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聚英》~ 卷一下 (6)
卷一下 (6)
1. 督脈
督脈者。起於下極之腧。
下極之腧。兩陰之間。屏翳處也。屏翳兩筋間為篡。篡內深處為下極。督脈之所始也。
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腦上巔。循額至鼻柱。屬陽脈之海也。
白話文:
督脈起於人體最下方的穴位, 這個穴位位於男女私處的中間,也就是會陰的地方。 會陰兩側肌肉之間有一個縫隙,稱為纂, 在纂的內側深處就是督脈的起點。
督脈沿著脊椎內部向上走, 一直到風府穴,然後進入腦部,到達頭頂, 再沿著額頭到達鼻樑, 這是屬於陽脈的重要經脈。
脊之為骨。凡二十一椎。通項骨三椎。共二十四椎。自屏翳而起。歷長強穴。並脊裡而上行。循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過風門。循陶道、大椎、啞門。至風府入腦。循腦戶、強間、後頂上巔。至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循額至鼻柱。
白話文:
脊椎骨總共有二十四節。其中三節在上,連接頭骨。
從屏翳穴開始,脊椎骨沿著脊柱中間往上延伸,經過:
- 腰俞穴
- 陽關穴
- 命門穴
- 懸樞穴
- 脊中穴
- 筋縮穴
- 至陽穴
- 靈臺穴
- 神道穴
- 身柱穴
經過風門穴後,脊椎骨沿著:
- 陶道穴
- 大椎穴
- 啞門穴
最後到達風府穴,進入腦部。
在腦部,脊椎骨沿著:
- 腦戶穴
- 強間穴
- 後頂上巔穴
- 百會穴
- 前頂穴
- 囟會穴
- 上星穴
- 神庭穴
最後沿著額頭,到達鼻柱。
經素髎、水溝、兌端。至齦交而終焉。雲陽脈之海者。以人之脈絡。周流於諸陽之分。譬猶水也。而督脈則為之都綱。故曰陽脈之海。
行背中一行。凡二十七穴。
白話文:
經絡經過素髎穴、水溝穴、兌端穴。最後到達牙齦邊緣。督脈是陽脈中的匯集處。就像人體的脈絡分佈在陽經的分支,如同水流分佈。督脈就像是管轄者的總綱。因此被稱為陽脈中的「海」。
長強(一名氣之陰郄,一名橛骨),脊骶骨端下三分。伏地取之乃得。足少陰、少陽結會。督脈別走任脈。銅人。針三分。轉針以大痛為度。灸不及針。日灸三十壯止二百壯。甲乙。針二分。留七呼。明堂。灸五壯。主腸風下血。久痔瘻。腰脊痛。狂病。大小便難。頭重。洞泄。
五淋。疳蝕下部慝。小兒囟陷。驚癇瘛瘲。嘔血。驚恐失精。瞻視不正。實則脊強。瀉之。虛則頭重。補之。
白話文:
長強穴(又名氣之陰郄,橛骨):
- 位置:位於尾骨尖下方三分處。
- 姿勢:伏趴取穴。
- 主治經絡:足少陰腎經、足少陽膽經。
- 督脈分出任脈。
- 針灸方法:
- **銅人針法:**針刺三分深,轉動針具至感到劇痛為度。
- **灸法:**灸灼的壯數小於針刺。每日可灸 30-200 壯。
- **甲乙經針法:**針刺二分深,留針七呼。
- **明堂穴灸法:**灸灼五壯。
主要功效:
- 治療腸道風熱引起的便血。
- 久治不愈的痔瘡和瘻管。
- 腰脊疼痛。
- 狂妄癲癇。
- 大小便困難。
- 頭重感。
- 腹瀉。
腰俞(一名背解,一名髓孔,一名腰柱,一名腰戶),二十一椎節下間宛宛中。以挺身伏地舒身。兩手相重支額。縱四體。後乃取其穴。銅人。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七壯至七七壯。甲乙針二分。留七呼。灸七壯。忌房勞。舉重強力。明堂。灸三壯。下經。灸五壯。素注。
