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聚英》~ 卷四上 (4)
卷四上 (4)
1. 十四經步穴歌
少陽膽經髎起外,耳前陷中尋聽會;上關耳前開口空;懸釐、懸顱下廉揣。懸顱正在曲角端;頷厭懸顱上廉看。曲鬢偃正尖上邊;率谷曲鬢半寸安。本神耳上入髮際,四分平橫向前是;曲鬢之旁各一寸;陽白眉上一寸記。臨泣有穴當兩目,直入髮際五分屬;目窗、正營各一寸;承靈營後寸五錄。
天衝耳上二寸居;浮白髮際一寸符;竅陰枕下動有穴;完骨耳後四分通。腦空正夾玉枕骨;風池後髮際陷中。肩井大骨前寸半;淵液腋下三寸按;輒筋平前卻一寸;期門在肋第二端。日月期下五分斷;京門監骨腰間看;帶脈季肋寸八分;五樞帶下三寸間。維道五寸三分得;居髎八寸三分尋。
環跳髀樞宛宛論;膝上五寸中瀆搜;陽關陽陵上三寸;陽陵膝下一寸求。陽交外踝針七寸;踝上七寸尋外丘。光明除踝上五寸;陽輔髁上四寸收。懸鐘三寸即絕骨;丘墟踝前陷中出。臨泣寸半後夾谿;地五會穴一寸求。夾谿小次岐骨間;竅陰足小次指端。
大敦拇指看毛聚;行間縫尖動脈處;節後有絡亙五會;太衝之脈堪承據。中封正在內踝前;蠡溝踝上五寸注;中都正在復溜宮;陰陵膝尖兩折中。內踝之上七寸詳,少陰相直䯒骨中。膝關犢鼻下二寸;曲泉紋頭兩筋逢。陰包四寸膝臏上,內廉筋間索其當。五里氣衝內寸半;直下三寸陰股向;陰廉穴在橫紋胯。章門臍上二寸量,橫取八寸看兩傍。期門乳旁各一寸,直下二寸二肋詳。此足厥陰肝經鄉。
督脈齦交唇上鄉;兌端正在唇中央;水溝鼻下溝中索;素髎宜向鼻端詳。頭形北高面南下;先以前後髮際量。分為一尺有二寸;發上五分神庭當;庭上五分上星位;囟會星上一寸強。上至前頂上寸半;寸半百會頂中央。後頂、強間、腦戶三,相去各是一寸五。後發五分定啞門;門上五分是風府。上有大椎下尾骶,分為二十有一椎。古來自有折量法,靈樞分明不可欺。九寸八分分之七;二之七節如是推。大椎第一節上是;二椎節下陶道知;身柱第三椎節下;神道第五不須疑。靈臺第六;至陽七;筋縮第九椎下思。脊中、懸樞、命門穴,十一、十三、十四節。陽關鎮住十六椎;二十一下腰俞窺。其下長強伏地取;此穴針之痔根愈。
任脈會陰兩陰間;曲骨臍下毛際安;中極臍下四寸取;三寸關元;二石門;氣海臍下一寸半;陰交臍下一寸論。分明臍內號神闕;水分一寸復上列;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各各一寸為君說。巨闕上脘上寸半;鳩尾蔽骨五分按;中庭膻中寸六分;膻中兩乳中間看。玉堂、紫宮及華蓋,相去各寸六分算。華蓋、璇璣一寸量;璇璣突下一寸當。天突結下宛宛取;廉泉頷下骨尖傍。承漿頤前唇稜下。任脈之部宜審詳。
上十四經步穴歌,原用銅人穴編葉。今以十四經發揮為主;有繁多者皆去之。如督俞、風市、羊矢之類是也。
白話文:
十四經步穴歌
膽經從膽俞穴開始,沿著身體外側往上走。聽會穴在耳前方凹陷處;上關穴在耳前方開口處;懸釐、懸顱、頷厭穴都在耳後髮際附近,位置依次向上;曲鬢穴在髮際彎曲處;率谷穴在曲鬢穴上方半寸;本神穴在耳上髮際處,往前平移四分;陽白穴在眉毛上方一寸;臨泣穴在兩眼之間,往上入髮際五分;目窗、承靈穴都在眼眶附近;天衝、浮白穴都在耳上方;竅陰、完骨穴都在枕骨附近;腦空、風池穴也在後腦勺;肩井穴在肩膀上;淵液穴在腋下三寸;輒筋穴在肩胛骨前方一寸;期門穴在第二肋間;日月穴在期門穴下方五分;京門穴在腰部;帶脈穴在季肋下八分;五樞穴在帶脈穴下三寸;維道穴在五樞穴下五寸三分;居髎穴在髖關節附近。
環跳穴在髖關節外側;中瀆穴在膝蓋上方五寸;陽關、陽陵泉穴都在膝蓋附近;陽交穴在外踝下七寸;外丘穴在外踝上方七寸;光明穴在外踝上方五寸;陽輔穴在膝蓋外側上方四寸;懸鐘穴在小腿外側;丘墟穴在外踝前方凹陷處;臨泣穴在腳踝後方一寸半;地五會、夾谿穴都在腳踝附近;竅陰穴在小趾端;大敦穴在拇趾內側;行間穴在拇趾縫尖處;太衝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間;中封穴在內踝前方;蠡溝穴在內踝上方五寸;中都穴在內踝上方;陰陵泉穴在膝蓋內側;少陰、犢鼻穴都在膝蓋附近;曲泉穴在膝蓋內側;陰包穴在膝蓋內側上方;五里穴在膝蓋內側;陰股穴在腹股溝。
陰廉穴在恥骨上方;章門穴在臍上二寸;期門穴在乳房旁邊;這是肝經的穴位;督脈的齦交穴在嘴唇上方;兌端穴在嘴唇中央;水溝穴在鼻下;素髎穴在鼻尖;頭部的穴位,以髮際為基準,分為若干段;神庭、上星、囟會、百會穴都在頭頂;啞門、風府、大椎穴都在後頸;督脈沿著脊柱往下,共有二十一節椎骨;身柱、神道、靈臺、至陽、筋縮、懸樞、命門、陽關、腰俞、長強穴都在脊柱上。
任脈的會陰穴在兩腿之間;曲骨、中極、關元、氣海、陰交、神闕、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廉泉、承漿穴都在腹部和胸部。
這首十四經步穴歌,原先是用銅人穴位圖編寫的,現在主要講十四經的穴位,繁瑣的穴位都省略了,例如督俞、風市、羊矢等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