、脛骨枯萎,需要補法治療。

足太陰經的別絡叫做公孫,厥氣上逆則出現霍亂,實證表現為腸道劇烈疼痛,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腹脹,需要補法治療。

足少陰經的別絡叫做大鐘,氣逆則出現煩悶,實證表現為小便閉塞,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腰痛,需要補法治療。

足厥陰經的別絡叫做蠡溝,氣逆則出現睪丸突然疼痛,實證表現為睪丸腫大,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突然瘙癢,需要補法治療。

任脈的別絡叫做尾翳,實證表現為腹部皮膚疼痛,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皮膚瘙癢,需要補法治療。

督脈的別絡叫做長強,實證表現為脊柱強直,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頭部沉重,需要補法治療。

脾經的大絡叫做大包,實證表現為全身疼痛,需要瀉法治療;虛證表現為全身關節鬆弛,需要補法治療。

這十五條絡脈,實證必見,虛證則要往下找,從外表看不出來,需要上下尋找。人體經絡不同,絡脈的走向和位置也不同。

又按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其動應衣。脈宗氣也。而不繫於補瀉之列。蓋中焦之氣盛衰。而宗氣為之盈縮。取之三里以下其氣。而宗氣之盈者消。調之三里以補其所。而宗氣之耗者滋。則其氣未嘗不補瀉也。特以非別走他經。故不在諸絡之例。此所以舉豐隆而不屬虛里也歟。

白話文:

另外再談胃經的貫通大絡,叫做「虛裏」。它的活動反應在衣服上,代表的是脈氣,但並不屬於補瀉的範疇。這是因為中焦的氣息旺盛或衰弱,脈氣就會跟著充盈或收縮。從三里穴以下取氣,就能消散過剩的脈氣;用三里穴來補氣,就能滋養不足的脈氣。所以脈氣實際上一直在補瀉。只是它並不特別流經其他經絡,所以不屬於一般的絡脈。因此,我們在列舉足陽明胃經絡穴時,才會把豐隆穴排除在「虛裏」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