白話文:
腰俞穴(別名:背解、髓孔、腰柱、腰戶)位於脊椎骨下方,第二十一節椎骨之間的凹陷處。
取穴方法:
- 身體挺直,伏下身,舒展四肢。
- 雙手交疊支撐在額頭上。
- 然後尋找穴位。
針灸方法:
- 銅人:針刺八分深,留針三息,出針後瀉五息。灸七壯,最多可灸到七七四十九壯。
- 甲乙針:針刺二分深,留針七息。灸七壯。
注意事項:
- 避免房事,以免消耗元氣。
- 避免舉重或劇烈運動。
其他相關穴位:
- **明堂穴:**灸三壯。
- **下經穴:**灸五壯。
- **素注穴:**未記載針灸方法。
針一分。又云二寸。主腰髖腰脊痛。不得俯仰。溫瘧汗不出。足清不仁。傷寒四肢熱不已。婦人月水閉。溺赤。宋、徐秋夫聞鬼斛斯泣腰痛。縛草作人。令依之針腰俞、肩井。明日一人謝云。蒙君救濟。忽不見。
白話文:
針灸深度一寸,也有人說兩寸。主治腰部、臀部、背部疼痛,不能彎腰或仰頭。溫熱性瘧疾汗不出,腳冰冷且沒有知覺。傷寒四肢發熱不止。婦女月經閉止。小便發紅。
宋朝,徐秋夫聽到鬼斛斯哀號說腰痛。於是用稻草紮成一個人,讓鬼斛斯靠著它,針灸鬼斛斯的腰俞穴和肩井穴。第二天,有一個人來感謝徐秋夫說:「多虧您的救助,我現在不痛了。」說完就消失了。
按秋夫療鬼。事涉怪誕。然左氏記彭生、子產立伯有。理或有。姑錄以博聞見。
陽關,十六椎節下間。坐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主膝外不可屈伸。風痹不仁。筋攣不行。
白話文:
陽關穴位位於第十六個椎節下方的空隙處,病人坐著時可以找到這個位置。根據針灸指南,針刺時應插入五分深,艾灸時則需要灸三壯。這個穴位主要用於治療膝部外側不能屈伸、風濕麻痹以及筋肉收縮無法正常活動的問題。
命門(一名屬累),十四椎節下間。伏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二壯。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寒熱痎瘧。腰腹相引痛。骨蒸五臟熱。小兒發癇。張口搖頭。身反折。角弓。
白話文:
命門(又稱屬累),位於第十四節椎骨下方的空隙處。取穴時應採取伏臥姿勢,並在銅人穴位上針刺五分。如果採用艾灸,則灸兩壯。
此穴位主要治療以下疾病:
- 頭痛劇烈如頭顱破裂
- 身體發熱如火
- 無汗
- 寒熱交替發生的瘧疾
- 腰腹部疼痛並相互牽引
- 骨頭發熱,五臟發熱
- 小兒癲癇發作,出現張口、搖頭、身體反折、角弓反張等症狀
懸樞,十三椎下。伏取之。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腰脊強不得屈伸。積氣上下行。水穀不化。下痢。腹中留積。
白話文:
懸樞穴位位於第十三椎之下。伏貼取穴。在銅人像上。針刺深度三分。灸法施灸三壯。主治腰脊僵硬無法彎曲伸展,氣血積滯於上下,食物無法消化,導致腹瀉、腹中脹滿等症狀。
脊中(一名神宗,一名脊俞),十一椎節下間。俯取之。銅人。針五分。得氣即瀉。禁灸。灸之令人腰傴僂。主風癇癲邪。黃疸腹滿。不嗜食。五痔。便血。溫病。積聚。下利。小兒脫肛。素問。刺中髓。為傴。行針宜慎之。
白話文:
脊中穴(又名神宗、脊俞),位於第十一根脊椎骨下方的凹陷處。採用俯臥姿勢尋找此穴。銅人經記載,針刺深度為五分。得氣後立即瀉針。禁止灸此穴,否則會導致腰部彎曲駝背。主治風癇癲狂、黃疸腹脹、食慾不振、五痔、便血、溫熱病、積聚、腹瀉、小兒脫肛。
