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聚英》~ 卷四上 (2)

回本書目錄

卷四上 (2)

1. 十四經穴歌

任脈分三八。起於會陰上曲骨。中極關元到石門。氣海陰交神闕立。水分下脘循建里。中脘上脘巨闕起。鳩尾中庭亶中萃。玉堂紫宮樹華蓋。璇璣天突廉泉清。上頤還以承漿承。

上十四經穴歌。順經編葉。有起止次序。滑氏所撰者。比之徐廷瑞周身經穴賦。過之遠矣。

白話文:

十四經穴歌

任脈分為三段,共計八個穴位。從會陰開始,往上到曲骨,再到中極、關元、石門,接著是氣海、陰交、神闕。然後往下到水分、下脘,沿著任脈到建里、中脘、上脘、巨闕,最後到鳩尾、中庭、亶中、膻中,玉堂、紫宮、承漿。 從承漿穴往上依次是華蓋、璇璣、天突、廉泉、承漿。

這首十四經穴歌,按照經脈順序編排,記載了穴位的起止位置。滑氏所作的這首詩,比徐廷瑞的《周身經穴賦》要好得多。

2. 十四經步穴歌

太陰肺兮出中府。雲門之下一寸許。雲門氣戶旁二寸。人迎之下二骨數。天府腋下三寸求。俠白肘上五寸主。尺澤肘中約紋論。孔最腕中七寸取。列缺腕側一寸半。經渠寸口陷中是。太淵掌後橫紋頭。魚際節後(大指本節後)散脈舉。少商大指內側端。此穴若針疾減愈。

手陽明經屬大腸。食指內側起商陽。本節前取二間定。本節後取三間強。岐骨陷中尋合谷。陽谿腕中上側詳。腕後三寸是偏歷。五寸之中溫溜當。下廉上廉各一寸。上廉此下一寸方。屈肘曲中曲池得。池下二寸三里場。肘髎大骨外廉陷。五里肘上三寸量。臂臑髃下一寸取。肩髃肩端兩骨當。

巨骨肩端叉骨內。天鼎缺盆之上針。扶突曲頰下一寸。禾髎五分水溝旁。鼻孔兩旁各五分。左右二穴皆迎香。胃之經兮足陽明。承泣目下七分尋。四白一寸不可深。巨髎鼻孔傍八分。地倉夾吻四分近。大迎曲頰前寸三。頰車耳下八分針。下關耳前動脈者。頭維本神寸五取。人迎喉傍大脈真。

水突在頸大筋下。直至氣舍上人迎。氣舍迎下挾天突。缺盆橫骨陷中親。氣戶俞府傍二寸。至乳六寸又四分。庫房屋翳膺窗近。乳中正在乳頭心。次有乳根出乳下。各一寸六不相侵。穴夾幽門一寸五。是穴不容依法數。其下承滿至梁門。關門太乙從頭舉。節次續排滑肉門。各各一寸為君數。

天樞穴在夾臍傍。外陵樞下一寸當。二寸大巨五水道。歸來七寸以尋將。氣衝曲骨傍三寸。來下氣衝脈中央。髀關兔後六寸分。伏兔市上三寸強。陰市膝上三寸許。梁丘二寸得共場。膝臏䯒上尋犢鼻。膝下三寸求三里。里下三寸上廉地。條口上廉下一寸。下廉條下一寸系。豐隆下廉外一寸。

上踝八寸分明記。解谿衝陽後寸半。衝陽陷上二寸系。陷谷內庭後二寸。內庭次指外間是。厲兌大指次指端。去爪如韭胃所起。

拇指內側隱白位。大都節後陷中起。太白核骨下陷中。公孫節後一寸至。商丘有穴屬經金。踝下微前陷中是。內踝三寸三陰交。漏谷一寸有次第。膝下五寸為地機。陰陵內側膝輔際。血海分明膝臏上。內廉內際二寸地。箕門血海上六寸。筋間動脈須詳諦。衝門五寸大橫下。三寸三分尋府舍。

腹結橫下寸三分。大橫挾臍非比假。腹哀寸半去日月。直與食竇相連亞。食竇天谿及胸鄉。周榮各一寸六者。大包淵腋下三寸。出九肋間當記也。

少陰心起極泉中。腋下筋間脈入胸。青靈肘節上三寸。少海肘內節後容。靈道掌後一寸半。通理腕後一寸同。陰郄五分取動脈。神門掌後兌骨隆。少府節後勞宮直。小指內側取少衝。

手小指端為少澤。前谷外側節前索。節後陷中尋後谿。腕骨陷前看外側。腕中骨下陽谷討。腕上一寸名養老。支正腕後量五寸。小海肘端五分好。肩貞胛下兩骨解。臑俞大骨之下保。天宗骨下有陷中。秉風髎後舉有空。曲垣肩中曲胛陷。外俞胛後一寸從。肩中二寸大杼傍。天窗頰下動脈詳。天容耳下曲頰後。顴髎面頄兌端量。聽宮耳端大如菽。此為小腸手太陽。

白話文:

