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聚英》~ 卷四上 (1)
卷四上 (1)
1. 卷四上
2. 十四經穴歌
手太陰十一穴。中府雲門天府列。俠白尺澤孔最存。列缺經渠太淵涉。魚際少商如韭葉。
手陽明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陽谿偏歷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長。曲池肘髎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當。天鼎扶突禾髎接。終以迎香二十穴。
四十五穴足陽明。承泣四白巨髎經。地倉大迎頰車峙。下關頭維人迎對。水突氣舍連缺盆。氣戶庫房屋翳屯。膺窗乳中延乳根。不容承滿梁門起。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存。水道歸來氣衝次。髀關伏兔走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連條口位。下巨虛位及豐隆。解谿衝陽陷谷中。內庭厲兌經穴終。
二十一穴太陰脾。隱白大都太白隨。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坳。血海箕門衝門開。府舍腹結大橫排。腹哀食竇連天谿。胸鄉周榮大包隨。
九穴手少陰。極泉青靈少海深。靈道通里陰郄邃。神門少府少衝尋。
手太陽穴一十九。少澤前谷後谿隅。腕骨陽谷可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走。臑俞天宗及秉風。曲垣肩外復肩中。天窗天容上顴髎。卻入耳中循聽宮。
足太陽六十三。睛明攢竹曲差參。五處承光上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嶄。大杼風門引肺俞。厥陰心俞鬲俞注。肝俞膽俞脾俞合。胃俞三焦腎俞中。大腸小腸膀胱俞。中膂白環兩俞輸。自從大杼至白環。相去脊中三寸間。上髎次髎中復下。會陽承扶殷門亞。浮郄委陽委中罅。膊內夾脊附分當。
太陽行背第三行。魄戶膏肓與神堂。噫嘻鬲關魂門旁。陽綱意舍仍胃倉。肓門志室胞之肓。二十椎下秩邊藏。合膕以下合陽是。承筋承山居其次。飛揚附陽泊崑崙。僕參申脈連金門。京骨束骨又通谷。小指外側至陰續。足少陰穴二十七。湧泉然谷太谿溢。大鐘照海通水泉。復溜交信築賓連。
陰谷橫骨大赫聯。氣穴四滿中注立。肓俞商曲石關蹲。陰都通谷幽門僻。步廊神封靈墟位。神臟彧中俞府既。
九穴手厥陰。天池天泉曲澤深。郄門間使內關對。大陵勞宮中衝備。
二十三穴手少陽。關衝液門中渚旁。陽池外關支溝會。會宗三陽四瀆配。天井上合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偏。天髎天牖同翳風。瘈脈顱息角孫通。耳門和髎絲竹空。
少陽足經童子髎。四十三穴行迢迢。聽會客主頷厭集。懸顱懸釐曲鬢翹。率谷天衝浮白次。竅陰完骨本神企。陽白臨泣開目窗。正營承靈及腦空。風池肩井淵液長。輒筋日月京門當。帶脈五樞維道續。居髎環跳下中瀆。陽關陽陵復陽交。外丘光明陽輔高。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俠谿竅陰畢。
足肝經十三穴。大敦行間太衝列。中封蠡溝及中都。膝關曲泉膝內徹。陰包五里上陰廉。章門期門貫上鬲。
督脈背中行。二十七穴始長強。腰俞陽關命門當。懸樞脊中走筋縮。至陽靈臺神道長。身柱陶道大椎俞。啞門風府腦戶俱。強間後頂百會前。前頂囟會上星圓。神庭素髎水溝裡。兌端齦交斯已矣。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有十一個穴位:**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列缺、經渠、太淵、魚際和少商,它們就像韭菜葉一樣排列。
**手陽明大腸經從商陽穴開始:**接著是二間、三間、合谷、陽谿、偏歷、溫溜、下廉、上廉和手三里,然後是曲池、肘髎、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最後到禾髎,終點是迎香穴,總共有二十個穴位。
**足陽明胃經有四十五個穴位:**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衝、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谿、衝陽、陷谷、內庭和厲兌。
**足太陰脾經有二十一個穴位:**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丘、三陰交、漏谷、地機、陰陵泉、血海、箕門、衝門、府舍、腹結、大橫、腹哀、食竇、天谿、胸鄉、周榮和大包。
**手少陰心經有九個穴位:**極泉、青靈、少海、靈道、通里、陰郄、神門、少府和少衝。
**手太陽小腸經有十九個穴位:**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天窗、天容、顴髎和聽宮。
**足太陽膀胱經有六十三個穴位:**睛明、攢竹、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天柱、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從大杼穴到白環穴,它們之間相隔脊椎三寸。接著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會陽、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委中,然後是附分、魄戶、膏肓、神堂、噫嘻、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肓門、志室、胞肓、秩邊,位於二十椎之下。合陽穴位於膝膕以下,接著是承筋、承山、飛揚、附陽、崑崙、僕參、申脈、金門、京骨、束骨、通谷,最後是至陰,位於小指外側。
**足少陰腎經有二十七個穴位:**湧泉、然谷、太谿、大鐘、照海、水泉、復溜、交信、築賓、陰谷、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肓俞、商曲、石關、陰都、通谷、幽門、步廊、神封、靈墟、神藏、彧中和俞府。
**手厥陰心包經有九個穴位:**天池、天泉、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和中衝。
**手少陽三焦經有二十三個穴位:**關衝、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天井、清冷淵、消濼、臑會、肩髎、天髎、天牖、翳風、瘈脈、顱息、角孫、耳門、和髎和絲竹空。
**足少陽膽經有四十三個穴位:**童子髎、聽會、客主人、頷厭、懸顱、懸釐、曲鬢、率谷、天衝、浮白、竅陰、完骨、本神、陽白、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肩井、淵液、輒筋、日月、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環跳、中瀆、陽關、陽陵泉、陽交、外丘、光明、陽輔、懸鐘、丘墟、足臨泣、地五會和俠谿。
**足厥陰肝經有十三個穴位:**大敦、行間、太衝、中封、蠡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五里、陰廉、章門和期門。
**督脈在背部正中行走,共有二十七個穴位:**從長強開始,接著是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瘂門、風府、腦戶、強間、後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和齦交。
**任脈分為三部分,共有十八個穴位:**從會陰開始,向上到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神闕、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廉泉和承漿。
以上是十四經穴歌,按照經脈的順序編排,有起點和終點的次序。由滑氏所撰寫,比徐廷瑞的《周身經穴賦》更加詳盡。