《素問》記載,針刺脊中穴刺入髓中,會導致駝背。因此,針刺此穴時應謹慎小心。
筋縮,九椎節下間。俯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明下。灸七壯。主癲疾狂走。脊急強。目轉反戴。上視目瞪。癇病多言。心痛。
白話文:
筋縮,在背部九椎(胸椎、腰椎)節之間。俯身取穴。在銅人上。針刺五分。灸三壯。
明下穴。灸七壯。主治癲癇發作,狂奔亂走。脊柱僵硬,無法轉動。眼睛轉動異常,上下翻白。視力上揚,眼睛瞪大。癲癇發作,多言不休。心痛。
至陽,七椎節下間。俯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三壯。明下。灸七壯。主腰脊痛。胃中寒氣。不能食。胸脅支滿。身羸瘦。背中氣上下行。腹中鳴。寒熱解㑊。淫濼。脛酸。四肢重痛。少氣難言。卒疰忤。攻心胸。
靈臺,六椎節下間。俯取之。銅人缺治病。見素問。
白話文:
位於背部,第七椎骨以下的間隙處。趴著針灸此穴。使用銅人針。針刺深度為五分。施灸三壯。位於腹部前下方。施灸七壯。主治腰脊疼痛。胃中寒氣導致食慾不振。胸脅脹滿。身體消瘦。背部氣息上下運行。腹中鳴叫。寒熱交替。精神萎靡。小腿痠痛。四肢疼痛難忍。氣短難以說話。突然發生的癲癇。胸悶心痛。
按靈臺一穴。諸書缺主治。資生經集銅人、千金、外臺、明堂亦無考。惟曰見素問。考之素問。經文無所載。王冰注中惟言髎穴所在而已。主治亦未之見。竊意諸書。豈因靈道、靈墟名治相混。而泯沒歟。先儒謂心曰靈臺。經謂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豈主病同手少陰神門。
白話文:
按「靈臺」這個穴位,各醫書均無記載其主治症狀。資生經集銅人、千金要方、外臺祕要、明堂灸法也都沒有考究。只有《素問》中提到過。考究《素問》,經文中並未記載,只有王冰的註解中提到「髎穴」的所在位置。主治症狀也未見記載。
我猜測,各醫書可能是將「靈道」、「靈墟」穴位的主治症狀混淆,才導致「靈臺」穴位主治症狀消失。古代儒家學者稱心臟為「靈臺」。經書中說,心臟是君主之官,神明從中產生。因此,「靈臺」穴位的主治症狀可能與手少陰經的神門穴相同。
而針刺淺深。艾壯多寡。同至陽、神道歟。或曰。手少陰神門主心矣。於督脈何與。而六椎節下。又屬之心。心之所出何多邪。曰。督為陽脈之都綱。猶五臟既有俞在背。而督又處太陽之中。故太陽有腎俞。而督有命門。靈臺為心無疑。如紫微垣有天皇大帝矣。心中星又為帝星。
白話文:
針灸刺入的深度和艾灸的數量,同陽經和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有關。有人說,手少陰經的神門穴位主管心臟,與督脈有何關係?而且,六椎穴位以下的部位,也屬於心臟。心臟所負責的範圍為何如此廣泛?回答:督脈是所有陽經的統帥,就像五臟在背部都有相應的俞穴,而督脈又位於太陽經之中。所以,太陽經上有腎俞穴,而督脈上有命門穴。靈臺穴與心臟的關係毋庸置疑,就像紫微垣中有天皇大帝。心中星穴又稱為帝星穴。
大微垣又有帝座。天市垣又有帝星。蓋心為一身之主。如帝王警蹕所至。曰行在所也。曰。論語示闕文。春夏存夏。吾子何僭妄若此。曰。安國以郭公為虢公。晦庵補格致於大學。將以明經也。
白話文:
大微星區又有帝座星。天市星區又有帝星。因為心臟是全身的主人,就像帝王出巡的警蹕所到之處,稱為行在所。孔子在《論語》中說:「春秋記載夏朝,我的學生怎麼如此僭越?」有人回答說:「安國先生把郭公寫成虢公,晦庵先生在《大學》中補充了格致,都是為了闡明經義。」