十四經步穴歌

肺經從中府穴開始,位於鎖骨下窩,雲門穴下一寸處。雲門穴在鎖骨上窩,氣戶穴旁開二寸。人迎穴在喉結下方兩指骨的距離。天府穴在腋下三寸處。俠白穴在肘關節內側上五寸處。尺澤穴在肘橫紋中點。孔最穴在腕橫紋上七寸處。列缺穴在腕背橈側一寸半處。經渠穴在寸口脈搏凹陷處。太淵穴在手腕掌後橫紋橈側端。魚際穴在手掌大拇指根部肌肉隆起處。少商穴在大拇指內側指甲角旁。針刺這些穴位,可以減輕或治癒疾病。

大腸經從商陽穴開始,位於食指橈側指甲角旁。二間穴在食指本節前。三間穴在食指本節後。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的凹陷處。陽溪穴在腕背橈側。偏歷穴在腕背橫紋上三寸處。溫溜穴在腕背橫紋上五寸處。下廉穴在上廉穴下一寸。上廉穴在肘關節外側上端。曲池穴在肘彎橫紋外側端。肘髎穴在肘關節外側肱骨外上髁處。三里穴在曲池穴下二寸。五里穴在肘關節外側上三寸處。臂臑穴在肩峰下緣下一寸。肩髃穴在肩峰端兩骨之間。

巨骨穴在肩胛骨上角內側。天鼎穴在鎖骨上窩中央。扶突穴在胸鎖乳突肌前緣。禾髎穴在人迎穴旁五分。迎香穴在鼻翼旁各五分。

胃經從承泣穴開始,位於瞳孔直下七分。四白穴在眼眶下緣一寸處。巨髎穴在鼻翼外側旁八分。地倉穴在口角旁四分。大迎穴在頰車穴前一寸三。頰車穴在耳垂下方八分。下關穴在耳前顴弓下方動脈搏動處。頭維穴在額角髮際旁一寸五。人迎穴在喉嚨旁。

水突穴在頸部喉結下方。氣舍穴在鎖骨上窩中央。氣戶穴在乳頭旁二寸。中府穴在乳頭旁六寸四分。庫房穴在第四肋間隙。屋翳穴在第五肋間隙。膺窗穴在第六肋間隙。乳中穴在乳頭中央。乳根穴在乳頭下方。不容穴在劍突下。承滿穴在腹部。梁門穴在腹部。關門穴在腹部。太乙穴在腹部。滑肉門穴在腹部。這些穴位都按著一定的距離排列。

天樞穴在肚臍旁二寸。外陵穴在天樞穴下一寸。大巨穴在外陵穴下二寸。水道穴在大巨穴下二寸。歸來穴在水道穴下二寸。氣衝穴在腹股溝中點。髀關穴在大腿外側。伏兔穴在大腿內側。陰市穴在膝蓋上三寸。梁丘穴在膝蓋上二寸。犢鼻穴在膝蓋骨外側。三里穴在膝蓋下三寸。上廉穴在三里穴下三寸。條口穴在上廉穴下一寸。下廉穴在條口穴下一寸。豐隆穴在下廉穴外一寸。

解谿穴在上踝骨後方八寸。衝陽穴在解谿穴後一寸半。陷谷穴在衝陽穴後二寸。內庭穴在第二趾與第三趾之間。厲兌穴在足大趾與第二趾之間。

隱白穴在足大趾內側指甲角旁。大都穴在足大趾本節後方。太白穴在足大趾本節後。公孫穴在足內踝前方凹陷處。商丘穴在足內踝前下方。三陰交穴在足內踝上三寸。漏谷穴在三陰交穴下一寸。地機穴在膝蓋內側下五寸。陰陵泉穴在膝蓋內側下緣。血海穴在膝蓋內側上方。箕門穴在血海穴下六寸。衝門穴在大橫穴下五寸。府舍穴在大橫穴下三寸三分。

腹結穴在大橫穴下寸三分。大橫穴在臍旁。腹哀穴在大橫穴下寸半。食竇穴在天谿穴及胸鄉穴。周榮穴在食竇穴旁。大包穴在腋下三寸。

心經從極泉穴開始,在腋下。青靈穴在肘關節內側上三寸。少海穴在肘關節內側後方。靈道穴在腕後一寸半。通里穴在腕後一寸。陰郄穴在腕橫紋上五分。神門穴在腕後尺骨莖突下方。少府穴在掌心。少衝穴在小指內側指甲角旁。

手小指端為少澤穴。前谷穴在小指掌側指節前緣。後谿穴在腕後尺骨莖突外側。陽谷穴在腕後外側。養老穴在腕後外側。支正穴在腕後。小海穴在肘關節內側後方。肩貞穴在肩胛骨下角。臑俞穴在肩胛骨下角下方。天宗穴在肩胛骨下角。秉風穴在肩胛骨下角。曲垣穴在肩胛骨內緣。外俞穴在肩胛骨內緣下方。大杼穴在肩胛骨內緣上方。天窗穴在耳後乳突下方。天容穴在耳下頰部。顴髎穴在面頰部。聽宮穴在耳屏前。

以上是十四經脈穴位的簡要位置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