神道,五椎節下間。俯取之。銅人。灸七七壯止百壯。明下。灸三壯。針五分。千金。灸五壯。主傷寒發熱。頭痛。進退往來。痎瘧。恍惚。悲愁健忘。驚悸。失欠。牙車蹉。張口不合。小兒風癇。
白話文:
神道穴位,位於五椎之下間隙處。俯身取穴。在銅人腧穴圖上標示此穴位。施灸,灸7壯至百壯,明下穴位。施灸,灸3壯。針刺,針入五分。根據《千金方》,施灸,灸5壯。主治傷寒發熱、頭痛、寒熱往來、瘧疾、神志恍惚、憂傷健忘、驚恐不安、失魂健忘、牙關緊閉、口不能合、小兒驚風。
身柱,三椎節骨下間。俯取之。銅人。針五分。灸七七壯止百壯。明堂。灸五壯。下經。三壯。主腰脊痛。癲病狂走。瘛瘲。怒欲殺人。身熱妄言見鬼。小兒驚癇。難知云。治洪長伏三脈。風癇驚癇發狂。惡人與火。灸三椎、九椎。陶道,大椎下間。俯取之。足太陽、督脈之會。
銅人。灸五壯。針五分。主痎瘧寒熱。灑淅脊強。煩滿汗不出。頭重目瞑。瘛瘲。恍惚不樂。
白話文:
身柱穴位:
- 位於三塊椎骨的下方。
- 俯身取穴。
- 針灸深度:0.5寸。
- 艾灸:77次至100次。
明堂穴位:
- 艾灸:5次。
下經穴位:
- 艾灸:3次。
主治:
- 腰痛、脊痛。
- 癲癇發作、狂躁走動。
- 抽搐、痙攣。
- 憤怒欲殺人。
- 身體發熱、胡言亂語、見鬼。
- 小兒驚風、癲癇。
- 難以診斷的疾病。
治療:
- 治癒洪長、伏三脈。
- 治療風癇、驚癇、發狂。
- 害怕人與火。
三椎、九椎穴位:
- 陶道於大椎穴下間。
- 俯身取穴。
- 足太陽經、督脈交會穴位。
大椎,一椎上。陷者宛宛中。手足三陽。督脈之會。銅人。針五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以年為壯。主肺脹脅滿。嘔吐上氣。五勞七傷。乏力。溫瘧痎瘧。氣注背膊拘急。頸項強不得回顧。風勞食氣。骨熱。前板齒燥。仲景曰。太陽與少陽並病。頸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
白話文:
大椎穴,位於第一節頸椎上。陷下去的地方,宛如一個小窪。它屬於手足三陽經和督脈的交會點。根據銅人針灸模型,在大椎穴刺入五分深,留針三呼。瀉氣時數五息。艾灸以一年份艾柱為壯。
大椎穴主治肺脹、肋骨脹滿。嘔吐、上氣。五勞七傷。乏力。溫瘧、癉瘧。氣瘀背部、肩胛骨痙攣緊繃。頸項僵硬,無法回頭。風勞、食積氣滯。骨頭發熱。前排牙齒燥熱。
仲景說:太陽經和少陽經同時發病,會導致頸項僵痛。或者頭暈目眩。有時會像胸腔裡有結塊一樣。心窩以下的地方堅硬痞悶,應該刺大椎穴的第一個間隙。
啞門(一名舌厭,一名舌橫,一名喑門),在項風府後一寸。入髮際五分。項中央宛宛中。仰頭取之。督脈、陽維之會。入系舌本。素注。針四分。銅人。針三分。可繞針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瀉盡更留針取之。禁灸。灸之令人啞。主舌急不語。重舌。諸陽熱氣盛。衄血不止。寒熱風啞。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痛風汗不出。
白話文:
啞門穴(又稱舌厭、舌橫、喑門):
位於後腦勺風府穴後方一寸,入髮際五分,在頸椎中央凹陷處。仰頭時取穴。
此穴屬於督脈和陽維脈的交會穴,與舌根相連。
針刺方法:
- 素問:針入四分。
- 銅人:針入三分。
- 可繞針八分。
留針三呼,瀉針五吸。瀉完血後,繼續留針不再瀉血,然後取針。
禁忌: 不可灸,灸之會導致啞巴。
主治病症:
- 舌僵不能言語。
- 重舌。
- 諸陽熱氣盛。
- 鼻血不止。
- 風寒熱啞。
- 脊柱強直反折。
- 瘛瘲癲疾。
- 頭痛、風汗不出。
風府(一名舌本),項後入髮際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足太陽、督脈、陽維之會。銅人。針三分。禁灸。灸之使人失音。明堂。針四分。留三呼。素注。針四分。主中風。舌緩不語。振寒汗出身重。惡寒頭痛。項急不得回顧。偏風半身不遂。鼻衄。
白話文:
風府(別名舌本)穴
位在後頸,距離髮際一寸。在兩條大筋中間,凹陷處。當患者說話時,此處肌肉會鼓起,說話結束後會平復。
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督脈和陽維脈。
銅人針灸
針刺深度三分。禁止灸,因為灸會導致失聲。
明堂穴
針刺深度四分。留針時間三口氣。
素注穴
針刺深度四分。主治中風,舌頭麻木不語,身體嚴重振顫出汗,怕冷頭痛,頸部僵硬無法轉頭,半身不遂,鼻子出血。
咽喉腫痛。傷寒狂走欲自殺。目妄視。頭中百病。馬黃黃疸。仲景曰。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先刺風池、風府。岐伯曰。巨陽者。諸陽之屬也。其脈連府。故為諸陽主氣。資生云。風府者。傷寒所自起。北人以毛裹之。(今之護風領)南人怯弱者。亦以帛護其項。
白話文:
咽喉腫痛。傷寒症狀陷入狂熱狀態,想要自殺。眼睛胡亂轉動。頭部出現各種疾病。因為服用馬兜鈴而導致黃疸。張仲景說:太陽病一開始服用了桂枝湯。症狀卻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先針刺風池穴、風府穴。岐伯說:巨陽穴屬於諸陽穴位。它的經絡與內臟相連接。所以是諸陽穴脈氣的主人。資生說:風府穴是傷寒的發病根源。北方人用毛巾包裹著風府穴。(現在的護風領)南方的體弱者也用布包裹著自己的頸部。
今護項乃云蔽垢膩。實存名亡矣。瘧論曰。邪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夜大會於風府。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晏。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故日作益晏也。
東垣曰。少陽頭痛。治在風池、風府。
白話文:
如今保護頸項的人認為是為了遮掩污垢和油膩。實際上是名存實亡。瘧論中說:邪氣侵犯風府,沿著脊椎往下走。衛氣每隔一天在風府處大量聚集。第二天,(邪氣)往下走一節。所以(瘧疾)發作的時間越來越晚。邪氣每次到達風府時,腠理就會打開。腠理一打開,邪氣就會進入。邪氣進入,(瘧疾)就會發作。因此,每次發作的時間都比上一次稍微晚一些。從邪氣進入風府開始,每過一天(邪氣)就往下走一節。二十五天後,(邪氣)就到達骶骨。二十六天後,(邪氣)就進入脊椎內。所以,(瘧疾)發作的時間越來越晚。
按風府禁灸矣。項疽發於腦之下。項之上。此正風府穴分也。東垣先用火攻之策。以大炷艾如兩核許者。攻之至百壯。豈瘡家與諸病異治歟。
白話文:
不要在風府穴灸治。頸項部位的疽瘡發於後腦之下,後腦之上。這正是風府穴分佈的地方。東垣先採用火攻的策略,用兩顆核桃大小的艾柱灸治,灸到一百壯。難道瘡瘍病與其他疾病的治療方法不同嗎?
腦戶(一名合顱),枕骨上。強間後一寸半。足太陽、督脈之會。銅人。禁灸。灸之令人啞。或灸七壯。妄灸令人喑。明堂。針三分。素注。針四分。素問。刺腦戶。入腦立死。主面赤目黃。面痛。頭重腫痛。癭瘤。
按腦戶一穴。資生、明堂、素問所論深針妄灸。醫家當知所戒矣。
白話文:
腦戶穴 (又名合顱穴),位於枕骨上,在強間穴後方一寸半。是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的交會穴。
禁忌事項: 不可灸,因為灸刺會導致失聲。如果任意灸刺七壯,會導致失音。
古籍記載,針刺腦戶穴三針分,會導致死亡。
主治病症: 面紅目黃、面痛、頭重腫痛、癭瘤。
強間(一名大羽),後頂後一寸半。銅人。針二分。灸七壯。明堂。灸五壯。主頭痛目眩腦旋。煩心嘔吐涎沫。項強。狂走不臥。
白話文:
強間(又名大羽)穴
- **位置:**後腦勺後方,正中線上,後頂骨下方 1.5 寸。
- **屬性:**銅人穴。
- **針灸方法:**針刺 0.2 寸。灸壯 7 壯。
- **配穴:**明堂穴,灸壯 5 壯。
- **主治:**頭痛、頭暈、腦袋暈眩。心煩、嘔吐、流口水。脖子僵硬。發狂、走動不停、無法入睡。
後頂(一名交沖),百會後一寸半。枕骨上。銅人。灸五壯。針二分。明堂。針四分。素注。三分。主頭項強急。惡風寒風眩。目䀮䀮。額顱上痛。歷節汗出。狂走癲疾不臥。癇發瘛瘲。頭偏痛。
白話文:
後頂穴(又名交沖穴)
位置:百會穴後方一寸半,位於枕骨上。
操作方法:
- 艾灸:灸五壯。
- 針刺:針刺二分。
明堂穴
位置:針刺四分。
素注穴
位置:針刺三分。
主治:
- 頭部和頸部強直疼痛。
- 畏寒、頭暈目眩。
- 目光呆滯、額頭和頭頂疼痛。
- 全身出汗。
- 狂躁、癲癇發作、失眠。
- 癇疾、中風。
- 頭痛,偏頭痛。
百會(一名三陽五會,一名巔上,一名天滿),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直兩耳尖。性理北溪陳氏曰。略退些子。猶天之極星居北。手足三陽、督脈之會。素注。針二分。銅人。灸七壯止七七壯。凡灸頭頂。不得過七壯。緣頭頂皮薄。灸不宜多。針二分。得氣即瀉。
白話文:
百會穴(又名三陽五會、巔上、天滿)
位於頭頂,前額後方一寸五分處,頭頂旋毛中心。穴位可以容納一顆豆子。與兩耳尖連線成一條直線。
北溪陳氏針灸學說認為,百會穴應該略微後退一點,就像天上的北極星居於北方。是手三陽經、督脈的交會點。
針灸法: 針刺深度為二分(約0.3釐米)。銅人針灸圖記載,灸法為七壯或七七壯。凡是針對頭頂穴位的灸法,不得超過七壯,因為頭頂皮膚較薄,施灸時應適可而止。
針刺法: 針刺後,若得氣,立即瀉針。
又素注刺四分。主頭風中風。言語謇澀。口噤不開。偏風。半身不遂。心煩悶。驚悸健忘。忘前失後。心神恍惚。無心力。痎瘧。脫肛。風癇。青風。心風。角弓反張。羊鳴。多哭。語言不擇。發時即死。吐沫。汗出而嘔。飲酒面赤。腦重鼻塞。頭痛目眩。食無味。百病皆治。
白話文:
另外通常針灸深度四分。主治偏頭痛、中風。言語不清。嘴巴緊閉無法張開。半側身不遂。心煩悶。驚悸健忘。忘記過去的事情。心神恍惚。意志消沉。瘧疾。脫肛。風癇。青風。心風。角弓反張。羊鳴。哭鬧。語言不擇。發作時即死亡。吐口水。出汗並嘔吐。喝酒後臉變紅。頭腦沉重鼻子不通。頭痛眩暈。吃東西沒味道。各種疾病都能治療。
虢太子屍厥。扁鵲取三陽五會。有間太子蘇。唐、高宗頭痛。秦鳴鶴曰。宜刺百會出血。武后曰。豈有至尊頭上出血之理。已而刺之。微出血。立愈。
白話文:
虢國的太子突然昏厥。扁鵲使用「取三陽五會」的方法來治療。過了一會兒,太子就醒過來了。
唐朝,高宗皇帝頭痛。秦鳴鶴說,應該刺百會穴,放出一些血。武后說,哪有讓皇帝頭上流血的道理?最後還是同意了。刺百會穴後,只流出少量血,高宗的頭痛就立即好了。
前頂,囟會後一寸半。骨間陷中。銅人。針一分。灸三壯止七七壯。素注。刺四分。主頭風目眩。面赤腫。水腫。小兒驚癇。瘛瘲。腫痛。
白話文:
前頂穴,位於囟會穴後方一寸半處,位於兩塊骨頭之間的凹陷處。
銅人經記載: 針灸深度為一分。灸治時,每次艾灸三壯,最多灸七次。
素問經記載: 針刺深度為四分。
主治疾病: 頭痛、頭暈目眩、面部紅腫、水腫、小兒驚厥、抽搐、腫痛。
囟會,上星後一寸陷中。銅人。灸二七壯至七七壯。初灸不痛。病去即痛。痛止灸。針二分。留三呼。得氣即瀉。八歲以下不得針。緣囟門未合。刺之恐傷其骨。令人夭。素注。針四分。主腦虛冷。或飲酒過多。腦疼如破。衄血。面赤暴腫。頭皮腫。生白屑風。頭眩。顏青目眩。鼻塞不聞香臭。驚悸。目戴上。不識人。
白話文:
囟會穴,在上星穴後一寸的凹陷處。(出自《銅人經》)
艾灸: 灸27壯至77壯。第一次艾灸時不會感到疼痛,但當疾病消失後就會開始感到疼痛。疼痛消失後停止艾灸。
針灸: 針刺深度為二分。保留三呼的時間。得氣後立即出針。八歲以下兒童不得針灸,因為囟門尚未閉合。針刺可能會傷到骨頭,導致夭折。(出自《素注》)
針刺深度: 四分。
主治: 腦虛寒,或飲酒過量。腦痛如裂,鼻出血,面部紅腫發熱,頭皮腫脹,生白屑風(頭癬),頭暈目眩,眼睛發青,鼻子不通氣,驚悸,眼睛向上翻,不認識人。
上星(一名神堂),神庭後。入髮際一寸陷中。容豆。素問。針三分。留六呼。灸五壯。銅人。針四分。以細三稜針。宜泄諸陽熱氣。無令上衝頭目。主面赤腫。頭風。頭皮腫。面虛。鼻中息肉。鼻塞頭痛。痎瘧振寒。熱病汗不出。目眩。目睛痛。不能遠視。口鼻出血不止。
白話文:
上星穴(別名神堂),位於神庭穴後方,進入髮際約一寸處的凹陷中。穴位大小似豆子。
根據《素問》記載:
- 針刺深度三分。
- 留針時間為六個呼吸。
- 艾灸五壯。
根據《銅人腧穴鍼灸圖經》記載:
- 針刺深度四分。
- 使用細三稜針。
功效:
- 洩除諸陽熱氣,防止熱氣上衝頭部和眼睛。
- 主治面部紅腫、頭痛、頭皮腫脹、面部消瘦、鼻中息肉、鼻塞頭痛、瘧疾發作時惡寒發抖、熱病不出汗、頭暈目眩、眼睛疼痛、視力模糊、口鼻出血不止。
神庭,直鼻上入髮際五分。足太陽、督脈之會。素注。灸三壯。銅人。灸二七壯止七七壯。禁針。針則發狂。目失精。主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角弓反張。吐舌。癲疾風癇。戴目上視。不識人。頭風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淚出。驚悸不得安寢。嘔吐煩滿。寒熱頭痛。喘渴。張子和曰。目痛目腫目翳。針神庭、上星、囟會、前頂。翳者可使立退。腫者可使立消。
白話文:
神庭穴:在鼻子上方正對髮際線的位置,大約五分。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的交會點。灸神庭穴以預防疾病,每次灸三壯。銅人經記載,可以灸 27-77 壯。禁忌針灸神庭穴,否則可能導致發狂、視力喪失。神庭穴主治以下症狀:
- 站在高處唱歌、脫衣亂跑
- 角弓反張、吐舌
- 癲癇、抽搐
- 目光上視、不識人
- 頭痛、頭暈
- 鼻涕清澈不止
- 流淚
- 心悸不安、無法入睡
- 嘔吐、腹脹
- 寒熱頭痛、喘息口渴
張子和說:眼痛、眼睛腫脹、有翳膜的症狀,針灸神庭穴、上星穴、囟會穴、前頂穴,可以讓翳膜立即消失,腫脹立即消退。
素髎(一名面正),鼻柱上端準頭。外臺。不宜灸。針一分。素注。三分。主鼻中息肉不消。多涕生瘡。鼻窒。喘息不利。鼻喎噼。鼽衄。
白話文:
素髎(別名面正),位於鼻柱上端的準頭。
**不宜:**灸。
針刺: 刺入一分(素注本記載三分)。
主治:
- 鼻中息肉不消散
- 多涕且生膿瘡
- 鼻塞
- 喘息困難
- 鼻歪斜不正
- 鼻出血
水溝(一名人中),鼻柱下。人中近鼻孔陷中。督脈、手足陽明之會。素注。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銅人。針四分。留五呼。得氣即瀉。灸不及針。日灸三壯。明堂。日灸三壯至二百壯。下經。灸五壯。主消渴。飲水無度。水氣遍身腫。失笑無時。癲癇。語不識尊卑。乍哭乍喜。
白話文:
人中:
位於鼻柱下方,鼻孔兩側下方凹陷處。
經絡歸屬:
督脈、手足陽明經會聚之地。
針灸方法:
- 素注:針刺深度三分,留針六次呼吸。
- 銅人:針刺深度四分,留針五次呼吸。有針感後立即瀉出。不能用灸法。每日灸三壯。
- 明堂:每日灸三壯,最多至二百壯。
- 下經:灸五壯。
主治病症:
- 消渴:口渴多飲,尿量多。
- 水氣遍身腫:全身水腫。
- 失笑無時:無故發笑。
- 癲癇:抽搐、意識不清。
- 語不識尊卑:說話不分尊卑。
- 乍哭乍喜:時哭時笑。
中風口噤。牙關不開。面腫唇動。狀如蟲行。卒中惡。鬼擊。喘渴。目不可視。黃疸馬黃。瘟疫。通身黃。口喎噼。
白話文:
中風口噤:中風導致嘴巴無法張開。 牙關不開 :牙齒無法張開。 面腫脣動 :臉部腫脹,嘴脣顫動。 狀如蟲行 :抽搐症狀像蟲子在皮膚上爬行。 卒中惡 :突然中邪,身體不適。 鬼擊 :鬼魂附體致病。 喘渴 :呼吸困難,口渴。 目不可視 :眼睛看不見東西。 黃疸馬黃 :黃疸嚴重,皮膚呈現深黃色。 瘟疫 :傳染性疾病,全身發黃。 口喎噼 :嘴巴歪斜,說話不清楚。
兌端,唇上端。銅人。針二分。灸三壯。主癲疾吐沫。小便黃。舌乾消渴。衄血不止。唇吻強。齒齦痛。鼻塞痰涎。口噤鼓頷。
白話文:
兌端
- **位置:**嘴脣上端。
- **別名:**銅人穴。
刺灸方法:
- 針刺深度:二分。
- 灸法:三壯。
主治病症:
- 癲癇發作,吐出泡沫。
- 小便黃色。
- 舌頭乾燥,口渴。
- 鼻血不止。
- 嘴脣和嘴巴僵硬。
- 牙齦疼痛。
- 鼻塞多痰。
- 口齒緊閉,雙頰鼓脹。
齦交,唇內齒上齦縫中。任、督、足陽明之會。銅人。針三分。灸三壯。主鼻中息肉。蝕瘡。鼻塞不利。額頞中痛。頸項強。目淚眵汁。內眥赤癢痛。生白翳。面赤心煩。馬黃黃疸。寒暑溫疫。二十九難曰。督之為病。脊強而厥。又曰。其受邪氣。畜則腫熱。砭射之也。
白話文:
齦交穴位於上脣內側,牙齒上方牙齦的縫隙中,是任脈、督脈、足陽明胃經相交匯之處。
** 針灸方法:**
- 針刺深度為三分。
- 灸三壯。
** 主治疾病:**
- 鼻中息肉。
- 鼻部潰瘍。
- 鼻塞不通。
- 額頭與耳後疼痛。
- 頸部僵硬。
- 眼淚汪汪。
- 眼瞼內側發紅、發癢、疼痛。
- 眼白長出白點。
- 面部發紅、心煩意亂。
- 黃疸。
- 寒熱溫疫。
** 《二十九難》中說:**
- 督脈出問題時,會導致脊椎僵硬,甚至休克。
- 督脈受到邪氣侵犯,會蓄積腫熱,可以用針灸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